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徐曉梅 冉學東 北京報導
繼十天前招商銀行與網銀在線共同籌建招商拓撲銀行獲批後,直銷銀行再次擴容。
12月21日晚間,郵儲銀行發布公告稱,擬以自有資金出資50億元人民幣全資發起設立直銷銀行子公司,名稱擬為中郵郵惠萬家銀行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郵惠萬家銀行」),註冊資本擬為人民幣50億元。
郵惠萬家銀行將成為繼百信銀行、招商拓撲銀行之後的第三家直銷銀行,也是首家設立直銷銀行的國有大行。
公告顯示,郵惠萬家銀行將成為郵儲銀行的全資子公司,持股比例100%,註冊地擬為上海市,並作為該行所屬一級全資子公司運營管理。也就是說,郵惠萬家銀行和郵儲銀行2018年成立的中郵理財是一個級別。
國信證券分析稱,直銷銀行成立有望帶來增量價值。
郵惠萬家銀行成立
作為一家老牌的傳統銀行,郵儲銀行在很早之前就確立了零售銀行戰略,此次設立郵惠萬家銀行也是為其數位化轉型做準備。
郵儲銀行在公告中表示,郵惠萬家銀行成立後,將旨在探索線上線下協同發展的創新商業模式,基於科技的手段、普惠的理念、市場的運營,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踐行「服務『三農』、助力小微、普惠大眾」的發展使命,打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科技助力美好生活的創新聯接平臺。
同時,郵儲銀行強調,設立郵惠萬家銀行符合監管政策導向,符合商業銀行數位化轉型的市場趨勢,也符合本行自身業務發展需要,將有利於提升本行服務水平及服務效率,以便更好地服務於鄉村振興戰略、踐行數字普惠金融服務、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新零售是郵儲銀行近年來重點發展的業務。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郵儲銀行管理零售客戶資產(AUM)達10.95萬億元,存款總額超10萬億元,其中零售存款佔比達87%;手機銀行客戶規模達到2.9億戶,月活躍客戶數(MAU)超4000萬戶。
這些年,郵儲銀行圍繞新零售設立了多家新公司,包括此次地直銷銀行以及理財子公司等。另五大國有銀行均已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雖然郵儲銀行還尚未設立,但其信息科技部門也在招兵買馬中。
伴隨著信息科技地發展,郵儲銀行也在應對業務新生態之變。相關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郵儲銀行的信息科技投入已達人民幣51.64億元,佔總營收的比例為3.53%,而且每年該行都會將約3%營收投入到信息科技領域。
郵惠萬家銀行的成立對於郵儲銀行的數位化轉型之路大有裨益。國信證券認為,郵儲銀行成立直銷銀行,有望在開拓新客群和挖掘老客戶價值方面給郵儲銀行帶來增量價值。
郵儲銀行的特點之一就是網點較為下沉。截至2020年9月末,郵儲銀行擁有近4萬個營業網點,覆蓋中國99%的縣(市);個人客戶超6億戶,覆蓋超過中國人口總量的40%。國信證券表示,通過成立直銷銀行,郵儲銀行在傳統線下網點的基礎上可以進一步拓寬獲客渠道,從而覆蓋新的客戶群體,尤其是經濟發達區域的客戶群體;成立直銷銀行增加服務客戶的手段可以更好地挖掘存量客戶價值。
直銷銀行熱
第一家直銷銀行的成立要追溯到三年前,中信銀行和百度聯合設立了百信銀行。第二家直銷銀行是今年12月11日剛獲批籌建的招商拓撲銀行以及第三家直銷銀行「郵惠萬家銀行」。
從初始註冊資本上來看,郵惠萬家銀行的註冊資本要遠遠高於其他兩家直銷銀行。不過作為最早成立的直銷銀行,百信銀行已經完成了兩輪增資,就在上個月,銀保監會已經同意百信銀行發行不超過16.34億股股份的增資擴股方案。此輪融資完成後,百信銀行的註冊資本將成為三家直銷銀行中最高的。
從股東上來看,郵惠萬家銀行有且僅有一家股東,而另外兩家直銷銀行則是商業銀行+網際網路公司的合資的模式。而且在今年11月,百信銀行還引入了外資機構加拿大養老基金投資公司。
不過隨著行業的發展,註冊資本、股東結構等都會發生一定的變化。
為什麼直銷銀行突然開閘?這或許和最近的監管動作有關,首先銀行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被紛紛從網際網路流量平臺上下架;其次靠檔計息產品被叫停;再次網絡小貸徵求意見稿要求聯合貸款「限槓桿」。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也對《華夏時報》表示,商業銀行加速數位化轉型,線上攬儲擁有基本邏輯與必然需求,全部關閉渠道不現實。那麼直銷銀行牌照作為適應數字經濟時代的產物被提上日程,通過牌照方式將大科技公司納入監管,一方面解決聯合貸款模式之憂,另一方面解決網際網路存款之憂。
另外,百信銀行作為直銷銀行的「範本」,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2020年半年報披露,百信銀行的資產總額為543.53億元,負債總額為510.84億元;營業收入8.04億元,淨利潤0.07億元。目前,百信銀行的業務主要有財富管理、企業金融以及消費金融三大板塊。
一位分析師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百信銀行的業務和模式等已經初見成效,即將成立的直銷銀行或許也將參照這種方式,上線理財、小微企業、消費金融等產品。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網際網路銀行也逐漸開始流行起來。關於直銷銀行的定義,銀保監會也曾給出:是以網際網路為主要渠道,通過計算機、手機、電話以及其他電子服務手段為客戶提供服務的銀行形式,國內外實踐中主要包括子公司和內設部門(事業部)兩種運營形式。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冉學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