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紋是我國豐富多彩的裝飾紋樣中的經典,被廣泛裝飾在古代建築、雕刻、服飾、器具及各種工藝品上,雲紋形態多樣,有十分抽象規則的幾何圖形,也有生動形象的自然圖形。雲紋裝飾應用到現代空間設計之中,營造的是一種格調高雅、簡樸優美的空間氛圍,充分體現出中國傳統的美學精神。
雲紋的起源
雲紋最早出現的時期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古代人們長期的採集和耕作實踐,對雲和雨決定收成的影響產生期盼和敬畏。使雲在人們心中得到升華和抽象,對之產生崇拜和敬畏之情。
雲紋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雲紋圖案得到不斷的豐富,每個歷史時期的雲紋樣式,都融人各自時代因素的不同風貌。因此也讓雲紋藝術文化愈發顯得的博大和精深,有著無限的魅力。
雲紋的發展
在雲紋的發展歷史中,雲雷紋具有重要的意義。雲雷紋最早出現在新時期時代,多見於商周青銅器裝飾,其中圓形的連續構圖被視為雲紋的早期形態。
漢代是我國雲紋運用面最廣,也是雲紋形態最為豐富和最為生動的時期之一,出現了雲氣紋、捲雲紋、雲獸紋等新型雲紋形式。捲雲紋通過對於雲雷紋的簡化確立了雲紋形態的定型化元素。在此基礎上,雲氣紋則更是極具時代感,加入了雲尾這一構成成分,增強了雲紋特有的氣勢,也促使雲紋的發展進入鼎盛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流雲紋,保留了漢代雲氣紋統攝全局的流動感和生機勃勃的雄渾氣息,並將雲紋的簡化趨勢強化到極致,賦予雲紋最透徹也最簡潔的感性闡釋,使魏晉南北朝的裝飾呈現風起雲湧、情馳神縱的生動。
隋唐是朵雲紋盛行時期,隨著時代的審美要求而日趨豐富的裝飾元素變化,朵雲紋的架構也日益繁複。宋代時雲紋在總體上依然是朵雲樣式,到了元代雲紋呈現出更強的組合感,這也是朵雲紋發展為疊雲紋的過程。
雲紋形態的整體演變趨勢可以概括為精緻化的發展趨勢,造型日趨豐厚、形象日趨細膩,隨時代發展的審美觀念和表現要求一旦到了一定程度,便會突破原先的形式構架去追尋新層次的表現形態。
雲紋的情感
雲紋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符號之一,不論從外形還是內涵,雲紋都具有其存在的意義和研究的價值。在古時繪製雲紋,一是吉祥如意的象徵,二有祈雨防火之意,三是寄託風調雨順的期盼。
古人常以雲代天,《易經》中說:「雲從龍,龍起則雲生。」古人以捲曲的雲頭為飾,便是取託瑞於天之意。古人還認為,有雲就有雨,雨是雲的眼淚,雲是雨的嘆息,同時雨又是土地豐收的根本。
雲紋的運用
雲紋是一種有著不同深淺層次且過渡自然的花紋,線條是雲紋的基本設計元素,雲紋以其飄逸的曲線、呈現在人們面前的那種優美的形態和強烈的節奏感,雲紋的線性美使人為之陶醉。流動飄逸的曲線和迴轉交錯結構,無不體現了中華民族熱衷流動形式之美的普遍審美傾向。
在現代空間裝飾設計中,對傳統元素的運用已經十分流行,雲紋亦是如此,也理應如此。把傳統元素的雲紋裝飾合理地運用到現代設計中,並發展出更適應現代設計的更多種雲紋形式,呈現出來的則是一種剛柔並濟的美感,不僅滿足現代人精神文化層面上的追求,也符合現代人在空間設計上的審美觀念。
ps:圖片來自網絡
如不妥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