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樣傳統文化活動 感受濃濃中國風

2020-12-11 澎湃新聞

花樣傳統文化活動 感受濃濃中國風

2020-06-19 04: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眼下,中國風非常盛行

穿著漢服的少女們

手握團扇

優雅地走在大街小巷中

這樣養眼的風景線常常令人移不開眼

也讓我們為中華民族有這樣

華麗的服飾文化而感到深深自豪

其實這些只是我們

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縮影

我們的傳統文化活動更是豐富多樣

跟著小編的腳步

一起去瞧瞧熱鬧吧

巧手制香囊,濃情過端午

為迎接端午佳節的到來,營造濃厚節日氛圍,區婦聯在上城區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開展「巧手制香囊,濃情過端午」活動。

活動邀請志願者老師先為大家介紹了製作香囊的步驟。大家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始動手製作香囊。

一針一線中,香囊逐步成型,有精巧的粽子造型香囊,也有別致的愛心形狀香囊。看著這些自己做的香囊,阿姨們紛紛拿出手機拍起照片來。

沉澱時光之美,非遺扎染體驗

老浙大社區婦聯聯合馬奶奶工作室、小營街道文化站、科協於近日聯合開展「沉澱時光之美——非遺扎染體驗」線上直播活動。

活動中,指導老師介紹了扎染工藝的基本知識、扎染特點和製作技巧,並親自展示綑紮、浸染、晾曬等系列步驟。大家按照方法,根據自己的想法和喜好用皮筋把白布紮起來,擠上藍色染料然後浸泡數十分鐘。

就這樣,一幅幅精美的扎染作品呈現在眼前。每一幅扎染花紋都各有不同,顯得獨一無二。

百善孝為先,美麗剪紙學起來

「百善孝為先」,在小營小學的禮堂內,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魯立清老師走進課堂,教孩子們剪紙作品「孝「字。

老師示範後,孩子們拿起剪刀認認真真地剪,每個人都剪了兩個「孝」字。作品雖然有點簡單,但是讓孩子們理解其中的意義卻很重要。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傳統文化無時不在對現代人發揮著作用

繼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堅定文化自信

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

汲取優秀傳統文化力量

實現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關注一下你會更好看耶

原標題:《花樣傳統文化活動 感受濃濃中國風》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濃濃中國風的建築,就是日本京都清水寺,完美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
    繼承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清水寺,在主體建築上沒有採用一根釘子,把中國的榫卯文化發揮到了極致,讓遊客們不禁遐想連篇清水寺旁邊的小鎮則為每一位遊客提供了吃喝玩樂最佳的地點,在世俗與脫俗之間,去發現最真實的自我,這也是旅行的意義之一夜色中的清水寺,蟲鳴陣陣,卻顯得更加的靜謐,
  • 山東非遺傳人「花樣忙年」 讓傳統文化浸潤「中國年」
    趙曉 攝(新春走基層)山東非遺傳人「花樣忙年」 讓傳統文化浸潤「中國年」中新網濟南1月15日電 題:山東非遺傳人「花樣忙年」 讓傳統文化浸潤「中國年」作者 趙曉象徵「與人為善」的扇型中國結、代表年年有餘的魚型掛飾……
  • 廣西南寧:演繹濃濃傳統文化精髓,舞蹈專場《國色》精彩上演
    2020年11月22日晚,廣西南寧,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帶著濃縮了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舞蹈詩畫《國色》來到廣西南寧劇場,為南寧市民演繹了濃濃傳統文化精髓。舞蹈詩畫《國色》以古典舞為主要表現形式,選取中華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青花瓷器、茶道竹韻、江南油紙傘、旗袍、書畫、中醫、崑曲等經典元素,以舞蹈為語言,以情感為主體的舞蹈專場,讓觀眾仿佛時光穿越般,流連在中華5000年文化的長河裡。廣西南寧,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帶著濃縮了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舞蹈詩畫《國色》來到廣西南寧劇場,為南寧市民演繹了濃濃傳統文化精髓。
  • 2020年度「中國好家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入校全國公益活動於北京...
    2020年12月4日下午13點30分,北京市潤豐學校大禮堂,本年度「中國好家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入校全國公益活動圓滿閉幕。  閉幕典禮上,中國關工委健康體育發展中心、北京華彬文化基金會等單位領導及本年度好家風全國各地優秀學校、優秀教師、優秀家長和學生代表齊聚活動現場,共同見證了該項公益活動在第一執行年度的紮實成績和成功經驗。
  • 感受冰雪運動的濃濃暖意
    來源:光明日報感受冰雪運動的濃濃暖意——寫在北京冬奧組委成立五周年之際(三)12月8日,河北省張家口市尚義縣一所中學的學生在滑雪場學習滑雪基礎動作。五年來,為了兌現當初對廣大民眾的承諾,中國一直在始終不渝地朝著這個既定目標努力。讓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今年9月上旬,記者隨龐清、佟健兩位花樣滑冰世界冠軍來到成都市中心一座冰場,參加一堂冰上公益訓練課。
  • 北京八十中棗營分校迎來「中國好家風」傳統文化入校公益活動_發現...
    北京八十中棗營分校迎來「中國好家風」傳統文化入校公益活動 發布時間:2020-12-15 10:02:00 來源: 大眾網
  • 花樣演藝輪番上演 營造濃濃新年味
    走進「童話世界」 潮人聚集的飄雪小鎮、豐富多彩的花樣演藝、精彩大馬戲、擁有多組遊樂設施的奇幻盒子、新年狂歡派對……元旦假期,銀基動物王國開啟夜場,持續舉辦銀基童話狂歡節活動,為遊客營造濃厚的節慶氛圍。 鄭州方特推出「童話新年夜」活動,並延長了營業時間。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新區婦工委立足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點和實際,於2018年3月起,開展了「優秀傳統文化進社區、村、企業」系列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廣大婦女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歸宿感和自豪感,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以進一步提升新區婦女的文化素質,為新區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 巧手做香包,濃濃端午情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屹立 通訊員 李莉 王靜 劉明月 李莉芹為了使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有更深的了解,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民族自豪感, 6月16日,鄭州市金水區新柳路小學開展了一場「巧手做香包,濃濃端午情」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 河西區柳林街景雅裡社區開展「悠悠中國結 濃濃中華情」志願服務活動
    中國結是中國傳統文化一個重要元素,寓意團圓、平安、吉祥。不僅造型優美,色彩多樣,而且蘊藏深刻的愛國寓意,因此,在12月15日下午,柳林街景雅裡社區開展「悠悠中國結 濃濃中華情」活動,組織社區團員青年和居民一起增加社區居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傳承。
  • 中國傳統文化,現代服飾文化,雲南少數民族傳統服飾
    本文乃作者琴雪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雲南少數民族傳統服飾常常使人驚訝,我們能從中感受到很多與現代美學觀相一致的設計表現效果,這讓現代的我們百思不得其解。關於形式的概念,我們的藝術是以視覺感官為主的形式,藝術對象的造型、色彩、材質效果是構成視覺效果的主要因素,也可以稱其為外在表現元素,這三者通過一定的方式進行排列組合,最終構成不同效果,帶給人不同感受。這裡的排列組合方式就是形式,「形式是作者的思維、事物的現象和技術結合起來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
  • 「網媒看北海:走進月餅小鎮」宣傳活動暨 「感受傳統文化•增強...
    9月27日,中秋和國慶「雙節」即將來臨的時候,市委網信辦組織開展「網媒看北海——走進月餅小鎮」宣傳活動暨「感受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主題黨日活動,組織了北海日報和北海廣播電視臺新媒體、合浦新聞網、北海365網、北海百事通、北海阿叔、合浦網、合浦123網等媒體,以及市委網信辦、市網絡文化協會兩個支部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組成採風團走進合浦月餅小鎮,對月餅特色產業發展、特色小鎮建設先進經驗、典型事例進行了參觀學習和報導
  • 包粽子、編平安繩、舞龍舟,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端午節為農曆五月初五,又名端陽節等,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它有著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慶祝活動。即墨蕃茄田開展了傳統節日的親子活動——端午「粽」動員,希望小蕃茄們可以在活動中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 中國傳統文化,雲南服飾文化,研究少數民族傳統服飾的意義
    他們的「東方風」是以日本風格為設計亮點,而以中國傳統風格為代表的「東方風」服飾設計在國際舞臺上才剛剛開始,這就成為一個挑戰,也更是一個機遇。因此同一民族的人們就算已經遷移分散,但是他們在經濟生活、語言文字、生活習慣和歷史發展上都有可追溯的共同源頭,少數民族雖然受地域分布的影響具有一定的個性,但它們都同屬中華民族文化,中華民族文化向來具有多元性,它們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從少數民族服飾中去探索中國元素,這將使得「中國風」服飾設計變得更加豐富,獨一無二。
  • 臺灣歌手萬芳金壇深情開唱 掀起濃濃「懷舊風」
    信息 臺灣歌手萬芳金壇深情開唱 掀起濃濃「懷舊風」 2016-07-24 09:53:5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中國傳統文化旗袍
    近年來,旗袍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它不但成為女性的生活常服,更成為象徵中國民族風尚、凝聚歷史傳統的社交禮服。尤其是許多公眾人物也喜歡在重大場合穿著旗袍,更加掀起了一股旗袍流行熱潮。旗袍體現了「中和之美」。眾所周知,中國傳統美學的核心與靈魂是「中和之美」。這是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根本精神。
  • 李子柒海外粉絲破千萬,「中國風」作品能否代表傳統文化?
    片子中講的是嗩吶藝術傳承的故事,但擴大來講,其實是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的問題,傳統文化是否在走向沒落?值得我們思考。大魚海棠看膩了真人電影,來看看這部2016年飽受關注的中國動畫電影《大魚海棠》吧!「中國風」作品未必能代表傳統文化其實,不論是李子柒的中國風視頻,還是各位導演的中國風電影作品,從網上正負兩極的反響來看,他們往往「成也中國風,敗也中國風」。圍繞中國風這一爭議的核心問題就是,中國到底有沒有這樣的「中國風」?
  • 樂享傳統文化,喜迎美好新年,青島寧安路小學開展傳統手工製作活動
    為弘揚傳統文化,感受傳統節日魅力,青島寧安路小學開展了「樂享傳統文化 喜迎美好新年——傳統手工製作」活動。一張張喜慶的年畫、一幅幅美麗的扎染作品、一件件生動的手繪葫蘆……同學們自己動手製作各種民俗工藝品,品味濃鬱的中國風情結,寧安校園裡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傳統文化紮根於同學們的心中。一年級:活字印刷一年級的小隊員在老師的講解下,學習了活字印刷術的相關知識。
  • 體驗仁化非遺項目 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體驗仁化非遺項目 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2020-06-08 04: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濃濃粽葉香 悠悠端午情 永和鎮中心幼兒園組織端午節系列活動
    濃濃粽葉香,悠悠端午情。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來臨,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端午節,感受傳統文化內涵,激發愛國主義情感,永和鎮中心幼兒園組織孩子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端午活動。端午節前,各班組織孩子們提前收集了端午節的相關知識,老師們結合多媒體課件、唱兒歌、講故事等形式,引導幼兒們全面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增進幼兒對祖國傳統文化的了解。端午來臨,小班孩子們用油畫棒給可愛的粽子設計時髦炫彩的粽葉外套,給白白的糯米粽畫上惟妙惟俏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