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再加上生活不開心、家庭不和睦等,更容易產生心煩易怒、憂鬱焦慮等不良情緒或心理,保持良好的心態很重要。遇事要冷靜,不急不躁、心平氣和,不惱不怒,少熬夜、早睡早起,做到恬淡虛無。而想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養成良好的生活慣和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
心火太盛,常常是腎氣太虛引起,因此改善睡眠是最重要的手段。腎屬水,心屬火,腎虛則心火旺。睡眠不足會使腎更虛,心火更旺;心火更旺會使睡眠更糟,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因此,冬季養生要每天早點起床,順應陽氣的充盈;晚些入睡,但並不是指熬夜,入睡時間不超過12點。午睡是冬季養生的重要方法,午睡時間以30分鐘~1小時為宜。
那麼我們該如何判斷自己的心火是否旺盛呢?心火旺盛又該如何調理呢?
心火旺分兩大基本症狀:實熱症和陰虛症。
心火旺症狀詳解: 心火旺患者如果是實熱症,其症狀會出現咽幹口苦、喉嚨痛、舌苔黃、大便秘結、煩悶躁動、面赤、發熱、舌紅絳苔黃、脈滑數等症狀; 而如果是陰虛症,其症狀則往往易疲勞、形態消瘦、午後潮熱、五心煩熱、盜汗、咽幹口燥、大便乾結、小便短黃、舌紅、舌苔少、脈細數等。
如何辨別自己的心火是否旺盛
【舌頭潰瘍】 中醫認為舌和心臟的關係最為密切,所以潰瘍長在舌頭上,通常認為是心臟有內火,或是火毒。
【額頭長痘】 額頭是心臟管轄的一個屬地,心火旺盛成為火毒時,這個屬地也會沸騰,於是此起彼伏地出現很多痘痘。
【失眠心悸】 心臟處於不停的工作中,當火毒停留於心而無法排除時,睡眠不會安穩。
【胸悶或刺痛】 心臟內出現瘀血也是一種毒素,就像是在公路上堵車,輕一些的是胸悶,重一些的則會出現刺痛。
中醫認為舌開竅於心,心主血脈,主神明,是君主之官。舌尖呈紅色時,中醫就認為是心火旺盛了。辨心火是中醫調養心很重要的一部分。
常按兩穴位瀉心火
1、少府穴
這是心經的滎穴,滎穴主身熱,可以滋陰降火,掐掐它就相當於吃了很好的瀉心火的藥物,安全有效,還不花錢,對心火過旺所引起的口舌生瘡、夜不能寐、面紅目赤、小便赤黃等症狀都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少府穴特別好找,大家把手指輕輕地合攏,小指按著的地方就是少府穴,這個穴位也正好位於被稱作「感情線」的掌心橫紋上。用於保健的時候,用大拇指在少府穴上點揉3分鐘就可以了。用於瀉心火的話,就得多按一會兒,每次至少得5分鐘。
2、勞宮穴
這是一個與心相連的穴位,位於人體的手掌心,當第2、3掌骨之間,偏於第3掌骨,握拳屈指的中指尖處。
勞,勞作也,宮,宮殿也。該穴位意指心包經的高熱之氣在此帶動脾土中的水溼氣化為氣。在五臟所對應的生化過程,肝主「生」,所以肝生火;心主「長」,肝火到達心臟以後,得到滋養壯大。當然,這團火如果過大,會使人暴怒,有害身體。有火了要發洩,於是它經過心包經來到了勞宮穴,脾主運化,穴內的脾土便將這團火化成了脾溼之氣,為身體所用。因此,發怒時要多按摩勞宮穴,可使身體內的營養物質為己所用而不至於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