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地鐵1號線 全能旅行者帶你徒步上海法租界

2021-01-14 騰訊大申網

學者李歐梵在《上海摩登》一書所描述的:「有意味的是,當公共租界忙於展示高度的商業文明時,法租界卻在回顧文化的芬芳,高等的或低等的,但永遠是法國情調,比英美更有異域風味」。

不需要民意調查,老上海人或居住在上海多年的外來人士也會同意這樣的一個觀點:上海原法租界區域在過去、現在甚至未來,都會是上海這座城市最迷人最具歐陸風情的區域,我也是這麼認為。

尋找布爾喬亞式的小情小調是遊覽法租界前必須要打的腹稿,這裡看到的大多是小洋房、小馬路、小書店、小咖啡館、小酒吧和小酒店……沒錯,這個區域擁有上海最多的林蔭道、最多的老式花園別墅,也聚集著上海最有創意的設計師店鋪、最精緻的咖啡館、餐廳和酒店。

1993年,我從小地方來上海,學習、工作、生活,卻從來沒有真正以一個旅行者的眼光看上海。終有一天,我決定換個視角,以自己的雙腳去丈量一下上海。我選擇了原法租界南線一條徒步路線:起點為地鐵一號線黃陂南路地鐵站,終點為地鐵一號線的衡山路地鐵站。

從黃陂南路地鐵二號出口出來,沿黃陂南路右轉往南,到太倉路路口,也就是穿過朗廷、兩大奢華酒店的廊橋,可以看到左側對面有兩幢連在一起的簇新石庫門建築。那裡是上海博文女校舊址,1921年7月,除上海以外的中共一大代表以「北大暑期旅行團」的名義住在此地。有趣的是,13名代表中只有四人與北大有關,陳公博、劉仁靜和張國燾曾是北大學子,而做過北大圖書館助理館員的毛澤東也算與北大有淵源。

現在博文女校改為上博紀念品商店,而面對黃陂南路一側則為名牌手錶的專賣店。離此不遠,沿黃陂南路往南,到興業路右轉,即可到中共一大會址。

託人民政府的福,這裡參觀是免費的,不過需要經過嚴格的安檢,才能進入,而且內部不能攝影。

建築本身建於1920年,當然,你現在站在門前說它是昨天剛落成的也沒問題,黨的榮光,相信這裡每天刷一遍漆也沒問題,時光如果倒流到1921年,當時的黃陂南路還甚為偏僻,據說路的南側還有農田,嗯,我看了下,也許是現在天平湖的位置。

一大會址的二樓有還原13位黨代表的塑像,其它人都坐著,毛澤東站著,意氣風發地發表演講。近90年過去了,當事人沒一個健在,大部分的史料都稱老毛當時為書記員,也就是記錄員。而張國燾當選為大會主席,成王敗寇,這位站起來的毛澤東肯定是當時寫字寫累了,臨時想松松筋骨,沒想到這一站就站了55年。

一大會址與上海的客廳「新天地」相鄰,順便在新天地逛逛成為必然。

1999年前,這裡只是眾多上海市區內老式石庫門街區之一,房客密集,破舊、擁擠、惡劣的居住環境是留給人們的主要印象。以往舊區改造方式都是粗暴地一拆了事,在原址上建起新樓、高架橋或綠地,而新天地的地產開發商香港瑞安集團卻另闢蹊徑,將居民遷走,掏空建築內部,引進咖啡館、餐廳、會所和精品店,變身為一個高端的娛樂中心。

在上世紀末這樣的開發理念不啻是一場舊區改造的革命,修舊如舊、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從2000年開始,新天地逐漸成為上海的時尚地標和最重要的旅遊景點之一。同時,周邊的房價也扶搖直上,在2009年,該區域高檔樓盤的均價早已超過十萬元每平方米。

也有批評者認為它只徒然擁有石庫門「虛偽的外表」,特別是外地遊客越來越多後,不少上海本地時尚人士和旅遊者開始轉向更親民和原生態的其他區域。以興業路為界,新天地分北裡和南裡兩個部分,北裡的大部分建築前身系石庫門民居,南裡主要為現代的大型購物中心。在北裡,寶萊納德國餐廳外牆上的心形浮雕、新吉士酒樓的朱漆大門,甚至通往興業路巷口的毛筆大字「嵩山打包託運站」,都算是舊上海建築文化的殘留。不知道什麼時候,新天地北裡的中心廣場還建了個福、祿、壽三老噴泉雕塑,感覺莫名其妙。不過,這種中式題材,卻很吸引中外遊客在此留影。

我個人認為,北裡的屋裡廂石庫門博物館是新天地最有趣的地方。

上海話裡「屋裡廂」是「家」的意思,整個博物館完全複製了上世紀20年代典型的一戶裡弄上海人家,主要分成7個房間,分別為客堂間、書房、老人房、主人房、兒子房、女兒房、灶披間,而房間內的擺設也為那個年代的原物,精緻又散發濃鬱的歷史感。這是一戶過著優裕生活的中產階級家庭,客堂間和老人完全為中式傳統的擺設,二樓的主人和孩子的生活區域卻是中西合璧,禮帽、相片、打字機、電扇、明星海報這些物件體現了西方文化已經進入上海石庫門人家。

我從興業路往西走去,跨過南北高架下的天橋,穿過重慶南路,來到了南昌路。這裡有個小小的玉蘭花園,寒風凜冽中,花園的凳子上有對黃昏戀情侶抱在一起,讓在刷漆的工人很側目。經過神秘的璞邸精品酒店到了雁蕩路,我當然是要進復興公園。

復興公園原為顧家宅花園,後被法租界公董局花了7.6萬兩銀子買下。曾作為駐滬法國軍隊的兵營,大兵撤走後,請中、法園藝師設計,建為法國花園,於1909年對外開放。花園中心有噴泉的下沉式花壇,為國內唯一的法式立體式花壇,而稍西邊點的綠蔭廣場有十多株百年樹齡的法國梧桐樹,樹冠巨大,遮天蔽日,夏日樹下乘涼為絕佳享受。

我外婆家在成都北路,1995年因建南北高架而動遷。小時寒暑假來上海,住在外婆家,復興公園是我最喜歡來的公園。復興公園對小孩子最吸引的是有一些遊玩設施,諸如旋轉木馬之類的,最重要的是我經常在這裡售貨亭買冷飲「黑牛」——可樂上加白色冰激凌球,那時的極致美味冷飲。

只有早上十點半,公園裡大多是老年人。在北京,大清早的我也去過幾次公園,南北差異在此體現,北京公園裡的老人們喜歡唱京劇、玩葫蘆絲,還有舞刀弄槍的。而在上海的公園,更多是合唱團和跳舞,群舞不用說了,自然都是跳國標的,唱歌也讓我開眼了,我看到一個老人正在自製卡拉ok機上唱的英文歌——我們現在稱之為洋氣。

另外,裝有文匯、解放的閱報欄也吸引了大量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當然,我順便再次瞻仰了精神領袖馬克思、恩科斯二老的雕像,他倆一前一後,相互依偎著,多少年來一直這麼甜蜜地看著大夥。他倆也目送著我離開復興公園,來到了皋蘭路。

我手上拿著前天在季風買的《萬象》去蹲坑,翻開第一篇,正是新井一二三(中文寫作的日本女作家)寫的《上海既白》,她在2009年夏來上海住了10天,而之前最後一次上海之行是在1987年,當中間隔22年。

在她眼中,同一座上海變成了前後兩座城,文中她感慨道:「我感到迷惑不解,好像到了另外一個星球似的,或者說曾經熟悉的那座城市怎麼也找不到了……站在南京路街頭看左右,我就是不能把今天的景觀跟20世紀80年代的記憶連接起來沉浸於懷舊……中間發生了什麼?難道是一場革命?」

相信很多讀者看了這段話是不是心有戚戚焉?我也是。

不過,我還有另外的觀點,即使新井在上世紀80年代曾多次來上海,但相信她也是浮光掠影似的走馬觀花。就如這次旅行,她的視線大多停留在南京路、淮海路、外灘、浦東一帶,這些更能體現上海ZF豐功偉績的標誌性地帶確實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而在喧囂背後,另外一塊同樣能代表上海氣質、文化、品味的區域仍然保持著原來的節奏,至少是大部分保持著,那就是接下去我要走的路線。

復興公園西門出來,皋蘭路1號,門口掛著「張學良1934年曾在此居住」的牌子,既然打著學良的招牌,過往路人自然會探頭探腦。於是在院子進門處還貼有一張白紙,上面有主人的警示:「謝絕參觀!」 ,現在一家資本管理公司入駐在內,顯然,它不歡迎外人。

皋蘭路東西向,周邊思南路南北線、香山路東西向是上海洋房最密集的區域之一,其中有西班牙鄉村式、法國文藝復興式、英國古典式、中西合璧式,當然還有一些ART DECO風格的西洋公寓。隨便走過一個「五金機電商店」,就能發現店招上面的中式牆飾也值得咀嚼一番。

從皋蘭路1號往西走30米,穿過思南路,就到了建於1932年的聖·尼古拉斯教堂,這是典型俄羅斯式的東正教堂,穹頂有洋蔥頭。

上海人都知道,在新樂路、襄陽路路口還有一個聖母大堂,同樣是東正教拜佔庭風格教堂,規模比這個大點。十月革命後,有一幫忠於沙皇的白俄羅斯人逃到了中國,其中很多移居上海法租界,成為當時最大的一個外國人族群。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除了有教堂、哈爾濱食品廠、西伯利亞皮草行、信誼大藥房、老大昌,還有俄文的電臺、報紙,連歌廳裡的舞女最紅的也是白俄舞女。白俄族群在解放後,沒逃走的大部分遣返回蘇聯,下場慘烈。

聖尼古拉斯教堂之前一直是一個餐廳,但現在也已經倒閉,像新樂路上的那個教堂,也曾改過餐廳、會所,但也逃脫不了關閉的命運,拿原來的宗教場所開店看樣子風水有問題。

順便在香山路、皋蘭路、思南路逛逛,可以張望到樹叢柵欄後,隱藏著一棟棟精緻的別墅洋房。這一帶房子產權很複雜,有私家、有公產,以前這裡大多是七十二家房客,但現在也有富豪獨個買下。

大約也是2002年,有一幫北京朋友來上海玩,我帶過他們在這一帶逛。有位攝影師朋友拿著一臺哈蘇在一棟看上去廢棄的洋房前拍照,有個住在附近的路人指著那房子說:「500萬就可以買下啦!」

現在,這些洋房應該5000萬都不止了吧。

思南路往南走過香山路,即到了香山路7號的孫中山故居。香山路原名為莫裡哀路,取名至一位法國喜劇作家,要明確的是,在原法租界區的街道名大多以法國名人命名,無論是霞飛路還是杜美路,或是亨利路。而孫中山出生在廣東香山縣,就是現在的中山市,不知道香山路路名是否源自於此。

1917年,孫文在廣州整護法軍政府,準備北伐,但一年後又給桂系搞下了臺,很鬱悶,攜國母宋來到上海。除了政治上的孤立,那時滿世界都是袁大頭了,他手上沒幾個。起先他住在南昌路上的舊公寓,後來幾個加拿大華僑知道他的境遇,把本來準備開廠的資金幫他買了這棟建於20世紀初的豪宅,孫文伉儷在這裡居住了5年。略知國民革命歷史的人都了解,很多海外華僑對於革命的支持是毫無保留的,當年他們被賣豬仔去新大陸、下南洋,也是飽經折磨,同時深感民族的苦難源自異族統治。

革命黨人一被清政府通緝,就逃到東南亞,孫文也是,在2004年,我去馬來西亞檳城,專門拜訪了當時孫文去南洋向華僑募款的寓所,也是一所普通的民居。當時有一位西方人住在裡頭,很大方讓我參觀。在房間的一樓牆上掛了一些歷史照片,我注意到胡錦濤的照片,在1998年他以國家副主席的身份曾拜訪來過此地。

購門票入大鐵門內,首先看到身著中山裝的孫中山銅像,紀念館由兩棟別墅組成,前一棟是孫中山鄰居的樓改成陳列館。走出這棟樓,隔壁就是這位偉人的真正居住過的故居了,需套鞋套才能參觀,裡面的家具陳設都是按宋慶齡的回憶原樣擺放。臥室中有張靠背沙發椅,孫中山著名的《實業計劃》和《孫文學說》應該是坐在這把椅子上完成。

繼續沿思南路往南走,沿路有不少可愛的餐廳、酒吧、咖啡館和麵館。過了復興中路,左側50米就到了周公館(思南路73號,免費參觀)。之前,我已經被不同款式的洋房晃花了眼,現在會發現自己到了一片老別墅的海洋,你會驚訝於在上海的市中心竟然有如此海量的老別墅雲集於此。在思南路51號至95號之間的思南公館,有51幢需要保護的老建築。

在20世紀初,這一帶就被闢為法租界內的高尚住宅區,20多年的建設,於30年代初具規模。1921年,就一家比利時義品房產公司在這一帶開發了23棟獨立花園洋房,成為別墅住宅區的主體,所以這個區域也被稱為義品村,周公館也是其中一棟。

周公館的官方名稱是:「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駐滬辦事處紀念館」,抗戰結束後國共第二次合作,周恩來以及董必武帶著在這裡工作生活在此一段時間,見過馬歇爾見過史沫特萊,也被軍統監視過。直到內戰爆發,1947年3月,辦事處撤回延安。周公館二樓的朝南陽臺非常舒適,陽光灑在幾把藤椅上,在地下室還有一輛美國別克老爺車,系周總的座駕複製品。

另外,思南路87號是梅蘭芳故居,在這一帶,名人出沒請注意。

沿復興中路再往東走點,算是一個回頭路。在復興中路、重慶南路路口就有一座漂亮的五層建築,名叫重慶公寓。重慶南路前身為呂班路,和魯班沒什麼關係,呂班實為法國公使名,1931年建成此公寓時,就取名為呂班公寓。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裝飾藝術風格(ART DECO)在上海大行其道,如百樂門舞廳、大光明電影院、國際飯店、美琪大劇院、和平飯店等都是那個時期的產物。裝飾藝術風格的最大特點為大量運用幾何線條和圖案來做建築的裝飾,現在上海還留有裝飾藝術風格建築約1000多座。

走進重慶公寓就是四個圓鼓鼓的羅馬柱,地上鋪有梅花裝飾的馬賽克,扶梯為幾何花紋鐵藝。美國左翼著名記者史沫特萊曾在重慶公寓居住,李安拍攝《色戒》也在此取景,把解放後鋪就的大理石地板改成了原來的木地板。李安在此取景,可能還有一個原因是:刺客鄭蘋如就住在重慶公寓後的萬宜坊88號。

順L型重慶公寓往南30米,即可到萬宜坊入口,在弄口還有「韜奮紀念館」幾個大字。鄒韜奮於1931到1936年住在萬宜坊53號的一、二層內,間中他逃亡海外兩三年,所以他在此居住也差不多兩三年。韜奮紀念館免費開放,在兩層樓房內主要是掛大量的圖片和文字資料,無甚實物。

重慶公寓的對面有座偉岸的獨立四層洋房,壁爐煙囪高高挺立,由舊上海的實業家朱葆山所造,上世紀30年代,劉海粟向人租下,從此便一直住在這裡,直到他於1994年去世。這附近名人故居眾多,比如柳亞子舊居(復興中路517號)、史良舊居(復興中路553弄1號)、何香凝舊居(復興中路553弄8號)等,此區域的高級可見一斑。

復興中路往東100米即到了淡水路路口,有一座名為諸聖堂的基督教堂,這裡雖說是法租界,不過,也有美國新教徒的身影。這座教堂即為美國聖公會傳教士和中國教士汪孝奎共同籌資建造,於1925年落成,採用17世紀聖公會高派教堂格式,整體紅磚砌成。諸聖堂在文革時被改成工人文化宮,1982年復堂舉行感恩禮拜。還有一些資料上說,諸聖堂在抗戰期間曾保護過抗日人士。

返回思南路,一直往南,過建國中路的下一個路口就到了泰康路,右轉走200米可到泰康路田子坊(210弄)的入口。

同是石庫門裡弄舊區的華麗變身,所以很多人把泰康路田子坊周邊區域和新天地拿來做比較,或者直接稱它為「山寨版新天地」,我覺得這不是一個貶義的綽號,更多蘊涵著有趣、草根和「佔山為王」的自由精神等意味。

泰康路的繁榮由藝術而起,普遍認為畫家陳逸飛是入駐泰康路的第一位藝術家,1998年起他陸續把自己的三個工作室搬入泰康路210弄內的舊廠房,隨後,爾東強、王劼音、解建陵等也相繼跟進,同時還吸引了一些海外的藝術家在此開設工作室或藝術中心,成為上海知名的創意產業園區。2001年,黃永玉訪問陳逸飛工作室,把原名為志成坊的泰康路210弄改名為田子坊,取《史記》所載最長壽畫家田子方的諧音。

2008年開始,從泰康路210弄開始蔓延,到248弄、274弄,甚至延伸到北出口的建國中路155弄,這一片的石庫門舊居陸續被改成精緻的設計師小店、精品店、餐廳、咖啡館和畫廊,與石庫門居民生活特有的「萬國旗」、馬桶、蛛絲般的天線共存。我輕鬆在這裡找到了一家餐廳,解決了我的午飯。

過思南路,下一個路口為瑞金南路,推薦前往瑞金賓館一遊,那裡曾是我最熱愛的上海最佳下午茶之地。

瑞金南路是上海灘目前為數不多完美的林蔭道(新華路、復興西路、紹興路、衡山路)之一,兩旁長有參天的梧桐樹,春天是瑞金路最好的時節,繁枝密葉在半空給道路罩上了一張綠網,真的很美。

毫不誇張地說,位於瑞金二路118號的瑞金賓館是法租界區域內環境最優美之所在,佔地500畝,內有四幢別墅。其中,1號樓、2號樓和3號樓都是英國新古典主義建築,為英國商人馬立斯·班傑明於1924年建造,他是上海灘賽狗場老闆,班傑明家族還是中國最早的英文報紙《字林西報》創辦者。

靠近茂名路的4號樓則屬日本三井公司,抗戰時成為日軍最高指揮部的指揮所。瑞金賓館故事多多,一號樓宋美齡曾住過,陳毅也在此辦公,改為賓館後,周恩來、劉少奇、朱德、蘇哈託、尼赫魯、胡志明、金日成也曾入住這裡。

1979年瑞金賓館對外開放,平頭百姓終於可以入內一窺達官貴人的生活,因大片草坪、樹木、湖泊、小橋流水,還有濃鬱的英式風情,這裡還是婚紗外景和婚宴舉辦的絕佳場所。2013年,瑞金賓館也正式改名為上海瑞金洲際酒店,成為洲際酒店及度假村集團大中華地區首家歷史經典酒店。

沿瑞金二路往南,到紹興路再右轉。紹興路是聞名滬上的出版一條街,上海文藝出版集團、上海新聞出版局坐落於此。紹興路74號,上海文藝出版社的一樓有讀者俱樂部,供應便宜的速溶咖啡喝茶,在這裡買文藝社出版的圖書還可打七五折。

紹興路上還有些莫名其妙的畫廊,售賣一些大牌的現當代畫作山寨版,比如張曉剛、曾梵志的油畫。另外,攝影家爾東強創辦的漢源書店在紹興路27號,漢源書店裡陳列不少老上海黃金年代的物品,還有整牆的落地書架和藝術書籍。張國榮生前來上海很喜歡漢源,他的寫真集有一張照片以漢源書店為背景拍攝。紹興路上還有我喜歡的維也納咖啡館(紹興路25弄2號),老闆是奧地利人供應一種舒服的歐洲咖啡館風情,甜點做的非常好。

紹興路往東走,就到了陝西南路丁字路口,向右轉往北,過永嘉路,又到了復興中路路口。在路口不到60米的地方有座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築,名為白爾登公寓(陝西南路213號),在樓頂浮刻「1924」的字樣。很多人都知道張愛玲住過常德路的常德公寓(原名愛丁頓公寓)。1930年,張愛玲父母離婚,張愛玲隨父親住在延安中路寶隆花園,而張母黃素瓊住在白爾登公寓。所以,理論上,張愛玲也住過白爾登公寓,我覺得,張迷也可來此膜拜一下。

在復興中路路口,明黃色陝南邨(陝西南路187號)很容易吸引路人的目光,特別牆上的幾何圖案裝飾,毫無疑問,這又是典型裝飾藝術風格的建築。陝南邨建於1930年,原名亞培爾公寓,由法國天主教蒲愛堂出資建造,裡面一共有16棟公寓樓。

復興中路往西走,第一個值得一去的地方就是上海理工大學,以前我經過這裡一直叫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這裡起源於1907年的同濟德文醫工學堂,為德國海軍隨艦醫生寶隆同志創辦,仔細看看,裡面的圖書館和數幢建築都是建於1907年左右的百年建築,可算得上市中心最古老的西洋建築群。

要注意的是,大門口有保安虎視眈眈,進去閒逛一定要目不斜視,氣定神閒,要是鬼鬼祟祟,眼神慌張,肯定會被拒絕入內。

假如汾陽路不左轉,復興中路繼續往前的話,可以遇見兩處漂亮的公寓。

一為復興中路1331號復興公寓,原名為黑石公寓或花旗公寓,建於1924年,有一排漂亮的科林斯柱引人注目。這種折中主義建築風格在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初在歐美也很流行,法國為典型,所謂折衷,就是糅合了多種建築風格的意思,希臘、羅馬、拜佔庭、文藝復興等多種風格都有可能在一種建築物上出現,只要對稱形體看上去美就行。

而再往西一點,就是復興中路1362弄的克萊門公寓。克萊門公寓一共有五幢房子,是比利時人克萊門在1929年投資建造,牆飾已經有明顯的裝飾藝術派風格。我有個朋友葉孝忠曾租住這裡多年,他本來住在最裡面一棟,後來搬到臨街,我經常去他家,基本清楚內部格局。

克萊門公寓原來應該是酒店式公寓,房間內沒有廚房,現在住戶的廚房都是在樓梯走道上公用。房間內的衛生間非常巨大,起碼十平米以上,假如不介意旁邊的馬桶,衛生間內可擺放餐桌、櫥櫃、浴缸和晾衣服。臥室內還有壁爐,可惜現在只是個擺設了。

心心念念,我終於找到了汾陽路、東平路、太原路三叉路的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汾陽路79號,門票8元),藏在高牆深院內,它很容易被錯過。它被稱為「小白宮」,建於1905年,原本是法租界總董官邸,從建成之日至1943年,歷任法租界的最高行政長官都住在這裡。

博物館的主要場所為主樓,分三層設立了展示館及各專業工作室,一樓主要為古董古玩商場,展品價格不菲;二樓為雕刻展廳,分木雕和玉雕;三樓則主要為織繡類展示廳。在展廳之間,還設置有專業工作室,我看到工藝美術師邊工作邊在聽著收音機裡的股票經。這裡走一圈,基本對上海工藝美術行業各大類品種及其歷史沿革、風格風貌、技藝特色都有所了解。

建築設計於1900年,自然是採用了當時最流行的法國晚期文藝復興建築樣式,建築外部中部有半圓形突出,大門前有雙抱露天大扶梯,一樓皆為劵門劵窗,正門前有四對愛奧尼式柱,而門窗框上都有浮雕裝飾,二層的門窗變為簡潔的方框,上方或旁邊也有一些浮雕裝飾。除了外表的華麗,內部的用料和裝飾也很奢華精美。樓底層大廳的地面和天花板都用大理石鋪就,還有精美浮雕,地板、護壁多用柚木及硬木拼板。二樓衛浴間保存著百年前原始裝潢,具有新藝術派風格的彩色鑲嵌玻璃點綴著整個空間,立體按摩淋浴器仍是當時的法式古董。

從「小白宮」出來,我穿過汾陽路83號上海五官科醫院的幾幢現代新建築,走到院內最深處,發現了一個靜謐的所在。這裡是建於1942年的猶太醫院原址,最裡面還有一個老水塔,塔上有幾何圖形裝飾,據說這個超過60年的水塔現在還在正常使用中。

在汾陽路和東平路路口有個非常小的三角花園,花園內有一個普希金雕像。這個可能是上海命運最多舛的城市雕塑,1937年俄國僑民為紀念普希金逝世100周年豎起了他,後毀於1942年的二戰時期,1947年又豎了起來,再度毀於1966年文革,1987年再度豎起,真的是趕上普希金本人不幸的命運了。

幾步路就到了上海音樂學院附中(東平路9號)的大鐵門,院子有棟法國式別墅就是大名鼎鼎的「愛廬」。1927年,蔣介石和宋美齡結婚,宋子文買下這棟別墅作為陪嫁送給宋美齡,蔣介石取名為「愛廬」。但平時能否進入參觀,這要視門口保安的心情好壞與否。周邊達官顯貴的住宅很多,東平路11號薩沙酒吧為宋子文舊宅,汾陽路150號仙炙軒餐廳原為白崇禧舊宅。

走到衡山路,再往南走,穿過豪宅衡山路41號,到了烏魯木齊路口,我看到了一座外牆上爬滿常春藤的教堂,因為可以容納不同教派和不同國家的基督徒,這裡取名為國際禮拜堂。正是周日晚上七點,聖樂團的唱詩聲如天籟般悠揚。

(本文節選自梅小排新書《給我走遠點》)

另外還有一條法租界北線徒步推薦:

起點:地鐵一號線陝西南路站

終點:華山路丁香花園

中間站:大公館

時間:4小時

1、 國泰電影院 陝西南路站的三號出口為茂名南路、淮海中路路口,對面就是建於1930年的國泰電影院(淮海中路870號),精美的裝飾藝術派建築。

2、 錦江飯店 茂名南路上緊鄰國泰電影院,飯店大院內有歷史建築數棟,英國喬治亞風格的錦北樓原為富商沙遜旗下產業華懋公寓,建於1929年。貴賓樓多次接待國賓,小禮堂為中美聯合公報發表處,而18層高的峻岭樓(現為錦楠樓)則是1934年建成的經典裝飾藝術派建築。

3、 花園飯店 位於錦江飯店的對面,同樣為五星級酒店,裙房是一幢法國文藝復興風格的巴洛克式建築,原為建於1926年的法國總會。共有三層,在大廳和原舞廳的廊柱頂頭鑲嵌著幾組法國裸女浮雕,是上海現存的最後一組裸女浮雕,曾經是法國總會引以為傲的藝術品。

4、 蘭心戲院 茂名南路、長樂路路口東北側一幢典雅歐式風格的建築就是蘭心戲院,窗框、窗欄和牆角都有假石裝飾,由英僑愛美劇社建於1931年,晚上常舉辦西方劇團演出和音樂會,屬於當時高貴的娛樂場所。

5、 馬勒別墅和新樂路 長樂路往西到陝西南路,右轉往北,過巨鹿路就可以看到左側馬勒別墅的尖頂了。從馬勒別墅出來,調頭往南,走一段回頭路,過長樂路就到了新樂路,一條最近幾年很紅火的時尚精品小店集群地。

6、 東正教聖母大堂 與皋蘭路聖尼古拉斯教堂落成於同一年的聖母大堂(新樂路55號)位於新樂路、襄陽北路路口,擁有五個可愛的藍色「洋蔥頭」圓頂,也是當時的俄國僑民集資建成。以前曾改成圓頂音樂餐廳,後又關閉,2009年6月舉辦《俄羅斯油畫藝術展》短暫向公眾開放。

7、 大公館 東湖賓館 新樂路往西與東湖路相交,左轉往南到東湖路、淮海中路路口,可看到隱藏在鐵欄和樹木之中的大公館(東湖路7號)。1925年由猶太富商所建的法國文藝復興式花園洋房,現在是一個經營上海菜的餐館,有下午茶供應。這裡還有一段複雜的傳說——據說曾被杜月笙門生買下送給杜,但1946年杜月笙轉贈給了戴笠,戴笠又把它轉至胡蝶名下。馬路對面的東湖賓館(東湖路70號)一號樓、二號樓,為相連的五層花園住宅,是真正杜月笙的公館之一。

8、 中國藍印花布社 東湖路往北到長樂路左轉,幾十米就到了長樂路637弄,轉彎抹角往裡深入才能親近中國藍印花布社的小院子。院子裡掛著長條藍印花布,像是個染坊,這裡由日本友人久保瑪薩女士與上海紡織品進出口公司在上世紀90年代共同創辦,陳列室有不少藍印花布珍品。

9、 蔡元培故居 長樂路往西到常熟路右轉,往北走5分鐘就可通到華山路303弄,弄內16號為教育家蔡元培在內地最後的寓所,這棟英式風格三層樓房的一樓現在闢為蔡元培故居陳列室(免費;9:00~16:00),在作者調研期間蔡元培先生年逾8旬的女兒蔡睟盎仍居住在二樓。

10、 丁香花園 從蔡元培故居折返,到華山路右轉往西走十分鐘,過武康路路口,就到了上海灘最負盛名、保存最完好的老洋房之一——丁香花園。花園內的一號樓和三號樓為19世紀後期美國式別墅建築,樓前栽有丁香、香樟等樹木。據說這是李鴻章置辦給姨太太丁香的住所,後長期為李鴻章幼子李經邁居住。解放後,這裡曾一度為興國賓館分部,現在改成粵菜餐廳。

作者新書推薦:

【內容簡介】

有個叫梅小排的人,熱衷旅行20年,洋洋灑灑留下許多記錄,全是地道經驗。

他會帶你去好玩的地方。上海、前童、晉中、日本、寮國、裡昂……哪怕在熱門城市中也要尋找秘境,自留悠閒。

他在旅行中比普通人想得更多。美國的自由精神、西班牙的美食天堂、茵萊湖的漁業生活……人文風情,一顆會體驗的心勝過大百科。

夠折騰的活動他從不錯過。最美的滑雪場、世界各地的潛水記、磨穿鞋子的登山路、馴鹿部落裡學打獵……精彩那麼多,四肢並用才盡興!

旅行這麼久,他的記憶那麼多。騙子是怎麼煉成的,小偷是怎麼鬥上的,姑娘是怎麼帶走的……回來以後,故事就是這麼來的。

梅小排的文字親近有趣,插科打諢,一路叨逼叨,偶爾真深沉。

他寫出來的旅行,就是大多數人「沒什麼大不了」的旅行,從來不是生活的逃逸或標榜,而是生活的一部分。

【作者簡介】

梅小排

,本名朱震,混過媒體圈,接受過LP寫作培訓,開過專欄,做過網站,賣過橙子,最近迷上了馬拉松……只幹一件長久的事——就是用他長過李敏鎬的腿走遍世界。自大學畢業後,他把能擠的時間和能攢的錢都用在了自助旅行上,20年來國內先兜一遍,世界上最值得去的地方再一一拿下。偏愛老少邊窮,也不錯過頂級度假村;徒步登山不在話下,滑雪潛水也是一把好手;路上有勾搭,走過有思考。

他還在玩,也將繼續走。走更遠。

相關焦點

  • 印象上海丨地鐵2號線上的美食
    自從1993年上海第1條地鐵線路開通,如今已經有16條線路前往上海東南西北各個角落,松江、嘉定,甚至是江蘇崑山。軌道交通帶來的不僅是便利的出行,還有繁華的商業,地鐵旁新建的各類商場,聚集著更多的人氣、美食、娛樂和方便的生活。解讀地鐵2號線上海軌道交通四通八達,給都市人和旅行者帶來了便捷和環保。
  • 上海 法租界剛出爐的❻家歐陸麵包香
    這就從心中理想的歐陸麵包房開始吧,它們不僅僅出品著現場烘培優質的歐式經典麵包,最好還有精緻的甜點和溫馨不造作的店面。(這樣才能拍出你們要的文藝暖風照片好麼)FARINE來自法國的麵團藝術是滬上烘培籤到首選▼
  • 公共租界法租界華界,老三界之外,上海第四界是指哪裡?
    工部局或公董局設置巡捕對這些道路進行管理,豎立電桿,釘定門牌,維護治安,向沿路居民徵稅,使得這些地方成為租界的附庸。魯迅先生有一段時間即住在越界築路地區,這個地區有「半租界」之稱,出於諷刺,魯迅將「租界」二字各取一半,稱之為「且介」,出版了《且介亭雜文》。其實,越界築路與租界面積擴充,有聯帶關係。
  • 法租界女孩(一)
    法租界的年輕人成天與靜謐的街道,美麗的法國梧桐相處。也許會被外界定義為是一種優勢,一種有成本的浪費時間。實際上,這裡的大自然都是被規劃好的,這裡的文化都是被規劃好的。那是已經被列入社會層級的文化,而悠閒也是有代價的悠閒。在能買得起奢侈品的時候選擇vintage和原創帆布包,使得在上海法租界的女孩們比中國任何其他地方的都要耐看和自在。
  • 青島地鐵8號線北段和1號線北段雙線通過項目工程驗收
    據介紹,1號線北段和8號線北段兩條線路同步進行項目工程驗收,在青島地鐵還是第一次。驗收前,在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市政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的指導下,青島地鐵集團公司、一號線公司、八號線公司、運營分公司等單位對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開展了多輪的對標、檢查和督查等工作,並組織開展逐站、逐區間踏勘,對多列車上線運行等有關功能進行驗證,對發現的問題集中力量完成整改。
  • 上海地鐵2號線虹橋T2站停運 可改10號線或短駁車
    虹橋T2的地鐵站內,10號線繼續通行,2號線已經提示暫時停運。(錢擘/攝)《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錢擘 報導:從1月23日至2月2日,上海地鐵2號線徐涇東站至淞虹路站區段將進行雙向隧道臨時停運整修施工,在此期間2號線徐涇東站至淞虹路站(不含)暫停運營,此區段內也包含了地鐵2號線虹橋2號航站樓站。1月23日2號線停運首日,記者在虹橋T2現場看到,旅客出行基本有序,臨時公交保障措施也已經啟動。
  • 4號線C字運行,9號線公交短駁,上海地鐵「特殊時期」你經歷過嗎
    1985年3月,上海市地鐵公司成立。1990年1月19日,上海地鐵1號線正式開工建設。1993年5月28日,上海地鐵1號線南段(徐家匯站至錦江樂園站)開通觀光試運營。1995年4月10日,上海地鐵1號線全線(上海火車站站至錦江樂園站)開通試運營。截至2020年8月,上海地鐵運營線路共17條(含磁浮線),共設車站416座(含磁浮線2座),運營裡程共705千米(含磁浮線29千米)。
  • 每個人都有雷朋情結 人手必備的徒步旅行者太陽鏡
    王菲潮流款墨鏡Ray-Ban Wayfarer acetate墨鏡178歐元約合人民幣1448元大走低調做派的天后王菲自然少不了墨鏡的搭配,無論是機場還是外出,王菲的黑色墨鏡總是少不了。12款包包打造氣質女王關鍵字:12包品牌|等候名單上的奢侈—— 揭秘愛馬仕製作全過程關鍵字:愛馬仕聽洪晃給你講述Birkin包的故事關鍵字:洪晃買手客帶你走進時尚設計學院 Polimoda 的畢業秀關鍵字:畢業秀精選圖文第一季1.品牌|看兩大品牌互掐的精美絕倫 2015 度假美包
  • 上海地鐵2、9號線部分區段停運,10號線啟用最高運力圖
    2020年1月23日零點,上海地鐵2、9號線部分區段隧道停運結構整修工程開工。按計劃,1月23日至2月2日,上海地鐵2號線徐涇東站—淞虹路站區段將進行雙向隧道臨時停運整修。1月25日至1月29日,9號線松江南站—松江新城站上行單向隧道臨時停運整修施工。這也是上海地鐵自2012年起,海倫路站、鐵力路站、江楊北路站、人民廣場站等整修後的又一次重大跨年工程。據上海申通地鐵介紹,由於隧道處於飽和含水軟土地層,受周邊地質情況影響,造成部分區段隧道結構需要精細結構整修。
  • 邁進"6線"時代!青島地鐵1號線8號線北段今日同步通車
    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通車儀式現場。12月24日,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通車儀式在青島北站地鐵站舉行,這是全省首次實現地鐵雙線同步開通運營。地鐵雙線連接兩大機場 城市交通動脈再添活力青島地鐵1、8號線是我市軌道交通線網中的兩條骨幹線,也是我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攻勢」的重要攻堅任務,8號線是我省第一批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1號線入列2020年省重大增補項目名單。
  • 無印良品稱"法租界"引網友不滿:醒醒沒法租界了
    法租界是上海的兩個租界之一(另一個是上海公共租界),主要位於上海市的盧灣區(已併入黃浦)和徐匯區兩區內,東部狹長地帶則伸入今黃浦區。上海法租界是近代中國四個法租界中開闢最早、面積最大、也最繁榮的一個。1849年4月6日上海道臺麟桂與敏體尼正式籤字換文,上海法租界就此建立,此時的法租界僅有986畝。1853年,法國駐滬公使與英美公使在未知會清政府的情況下一同籤署了《上海英美法土地章程》,該章程名義上統一了三國的租界,同時明確了租界各國將原本交給地主的地租直接交給清政府,實質上將租界變為了各國的自有領地,否定了原有業主對土地的所有權。
  • 上海地鐵2號線和11號線的換乘站附近,開業了愚園百貨公司
    上海地鐵2號線和11號線的換乘站附近,就是著名的長寧區的愚園路。長寧區的愚園路是一個非常有特殊道路,這個地方即是非常有風情的歷史文化街區,也是破牆開店的嚴重的地方。經過改造後的長寧區的愚園路治理了破牆開店的,卻開了一個愚園百貨公司。
  • 兩條地鐵線「會師」解放路站 洛陽地鐵1號線2號線聯絡通道實現貫通
    根據洛陽網消息,經過188天有效施工,洛陽市地鐵1號線、2號線一期工程的聯絡通道在解放路站地下25米深處貫通,至此兩條地鐵線正式實現「牽手」。解放路地鐵站是洛陽地鐵1號線和2號線一期工程的換乘站,東西長306米、南北長510米,整體結構為地下3層。其中,1號線主線位於地下3層,2號線主線位於地下2層,站廳及換乘層位於地下1層。按照規劃,解放路站設置6個出入口、22個安全口、9個風亭。
  • 洛陽地鐵1號線2號線聯絡通道實現貫通
    經過廣大建設者188天有效施工,3月26日,洛陽市地鐵1號線、2號線一期工程的聯絡通道在解放路站地下25米深處貫通,至此兩條地鐵線正式「牽手」。  地鐵解放路站是洛陽市地鐵1號線和2號線一期工程的換乘站,東西長306米、南北長510米,整體結構為地下3層。
  • 6號線延長線沿著天鵝湖大道通往蔡甸大集?被否了
    天鵝湖大道是蔡甸與沌口互相通往的一條重要大道,一直出行都不是特別方便 ,四新線的調整出爐後讓天鵝湖大道附近的居民看到6號線延長到家門口的希望。近日,有網友提出建意:天鵝湖大道小區眾多,人員集中,但是沒有完善的交通規劃,希望能長遠規劃,6號線延長線沿著天鵝湖大道,聽說3號線二期都要沿著知音湖大道與4號線交匯,知音湖大道的人流量還不如天鵝湖大道都有地鐵規劃,希望政府部門在規劃地鐵路線的時候考慮天鵝湖大道居民。
  • 上海旅行攻略丨盤點上海15條必逛老街
    盤點上海15條必逛特色老街1.思南路思南路曾是法租界內的一條馬路,道路兩邊是參天的梧桐樹和各種老式洋房建築,還有隱藏在梧桐樹中的思南公館,充滿文化氣息。交通:途經公交車有167路,21路,70路,47路,848路以及地鐵三號線3.安福路安福路過去是德租界與法租界的結合部。
  • [分享]上海15號線地鐵線路圖資料下載
    上海15號線地鐵線路圖專題為您提供上海15號線地鐵線路圖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上海15號線地鐵線路圖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伴隨軌道交通線網的延伸,軌道交通列車也在不斷的更新換代,票卡上的一幅幅列車圖——見證了中國軌道電客車由引進到合作研發製造,再到完全自主研發設計製造的創新之路,方寸之間記錄軌道列車五十年風雨徵程。
  • 蘭州地鐵1號線,開到了陳官營
    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的開通,讓一切有了轉變的契機。諸多項目臨線而建,緊密布局。出了陳官營地鐵站口,左手邊不遠處便是一直未投入使用的陳官營高鐵站,而腳下就是前文所推斷的龍湖地塊了。以西固東路為軸,在龍湖地塊的街對面呈三角形分布的即是已經動工中的萬科星光都會項目。
  • 太原地鐵2號線時刻表出爐!地鐵1號線通車時間也定了!
    新的網紅打卡地兒預訂,帶上旗頭,穿上花盆底,你就是這個站上最靚的崽。地鐵1號線已全面開工預計2024年通車目前,因地鐵1號線的施工需要,太原地鐵1號線各站點已相繼開始了地鐵主體結構及附屬配套工程的施工,並且對施工期間的佔道採取了相應導行方式,按照預期2024年地鐵1號線將開通。
  • 18號線地鐵線路圖上海什麼時候開通
    上海地鐵18號線一期  18號線工程是一條上海東部南北向的切向線,全線26個車站,未來將實現與3、10、8、12、14、6、9、2、7、16、13號線等12條線路換乘  盾構機進洞實現兩個現實意義——  1.區間正式貫通  2.國權路站穿越10號線全國首例的軟土層超長距離水平凍結加固清障工作圓滿結束  復旦大學站-國權路站區間施工需穿越10號線國權路站的三道鋼筋混凝土地牆,為確保工程順利實施及運營線路的安全,經多方研究論證,採用水平凍結暗挖工藝進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