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德勒仍是全民偶像 登紐約時報封面T恤遭瘋搶

2021-01-08 人民網

羅傑·費德勒走進阿瑟阿什球場,看臺上空蕩蕩的,只有幾個工人在臨時加固座椅。但這只是美網開賽前一天的訓練場面,等到30個小時後他再次進來,耳邊一定會響起山呼海嘯般地掌聲。2013年,瑞士人將以7號種子的身份登臺亮相。可即使如此,他在紐約乃至全世界所享受的依然是頭號種子的待遇。是的,若單論人氣,沒有任何人可以和他相比。

登上紐約時報頭版封面

美網開賽的前兩天,《紐約時報》國際版的封面就給了費德勒。瑞士人穿著禮服,眼神裡滿是深情。在2013賽季過去的這些天裡,雖然深情並不能挽救他一路下滑的排名,但卻容易讓人回想起過去的美好時光。

「一個絕不肯放棄的冠軍。」這是他們的大標題,作者是麥可·施泰因伯格,他從1977年就開始報導美網。「大多數球員到了他(費德勒)這個年齡都已經退役了,可他卻說自己還不會考慮這件事。」

2013年費德勒美網之旅還剛剛開始,但在施泰因伯格的敘述中,故事卻是從一個月前的溫布爾登說起。那一次他在第二輪輸給名不見經傳的烏克蘭人斯塔霍夫斯基,全世界都為此而扼腕痛惜。但越是逆境就越能展現一個人的勇氣,不服輸的瑞士人做出更換大拍面球拍的決定,並為此多打了兩站低級別巡迴賽。雖然美網他會換回小拍面,但30+的年紀還要做出改變,你可以看到他不想離開的決心。

路透社的評論則被廣泛轉發,「費德勒想要在美網上證明自己已經找回了手感」。在文中,他們玩了一個文字遊戲:「他的後背(back)已經好多了,他想告訴所有人自己已經回來(back)了。」

費德勒的傳記作者瑞內·施道弗一直以來都是瑞士人的好友,他見證了後者從小到大的成長曆程。雖然今年他沒能來美網再次對瑞士人進行跟蹤報導,但在回複本報記者郵件時說自己依然會對費德勒密切關注。

球場外費德勒T恤大賣

美網已經在紐約待了100多年,這裡的人們早已經將其看做理所應當的事情,並沒有因此而特地大肆宣揚。當然,偶爾也會有幾輛公共汽車經過,車身上有美網的標識,上面寫著訂票熱線。但對於外來人,他們還是希望展示一下這個最現代、最歡樂的大滿貫。所以在甘迺迪機場去曼哈頓的路上,你會看到巨大的落地廣告牌,費德勒在上面嚴陣以待。

「代表美網歡迎你」,沒有人比瑞士天王更適合這個位置了。他是5屆美網冠軍,即使成為7號種子也改變不了這一點。自從2009年德爾波特羅奪冠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像他一樣在阿瑟阿什球場完成衛冕。納達爾不能,小德不能,而從來沒有衛冕大滿貫經驗的穆雷還有待考察。

在法拉盛公園球場,費德勒的人氣更是爆棚到頂峰。即使在沒有比賽的周日,他也是人們談論最多的對象。「羅傑的!」「來一件羅傑的!」阿瑟阿什球場大門外的贊助商商店裡,售貨員聽到最多的就是這句話。

一家來自新澤西州的球迷站在櫃檯前,爸爸正在給兩個四五歲的小男孩買球衣。其中一個看上一件紅色印有花體字母「F」,另外一個立刻也要。「我們從新澤西來,不算太遠。他們都喜歡費德勒,我們周一晚上會來看他比賽。」7號種子的美網首秀被安排在了周一晚場,對手是澤姆利亞。如果能夠獲勝,這家人會穿著新買的T恤,唱著「Let's go Roger,let's go」,浩浩蕩蕩地殺回哈德遜河西岸。

教練組成最佳「粉絲團」

說起孩子,費德勒本人可是網球圈裡著名的奶爸之一,他的雙胞胎女兒剛滿四歲。她們已經能夠理解爸爸的工作,會為他每一次得分叫好了。今年溫網期間,米爾卡和斯維林·盧瑟就各抱著一個在包廂裡為瑞士人加油助威。

妻子米爾卡自然不用說,盧瑟則是費德勒團隊中相當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正式身份是瑞士戴維斯杯隊長,但也是17屆大滿貫冠軍的教練之一。在本屆美網,他和主教練保羅·安納孔一起陪著瑞士人徵戰。

由於首日就將出戰,所以組委會前一天給了費德勒一個小時在中央球場的訓練時間。在這一個小時裡,瑞士人的訓練對象是立陶宛球員比蘭基斯,後者是第一個進入ATP前100的90後球員,首輪將要對陣小德。雙方進行了小型模擬賽,對方的發球讓費德勒有點吃不消。而在對抗當中,7號種子還特別加強了對反手的控制——納達爾總是會攻擊他這一點,導致現在所有人都開始效仿。

和很多球員比起來,費德勒的團隊人數並不是很多,但盧瑟和安納孔都相當貼心。前者除了相當盡職盡責地做好了「球童」的工作外,還繼續發揚自己第一「奶粉」的身份,連身上穿的都是費德勒版紀念衫,上面寫著「Roger That」。而後者則很少打斷費德勒,只有在他停下來喝水的時候,才會說一兩句話。做費德勒的教練並不容易,當年的澳大利亞名宿託尼·羅切以及瑞典人倫德格倫顯然都深有感受。但安納孔有過執教桑普拉斯的經驗,他說同樣30歲的費德勒要比美國人好太多。

 

相關焦點

  • 這些被紐約時報評選的2020年度最佳封面設計!是你的菜嗎?
    #設計讓你看到更美的世界#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們評價一本書不應該只憑它的封面封面是一段旅程的開始,美好的藝術。紐約時報書評欄目一直是內業權威之一,他們最近篩選出2020年度最佳圖書封面。這些封面都如此成功的「引誘」了讀者,沒有人會想忽略它,「停下來,凝視,沒有人會大聲的問這些封面的具體意思,只想打開扉頁,接著一頁又一頁。」
  • 歲月在時間的軸上飛逝,桑普拉斯迎來費德勒,費德勒迎來茲維列夫
    他繼續說,但是我心裡想:『好吧,或許會……』但是現在我們成為了隊友,現在讓我們歡迎19屆大滿貫冠軍得主羅傑·費德勒!」聽著比自己小16歲的後輩串詞,和納達爾一起候場的費德勒看上去既不好意思又有點驕傲。最後,他揉了揉鼻子,走到了臺前。當歲月在時間的軸上飛逝的時候,他也曾經沿著前輩們的腳印這樣向前。
  • 登時尚雜誌封面,和流量合作,虛擬偶像能比肩一線明星嗎?
    在最近足不出戶的日子裡,很多明星也無法復工,時尚雜誌為了拍攝封面可以說是屢出奇招,用虛擬偶像就是其中之一。《時尚芭莎》電子刊3月刊封面,就「請」到了近幾年很火的虛擬偶像歌手洛天依,主題是與洛天依一起去探尋武漢這座城市的美好。
  • 「《紐約時報》的人滾去中國吧!」
    以下文章來源於環球時報 ,作者耿直哥 環球時報報導多元世界 解讀複雜中國來源:微信公眾號「環球時報」(ID:hqsbwx)近日,中國知名科學家饒毅在美國《紐約時報》上撰文,通過講述他在美國紐約的一位叔叔因新冠肺炎不幸病逝的遭遇
  • 紐約時報登了一篇什麼樣的稿子?
    不過,《紐約時報》的評論部主編貝內特可能沒有想到,他6月3日籤發的一篇來自共和黨參議員湯姆·科頓的評論文章,未來幾天裡會在美國新聞界掀起滔天巨浪。(圖說:《紐約時報》總部大樓。圖/Bloomberg)這篇題為《派兵吧》(Send in the Troops)的文章刊載於6月3日《紐約時報》,是一篇「Op-ed」評論。
  • 臺灣時事評論員:《紐約時報》為何痛批大紀元
    對此,唐湘龍表示認同,稱這篇報導在《紐約時報》上的篇幅屬於大型報導,確實花了很大版面和本錢,花了很多時間。《紐約時報》針對大紀元所做的這個調查採訪的分量,幾乎跟它最近曝光川普的繳稅記錄同等水平。《紐約時報》不但進行了深入研究,而且訪問了非常多離開《大紀元時報》、當初曾經扮演很重要角色、且在裡面當高管的員工,包括他們的投資,他們的做法。
  • 錯失百萬獎金卻贏得偶像費德勒的認可,久事體育助力沈禕智聰圓夢
    錯失百萬獎金卻贏得偶像費德勒的認可,久事體育助力沈禕智聰圓夢
  • 《紐約時報》質問中國為何不早封城,美國網友不買帳了
    然而,美國《紐約時報》卻在此刻拋出了一篇惡毒攻擊中國的文章,將疫情在全球擴散的罪責怪在中國頭上。好在,不少美國網民對此並不買帳。如下圖所示,在這篇名為「改變世界的25天:中國如何讓新冠病毒流竄出去」的報導中,《紐約時報》派出了長期以來一直對中國存在強烈偏見,並多次配合美西方政府煽動支持分裂中國勢力的4名記者,荒謬地宣稱,如果中國能在去年年底病毒剛出現時就宣布封城,那麼新冠病毒就不會流竄到全世界。(圖中這4名紐約時報的記者,都是常年抹黑中國的老手了)這個說法顯然是荒誕可笑的。
  • 納達爾:費德勒是網壇最偉大的偶像之一 想念他
    央視網消息:自2004年以來,費德勒和納達爾創造了體育史上最偉大的競爭之一。羅傑和拉法在9個大滿貫決賽和眾多大師賽的角逐中,將對方推向了極限(給對方製造很大的麻煩),不斷提高自己的比賽水平,追逐著紀錄和成績。
  • 羅傑·費德勒2020年的淨資產!網球界收入最高球員!
    羅傑·費德勒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網球運動員。作為史上贏得20場大滿貫的冠軍,包括在倫敦溫布爾登錦標賽上創紀錄的8場勝利,費德勒在長達20年的職業生涯中見證了一切。儘管如此,今天我們還是要看看羅傑·費德勒在2020年的淨資產。
  • 離開耐克也要付出代價,費德勒還能拿回「RF」商標嗎
    今年3月,費德勒系列的產品已經從這家體育用品巨頭的店中撤下。但對於很多費德勒的老球迷來說,這個商標已經是非常熟悉,費德勒還有機會拿回自己的商標版權嗎?當地時間2019年5月31日,法國巴黎,2019法國網球公開賽第6日,費德勒身穿優衣庫品牌運動服。
  • 紐約時報的頭版「哭牆」:你看到了什麼?
    據今天的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當地時間23日,《紐約時報》提前公布次日出版的報紙頭版,大標題是「美國接近10萬人死亡,無法計算的損失」。該報用整個頭版列出了1000名新冠肺炎死者的姓名、年齡和身份。用了一個非常有溫度的導語:「他們不僅是一個個名字,他們曾經是我們。」為讓更多的珍貴的版面,給逝去的人,本版破天荒圖片缺席。白紙黑字,密密麻麻。
  • 聯名T恤遭瘋搶,優衣庫否認「飢餓營銷」……潮牌真就這麼火嗎?
    聯名T恤遭瘋搶,優衣庫否認「飢餓營銷」……潮牌真就這麼火嗎?近日,日本快消品牌優衣庫和KAWS聯合發布的一款T恤遭遇線下瘋搶,優衣庫多地線下門店出現「鑽捲簾門、扒模特樣衣」等搶購情況的視頻在網上熱傳,讓不少網上的「吃瓜群眾」大呼「比星巴克貓爪杯還厲害」。
  • 優衣庫KAWS聯名款遭瘋搶 有趣的是其引起的「眾生相」
    優衣庫KAWS聯名款遭瘋搶 有趣的是其引起的「眾生相」來源:聯商網2019-06-03 12:36聯商網消息:6月3日凌晨,優衣庫正式開售kaws聯名款,遭到全國各地瘋搶,網絡不斷曝出有趣的「眾生相」。KAWS,是來自紐約布魯克林的藝術家,他所創作的作品均在國際知名藝術殿堂舉行了非常成功的展出。
  • 最近屈臣氏「橡皮擦」突然火了,遭全民瘋搶,5秒妝效堪比整容!
    最近屈臣氏「橡皮擦」突然火了, 遭全民瘋搶, 5秒妝效堪比整容!我想現在討人喜歡的女孩子除了性感特點,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白皙無暇的肌膚了!當我們遇到這樣的女孩子時候,肯定會好奇她們的底妝到底用的是哪款,跪求了!
  • 首登國外一線雜誌表情僵硬像摳圖遭吐槽
    而沒想到這位少年簡直就是"悶聲幹大事",今天泰國版的GQ曝光了2月刊的封面,王一博作為期刊的封面人物登上男刊一線雜誌,足以見證了他的高人氣和時尚寵兒的地位,真是再爆紅的節奏啊
  • 優衣庫聯名T恤遭瘋搶,是對Kaws的喜愛,還是營銷手段?
    6月3日,優衣庫KAWS聯名款遭瘋搶,商店的場景失控。有人因為搶衣服起了爭執。視頻屏幕也在網際網路上傳播,引發了網民的廣泛討論。 為什麼優衣庫xKAWS聯名款被搶購,網民有不同的意見。有些人認為這是優衣庫的營銷手段,有些人認為這是消費者盲目跟風行為。 您如何看待優衣庫xKAWS聯名款被搶購?
  • 臺灣網軍買廣告登《紐約時報》攻擊譚德塞,蔡英文發文力挺
    據臺灣媒體報導,由臺灣網軍發起募資併購買版面的廣告,14日在美國《紐約時報》刊登,其中提到「臺灣被世衛組織拒於門外」;對此,世衛組織在回應臺灣媒體採訪時強調,數十年來一直與臺灣衛生部門保持技術交流。蔡英文臉書針對臺灣網軍在美國《紐約時報》刊登廣告,島內批評聲浪不斷。有網友直言,「不論如何,都是臺灣送美元給美國爸爸的一種」,「美國的報紙業最近好像很慘,當作贊助吧」。
  • 網球王子羅傑·費德勒
    網球王子羅傑·費德勒想必關注網球運動的朋友對羅傑·費德勒都不陌生吧,但是不怎麼關注網球運動的朋友就不一定了。所以接下來就了解一下這位網壇王子羅傑·費德勒吧。羅傑·費德勒,1981年出生於瑞士巴塞爾,瑞士男子職業網球運動員。費德勒三歲時跟隨父母來到網球俱樂部,第一次接觸到網球。八歲時便開始在網球俱樂部打球。14歲時費德勒進入瑞士國家網球中心接受訓練。1998年,費德勒在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拿下了青少年組的單打冠軍和男子雙打冠軍,登上了青少年排名世界第一。
  • 全民瘋搶的迷惑行為暴露:人類本質是跟風狗
    全民瘋搶的迷惑行為暴露:人類的本質是跟風狗相信大家都被昨天的優衣庫瘋搶小視頻刷爆朋友圈了吧,各種瘋狂行為又是鑽門又是扒衣服甚至大打出手,這是現實版的《釜山行》嗎?相信很多人都和小編一樣一臉懵,這到底是在幹啥?去看熱搜才知道這是優衣庫x KAWS聯名款發售,優衣庫我倒是熟悉,KAWS又是啥???這麼火我為啥不知道!真是一小時不上網,突然爆出來個新聞都看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