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
張藝謀是最能捧紅女演員的導演,沒有之一。
張藝謀是北電攝影系畢業,電影圈少見的全才之一。
1984年首次擔任電影《一個和八個》的攝影師,就獲中國電影優秀攝影師獎。
1986年主演第一部電影《老井》就奪三座影帝。
(電影《老井》中的張藝謀。)
1987年執導的第一部電影《紅高粱》就獲中國首個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張藝謀攝影,演戲,導演都是一流水準。
張藝謀成為導演之後愛用籍籍無名的新人:鞏俐、章子怡、李曼是中戲在讀學生,董潔是一個歌舞團演員,周冬雨是一個高中生,倪妮是一個播音與主持專業的大學生,魏敏芝更只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孩子。
(張藝謀和李曼:你是新的領軍人物,幾年後超過章子怡,趕上鞏俐。)
但幾乎每個新人必紅,其中鞏俐、章子怡更是走向國際影壇,而後起之秀周冬雨在2020年也成了90後唯一的中國臺灣金馬與香港金像獎雙料影后。
(張藝謀和倪妮)
但也有一些在張藝謀電影中紅過之後,慢慢走入沉寂,不像鞏俐,章子怡及周冬雨那樣越來越好。
(張藝謀和董潔)
在所有謀女郎中,魏敏芝是最特殊的一個,號稱最執著的「謀女郎」和最土的「謀女郎」
魏敏芝1985年10月30日出生在河北省赤城縣鎮寧堡鄉東柵子村,父母都是農民。
赤城縣是一個貧困縣,直到2020年2月29日,才退出貧困縣序列。
(1998年的赤城縣農村。)
1998年張藝謀執導影片《一個都不能少》這是一部關於農村、貧窮及文盲問題的電影,採用紀錄片式的風格,全業餘演員、全紀實鏡頭、全真實布景,強烈追求一種真實感。
在一萬多名候選人中,正在讀初中的魏敏芝憑藉膽子大(面對鏡頭滿不在乎,該如何就如何)和「一根筋」的性格,獲得張藝謀的青睞,最終勝出。
(《一個也不能少》的副導演和雙胞胎姐妹魏敏芝和魏聰芝。)
張藝謀拍攝《一個也不能少》求的是真實,電影中的每個角色,演得都是生活中的原本職業,村長是村長、老闆是老闆......就連名字也是演員在生活中真實的名字。
姜文看過《一個都不能少》後,評價說:「那女孩臉上一點不做作,村長走路多有意思,職業演員演這個人物得準備二三年,而且還得費功夫。」
魏敏芝拍完電影後,並不知道這部電影將對其人生產生重大的影響,回家後繼續上學,做農活。
該片播映後,感染了很多人,獲得十項國際電影獎項,包括金雞獎、聖保羅國際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 。
魏敏芝本人在2000年獲得第21屆美國「青少年藝術家獎」最佳表演獎。
《一個都不能少》讓魏敏芝一夜成名,成名後機會接踵而來,其中很多藝校 都來信願意招收魏敏芝去上學。
但張藝謀明白《一個都不能少》是極特殊的電影形式,魏敏芝並不適合走表演這條路,張藝謀建議魏敏芝「還是應該繼續讀書」魏敏芝聽從了張藝謀的建議。
1999年,河北石家莊精英中學(全國十大課改名校)不僅錄取了14歲的魏敏芝,還幫忙安置了她的父母姐妹;魏家姐妹除夥食費外一切費用全免,每月學校還另發給她們300元補助;魏敏芝父母則被安排就業。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面對突如其來的好運,成名後魏敏芝還是很有定力的,不僅拒絕了很多劇組的拍戲邀請,而且學習異常努力,經過努力學習成績逐漸在班上位居前列。
因為魏敏芝一直記得:「拍完電影,張藝謀叔叔就對她說,做不做演員是以後的事,一定要先學好文化課。」
2004年高考,因拍攝《一個都不能少》而產生電影夢的魏敏芝報考北京電影學院失敗。
但經過努力魏敏芝考取了西安外國語學院西影影視傳媒學院編導專業,魏敏芝有了一個新夢想—當導演。
當時魏敏芝雖然出名,但家裡經濟依舊不寬裕,幸運的是西安外國語學院決定每年減免她1萬多元學費。
進入大學兩年後,魏敏芝的繼續努力學習,在2004年和2005年兩次獲得中國全國青年徵文比賽大獎。後成為中國青年作家協會副主席兼河北分會主席。
而且魏敏芝也在大學裡完成了她的導演夢想,由她獨立執導的電視劇《母親的心願》於2006年1月17日正式關機。
在西安外國語學院,魏敏芝還遇上了生命中的又一位貴人——夏威夷楊百翰大學的陳爾崗教授。
陳爾崗因《一個都不能少》中的魏敏芝印象深刻,親自來學院找魏敏芝,交談後決定幫助魏敏芝去美國留學。
夏威夷楊百翰大學是美國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學,美國最大的教會大學,也是美國第三大私立大學。
學生除美國外還有來自全世界105個國家和地區的學生。
2006年5月,當夏威夷楊百翰大學來西安外院挑選赴美交流生時,魏敏芝以英語筆試、口試最高分被順利錄取。在陳爾崗的幫助下,她還申請到了全額獎學金。
(魏敏芝(前排左一)主持夏威夷楊百翰大學合唱團音樂會.)
2006年8月19日 ,魏敏芝也如願赴夏威夷楊百翰大學繼續留學深造。
在夏威夷楊百翰大學除了學業有成,在美國讀書的魏敏芝還遇到了屬於自己的愛情,她在一個聚會上認識了現在的愛人一位美籍華人大衛(中文名劉錦輝),兩人經過兩年的戀愛,已於2008年7月攜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魏敏芝學成回國後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說過:「能夠跟張藝謀叔叔拍戲真的太幸運了。拍攝《一個也不能少》的經歷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我才可能有機會讀大學,出國深造……如果沒有這部電影,我可能會在家養豬、結婚、生孩子,做家庭婦女。」
但沒有張藝謀,魏敏芝或許會很平凡,或許會去深圳打工,也有可能成為一位女商人,或許也會上別的大學,但魏敏芝一定會有所成就。
因為魏敏芝身上有一種東西,那就是「一根筋」,換句話說韌勁或者堅持,認定一件事情,堅持努力,不到最後關頭不言放棄,這是張藝謀選擇她出演《一個也不能少》的原因,也是魏敏芝後來有所成就的原因。
「一個人不能選擇自己出生的時代,不能選擇自己出生的環境,也不能選擇自己出生的家庭,但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世界裡努力,努力抓住命運給予每一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