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婚姻,還是在一段戀愛中,出軌都是很常見的現象。而每當一段婚姻或者戀愛,因為某一方出軌而破裂時,人們總是會集中地罵出軌的一方和小三。
但其實,很多時候婚姻和戀愛破裂,都不僅僅是某一方的問題。
民國才女凌叔華和才子陳西瀅的婚姻,就是如此。
世人眼中,凌叔華愛上外國小生,背叛與陳西瀅的婚姻,罪無可恕。但其實,這只是她與陳西瀅婚姻破裂的導火索。
仔細觀察他們的婚姻,我們很容易發現,兩人在婚姻中漸行漸遠,並不只是凌叔華的錯。
一、因共同愛好走到一起
晚年的凌叔華,曾不止一次地警告女兒:「一個女人千萬別結婚!」
一個人會如此的厭惡婚姻,絕對不是無緣由的。凌叔華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她與陳西瀅的那段失敗且悲哀的婚姻,讓她產生了排斥和絕望的心理。
但其實,在那個逐漸開放,講究戀愛自由的年代,凌叔華和陳西瀅最初,也是因為愛才走在一起的。
上世紀的文人作家,可謂是多如牛毛。儘管如此,陳西瀅還是靠著他的天分,在文壇取得了一席之地。
一般的天才,都很理性,很少看重家庭。陳西瀅卻與眾不同。雖然人們都覺得他的外表看起來很冷漠,但他卻是一個熱愛家庭,外冷內熱的人。
1924年泰戈爾訪華。凌叔華和陳西瀅都是負責接待的成員之一。雖然他們只是在燕京大學的茶話會上,匆匆見了一面,但兩人還是因此一見如故,開始了相互通信來往。
酒逢知己千杯少。一向不愛與人打交道的凌叔華發現,陳西瀅和她的文學愛好十分相似。每次通信,兩人都有寫不完的話。
就這樣相互通信兩年後,凌叔華和陳西瀅結為了夫妻。
二、性格並不適合做夫妻
相比戀愛,維持婚姻可謂是一大難題。
凌叔華和陳西瀅相互了解的很深,是彼此的知己,反而成為了他們婚姻中的矛盾。
凌叔華和陳西瀅都喜歡文學創作,但他們婚後,兩人都再也不肯和對方交流自己的文學心得。在凌叔華看來,陳西瀅刻薄、毒舌。如果她給他看了自己辛苦創作的作品,受到一盆冷水後,會影響自己的創作熱情。
凌叔華不主動與自己交流,陳西瀅只會表現得更加沉默。
婚姻最避諱的,就是沉靜如一潭死水。而除了這些矛盾,凌叔華和陳西瀅的婚姻,很快又面臨了更多考驗。
陳西瀅的學歷高於凌叔華。陳西瀅前往武漢大學時,因為夫妻二人,不能在同一學校任教的緣故,凌叔華被閒居在家。
這種生活,讓凌叔華很抑鬱。
因為她不想如舊時代的女性那樣,依附丈夫。
漸漸地,這種落差,讓凌叔華對陳西瀅產生了厭惡之情,遂也有了離婚的心思。
其實,如果這個時候的陳西瀅,能夠察覺出凌叔華的心思,多與她溝通交流,他們的婚姻也不會破裂。因為凌叔華的厭惡,並不是突然而然,不可挽回。
可惜的是,世界上沒有那麼多如果。
三、出軌外國小生終決裂
就在凌叔華為這悲哀的婚姻一籌莫展,痛苦不堪的時候,她遇到了一個名叫朱利安·貝爾的外國小生。
朱利安出生於英國的一個貴族家庭。
來中國之初,他隨身帶著氰化鉀,好隨時結束自己的生命。
沒想到的是,遇到凌叔華後,朱利安又重新燃發了對生命的渴望。他瘋狂地追求才華橫溢的凌叔華,即使知道她已經是有夫之婦。
對於凌叔華而言,熱情的朱利安同樣拯救了她已經死寂的靈魂。
不久之後,雷厲風行的凌叔華向陳西瀅提出了離婚。
雖然不善於經營婚姻,也不懂的凌叔華的內心所思,但陳西瀅還是深愛著她。
所以,他拒絕了。
在知道了朱利安的存在後,陳西瀅還開始寫信大罵他的無恥。
而這段三角戀被公之於眾後,受到謾罵的朱利安為避風頭,跑回了英國。
沒過多久,因為戰亂,年僅29歲的朱利安去世了。斯人已逝,凌叔華無心再與陳西瀅鬧離婚。但此後,她再也沒有見過陳西瀅。
如果在所有的事情都還沒有發生的時候,陳西瀅能夠懂得婚姻不是靠一個人維持的道理,凌叔華也不會放棄。
凌叔華嚮往平和的生活,浪漫且理解她的丈夫。
可惜的是,陳西瀅不僅沒做到,還始終不懂她的心之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