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桂平農村,窯雞窯紅薯是怎樣一種體驗?
砌窯可是個手藝活
能一氣砌成
不用返工的應該是高手了
最後一道的工序:收口封窖頂
封窖頂也很需要技術
要逐漸地往上收,斜度不能太大
選泥塊要大小塊搭配好,砌工要好,縫隙要小
收口自然,才能做出很漂亮的窯
各種雜木乾柴往窯裡丟,火越旺越好
窯燒得越紅透,窯出來的紅薯和雞就越香
窯頂燒得差不多了,紅透的泥塊
開始散發出泥土特有的味道,很自然很好聞
再繼續燒上半個鐘,就可以往裡放紅薯了
地裡新挖出的紅薯
黑灰兼砂質土種出來的紅薯,特別甜
其實,地裡剛挖回來的紅薯
最好是先放上一段時間
拿來烤也好,窯也好,才是最甜的
做紅薯窯,選薯的時候千萬不能太貪心,專挑大個
大個不易熟
半生不熟吃下去後果很嚴重的噢
大家懂的
最好選這種不大不小的薯
揭窯頂,往裡放紅薯
也可以從燒火的窯口往裡丟
但沒從頂上放方便
最開心的時刻到了,砸窯咯
大棒、小棍狂揮
先把燒紅透的泥塊敲碎,蓋住紅薯,外頭再加
一兩層新泥密封,不讓熱氣冒出來
然後,該幹啥幹啥去,打牌的打牌
摘菜的摘菜,拍照的拍照
玩累了就準備把紅薯挖出來了
慢慢的,一點一點的刨,像考古工作隊一樣
生怕把戰利品給捅破了
泥層刨去,焦香軟透的窯紅薯出現了
有點驚豔吧
怎樣麼,這個水平不賴吧
焦香撲鼻,食指大動,開動吧
紫心的薯和花心薯最甜
讓人慾罷不能,孩子們最愛吃
回歸自然,其實很簡單
一窯紅薯,一顆童心,足矣
玩紅薯窯,怎能少得了窯雞呢
窯土雞與窯紅薯,就像美女和高跟鞋,是絕配
做窯雞,肯定要用鄉下傳統餵養的本地土雞啦
腳細細的,在村裡到處跑的那種~
菜市場的飼料貨,就算食神翻生
也弄不出好味道來
有了正宗的土雞
配料其實就很簡單,香菜或香蔥
抹一點鹽就行了
新採下的芭蕉葉洗乾淨,準備包雞用
一定要用新鮮葉子
如果有新鮮的荷葉更好,沒有芭蕉葉
或荷葉,也可以用新鮮竹葉代替,目的
都是為增加窯土雞的清香味
雞包好備用
用錫箔紙把包了一層荷葉或芭蕉葉的土雞
封好,要包嚴實一點
不然泥巴跑到雞裡面,就沒得吃了
接下來,就是等著燒窯啦
紅薯窯燒透後,跟紅薯一起入窯就OK啦
紅薯和土雞都埋在裡面啦
土雞與泥土的親密接觸,成就了這道粗野的美味
開窯咯
雞汁都滲出來了
迫不及待地開封,顧不上燙手了
什麼叫外焦裡嫩,這就是咯
動手吧,等不及啦
先扯個大腿再說
自然的美味
當然要用最原始的吃法才過癮
土雞的口感就是不一樣
雞肉的纖維和層次看得清清楚楚
什麼肯德基,麥當勞都是浮雲啦
這一口的新鮮和回味
把兒時的美味記憶都喚回來啦
怎麼樣?
多久沒窯雞窯紅薯了?
各位網友,看完本文請長按下方指紋,識別二維碼關注桂平通公眾號,每日睇桂平地區更多有趣信息!
來源:綜合網絡丨編輯整理:桂平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