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農村老家窯雞、窯番薯是怎樣一種體驗?

2021-02-16 桂平通


在桂平農村,窯雞窯紅薯是怎樣一種體驗?

砌窯可是個手藝活

能一氣砌成

不用返工的應該是高手了

最後一道的工序:收口封窖頂

封窖頂也很需要技術
要逐漸地往上收,斜度不能太大

選泥塊要大小塊搭配好,砌工要好,縫隙要小
收口自然,才能做出很漂亮的窯

各種雜木乾柴往窯裡丟,火越旺越好

窯燒得越紅透,窯出來的紅薯和雞就越香

窯頂燒得差不多了,紅透的泥塊

開始散發出泥土特有的味道,很自然很好聞

再繼續燒上半個鐘,就可以往裡放紅薯了

地裡新挖出的紅薯

黑灰兼砂質土種出來的紅薯,特別甜

其實,地裡剛挖回來的紅薯

最好是先放上一段時間

拿來烤也好,窯也好,才是最甜的


做紅薯窯,選薯的時候千萬不能太貪心,專挑大個

大個不易熟

半生不熟吃下去後果很嚴重的噢

大家懂的

最好選這種不大不小的薯


揭窯頂,往裡放紅薯

也可以從燒火的窯口往裡丟

但沒從頂上放方便

最開心的時刻到了,砸窯咯

大棒、小棍狂揮

先把燒紅透的泥塊敲碎,蓋住紅薯,外頭再加
一兩層新泥密封,不讓熱氣冒出來


然後,該幹啥幹啥去,打牌的打牌

摘菜的摘菜,拍照的拍照


玩累了就準備把紅薯挖出來了

慢慢的,一點一點的刨,像考古工作隊一樣
生怕把戰利品給捅破了

泥層刨去,焦香軟透的窯紅薯出現了
有點驚豔吧


怎樣麼,這個水平不賴吧

焦香撲鼻,食指大動,開動吧


紫心的薯和花心薯最甜

讓人慾罷不能,孩子們最愛吃

回歸自然,其實很簡單

一窯紅薯,一顆童心,足矣

玩紅薯窯,怎能少得了窯雞呢

窯土雞與窯紅薯,就像美女和高跟鞋,是絕配

做窯雞,肯定要用鄉下傳統餵養的本地土雞啦
腳細細的,在村裡到處跑的那種~

菜市場的飼料貨,就算食神翻生

也弄不出好味道來


有了正宗的土雞

配料其實就很簡單,香菜或香蔥

抹一點鹽就行了


新採下的芭蕉葉洗乾淨,準備包雞用
一定要用新鮮葉子

如果有新鮮的荷葉更好,沒有芭蕉葉
或荷葉,也可以用新鮮竹葉代替,目的
都是為增加窯土雞的清香味


雞包好備用


用錫箔紙把包了一層荷葉或芭蕉葉的土雞
封好,要包嚴實一點

不然泥巴跑到雞裡面,就沒得吃了


接下來,就是等著燒窯啦

紅薯窯燒透後,跟紅薯一起入窯就OK啦

紅薯和土雞都埋在裡面啦

土雞與泥土的親密接觸,成就了這道粗野的美味


開窯咯


雞汁都滲出來了

迫不及待地開封,顧不上燙手了

什麼叫外焦裡嫩,這就是咯



動手吧,等不及啦

先扯個大腿再說

自然的美味

當然要用最原始的吃法才過癮


土雞的口感就是不一樣

雞肉的纖維和層次看得清清楚楚

什麼肯德基,麥當勞都是浮雲啦

這一口的新鮮和回味

把兒時的美味記憶都喚回來啦


怎麼樣?

多久沒窯雞窯紅薯了?

各位網友,看完本文請長按下方指紋,識別二維碼關注桂平通公眾號,每日睇桂平地區更多有趣信息!

來源:綜合網絡丨編輯整理:桂平通

相關焦點

  • 潮汕人都愛吃的窯番薯、窯雞製作大揭秘!
    而對於不少小夥伴,尤其是從小在農村生活的小夥伴來說,「敲土窯」絕對是非常難忘的回憶。可不是嘛,不僅好玩有趣,還有美食可以享用!各種雜木乾柴往窯裡丟火越旺越好 窯燒得越紅透窯出來的紅薯和雞就越香一窯紅薯,一顆童心,足矣。玩紅薯窯,怎能少得了窯雞呢。" 做窯雞 "肯定要用鄉下傳統餵養的土雞腳細細的,在村裡到處跑的那種~
  • 美女送雞上門:龍石妹這隻窯雞,俘虜多少男人的嘴
    窯雞,一大群人一起到農莊裡度假時,才能體驗得到的獨特項目,像這種上班日又在美食推薦裡看到下面這種圖片,我知道,每每此刻你的內心幾乎是崩潰的:看到吃不到,心塞得無法呼吸!窯雞的美味靠得不僅是手藝同時得益於原材料的精挑細選
  • 番薯在全國各地叫法,真是五花八門,也是深受大家喜愛的一種美食
    番薯在全國各地叫法,真是五花八門,同時也是深受大家喜愛的一種美食,雲南人:山腰山東人:地瓜廣東人:番薯上海人:山芋>安徽人:紅玉廣西人:苕廣東人的方言很多是從普通話翻譯過來的,所以叫做番薯。平時的餐桌上也會有番薯的身影。特別是這幾年流行起來的窯番薯。在廣東地區特別流行。每到過年的時候,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人都喜歡。吃貨朋友肯定知道,現在廣東湛江的不少農家餐廳推出了「敲土窯」的項目,吸引了不少顧客。而對於不少小夥伴,尤其是從小在農村生活的小夥伴來說,「敲土窯」類似於叫花雞的做法,非常美味,因為廣東湛江的天氣比較熱,所以這裡的人比較喜歡吃粥。
  • 一女子在桂嶺這家農家樂丟失99元,如有拾到歸還者,願送窯雞套餐一份!表感謝!
    原生態老母雞正宗原生態老母雞,我們的雞遠離城市汙染,是在農村天然一體的生態環境下散養的老母雞,生長期在一年以上,吃食以青菜、草籽、雜糧為主。由於運動較多,這種雞大多比較「精幹」,體型緊湊、爪尖圓鈍、胸腿肌健壯、冠大直立、色澤鮮豔、神採奕奕、毛色油亮、膚色泛黃!
  • 號外號外 錢坑永發農莊喊你去他那裡吃窯雞啦,有沒有要一起的?
    ,南瓜洛,布仔豆乾,炸溪蝦,小饅頭,糕燒番薯,薯粉粿,手工芋泥卷)長期出售:年節土雞、山雞、土雞蛋、鵝、本地烏鴨、黑山羊、肉兔、老香黃、土特產不知不覺,錢坑永發農莊已經成立3周年了,一路上謝謝各位夥伴的支持!
  • 昔日因為貧窮而吃番薯,現在因為富裕而吃番薯,不同原因同一結果
    番薯身價上漲了 。不久前,媒體報導番薯成為大酒樓的桌上佳品。昔日因為貧窮而吃番薯,現在因為富裕而吃番薯,不同原因而同一結果。 我是農家的孩子,小時侯生活離不開番薯。但是,那時候,番薯是我們的副食品:燜得,在粥裡熬得,在油中煎的,等等。有時候還興致勃勃和朋友去自家田地裡窯番薯。 爺爺奶奶總是感嘆,你們的生活真好!趕上了新時代。 記得有一年的端午節,見我把一個包著豬肉的粽子仍進泔水桶,奶奶直訓斥我,說我怎麼那麼不愛惜糧食啊。我一聽,就鬧情緒了:「我吃得厭煩了,太膩了,吃不下。
  • 元旦來格林果園就對了,砂糖橘任摘任吃,還可以釣魚煨蕃薯做泥窯雞,放鬆遊玩好去處!
    野炊自助燒烤煨蕃薯,還有惹味的泥窯雞,那可是園主在果園放養的走地雞,一口入魂,太美味了!>)特惠價:138元套餐包含:☑ 五人果園採摘門票☑ 雞雜粥(任吃)☑ 果園泥窯雞1個☑ 本地手工粉1份 ☑ 農場有機菜1份 ☑ 泥窯番薯5條☑ 泥窯雞蛋5個
  • 一碗煙火丨番薯幹
    格子裡的商品除了正宗的炒貨,如葵花籽,花生,番薯乾等,還有傳統的南北貨,如大核桃,紅棗,葡萄乾以及其他琳琅滿目,包裝精巧,色澤鮮豔的現代休閒食品。在目不暇接、暗香浮動的商品中,有一種商品特別吸引我的眼球。這種讓我過目不忘,浮想聯翩的商品,就是價廉物美,清脆甜潤,色澤黃橙,名不見經傳的番薯幹。
  • 名家名篇 | 番薯情仇
    有些生活小事至今歷歷在目:我二姐吃番薯幹時,用筷子撈起其中的番薯皮給雞吃,被我娘嘲諷得流淚,我娘說她:「真是貴家小姐好吃相!」我的「吃相」自己記憶裡真的是很好,吃番薯幹我從不扔皮;哪怕是最不想吃的時候,我也能徵服敵人似的一口氣吞咽下整大碗把肚皮塞個飽。但我怎樣也淡退不了少年時一再產生的感覺:一見碗裡的番薯幹,胃就作酸發澀。
  • 紫心番薯,吃出了懷集人「文武雙全」的優良傳統
    在農村,番薯是物質匱乏年代最能刺激人們味蕾的食物。對於城裡人來說,番薯就是一道美味的「點心」,特別是紫心番薯,肉質細膩、鬆軟、綿糯、甜香,別具風味。壘砌小泥窯,把番薯放進窯裡,然後焚燒秸稈,耐心等待幾許,那香氣四溢的烤番薯便可以「出窯」,然後剝掉烤焦的皮,狼吞虎咽,齒頰留香,回味無窮。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現在食物的種類琳琅滿目,款式也越來越多,能滿足不同人群的食慾需求。雖然如是,番薯的味道除了勾起不少鄉下人兒時的記憶之外,如今在許多人的心目中,它依然是頗受青睞的雜糧之一。
  • 風靡農村的「番薯」樹:營養價值超高,一斤可賣50元!
    在農村的時候,我們最喜歡就是去野外尋找吃的東西了,水裡遊的、地下種的、樹上長的我們都會抓去。而說到紅薯,大家都知道是在地下長出來的,但你見過長在樹上的番薯嗎?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其實它叫八月瓜,長得很紫薯非常像,而且這種野味和番薯沒什麼區別的,其味道非常的香甜,是一種天然且無汙染的綠色食品,是市場上非常少見的一種野果。這種看似很像番薯的八月瓜,只有在大山中的農村才有,而農民上山最多一次也採不到10斤的野果,甚至在有的時候還找不到。但有時候運氣好的話,一天能夠採摘幾十斤,一斤可以賣50塊錢。
  • 懷集閘崗鎮紫心番薯,一些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在農村,番薯是物質匱乏年代最能刺激人們味蕾的食物。對於城裡人來說,番薯就是一道美味的「點心」,特別是紫心番薯,肉質細膩、鬆軟、綿糯、甜香,別具風味。  或許是對紫心番薯有著特殊的情結,每到寒假,我都會到閘崗鎮的姑媽家住上幾天。陽光和煦的冬日,表哥表弟總會帶著我到田間地頭玩耍,烤番薯。
  • 又到窯番薯窯雞的季節!玩沒玩過的都試下!
    它獨特的魔力,能讓你瞬間回到童年紅薯,原名番薯,又名紅苕、甘薯等等...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農村普遍比較貧困,紅薯可是作為主糧的,後來農村基本上是拿來餵豬!,經常氣得要死,搞好久都砌不成一個窯。窯頂燒得差不多紅透開始散發出泥土特有的味道再繼續燒上半個鐘就可以往裡放紅薯了。
  • 免費吃窯雞!增城這家店又要火了!
    用鐵鉤揭開炭爐蓋,勾起以錫紙包裹的雞混合荔枝木特殊香氣的雞味撲面而來蹬蹬登登,這就是傳說中汁液溢滿口腔的窯雞啦窯雞腿和窯雞翅哪一個是你最愛呢?!免費吃窯雞!!!只要添加帥氣老闆微信完成簡單小任務(真的很簡單)即可免費獲得窯雞一隻!
  • 童年往事:煨番薯
    煨番薯文/羅倩儀     一出地鐵口,一陣冷風灌進脖頸,我不由得打了個寒顫。不知不覺,冬姑娘已經邁著輕盈的腳步來到人間。華燈初上,街頭小販開始吆喝,賣牛雜的、賣糖炒慄子的、賣烤雞翅的……應有盡有。我吸了吸鼻子,在這初冬時節,突然懷念一種久違的美食——煨番薯。
  • 窯烤蒜香雞,中秋家宴必不可少的美食!
    今天,小卡要跟大家分享的,不是月餅而是中秋家宴上必不可少的美味「窯烤蒜香雞」來試試這款色香味俱全的窯烤蒜香雞材料:全雞1隻(約1300克), 大蔥1根,幹辣椒適量,大蒜5瓣,生薑適量,生抽適量,鹽少量,孜然粉少量工具:CO-3503 M3s窯烤箱烘烤:上下火230度, 40分鐘製作過程:
  • 番薯,一種理想減肥食品
    番薯,一種理想減肥食品番薯的塊根、皮色發白或發紅,肉大多為黃白色,但也有紫色的,除供食用外,還可以製糖和釀酒、製酒精。表面有傷的番薯也不要買,因為不容易保存,容易腐爛。番薯表面上有小黑洞,表示番薯內部已經腐爛。要避免購買鬚根太多的番薯,鬚根越多表示越接近發芽期,較不新鮮,也不要選擇番薯上有小黑洞的,內部有可能已經腐爛了。
  • 閩南人的番薯情結
    常會有那樣的畫面,某個早晨,端鍋粥上桌,粥裡放著番薯,一家四口一人一碗,一碗分勻幾塊番薯,某孩子會皺眉頭或不喜歡吃,我家先生邊用筷子敲碗,開始以老者口氣訓誡孩子們「想當年我們小時候番薯都沒得吃,搶著吃呢,番薯勝過小洋參……」,然後他用筷子把番薯捻小塊用力攪成泥糊,不用配菜三口兩口吞下,那位先生的訓誡我和孩子們聽過N遍了,婆婆早已如數家珍為我一遍遍講過去的老故事,呈現腦海,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農村兒童
  • 懷集閘崗鎮的紫心番薯,小時候常吃,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在農村,番薯是物質匱乏年代最能刺激人們味蕾的食物。對於城裡人來說,番薯就是一道美味的「點心」,特別是紫心番薯,肉質細膩、鬆軟、綿糯、甜香,別具風味。  或許是對紫心番薯有著特殊的情結,每到寒假,我都會到閘崗鎮的姑媽家住上幾天。陽光和煦的冬日,表哥表弟總會帶著我到田間地頭玩耍,烤番薯。
  • 番薯是什麼?紅薯和番薯怎麼區分?
    在農村,基本上家家戶戶都在屋前屋後的空地上種紅薯。以下小系列介紹紅薯為什麼叫紅薯。什麼時候挖出農村種的紅薯最好?為什麼紅薯叫番薯紅薯的字是外國的意思。明朝時,福建長樂人陳振龍和他的兒子陳經綸在呂宋做生意多年,看到當地種植一種叫做「紅薯」的塊根作物。根「大如拳頭,皮紅心脆,汁多,生吃熟吃,產量高,耐瘠薄」。考慮到家鄉福建山多田少,土地貧瘠,糧食不足,陳振龍決心把紅薯引進中國。1593年,在西班牙殖民統治下,菲律賓將紅薯視為舶來品,「禁止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