說到牛仔褲就不能不提到Levi's,說到Levi's就不能不提到501,501基本上可以說是牛仔褲的代名詞。levi's 501的剪裁和細節也是隨著時間一點一點在改變,其中每一次改變都蘊含著那個時代的特色,通過這些細節來體會當時的歷史特徵也是件蠻有意思的事情。
寬鬆剪裁
1890年,是Levi's專利鉚釘工裝專利過期的一年(專利起始於1873年),這就意味著,以後其他公司也可以複製Levi's著名的鉚釘工裝。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競爭,Levi's公司在口袋內印上標語「EVERY GARMENT GUARANTEED」,證明自己的優勢以及獨創性。
這一年501也誕生了,批號(lot number)第一次與產品名字掛鈎。據說,Levi's將最優質材料製成的產品給以5開頭的批號,使用的是新罕布夏州,曼切斯特市Amoskeag Mill的9oz丹寧布。
CALICO MINE JEAN, ca. 1890
設計細節
9oz丹寧布(洗後12oz)
1個有外露鉚釘的後兜
巴黎扣
背帶扣
雙馬皮牌
胯部鉚釘
後兜單針弧形
高腰闊腿褲
1922年見證了皮帶扣的誕生。一戰結束後,高檔衣服上開始出現皮帶,最終年輕一代的工人也開始紮起了皮帶。
雖然加上了皮帶扣,但背帶扣保留到了1937年,巴黎扣1942年才淡出牛仔褲舞臺。年輕人一般是把巴黎扣給下了方便扎皮帶,但老一輩喜歡巴黎扣和背帶扣的組合。這樣的選擇可以讓更多的人嘗試一下Levi's牌牛仔褲。
「HOMER」 JEAN, 1917
設計細節
Cone Mills供應丹寧布
2個有外露鉚釘的寬大後兜
巴黎扣
背帶扣
雙馬皮牌
胯部鉚釘
後兜單針弧形
第一條帶皮帶扣的501
寬鬆型剪裁
1933年的501依然既有巴黎扣背帶扣,又有皮帶扣,提供多種穿法。有些人把巴黎扣和背帶扣都給剪掉,然後把皮帶美美地繫上,因為他們覺得巴黎扣和背帶扣太過時了。這種穿法在20世紀30年代大肆流行,導致一些Levi's零售商在收銀臺上直接放把剪刀,供客人把巴黎扣給絞掉。
在腰間的皮牌後,隱藏著一片只有縮水和多穿才能使其重見天日的白色小標籤,上面印著一隻藍色的老鷹和「NRA」三個字——這是「全國復興運動」的標誌。Levi's公司使用這個標誌的由來是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在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期頒布的《全國復興法案》。我認為是33501是20501的延續,不過33501也應該是最後一款採用巴黎扣細節的levi's牛仔褲了(除去37501以外)。
「THE COWBOY JEAN」, 1933
設計細節
Cone Mills供應10oz赤耳丹寧布(洗後12oz)
2個有外露鉚釘的寬大後兜
巴黎扣
背帶扣
皮帶扣
雙馬皮牌
胯部鉚釘
後兜單針弧形
NRA標籤
高腰常規剪裁
二戰改變了世界。美國政府告知所有的服裝企業,為了保證戰備供應,縮減原料,縮減原料,縮減原料!Levi's公司深感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於是去掉了零錢袋上的鉚釘、胯部鉚釘、巴黎扣和其上的2顆鉚釘,這樣既能節省布料又能節省五金。
戰時的紐扣生產標準統一,月桂葉成為了官方標準。
DEAD STOCK PAIR OF 1944 501® JEANS
設計細節
Cone Mills供應12oz赤耳丹寧布(洗後14oz)
2個帶隱藏鉚釘的後兜
大寫「E」的小紅旗
雙馬皮牌
印製口袋袋花
零錢袋材質五花八門
直筒修身剪裁
1947年的501玩了個混搭,從20世紀30年代和二戰中提取了一些元素,同即將到來的「嬰兒潮」一起,搖身一變成了一條承前啟後的褲子。
二戰結束後,原材料開始恢復供應。Levi's公司開始大幹300天以滿足戰後急劇上升的內需:更修身的剪裁,去掉多餘的巴黎扣和背帶扣,這是一條符合流行趨勢的褲子。零錢袋上的鉚釘又回來了,褲兜上的弧線又從戰時的印製改為了縫製,同時有了創新——新的雙針技術能讓這條弧線的形狀和尺寸標準統一,不再像單針時期那樣由縫紉工來手動掌握,形狀各異,帶有大寫「E」的小紅旗成為了Levi's的商標。
20世紀40年代末Levi's牛仔褲暢銷全美,並開始進入美國中產階級。1947年的501真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條牛!
AGED AND WORN-IN 1947 501® JEANS
設計細節
Cone Mills供應12oz赤耳丹寧布(洗後14oz)
2個帶隱藏鉚釘的後兜
大寫「E」的小紅旗
雙馬皮牌
後兜雙針弧形
零錢袋鉚釘回歸
取消胯部鉚釘
帶拉鏈的錐形褲型
20世紀50年代中期,Levi's公司第一次在美國東海岸開始銷售501。
54501,是唯一一條拉練版本的501。原始版本的褲子是採用了GRIPPERZIPPER的拉鏈,這個工廠的已經倒閉,54501ZXX和50年代的LEE都是用的這款拉鏈,因為倒閉,其他公司沒有生產這款拉鏈的權利,日本Levi's復刻501ZXX的時候從這個工廠把所有的庫存買斷,但也只生產了2500條,美國Levi's因為沒有拿到拉鏈,所以使用TALON拉鏈。
501Z當時有著許多的追隨者,所以在1967年時,它被賦予了新的批號502,直到1976年預縮牛仔褲超越了它的人氣。
ZIPPER FLY – 1954 501Z® JEANS
設計細節
Cone Mills供應12oz赤耳丹寧布(洗後14oz)
拉鎖拉鏈
2個帶隱藏鉚釘的後兜
大寫「E」的雙面小紅旗
雙馬仿皮牌
後兜雙針弧形
方形直筒剪裁
1955年的501採用了1950年代最牛比的褲型,就是在屁股那塊包得不太緊,但腿部十分修,形成包裹性更強的剪裁。這條501第一次採用了非皮質的雙馬牌,而大寫「E」的紅旗、鋅製襠部扣和銅鉚釘維持原貌。跟它的前輩1947一脈相承,1955年的501也採用了皮帶扣、後兜隱藏鉚釘的設定。
Levi's小紅旗開始在紅旗的兩面都印製「LEVI'S」。從1950s起,美國開始逐漸進入戰後的黃金年代,寬鬆的臀部剪裁讓人繼續感覺到舒適,修身的腿部設計增加了一些時尚的感覺,再結合當時美國人對於時尚和自由的追求,這種印象更為深刻,55501代表了新自由精神的萌芽階段。
設計細節
Cone Mills供應12oz赤耳丹寧布(洗後14oz)
2個帶隱藏鉚釘的後兜
大寫「E」的雙面小紅旗
雙馬仿皮牌
後兜雙針弧形
圓形剪裁,小腿部分收成錐形褲
自從1937年後兜的鉚釘變成隱藏後,人們都認為這幾顆鉚釘不會再把家具給劃花了。但這幾顆鉚釘畢竟是金屬的,穿幾年後這幾顆鉚釘就破褲而出,開始在家具上留下劃痕。1966年,科技已經發展到口袋的固定可以採取縫製而非鉚釘,但結實程度沒有得到絲毫影響。
1971年開始,紅旗上的「LEVI'S」改為了「Levi's」,所以1960年末的501是後兜隱藏鉚釘與大寫「E」的絕唱。在嬉皮士運動的眾多抗議行動及Woodstock音樂節的搖滾音樂會中,Levi's 501牛仔褲成為了眾人必然的衣著,儼然制服一樣,Levi's 501牛仔褲亦因此成為了當時政治及時裝的象徵。這意味著,如果一個行者搭車來到了舊金山,買了一條501牛仔褲並穿上它去參加「愛之夏」並大喊「要有愛,不要戰爭」,那麼這次獨一無二的經歷就有了一條獨一無二的牛仔褲作陪——隨著Woodstock音樂節的落幕,嬉皮運動的衰落,起碼還有一條落色的褲子記錄了這段時光。
「BAR TACK」, 1967
設計細節
Cone Mills供應12oz赤耳丹寧布(洗後14oz)
雙馬仿皮牌
大寫「E」的雙面小紅旗
2個粗縫線釘的後兜
方形修身剪裁,小腿收腳錐形褲
基於從 19 世紀萌芽,到 20 世紀 60 年代的不斷更新換代,此時的 Levi's 501 已經趨於完善狀態,細節和做工上並無太多大改變。唯獨是那個醒目的小紅標由大寫 LEVI'S 變為小寫 Levi's ,為以後古著愛好者追求 「Big E」 版本的 Levi's 501 埋下伏筆。
「RICHIE」, ca. 1970s
設計細節
Cone Mills供應12oz赤耳丹寧布(洗後14oz)
雙馬仿皮牌
小寫「e」的雙面小紅旗
2個粗縫線釘的後兜
本文轉載自豆瓣網友lucky的博文《Levis 501的故事》
阿美咔嘰研究所補充部分內容並編輯整理
配圖來自Levi's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