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蘑菇都有毒!這份杭州毒蘑菇實圖請收好~

2021-02-13 美麗西湖

每年6-9月是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引起中毒的高發期。在我國食源性疾病的病死率統計中,毒蘑菇牢牢佔據著頭把交椅。目前,對有毒蘑菇中毒尚無特效療法,且中毒症狀嚴重,發病急,死亡率高

杭州是一個森林資源豐富的城市,生長的野生菌非常豐富。哪些常見蘑菇是有毒的?如何防止「禍從口入」?誤食後如何開展自救?今天,區科協和浙江大學生工食品學院一起舉辦了「六大安全」系列講座中的食品安全科普宣講——毒蘑菇如何識別,邀請了兩位西湖區科普大使——中國食用菌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華丹菌類科普教育基地食用菌專家韓省華以及浙江大學教授沈立榮進行講解。

今年小西化身「採蘑菇的小姑娘」

跟隨兩位科普大使到雙浦鎮雙靈村山上

識別毒蘑菇

小西現學現用

這就向大家科普毒蘑菇相關知識

事關生命安全

大家看好嘍

毒蘑菇大多生長在野外的樹林裡、雜草叢中或城市公園、校園的樹下、草叢中,杭州小和山、玉皇山、孤山等靠近山嶺的區域都可能有,誤食後毒性很大。

在浙江音樂學院的大草坪上,有發現一種劇毒的蘑菇——致命白鬼傘。這種毒蘑菇的死亡率高達95%以上,到了6月會一簇簇地生長出來,所以見到一定要繞道,安全第一。

野外採集蘑菇,就算是拿著彩色圖冊對照著,也不能完全肯定是那種蘑菇。杭州有一種劇毒的蘑菇——青褶傘與食用菌環柄菇長得十分相似,只有菌蓋下的褶皺顏色有所不同,極易誤食。

就算是一種可以吃的蘑菇,因為生長地方不同,比如邊上長著毒蘑菇或者屬於不同種類,它就可能有毒。

專家的經驗是,凡是樹木上長的蘑菇一般無毒,草地上長的蘑菇就得注意,無毒則已,有毒就是劇毒。

網上流傳的鑑別方法大多不可靠。比如網上有人說,有毒的蘑菇菌面顏色鮮豔,無毒蘑菇顏色樸素,這是不正確的。顏色鮮豔的大紅菇、橙蓋鵝膏菌、美味牛肝菌顏色鮮豔,它們都是珍惜的食用菌。長得白白淨淨的鱗柄白毒鵝膏就屬於劇毒蘑菇。

記者在山上找到的白紅菇長得白胖可愛,與農貿市場裡賣的蘑菇樣貌極其相似,但是韓省華卻說這是毒蘑菇,吃後將引起腹瀉。

還有一個傳言「毒蘑菇蟲蟻不食,有蟲子取食痕跡的蘑菇是無毒的」也是錯誤的,比如對人有毒的豹斑鵝膏,蛞蝓食用該蘑菇不會中毒,因為大型哺乳動物與蟲類的解毒系統是不一樣的。

最好的辦法是不採、不買、不吃野生蘑菇!只吃自己熟知的菌類!

市民不要輕信民間或網傳的一些沒有科學依據的毒蘑菇鑑別方法;不要輕易採食野生蘑菇或來源不明的蘑菇;不要輕易購買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蘑菇。

最好的辦法是不採、不買、不吃野生蘑菇!只吃自己熟知的菌類!

市民不要輕信民間或網傳的一些沒有科學依據的毒蘑菇鑑別方法;不要輕易採食野生蘑菇或來源不明的蘑菇;不要輕易購買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蘑菇。

具體如何識別毒蘑菇

韓省華特別整理歸納了

杭州地區的野生毒蘑菇

快來收藏這份已知杭州毒蘑菇實圖吧

夏秋季單生於針闊混交林中地上,分布於華南地區,有毒。

 

夏秋季於林中地上單生或群生,報導含有幻覺性毒素。

 

夏秋季於林中地上散生或群生。分布廣泛。食後主要引起胃腸炎症,如劇烈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應及時催吐治療,嚴重者面部肌肉抽搐或心臟衰弱或血液循環衰竭而死亡。屬樹木外生菌根菌。

 

有毒,甚至記載極毒。與馬尾松、雲南松及某些櫟等樹木形成外生菌根。

 

夏秋季於牛、馬糞上群生,含毒素。

 

常在園中地上或稀疏的林地上群生或近叢生。據資料記載有毒,其毒性不明。

 

秋季於針葉林中地上散生或群生。有毒。

 

  

夏秋季群生或叢生於林中地上。有毒。

 

春至秋季於馬尾松或針闊混交林中地上單生或群生。分布廣泛。有人採食,往往中毒而引起噁心、頭暈、腿腳疼痛、神志不清及昏睡不醒。

 

夏秋季於林地上散生或群生。有記載含毒。

夏秋季於闊葉林或針闊混交林地上散生。在雲南有群眾反映有毒,在日本也懷疑有毒。

 

夏秋季於闊葉林地上單生或散生。被稱做「致命小天使」,其毒性很強,含有毒肽及毒傘肽毒素。與慄、高山櫟以及松等樹木形成外生菌根。

夏秋季常常於闊葉林地上單生。有人採食,但也有中毒發生。

 

夏秋季於林中地上、路旁等處的牲畜糞肥上成群生長,有時成叢生長。有毒,中毒後產生精神異常興奮、煩躁不安、幻覺等反應。

 

夏秋季生於林中地上,劇毒。

 

馬尾松等林地上單生或群生。無人採食,認為有毒。

 

夏秋季於林中地上單生或散生。記載食後引起胃腸炎型中毒。

 

  

群眾一般視為有毒,報導有毒,可毒死兔子和海豚。與松、櫟等形成外生菌根菌。

 

記載有毒,採食時務必注意。 

 

夏秋季生林中地上。可能有毒。

  

夏秋季散生或群生於闊葉林及針闊混交林中地上。劇毒。

 

夏秋季於闊葉林、針葉林或針闊混交林中地上散生或群生。在產區食毒不明,在日本視為毒菌。

 

夏秋季散生幹闊葉林或針闊混交林中地上。有毒,誤食常導致嘔吐、腹瀉等症狀。

 

夏秋季單生於林中地上、草地上、花園中。有毒。

 

夏秋季於林下、路邊、房屋周圍的草地上均可生長般群生,有時單生。極毒,含毒肽和毒傘肽。中毒發病初期為胃腸炎症狀,然後肝、腎受害,煩躁、抽搐、昏迷,死亡率高。

 

夏秋季生林中地上。誤食後引起嘔吐或腹瀉等中毒症狀。

 

夏秋季生於殼鬥科和松科混交林中地上。劇毒。

 

夏秋季於針葉樹腐木上或腐樹樁上群生或叢生。誤食此菌後,往往產生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炎病症,也有人無中毒反應。

 

夏秋季於林中地上散生。有毒。

 

  

夏秋季於林中地上單生或群生。群眾視為毒菌,不能輕易採食。

 

相關焦點

  • 毒蘑菇出沒 請收好這份重慶毒蘑菇圖鑑
    以上僅僅是部分有毒的蘑菇,還有很多沒有列出來的毒蘑菇。在民間,也流傳著許多識別毒蘑菇的方法,然而其中存在不少誤區,並不完全靠譜。上文提到的很多毒蘑菇,如秋盔孢傘,色彩和長相都很「樸實」。但同樣很漂亮的橙蓋鵝膏,卻是著名的食用菌。誤區2:有辛辣、酸澀、惡腥或其他惡味的蘑菇有毒真相:許多毒蘑菇都沒有明顯的特殊氣味。當然,氣味不好的蘑菇人們一般是不願採食的。
  • 毒蘑菇?花蘑菇?
    蘑菇,味鮮又營養~很多人都說「花蘑菇是毒蘑菇」,這到底是真的嗎?對於蘑菇,還有哪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一起來和小編看看哦~蘑菇或蕈菌一般泛指肉眼可見、能徒手採摘的大型真菌,為長出地面的肉質或膠質的子實體。多由菌蓋、菌柄 、菌託和菌環等組成,以菌蓋最為明顯。
  • 毒蘑菇的化學
    蘑菇想必是很多盆友的舌尖之愛,它含有高蛋白、低脂肪、有豐富的胺基酸、礦物質、維生素和多糖,可謂營養豐富,不管是金針菇肥牛卷,蘑菇濃湯還是香菇青菜都是居家旅行必備美食……不過作為一名嚴肅的科普作者,小氘今天是談談蘑菇的化學的,美食咱們評論裡交流~【致幻蘑菇】有一類蘑菇食用後人會產生幻覺,這種神奇蘑菇又稱「迷幻蘑菇」,是一種非食用的毒蕈,主要生長在北歐
  • 顏色樸素的蘑菇沒有毒?不可信!這十幾種蘑菇都有毒,要認清!
    每年6月-9月是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引起中毒的高發期。今天,市市場監管局聯合浙江大學和浙江華丹農業微生物資源應用研究院開展了現場科普,帶大家一起認清野生毒蘑菇!毒蘑菇難以辨認,網傳辨認方法不可信!在我國食源性疾病的病死率統計中,毒蘑菇牢牢佔據著頭把交椅。
  • 致命毒蘑菇又來了!碰到這些蘑菇可千萬不要採摘食用
    在野外,無毒的蘑菇往往與有毒的蘑菇混生,無毒蘑菇很容易受到毒蘑菇菌絲的沾染。甚至部分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無毒蘑菇種類也可能沾染毒性。所以即便食用的是無毒品種的蘑菇,仍然會有中毒的危險。毒蘑菇所含毒素較複雜,或因地區、季節、品種和生長條件的不同而各異。毒蘑菇中毒潛伏期為2小時至24小時,有的僅為10分鐘左右。
  • 夏秋季節遠離毒蘑菇,這些黃的、灰的、花的蘑菇碰不得!
    由於毒蘑菇的形態多種多樣,部分毒蘑菇與食用蘑菇極其相似,菌類專家都很難肉眼辨認,老百姓更是很難根據其形態來鑑別是否有毒,因此每年全國各地都有因誤採誤食毒蘑菇而中毒的事件發生。鵝膏屬的一些種類是最常見的劇毒蘑菇,他們的基本鑑別要點:長有「菌蓋、菌環、菌託」。但其他很多毒蘑菇不具有類似的結構。因此:不要隨意採食野生蘑菇!
  • 江湖毒物排行榜——毒蘑菇和有毒植物
    江湖毒物排行榜——毒蘑菇和有毒植物 2020-08-17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野生蘑菇別亂吃,有的毒蘑菇致死率高達80%!
    毒蘑菇又稱毒蕈(dú xùn),是指大型真菌的子實體食用後對人或畜禽產生中毒反應的物種。野生蘑菇一年四季都可以生長,但毒蘑菇的發生季節主要集中在6-9月,由於部分有毒的野生蘑菇與平常的可食用蘑菇在形態上很相似難以區分,因此容易導致誤食進而引起中毒。
  • 西藏這些常見的蘑菇有毒,野外採摘,一定要留意!
    民間一些辨別毒蘑菇的辦法,有時並不靠譜↓誤區一顏色鮮豔的蘑菇有毒,顏色暗淡的蘑菇沒毒。真相:根據顏色,不能簡單區別蘑菇是否有毒。許多毒蘑菇也是白色和淡黃色。黃粉末牛肝菌誤區二有辛辣、酸澀、惡腥或其他惡味的蘑菇有毒。真相:許多毒蘑菇都沒有明顯的特殊氣味。「毒蘑菇有土豆或蘿蔔味。無毒蘑菇為杏仁或水果味」的說法也毫無依據。
  • 毒鵝膏:致命蘑菇在蔓延
    它們出現的街區都建造於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且這些毒鵝膏都生長在苗圃裡的闊葉樹下。大多數蘑菇都以孢子的形式繁殖。孢子會飛到空中,然後像種子一樣落到地上「生根發芽」。毒鵝膏的孢子尤為脆弱,它們會在陽光下降解,不會飛得很遠,也不會飛得很高。無論怎麼看,這個物種都應該是歐洲稀有品種,但不知怎地,它成功地搭上了便車,一路來到北美——而且不止一次。
  • 重要提示:食用野生蘑菇有毒!
    芝罘區疾控中心提醒廣大市民朋友珍愛生命,遠離毒蘑菇。錯誤烹飪野生菌或誤食毒菌,很可能帶來致命危險。毒蘑菇屬高等真菌,是指食用後可引起中毒的大型真菌,約有五百種之多,某些毒蘑菇的外觀與無毒蘑菇相似,不易鑑別,易被誤食中毒。
  • 四川敘永一家人出現毒蘑菇誤食悲劇,不要亂吃野生蘑菇了!
    一些野生的毒蘑菇與食用菇類外形相似,鑑別需要具備專業知識並藉助一定的儀器設備,僅靠肉眼和根據形態、氣味、顏色等外貌特徵難以辨別,極易誤食而引起中毒。我國民間流傳著許多識別毒蘑菇的方法,而這些方法存在誤區。誤區一:顏色鮮豔的蘑菇有毒可食用蘑菇也有顏色鮮豔的,而毒蘑菇也有顏色樸素的。
  • 【食品安全】警惕野生毒蘑菇中毒
    夏秋季節正值蘑菇生長季節,由於蘑菇肉質細嫩,味美可口並含有多種營養成分,深受人們喜愛,但有毒蘑菇和可食蘑菇往往混生,形態相似,辨別困難,從而誤食造成中毒的屢見不鮮,甚至有死亡病例,給社會和群眾造成了嚴重危害和損失。
  • 堽城中心園班堂分園——《蘑菇有毒》
    」蘑菇有毒「嘉航大聲地對大家說到。其他小朋友聽嘉航這麼一說,都愣住了,目光全都聚集到了嘉航身上。」怎麼會有毒呢?」有毒的話老師就不會給我們吃了!「」我也聽說過有吃蘑菇中毒的。「孩子們這會兒也開始議論起來。我聽到後笑著問嘉航:」嘉航,你怎麼知道這蘑菇有毒呢?「嘉航認真地說道:」老師,我是在電視上看到的。我說:「那你看到的蘑菇和我們這個一樣嗎?」嘉航摸著小腦袋笑著說:」好像不太一樣,但是都叫蘑菇。
  • 辨別毒蘑菇,這些傳言全都不靠譜
    菌類,俗稱蘑菇,因其味道鮮美而廣受美食愛好者的青睞。然而,菌類的種類紛繁複雜,盛產美食的同時也暗藏「殺機」,我們經常能看到有人因為誤食有毒蘑菇而發生危險的新聞。如何鑑別毒蘑菇,成了一個很受大眾關注的「知識點」。
  • 吃完蘑菇看到「小人」在天上飛,到底啥蘑菇這麼毒?
    裸蓋菇素中毒是通過刺激自主神經系統而抑制運動神經系統引起的,會引發神經興奮,對時間和空間產生錯覺,直至出現自我歪曲、妄想和思維分裂等症狀,嚴重的會出現心動過速,瞳孔放大,排尿困難,但一般不會危及生命。毒蘑菇中毒非常危險,輕則上吐下瀉,重則喪命。儘量不採、不買、不吃野生蘑菇。若不慎蘑菇中毒,應儘快催吐,然後帶著剩餘蘑菇樣品到醫院就醫治療。
  • 戒指不變色,蘑菇就沒毒。她這樣做,一家四口全部都中了毒
    現在這個時節,一般山上的蘑菇都長得尤為誘人。不少人抵制不住蘑菇鮮嫩的滋味,開始上山採摘蘑菇來貪圖一時之快。但是,生長在野外的蘑菇雖然看起來鮮嫩無比,但又很大一部分是有劇毒的。誤食後,輕者出現中毒的現象,嚴重的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 野生蘑菇別亂吃,荊門已有多人中毒!內附毒蘑菇圖鑑!
    我市馬河和慄溪這兩個地區蘑菇中毒的病例偏多,這兩個地區屬於丘陵山區,適宜菌類生長,附近採食蘑菇的居民一不小心就會中招。 什麼是毒蘑菇?
  • 街頭發現個頭很大的蘑菇,轉眼就不見了!
    近日,杭州蕭山的張先生經過順發旺角城一期北門附近時,看到路邊一棵行道樹的樹池內長著幾個個頭有點大的蘑菇。張先生在路邊行道樹下看到的蘑菇等他半個多小時後返回該處時卻發現這些蘑菇不見了。張先生有些擔心,怕有孩子採去玩,萬一蘑菇有毒,誤食了可就糟了。隔了半個多小時後返回,之前的蘑菇不見了張先生給記者看了照片,只見這些蘑菇呈白色,頂部有淺褐色的「附著層」,在樹池中十分顯眼。據張先生目測,最大的一個蘑菇直徑有10釐米左右。這些究竟是什麼蘑菇?有毒嗎?
  • 一大碗燉蘑菇,撂倒一家四口人……
    僥倖心理往往導致蘑菇中毒   「民間秘方」分辨毒蘑菇不靠譜 據了解,我國毒蘑菇約有100多種。多數毒蘑菇的毒性較低,中毒表現輕微;能引起人嚴重中毒的有10餘種。這些蘑菇毒素的毒性極高,一旦誤食,會迅速致人死亡。我國每年都有毒蘑菇中毒事件發生,以春夏季最為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