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在農村長大的孩子,想必都見過自家榨油的場景。還記得小時候爺爺奶奶裝滿一袋油菜籽和花生,拉到集市上去榨油。由於周圍十裡八村只有一個榨油作坊,想要榨油就要早早起床排隊,趕上人多的時候,可能早上五六點去,天黑了才能回來。時至今日,農村很多人還是喜歡吃自家榨的油,味道真的很香。
金龍魚想必大家也都知道,電視廣告打得不少,每個超市的貨架上也都有。今年,金龍魚終於在A股上市了,千億市值的消費股又多了一個。很多投資者和機構把金龍魚稱為「油中茅臺」、「下一個海天味業」等等,呼聲不斷。
金龍魚食用油目前市佔率是最高39%,比中糧集團、山東魯花和西王食品三者加一起都多。金龍魚自上市以來股價表現也還不錯,但貝殼投研發現也不乏一些不看好金龍魚的投資者,這是為什麼呢?
一、規模雖大,但毛利、淨利低的可憐
金龍魚規模很大,目前市值4000億左右,什麼概念?格力電器也就3700億市值,海天味業也不過6000多億市值。金龍魚的優勢就是規模大,營業收入一年隨隨便便近兩千億,2019年營收1700億元,這又是什麼概念?海天味業年收入還不到200億,A股上市公司中營收千億規模的也沒有幾家。
可是,規模雖大,金龍魚的盈利能力並不強,甚至可以說是低得可憐。該公司毛利率在10%附近,雖然這兩年有所提升,但2019最高也不過11.4%;去掉各種成本費用,淨利率只有3%,而賣醬油的海天淨利率高達27%!
二、不論是業績還是估值,金龍魚都不佔優勢
不賺錢或者說賺錢少的公司,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就不夠大,因此很多人不看好金龍魚。投資者喜歡靠什麼賺錢?答案有兩個:第一是喜歡賺業績的錢;第二是喜歡賺估值的錢,即在低估值的時候買入,估值高了再賣出。
這也就是以巴菲特和施洛斯為代表的兩種投資理念。巴菲特後期偏向於成長股長期投資者,更注重公司的基本面分析,主張用合理的價格買入優秀的公司;施洛斯則更注重低估值,主張用便宜的價格買入好公司,是典型的撿菸蒂式投資。
由毛利率和淨利率我們知道金龍魚股票(300999)盈利能力並不突出,基本面沒什麼問題但也沒什麼核心護城河,遠遠不符合大家心中會賺錢的公司的形象。
再看估值,目前市場給予金龍魚60倍的估值,這已經不算低了,所以對於那些喜歡靠估值賺錢的投資者來說,也沒有大的吸引力。對於他們,可能更傾向於買估值更低的白馬股,如伊利股份和青島啤酒。
貝殼投研找好公司,一直偏重業績,尤其是盈利能力,我們再回到第一點,為何金龍魚的毛利率這麼低?
三、金龍魚的兩難處境
毛利率=毛利/營業收入×100%=(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收入×100%。
因此,影響毛利率的因素有兩個,收入和成本,也就涉及到產品的原材料和售價問題了。金龍魚處境兩難,一方面控制不了原材料價格,另一方面沒有什麼提價去權,所以毛利率很難達到高水平。
1、向上控制不了原材料價格
金龍魚毛利率10%,也就是說成本佔比90%,而生產食用油主要的原材料是大豆、水稻、小麥等。根據招股說明書可知,金龍魚每年原材料採購金額高達1300億元,而且需求最大的大豆價格近三年一直在上漲,2017-2019年每噸大豆價格分別為3125元、3195元和3231元。
最關鍵的是金龍魚的大豆很多都是進口的,成本受匯率、關稅、貿易摩擦和自然災害等因素影響,成本稍微一變,毛利率就有大波動,說它被原材料扼住了喉嚨也不為過。
2、向下成本轉移能力差
何謂成本轉移,就是公司成本提高了,可以通過提高產品售價的方式把成本壓力轉移出去,然而,食用油關係國計民生,價格是受國家嚴格管控的,金龍魚股票(300999)自主提價的空間太小了,只能薄利多銷。所以每次逛超市都能看到食用油在打折促銷,毛利率能不低嗎?
不過金龍魚有一個突出優勢——渠道強大。截至2019年底,金龍魚在全國擁有65個已投產的生產基地,還有多個新建生產基地。不論是渠道深度還是廣度,金龍魚都是最優秀的,截至2019年,金龍魚擁有4406家經銷商、140多萬個終端銷售網點。
也正是基於這一優勢,金龍魚想要往調味品領域擴展,這不,「丸莊」和「梁汾」分別是公司醬油和醋產品的專業品牌。
但在這裡要說一句,海天在調味品領域是絕對的龍頭,金龍魚最多把小企業擠走,海天它根本動不了。
四、總結
毛利率、淨利率低確實讓金龍魚這家公司看起來不咋樣,估值又稍微高了點,因此很多人就不看好它。在生活中也有一群人表示不買金龍魚食用油,有人甚至說,金龍魚沒有胡姬花好吃,貝殼投研偷偷告訴大家,「胡姬花」現在是金龍魚花生油專業高端品牌,所以胡姬花也是金龍魚公司的哦。(ty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