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穿街過巷的快遞員是社會生活中一股流動的力量。從數據上看,中國快遞員數量約320萬,還不到勞動人口的0.4%,可正因為這個職業在空間上的高流動性,我們幾乎每天都能遇到快遞員。在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快遞員同樣擁有著自己的人生。不僅如今,他們對自己的身份也有很強的認同,因此也習慣對需要幫助的路人伸出援手,成為「流動的雷鋒」,在這個過程中,快遞員的榮譽感和責任心顯露無疑。近期關於快遞員做好人好事的報導當中,德邦快遞員的身影屢次出現。比如,擋刀救人的黎志偉、拯救輕生者的陳日能、及時發現火情的張杰、救助受傷老人的隗公磊、勇敢救火的秦燦等等。這些「快遞員英雄」的背後,是德邦快遞日益成熟的激勵體系和深植人心的企業文化。
8月21日,德邦快遞在杭州召開德邦快遞2020快遞員大會。除了連續三年給業務能力出眾的快遞員頒發金磚年終獎,今年的德邦快遞還從崗位晉升、多才多藝和社會責任感等維度表彰快遞員。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德邦快遞仍然為快遞員保留金磚獎勵,並且從多個維度進一步擴大獎勵範圍,這既需要業績的支撐,也需要企業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
活出自我,德邦快遞員用雙手點亮未來
「房子的首付到手了!」來自雲南的德邦快遞員李勇美在拿到「金磚年終獎」後開心地說。今年像李勇美這樣獲評德邦快遞金星快遞員的一共有207人,他們每人獲得了價值10萬元的金磚獎勵。除此之外,還有9名德邦快遞員分別以「金磚快遞員」、「晉升快遞員」、「網紅快遞員」和「勇擔社會責任快遞員」的身份獲得了公司授予的嘉獎。這些快遞員來自天南海北,有人想到城市闖出一番名堂,有人選擇回家鄉走熟悉的山路,有人在一座城市工作幾十年如一日,有人住不慣工廠宿舍想過更自由的生活…… 「歡迎來到直播間,德邦快遞員,工號823127為您服務。」那個在鏡頭前表演自如、幽默風趣的快遞員楊旭是個熱心腸的東北小夥,經歷過創業受挫後,他加入德邦快遞並重新煥發了活力。
夜幕降臨,德邦快遞員申海軍抱著心愛的吉他來到江邊,架起音響設備,打開手機直播。這個草根音樂人不是在賣唱,而是在自己客戶的直播間裡當嘉賓。他說,以前工作只是為了生活,現在工作還能兼顧音樂愛好。相比工廠的流水線工作,快遞員的工作更加自由開放,跟人接觸的機會也更多,但外界通常認為快遞員缺少晉升通道。在德邦快遞,快遞員向上攀登的臺階能有多高?德邦快遞員大會現場有兩位經理級的快遞員現身說法。 2016年入職的重慶小夥岑宗建,如今已經是西雙版納茶葉市場營業區的區域經理;2013年加入德邦快遞的陽兵兵,先後歷經9個部門的歷練,現在已經成為泉州大區總經理,他也是德邦快遞第一位快遞員出身的大區總經理。獎勵熱情,也獎勵成長;獎勵奮鬥者,也獎勵創新者。德邦快遞的人才激勵機制,為不同特質的快遞員脫穎而出創造了條件,讓德邦快遞不僅成為快遞員「拼事業」的平臺,更是快遞員全面成長的沃土。
挺身而出,德邦快遞小哥頻上頭條
電商經濟的不斷滲透,讓快遞物流行業成為整個經濟發展、社會運行的毛細血管。每一位快遞員都用服務承擔著屬於自己的那份社會責任,尤其是在特殊的時期、特殊的場合,快遞員工作的社會價值就顯得格外重要。來自湖北孝感的德邦快遞貨車司機張林,在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封鎖最嚴格的時候響應公司召喚從老家趕到武漢,投入到了抗疫戰鬥中。平時繁華擁堵的城市道路,那時只剩下門可羅雀的冷清,張林在十幾天的奮戰中顧不上擔心自己,晚上忙於裝卸貨物,白天則往返於轉運中心和武漢紅十字會、各家醫院之間送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防疫物資的供應和暢通備受關注,不少德邦快遞一線的快遞員和司機都像張林一樣,走上了抗疫的前線,為醫護人員送上他們最亟需的醫療物資,為居民送去他們需要的生活物資。
在外人看來,德邦快遞送的是沉甸甸的大件快遞,但在很多時候,他們的工作關乎的是一個家庭的幸福生活、一家企業的生意興旺、一方人的平安健康……因此,當自己的工作被賦予重要的意義,快遞員內心的責任感和正義感也在與日俱增。今年7月,德邦快遞員黎志偉在收派貨物途中為保護一個小女孩而挺身擋刀,獲得了廣泛的讚譽。而這樣一個見義勇為的「精神小夥」,並不只是在那一刻才英雄附體,在日常中,他就把責任感融入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電梯壞了,他也不以此為藉口,而是堅持把客戶的大件快遞背上了高層,哪怕救人受傷了,他擔心的還是這一車貨如果丟了會給公司和客戶帶來多大的麻煩。在黎志偉住院治療期間,德邦快遞授予他「德邦快遞見義勇為英雄」榮譽稱號及「見義勇為」專項獎勵50000元。在本次快遞員大會上,黎志偉和張林也都獲得了德邦快遞「特別貢獻」獎。從踩著過膝的積水搬運防洪物資,到冒著餘震風險往震區運送生活物資,德邦快遞員一次又一次的無畏逆行證明,德邦快遞的激勵機制在持續不斷地激發他們的社會責任感。而德邦快遞正因為擁有大批這樣有責任感的快遞員,才能不斷為全國客戶提供更高質量的快遞服務。在德邦快遞的企業文化裡,承擔社會責任與發展公司業務從來就不矛盾,而是相輔相成。
助農扶貧,德邦快遞員進村駐點
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一年。隨著電商向下沉市場滲透,在農村扶貧工作中,快遞成為推動農村發展經濟、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德邦快遞從2015年起,就開始在鄉鎮地區鋪設業務,一面架設直營網絡,一面開拓農村網點。目前,德邦快遞已經實現全國94%鄉鎮覆蓋式派送,承諾100%送貨上樓。為了讓快遞員在農村更好地進行快遞收派的工作,德邦快遞也採取了諸多手段。以汶川為例,汶川全縣9個鎮、58個村,其中有37個貧困村。為了幫助當地果農增銷增收,儘快脫貧摘帽,德邦快遞針對性地出臺了幫扶計劃。德邦快遞員會主動點對點幫助汶川當地的困難老人,指導他們在電商平臺賣水果。而在都江堰獼猴桃產區,德邦快遞員進村駐點則是直接吃住在村裡,與果農朝夕相處。為了替果農節約成本,德邦快遞根據發貨數量,將包裝免費提供給果農,現場打包直發,保證產品能夠新鮮寄送,分擔了果農的壓力。2019年,德邦快遞承運的都江堰獼猴桃單量突破10萬單。就在6月25日,德邦快遞承運了一批由中國平安捐贈的重約11噸、總價值約175萬的橄欖油,從四川涼山兼程1700公裡發往湖北武漢漢口醫院。在助力四川涼山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同時,也為武漢抗疫醫護人員送去了端午祝福。四川涼山一直盛產橄欖,由此衍生的橄欖油、洗髮水、沐浴露等加工產品也頗有名氣。但受限於當地的地理位置和糟糕的交通運輸條件,產品滯銷成為農民脫貧路上的攔路石。為此,德邦快遞組織快遞員每天分批次對涼山橄欖產品進行包裝運輸,全面提升品牌服務的體驗,將橄欖油保質保量運到全國各地商超市場。在德邦快遞,很多快遞員本身就來自農村,因此對農村脫貧工作有著更深的情感連接。在德邦快遞的激勵和組織下,越來越多的快遞員投入到助農扶貧的事業中,既是對農村脫貧工作的貢獻,也是對公司業務的拓展,更為自己的增收和晉升打開了新通道。
傳遞正能量 ,激勵效果裂變
曾經,德邦快遞因為給「金星快遞員」發放金磚而轟動業界,激勵著德邦快遞員敢為人先。如今,隨著人才激勵措施的多元化,德邦快遞員隊伍也展現了多樣化的特質和才幹。
據介紹,德邦快遞專門出臺了《德邦快遞見義勇為人員獎勵和保障規定》,並設立「見義勇為」專項經費,用於獎勵和保護見義勇為人員。除了物質獎勵,德邦快遞在內部也建立了完善的培訓和晉升體系,讓一線快遞員也能有機會晉升到管理崗位,真正做到「物暢其流,人盡其才」。而在快遞員大會上,德邦快遞從業務能力、崗位晉升、個人才藝和社會責任感四個維度對快遞員進行表彰,進一步增強了快遞員的責任心和榮譽感。在這樣的激勵體系下,德邦快遞員擁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更多元的成長路徑。無論成為哪個維度上的優秀快遞員,他們都能夠為整個隊伍樹立榜樣,激勵其他快遞員向他們看齊。與此同時,他們又能夠在工作中幫助同事們一同進步,從而產生了不斷裂變的激勵效果。善待員工的企業,才會善待客戶,被企業善待的員工才會願意真誠地服務客戶。正是因為形成了這樣「企業激勵員工,員工做好服務,共同回饋社會」的企業文化,德邦快遞員才得以從更加豐富的視角出發,理解為何要送貨上樓、理解客戶的真實需求,積極提升服務品質。德邦快遞員就如同 「流動的廣告」,因為對自我的認可,對集體榮譽感的重視,他們用服務為德邦快遞贏得了客戶的口碑,也在流動中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