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留學生教科書般回國路:輾轉5城20小時不吃不喝,看到國旗流淚

2020-12-26 乙圖

凌晨3點,我從德國漢諾瓦出發,輾轉法蘭克福、中國臺北和上海浦東和虹橋,於凌晨3點多入住老家西安的隔離酒店,全程超過40個小時。儘管出發時就有預感會很折騰,但沒有想到這麼折騰。當我在分流中心看到懸掛的國旗的時候,感覺是那麼激動和親切:回家真好。圖為浦東國際機場入境的國人。

我叫韓晨晨(化名),24歲,來自古城西安,現在在德國漢諾瓦留學。目前,整個歐洲疫情不斷蔓延,很多國家都封城。我所在的德國截至北京時間3月29日上午10時,確診病例已經超過5.7萬。不能學習、不能工作、面臨著暴露,生活處處充滿著危險,在經過幾番掙扎後,我還是決定選擇回國。圖為我的生活照。

然而,隨著疫情的蔓延,回家的路變得越來越艱難,最終我選擇從法蘭克福飛往臺北,從臺北轉機上海,然後從上海飛往西安。在出發前,我就仔細研究了一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包括國內機場分流、轉運和隔離等所有可能發生的事情。圖為西安入境人員分流中心工作人員徹夜忙碌。

德國當地時間3月22日凌晨3點多,我坐上了漢諾瓦開往法拉克福的計程車上。出發前,我準備了一包醫用外科口罩和一件防護服,防護服是在BauHaus買的,因為尺碼不全,我只買到了一件XL。一個護目鏡也是在BauHaus買的,因為飛沫可以通過眼睛、鼻腔和口腔傳播,飛機上又是密閉空間,危險性還是很大的。圖為前往法蘭克福機場的計程車。

另外還帶了一次性手套和一次性口罩,準備在飛機上戴在N95口罩外面。N95是媽媽從國內郵寄過來的,我準備隨身帶幾個,餘下的留在德國,以防未來使用。還有消毒溼巾,按照包裝上的說明,是可以殺死冠狀病毒。圖為我帶的裝備。

在經過3個多小時的行駛後,上午7點多,我抵達法蘭克福機場。此時由於是早晨,機場的乘客並不多。機場大多數乘客都戴著口罩,不過也有少部分人依然不戴口罩,看著讓人擔心。與這些人相比,我到顯得有些突兀,穿著防護服,戴著雙層口罩和護目鏡,樣子有點嚇人。圖為法蘭克福機場,兩個乘客在穿防護服。

德國時間3月22日上午10點,在接受體溫檢測後,我們開始登機。在登上飛機的那一刻,我發現,飛機上還是有很多人和我一樣全副武裝。我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來,接下來十幾個小時是極其難熬的時光。圖為法蘭克福飛往臺北的航班。

在飛機上,戴著N95和護目鏡難以入睡,為了不上廁所,不摘下護目鏡和口罩,從出發時就不吃不喝。在飛機上也沒有吃任何東西,沒有喝任何東西,因為在飛機密閉空間裡,我無法確認哪裡是安全的,廁所裡感覺風險會比較大。這段時間,飛機上比較熱,我感覺到口水都分泌不出來了,從嘴巴到喉嚨,全部乾旱得猶如沙漠一般。圖為我穿著防護服坐在座位上,袋子裡放著防護裝備。

在飛機上足足待了12個半小時之後,3月23日早晨6:20,我抵達臺北機場。在這裡我發現轉機的人排起長長的隊伍,其中還是有很多人和我一樣穿著防護服。看來到中國境內,國人的防護意識要明顯比老外要高很多。圖為臺北機場轉機的乘客很多。

在等候時,我已經是飢腸轆轆,聞到機場裡小吃店的味道,肚子更加難受,一些小吃店還排起了長長的隊伍。想著要在很小的空間裡,大家摘掉口罩,在一起吃吃喝喝,交叉感染的風險還是十分大。於是我就在售貨機上,買了一瓶水、一罐可樂和兩塊麵包,來到一個無人的角落,狼吞虎咽起來,隨後換上隨身攜帶的新口罩重新戴上。圖為在臺北機場一個角落裡,我的早餐。

測溫以後,我坐上了臺北飛往上海浦東的飛機,無聊的我開始在飛機上玩起打麻將遊戲。3月23日上午10點50分,飛機抵達上海浦東機場。由於飛機上所有乘客都必須接受嚴格的檢測,我被困在飛機上整整兩個半小時才下飛機。飛機上非常熱,加上我穿著防護服,臉上N95口罩也又勒又扎,整個感覺在做桑拿,快虛脫了。圖為臺北飛往上海的航班。

機場擺渡車上滿滿當當,除了少量外國人,大多數都是從四海八方轉機回來的中國人,看起來回家的路真的不容易。下車後,然後是排隊等待過檢疫,現場人很多,在這裡,我又等了很久很久。現場我跟工作人員出示了自己填寫的監控申報表,匯報了14天旅行史後,拿到了黃色的標誌,然後等候測溫。據悉,機場現在開始對入境旅客實施「紅橙黃綠」四色分流。圖為浦東機場入境旅客排起長隊。

拿到行李箱之後,然後專門有工作人員帶我們去一個分流區。在這裡會根據要去的目的地不同來分流。分別被劃分為虹橋機場、虹橋高鐵站和上海南站等,而不可以自己乘坐其他交通工具離開。坐在大巴車上,看著窗外的上海,我有點激動。一年半沒有回上海了,這次只能在大巴上透過玻璃看看:想念上海,下次再回來!圖為我的護照上貼著黃色標籤。

抵達虹橋機場後,我重新辦理行李託運、接受安檢。這一路不知道登機箱打開過多少次。在航班上,我需要再次填寫一張信息登記表,我和所有從境外回來的人都被安排坐在飛機最尾端,前面則是其他正常出行的旅客。這也是目前國內航班常有的隔離方式。圖為前往虹橋機場。

在飛機上我昏昏沉沉,卻也只睡了半個小時,期間還被測了一次體溫。3月23日23:10,飛機終於降落西安鹹陽國際機場。我有點激動,甚至想哭,終於要到家了。圖為飛機抵達鹹陽國際機場。

出了機場,我再次坐上大巴,前往分流中心,大巴司機被用塑料布和我們嚴嚴實實地分隔開來。此時已經是3月24日凌晨1點多,分流中心人雖不多,但工作人員依然很忙碌。這些人為了國家疫情的防控堅守,讓我十分感動,也由衷地感謝。圖為西安入境人員分流中心。

在分流中心的大廳上,我看到頭頂上一面面五星紅旗,瞬間有點淚目,還是祖國好,還是家鄉好。凌晨2:40左右,我坐上了一輛救護車,前往先隔離酒店。司機是一名小夥子,雖然看不清臉,但態度非常好。圖為120救護車拉我去酒店。

酒店大堂裡,很多工作人員在熬夜給我們登記,再一次被他們的敬業和責任所感動。圖為酒店大廳裡,工作人員在登記。

酒店非常乾淨,我洗完澡出來,已經是3月24日凌晨4點10分,我感到一陣輕鬆,倦意全無。圖為我住的酒店。

從德國漢諾瓦出發開始到西安隔離酒店住下,我路上經歷了40多個小時,中途迷迷糊糊睡了不到4個小時。悶熱、飢餓、疲倦是我這一路的感受,其中從德國到臺北的十幾個小時內,我不吃不喝,完全是憑著一口仙氣堅持下來。眼下,我雖然要在酒店隔離14天時間,但利用這個時間,可以靜心寫論文,而過完這兩周,就可以見到家人了,想一想就很美好。圖為洗澡後的我的樣子。(江雨整理 圖片受訪者提供)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在澳留學生回國:輾轉27小時回到成都 在廣州機場看到國旗很激動
    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劉柯辰 3月22日一早,留學生小裴(化名)終於輾轉從澳大利亞墨爾本回到家鄉成都。由於直飛航班已取消,原本只需十個多小時的路程變成了27小時。儘管旅途非常疲憊,但在遇到層層檢查時,小裴還是沒有任何抱怨。「因為感覺自己這個時間點回來是給國家添負擔,所以能配合的就儘量配合。」
  • 留學義大利女生輾轉28小時回國,不吃不喝不上廁所!網友點讚:教科書...
    【來源:北京青年報】海外疫情形勢不容樂觀,很多留學生選擇回國。 最近,在義大利留學的瑤瑤(化名),輾轉28小時回到國內,一路上的操作被網友稱作「教科書式回國」,她的經歷也衝上熱搜。距離義大利時間9日早上6時,她在佛羅倫斯登上飛機,至此已經過去了28個小時。 從佛羅倫斯到羅馬,再飛阿布達比轉機,然後到北京轉深圳,瑤瑤一路上不敢吃飯喝水,不敢上廁所,不敢摘下口罩,直至被送到隔離點才放下心來。 她說,一路上最難熬的,還是從阿布達比回北京的路上,7個多小時的飛機,飛機上基本滿員,完全不敢摘口罩。
  • 不吃不喝戴好口罩護目鏡,中國留學生40小時「教科書式回國」
    學校到紐約機場需要五個小時車程,坐大巴已經來不及,她聯繫了當地華人的包車公司,但依舊必須在5點前出發,留給她收拾行李的時間只有1小時。「這是我人生中最緊張的時刻之一」,Vicky在vlog中回憶。平時要花兩天時間收拾行李的她,匆忙之中,只迅速整理了一個箱子,裝上了學習筆記、卷子等資料,做好9月份再回來的準備。
  • 法國留學生口述回國經歷:宛如逃難 輾轉多地回國 下飛機看到祖國...
    法國電視臺製作的疫情地圖(截至3月19日)小林(化名)是就讀於法國北方高等商學院的一名中國留學生。法國疫情不斷發展,她的擔憂日益增加,於是選擇回國。3月21日,她向封面新聞記者講述了自己回國的原因及路上的見聞。
  • ...留學生輾轉三天三夜回國|男子酒店隔離在10米過道每天跑6公裡
    【不容易】買了十幾張機票花費近40萬,中國留學生輾轉三天三夜回國拖著行李離開學生公寓之前,王丹彤在心裡想到了最壞的結果——退學。這是選擇回國可能付出的,最大的代價。2月20日,義大利因為疫情宣布封城時,父母就催她回國。那時,英國公布的確診數據只有9例。這是她本科預科班的尾聲,如果缺課缺考,將直接影響她的升學考試。疫情應該不會發展到那麼嚴重吧?她在心裡嘀咕。根據教育部發布的數據,2018年中國出國留學人數突破60萬。疫情蔓延全球,他們有些選擇回國,有些選擇留守。
  • 湖南女留學生入境後突然發熱:海外華人和留學生該不該這時回國
    湖南女留學生入境後突然發熱:海外華人和留學生該不該這時回國? 最近,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好消息頻出,大家終於熬過了最艱難的時期。 可世界卻被新冠肺炎病毒拉進至暗時刻,近期的國外疫情讓人觸目驚心。
  • 被罵「萬裡送毒」,留學生該不該回國?北美楓哥
    這兩天,留學生又被罵上頭條了而且,是被全國人民罵「萬裡送毒」、無恥「、不要臉」、「牆頭草」…18萬一張的私人飛機機票,長達14個小時的轉機時間,還有那一小撮少爺病公主病的「豬隊友」,看到一些無差別開炮的評論,留學生真的心裡苦。
  • 英國留學生輾轉多地回國:落地一瞬 覺得祖國真偉大
    倫敦出發,杜拜、金邊轉機,落地上海,耗費近46個小時。自3月21日回國,來自浙江的英國留學生沈一偉已在酒店隔離了四天。他仍記得飛機落地時內心的激動和機場廣播裡溫柔的聲音。「廣播說,如果你有症狀,請不要害怕,上海會有最好的救助措施。
  • 女留學生回國後被隔離,拒喝溫開水要「人權」!專家:不是來旅遊
    一位從義大利歸國的女留學生在上海接受14天的醫學隔離期間發飆,原因竟然是她認為開水壺燒水喝水質太差,堅持要喝礦泉水。提出要求後隔離點沒有採納,她就讓朋友把礦泉水寄到隔離區。因為隔離點要統一管理,礦泉水快遞被暫時保管起來,不允許她出門去取,她便吵著要「人權」「我要活下去啊」。 於是,特警來處理糾紛,說給你準備了開水壺和食物,別人都可以,怎麼就你不行。
  • 回國機票均價上萬、輾轉數十小時,包機100萬起!你回國的行程還好嗎?
    從倫敦包機飛上海,一張機票18萬元起,一共40張,放票兩小時即售罄。更有公務包機,北美回國價格150-200萬元,歐洲回國價格100-150萬元。隨著新冠肺炎席捲全球,從國外回國的機票不僅一票難求,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
  • 不喝礦泉水活不下去?女留學生回國大鬧隔離點,警方:這不是賓館
    眼下疫情當前,很多醫護人員不顧生命危險奮戰在抗疫第一線,為了防止疫情的蔓延,全國各地都設有隔離點,尤其是目前國外的形勢很不樂觀,很多在國外的中國人也開始回國,回國後先接受隔離,這是非常有必要的。可近日,上海卻發生了讓人憤怒的一件事情。
  • 在韓留學生10小時回鄉:韓國人不戴口罩下決心回國
    「我著急回國,是因為周邊韓國人還不戴口罩。」直到在韓國的學校宿舍樓發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留學生文和在韓的部分同學仍覺得可以扛過這波「感冒」,繼續相約聚餐。26日上午,文和搶到當天回國的機票,當即決定回國;10小時後,他抵達故鄉,進入賓館隔離。回鄉路上,有韓國同學勸他沒什麼大事「趕緊回學校」;也有中國留學生向他諮詢回國的事情。近期,韓國新冠肺炎疫情局勢急轉直下。
  • 海外疫情暴發,中國留學生40小時「教科書式回國」
    隨著海外疫情暴發,選擇回國的華僑、留學生直線飆升,據國家移民管理局統計,目前內地入境人員日均十二萬人次,多個城市已經採取了應對措施防止疫情倒灌。3月16日,一位在美國讀大二的北京女孩,在小紅書上記錄了她40小時全副武裝回國的經歷,由於事先做足了功課和物資準備,她被網友稱為「教科書式」回國。
  • 1.5萬小留學生要回國,留學英國還有這層原因,網友:不值得同情
    因為疫情,我們才知道,僅英國留學生就高達20萬,其中居然有1.5萬小留學生。現在英國疫情日益嚴重,孩子們滯留英國,父母急了,集體請求政府包機,接孩子回國。網友質問:憑什麼?一位媽媽怒懟網友:你們就是仇富!自己沒錢,看不慣別人有錢送孩子出國留學!
  • 我們和剛結束隔離的留學生,聊了聊他們回國前後的48小時
    回國前的48小時:焦慮、緊張、失眠定好回國的行程之後,程物化陸續為回國做準備。飛機上的30小時:不吃、不喝、扛過來航班取消是留學生回國路上最大的麻煩。為遏制境外輸入風險加劇,民航局曾在3月26日發布了通知,要求自3月29日起,國內每家航空公司經營至任一國家的航線只能保留1條,且每條航線每周運營班次不得超過1班;外國每家航空公司經營至中國的航線只能保留1條,且每周運營班次不得超過1班。
  • 口述|26個小時輾轉回國的提心弔膽,落地上海後8小時內的諸多細節...
    原來想等到課程結束後回國,所以買的是3月20日出發的機票。但隨著英國疫情的不斷變化,媽媽不放心我一個人在異國他鄉,不斷催促我回國,後來臨時改成了3月16日起飛的機票。我在倫敦住的那個區按疫情嚴重程度可以排前三位,但直到我登機離開那一天,倫敦的生活都沒有因疫情帶來什麼緊張範圍,日常生活中感覺不到與平常有什麼不同。
  • 杭州小留學生的歸國路:三十小時沒吃飯第一次體驗坐救護車……
    Linus提到直到她回國的時候,都沒有看到身邊的同學們戴上口罩。因此對比而言,中國的留學生們所做的防護更加充分。3月19日,Linus的學校宣布停課,當天晚上的廣播還宣布了5、6月份的考試取消,「是很凝重的一刻。」
  • 回不回國?12位留學生講述海外「抗疫」故事
    我暫時還沒有回國的打算。回國的話,不但科研沒法繼續,再來美國還可能比較麻煩。目前我會更加注重個人衛生和防護,自己也學著燒飯,不再去食堂吃了。其他方面一如往常,每天的重心還是在科研上。就是擔心萬一封了實驗室,以後做不了科研會很焦慮啊。
  • 50餘小時漫長回國路:紐約登機前「捂出」體溫37.5℃
    50多個小時的路途,4次轉機,從天亮到凌晨的漫長等待,半個機艙穿防護服的留學生……平安抵京雖已一個多星期,但漫長回國之路上一幕幕前所未見的情景,艾琳仍然歷歷在目,並將永遠印刻在她的腦海中。如期中的意外艾琳在北京一家外企工作。
  • 光明時評:「教科書式回國」,有哪些啟示?
    作者:高振遠今日,多家媒體報導從義大利輾轉28小時歸國的留學生瑤瑤(化名)的經歷,回國前自我隔離20日,及時申報個人情況,全程不摘口罩水米未進,這段難熬的旅程一度衝上微博熱搜,也被廣大網友譽為「教科書式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