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中金融扶貧駐村幫扶第一線,有一名郵儲銀行駐村「第一書記」,她用實幹詮釋擔當,用真情服務群眾,至今已在定點幫扶村堅守了整整五年半。在她的努力和帶動下,其幫扶村2017年首批實現整村「摘帽」。
因幫扶成效顯著,她屢獲表彰:2016年,獲「巴中市金融精準扶貧工作先進個人」;2017年4月,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評為「優秀第一書記」;2018年,獲郵儲銀行四川省分行「脫貧攻堅先進個人」;2019年2月,被四川省總工會、人民銀行成都分行評為「四川省金融精準扶貧先進個人」;2019年10月,榮膺「四川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她就是郵儲銀行巴中市分行掛包幫扶恩陽區觀音井鎮嶽王村第一書記張芳。
扶貧幹部張芳幫助貧困戶為水果套袋
拔窮根有「刷子」:脫貧路上不落下一個人
「2組38戶村民不通公路,120戶人畜飲水困難,10餘戶人因病致貧,全村沒有任何集體經濟和支柱產業,僅依靠傳統農業生產或外出務工維持生計……」2015年4月16日,張芳來到恩陽區觀音井鎮嶽王村的第一天,了解到該村當時的貧困現狀,頓感壓力山大。
摸透村情後,張芳帶領村兩委幹部與貧困戶多次商議後,邀請恩陽區農發局專家為嶽王村基礎建設、產業發展進行了總體規劃。
藍圖繪就,幹在實處。張芳與村兩委幹部組織村民代表前往新居建設較成功的高店子、罐子溝、安居、萬壽等示範村參觀學習,轉變村民觀念,引導發展特色產業。
2016年,嶽王村脫貧幫扶進入攻堅階段,19戶71人實現易地搬遷入住新居;85戶享受土地增減掛鈎項目,98戶享受C級危舊房改造;全村9口堰塘得到整治,聚居點廣場建設完工;3.3公裡生產生活道路完成硬化,並修通了4.5公裡環村道路;自來水管網延升至村部,500多名村民的生活用水困難得到徹底解決……
穩定脫貧重在發展產業。在張芳的主導和帶領下,嶽王村成立了嶽王廟專業合作社,建立了「一平臺、兩保底、三分紅」的「123穩定增收機制」。為了解決發展產業的資金難題,在張芳的積極協調下,成功申請貧困戶惠農貸款220萬元。有了資金,嶽王村成功流轉土地500畝,用於種植沃柑,並新建一座20萬方的蓄水池,養殖鴨嘴魚20萬尾。
有了村集體經濟,張芳又為村裡的一些特困戶忙活了起來。她按照「五個一批」的方式,因戶施策,解決不同貧困戶的具體問題。貧困戶劉正銀的妻子身患重病,兒子在外求學,家徒四壁,舉步維艱。張芳積極協調、四處奔波,幫助劉正銀家爭取到貧困戶惠農貸款發展種養殖業。如今,劉正銀家養殖母牛5頭,種植蓮藕1畝、麥冬1畝,網箱養魚1000尾,僅養魚的年收入就達1.2萬元。經過治療,劉正銀的妻子也已病癒,一家人過上了好日子……
2017年,嶽王村實現整村「摘帽」,2019年,該村最後一戶貧困戶也成功實現了脫貧。
張芳與村民一起查看經濟作物生長情況
強班子樹標杆:村民脫貧有了「主心骨」
「道路不通、沒有支柱產業、村委班子團結協作差……因為貧窮,村裡的一些男子連媳婦都娶不上。要改變嶽王村貧窮落後的面貌,首先要有一個好的班子。」張芳緊緊圍繞基層黨組織建設「五有」目標,有的放矢,狠抓黨建工作,持續增強基層黨組織戰鬥力和凝聚力。
在張芳的努力下,嶽王村加強黨支部制度建設,建立首問責任制,嚴禁將群眾反映的問題踢皮球,具體問題馬上解決,重大問題會議研究解決,嚴禁亂許諾、開口子;搞好村部陣地建設,新建了村文化室、衛生室、黨員活動室。如今,嶽王村老年活動室、農家書屋、籃球場等一應俱全,徹底改變了村民活動無場所的尷尬局面。
張芳帶領全村落實黨務村務公開制度,制定村級班子議事規則、決策程序,在制度面前絕不講人情,嚴格把好扶貧資金使用關口,杜絕跑冒滴漏。為了發揮好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張芳多次入戶走訪村上老黨員,聆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每月召開黨員大會,在會上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為脫貧攻戰出謀劃策。郵儲銀行巴中市分行組織基層黨組織,在嶽王村紮實開展「結對共建」,經常開展「送金融知識下鄉」「進村講黨課」「送科技知識進村」等幫扶活動,為村民送去了精神食糧、金融知識,提升了科學種養能力。
2015年8月,郵儲銀行金融扶貧小額貸款惠民政策出臺。在得知信息的當天,張芳就頂著似火驕陽,組織57戶貧困戶召開宣傳動員會。「扶貧小額貸款免抵押、免擔保,政府財政貼息,你們無償使用,可用於發展種養殖產業……」在宣傳會上她可謂苦口婆心,但貧困戶受傳統觀念影響,認為貸款搞投入,如果虧了就會欠債。面對貧困戶顧慮重重,張芳挨家挨戶登門宣傳。村民黃秀益家想搞養殖業正苦於沒錢購買母牛、母豬和漁苗,張芳給她家詳細算了一筆投入帳和產出帳,最終成功做通了黃秀益家的思想工作,黃秀益夫婦成了郵儲銀行巴中市分行扶貧小額貸款「吃螃蟹」第一人。
張芳說:「走進百姓心坎裡其實沒有那麼難,只要幹部與群眾的溝通多了,給群眾辦實事了,矛盾糾紛自然少了,百姓的心裡也越發明亮了……」
待群眾如親人:一直奔波在扶貧路上
「張書記,外面風大冷得很,快來屋裡坐!」「黃大娘,身體沒啥問題嘛,莫再勞累很了!」2019年1月6日,張芳在農曆春節前入戶走訪時,與嶽王村二組已脫貧的黃秀益像親人般拉起了家常。
日子越來越有奔頭,黃秀益喜在心頭笑在臉上,她說:「幸好來了個張書記,給我發放了扶貧小額貸款,讓我家翻了身,把貧窮的帽子早早甩掉了!」
「作為一名普通共產黨員,我出身農民,深刻體會到農民生活真的不容易,當我有機會為他們做事時,一定努力做好服務工作。」張芳表示。
觀音井鎮副鎮長張剛明這樣評價張芳:她把群眾工作做得相當好,把老百姓當親人、親戚、朋友,與群眾打成一片,這樣一來,群眾就自然而然充分信任她、支持她。
無論是貧困戶,還是非貧困戶,哪家有困難,張芳都幫在實處。2015年,嶽王村七旬非貧困戶劉盛傑老人全身癱瘓,生活完全不能自理,5年多時間全靠兒子抱上抱下侍候。張芳知道後,立即向郵儲銀行巴中市分行匯報情況,購買了一臺輪椅,在重陽節那天親自將輪椅送了過去;貧困戶張正芳患風溼關節炎,行走不便,張芳時常上門噓寒問暖,幫忙做家務;78歲的貧困戶劉盛良患有肺氣腫,孤獨一人在家吃藥養病,家裡卻沒有電視機,張芳二話沒說自掏腰包買了臺電視機,讓老人看上了電視。
「三八」節組織婦女聯歡,重陽節走訪慰問老人,召開「愛老敬老」座談會;開辦「農民夜校」,向群眾宣講種養技術,引導群眾不等不靠用勤勞建設美麗家園;連續三年在村裡舉辦春節聯歡會、創業成功人士返鄉座談會,聽取各方面建議,匯聚發展合力;組織村民義務勞動,整治鄉村環境衛生……
在張芳的帶領下,如今的嶽王村產業興旺、村容整潔、環境優美、人人和善,面貌煥然一新,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
文/圖:楊巧榮、杜成、殷茳
審核:馮小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