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青年在大陸當視頻博主:雙腳丈量大陸 視頻搭起橋梁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成都1月10日電 題:臺灣青年在大陸當視頻博主:雙腳丈量大陸 視頻搭起橋梁

  記者 王鵬

  「這是一封寫給四川的家書,感謝四川給我的養分,讓如今的我有能力用雙腳丈量大陸的土地。」2021年1月初,辭舊迎新之際,來自臺灣的視頻博主林子均在「2020年度總結」中,向四川致謝。說到深情處,這位26歲的臺灣小夥紅了眼眶。

林子均(左)在大陸參加扶貧公益活動。受訪者供圖

  林子均來自臺灣高雄。他自稱「森哥」,在大陸創作了近200條視頻作品,涵蓋大陸日常生活、旅遊景區體驗、公益扶貧、直播帶貨等,他用雙腳丈量著大陸,也為臺灣朋友細心講解著兩岸的共性和差異。

  林子均與大陸的緣分始於京劇。他自幼學習京劇,十幾歲開始,每年暑假都要前往北京,去戲曲學院交流學習,也是那時對大陸有了最初的印象,「大陸很大,人們很友善,我也認識了很多兄弟姐妹。」

林子均在雲南玉龍雪山。受訪者供圖 王鵬 攝

  在臺灣畢業後,林子均進入傳媒行業,做節目編導,但兩三年後即進入瓶頸期。了解到大陸近年影視、娛樂、電影、新媒體行業蓬勃發展,他決定去看一看,「我需要一個競爭性更強的環境,跟同行們切磋切磋。」

  2018年10月,林子均前往北京工作生活,繼續從事「老本行」,磨鍊自己的業務水準。也是在這一過程中,他嗅到了新的「機遇」。

  「來到大陸,臺灣的朋友很關心我在這邊的生活,我就一一給他們介紹,後來我想乾脆拍視頻給他們看。」林子均說,這是自己決定做視頻博主的初衷。後來,他逐漸將自己的視頻定位為「兩岸交流的橋梁」。

林子均(中)在大陸參加公益扶貧直播。受訪者供圖 王鵬 攝

  「一些臺灣朋友對大陸有各種各樣的疑問,我覺得百聞不如一見,你看不到,我就拍視頻給你。」自從2019年5月發出第一條視頻,近兩年間,林子均來到成都創業,也長期在北京工作,足跡遍布大江南北。

  2020年上半年,因為疫情,林子均大部分時間待在成都。無法出門遠行,他便將視角對準民生,向臺灣朋友介紹大陸的疫情防控措施,也分析臺灣健保跟大陸醫保的區別,還親身體驗大陸出臺的各項惠臺政策,向臺灣朋友詳細科普。

  令林子均印象最深刻的,是大陸近年來的脫貧努力。「去四川遂寧市拱市村參加扶貧直播,是我第一次深入脫貧攻堅一線與當地老鄉和扶貧幹部互動,那一刻,我才真切感受到『脫貧』和『為人民服務』不是口號,是實打實地去幹,所有的基層幹部真的非常用心。」

  2020年12月,成都一次性開通5條地鐵線路,這更令林子均感到興奮。他特意推出一期視頻,對比成都和臺灣的地鐵發展。他說,在大陸的兩年間,深刻感受到了城市的發展速度,「也想讓臺灣朋友了解到最真實的大陸。」

圖為臺灣視頻博主林子均。受訪者供圖 王鵬 攝

  林子均說,2020年自己在四川有太多收穫,他甚至在巴中認識了一位在深山中開辦養蝦場的臺商,「他來大陸創業,沒有選擇大城市,而是進入深山,給老鄉們帶來就業機會,這讓我看到了什麼是真正的『兩岸一家親』。」

  如今在各大短視頻平臺上,林子均已積累了幾十萬粉絲,「森哥」這一名號也小有名氣。對於自己的影響力,他有自己的清醒認知。「一個人的能力有限,我能多影響一個人就多一個人,兩岸民眾之間沒有隔閡,才能去談認同感。」

  談及未來,這個濃眉大眼、語速飛快的臺灣小夥既「務虛」也「務實」。「我小時候常聽爺爺講東北老家,今年我要回東北尋根。」林子均又笑著說,自己也要努力賺錢,「早日在大陸買房,成家立業。」(完)

相關焦點

  • 特寫:把「心」帶來大陸的臺灣青年
    新華社北京11月20日電(記者陳舒、查文曄)20日的首都賓館錦雲廳內,來北京十年頭一回沒能回臺灣過年的陳文成,和本計劃帶父親在北京體驗大陸年味的楊品驊不期而遇,他們笑言兩人最大的共同點就是雖「都沒能看到大陸的廟會」,但卻親身體會到「兩岸就是骨肉天親」「交流是割不斷的」。
  • 連勝文直言:臺灣青年創新創業大陸的環境更友善
    中新社昆明8月13日電 (記者 胡遠航)「大陸的市場更為廣闊,在創新創業融資方面的支持力度也更大,這對臺灣有志有技的年輕人而言,無疑是個契機。」13日,在昆明率團交流的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財團法人青年發展基金會董事長連勝文直言不諱,青年創新創業,大陸的環境更友善。
  • 大陸青年眼中的寶島風光
    本期《臺灣青年看北京》就讓我們跟隨在京臺灣青年小簡的採訪去聆聽大陸年輕人去臺灣的經歷了解大陸同胞眼中的寶島臺灣戳視頻,看詳情一位生活在北京的臺灣青年簡廷軒,在本期《臺灣青年看北京》裡對身邊的大陸朋友進行了採訪,交流與了解了大陸朋友們第一次去臺灣的體驗和感受,以及一些不一樣的看法。
  • 臺灣青年在大陸築夢「鄉愁」
    在8日舉辦的「兩岸鄉建鄉創融合發展論壇活動」上,來自臺灣的建築規劃師張欣頤說。作為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本次活動以「青春築夢 不負韶華——兩岸青年建築師攜手鄉建鄉創,助推鄉村振興」為主題,來自兩岸的青年企業家、建築設計師與福建多個部門代表齊聚廈門,共同解讀惠臺政策、分享經驗,共話閩臺深化鄉建鄉創交流合作的新機遇。
  • 臺灣青年蘇州直播帶貨:讓大家知道大陸的精彩
    臺灣青年蘇州直播帶貨:讓大家知道大陸的精彩 2020-08-13 17:18:34 這款牛軋糖奶香特別濃鬱,有些復古的味道,能夠品嘗到當年父母吃的味道……」13日,在江蘇蘇州的一家蛋糕店裡,參加2020蘇臺大學生暑假傳媒研習營的臺灣青年張允鴻和戴安,正對著手機屏幕賣力地推薦各色臺式糕點。對於這些臺青們來說,在大陸直播帶貨是一次異常新鮮的體驗。直播開始前,兩人緊張地做著準備。
  • 大陸市場向臺灣「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敞開大門
    新華社廈門12月8日電(記者鄧倩倩、李慧穎、張逸之)「22萬平方米的園區產業定位以生物健康、信息科技、現代服務業、金融服務、文化和貿易跨境為主,配套有專項惠臺措施,歡迎臺灣企業去平潭投資發展。」平潭臺灣創業園招商總監俞建昆在閩臺產業交流會上說。
  • 廈門臺青:大陸直播帶貨處於上升期,對臺灣年輕人來說也是機遇
    尤其對於在大陸打拼的臺青來說,因為在臺灣更早接受「數位匯流」和「數位媒體」,他們應用起大陸新媒體來也是駕輕就熟。在昨日第九屆海峽媒體峰會現場,導報記者採訪幾位臺青代表,他們善用新媒體運營,為自己的事業加分,積累了很多實戰經驗。在臺青們看來,大陸新媒體的發達興盛,不僅幫助他們進行更多更好的創意實踐,也為兩岸青年加深交流和了解,提供了絕好的線上平臺。
  • 脫貧路上的臺灣力量:一個臺灣女生眼中的大陸扶貧
    2018年,一位在大陸高校就讀的臺灣女生肆零在她的社交媒體平臺上發布了以「臺灣女生逛大陸五線城市」為題的微視頻,在視頻裡她談及了對西北城市生活及大陸扶貧工作的感受。這條視頻迅速在兩岸引發關注,瀏覽量超過2000多萬。有人說她是臺灣青年中的「戰鬥機」,也有基層扶貧幹部對她表示感謝。
  • 臺北青年蔣成圃:走進大陸 開創無限可能
    「來到大陸後,我發現自己在臺灣『聽到的大陸』太不真實,北京的物質豐富度比臺北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媽對我的擔心,其實代表了臺灣50%以上的民眾對大陸的認知。」蔣成圃回憶,自己差不多花了一年的時間,通過每天晚上與母親視頻電話、報平安,每天吃飯時,還會想著拍照和母親分享,才讓母親的心安頓下來。
  • 臺灣擬封殺愛奇藝、騰訊等大陸視頻網站 愛奇藝在臺市場排名第二...
    時光網綜合報導 綜合財新網、觀察者網消息,愛奇藝、騰訊視頻在中國臺灣或遭封殺。8月18日,臺灣當局「經濟部商業司」發布預告,因未向大陸資方開放網際網絡視聽服務(OTT-TV)業務,愛奇藝等大陸流媒體在臺經營涉嫌違反相關法律,對其在臺經營活動發布的禁令將於9月生效。     據今年4月臺灣調查機構數據顯示,"愛奇藝臺灣"在臺灣的使用率超40%,僅次於Youtube,排名第二,甚至比Netflix在臺灣使用率還高。
  • 熱追大陸影視劇無關「洗腦」,卻關乎「真相」——對話廈門大學臺灣...
    □新聞背景:據臺媒報導,臺灣民眾為了防範疫情,也如大陸民眾一樣,選擇宅家防疫。時間一大把,大陸各視頻網站的優秀歷史劇、宮廷劇成為臺灣民眾的首選。但臺灣民眾對大陸劇的「欲罷不能」,卻引發臺灣當局的恐慌。臺灣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近日就表示,愛奇藝等大陸視頻網站進入臺灣是「非法繞道」,並稱要修法應對。愛奇藝等大陸視頻網站在臺灣的發展可謂一波三折。
  • 臺灣樂團闖大陸-虎嗅網
    不只落日飛車,過去一兩年有很多臺灣獨立樂團在大陸打響知名度。「茄子蛋」的《浪子回頭》,在抖音上的同名話題有超過 5 億次播放。視頻內容除了茄子蛋演出現場的集體大合唱,還有很多音譯歌詞的教學視頻。部分自詡「小眾」的歌迷在網易雲的評論裡高呼:抖音別動這首歌求求你了。「草東沒有門票」就不用說了。
  • 臺灣網紅配合大陸「統戰」宣傳?國臺辦駁斥
    中國臺灣網12月16日北京訊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今天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主持本次新聞發布會。中新社記者:民進黨有人最近指控多名臺灣網紅和一些團體製作散播具有「統戰」意函的影片,配合大陸進行統戰宣傳。
  • 新黨陳麗玲:臺灣不能想賺大陸錢,又要罵大陸
    新黨主席特別助理陳麗玲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蔡當局關閉中天新聞臺,加上蘇偉碩醫師事件,寒蟬效應全面蔓延,兩岸原本很多論壇因疫情改視頻方式進行,「現在連錄視頻都不敢」,兩岸議題幾乎變成沒人敢碰,但是不能「拿起筷子吃飯,放下筷子罵娘」,臺灣不能想賺大陸人的錢,然後又要罵大陸。
  • 10年「杭漂」臺灣青年陳聖浩:文化始終是兩岸交流的橋梁
    中新網杭州12月21日電(趙曄嬌 徐翹楚)「我始終認為,文化是兩岸交流的橋梁,挖掘兩岸文化元素就是我們的特色和使命。希望可以通過文化交流和教育融合將大陸與臺灣的精粹和氣息展現出來。」在從事了10年文化傳播和幼兒教育之後,陳聖浩更加堅定了文化對於兩岸交流的重要性。
  • 臺灣女生在大陸成功「辦證」 開心到模糊
    ▲視頻截圖她說,雖然有臺胞證已經很方便了,但有了臺灣居民居住證後,在大陸生活、就業等方面將更加便利。讓古秝安開心的是,抵達當地派出所後,在工作人員的耐心指引下,申辦流程非常順利,古秝安很快就辦好了申請手續。
  • 臺灣青年浙江玉環「趕集」 稱到大陸創業正當時
    臺灣青年可以藉助此平臺參展、交流、售賣,包括各類文創作品、生活好物、臺灣特色農副產品、科技產品等。一位臺灣青年受訪時表示,目前大陸陸續推出了一系列扶持臺灣青年的創業政策,並建立了眾多專門針對臺灣青年的創業空間,加之大陸廣闊的市場前景,現在到大陸創業可謂正當其時。
  • 臺灣女生在大陸成功「辦證」,開心到模糊
    古秝安是位95後妹子,來自寶島臺灣。曾在大陸做過交換生的她,2019年大學畢業後做了一個決定:定居大陸發展。古秝安在四川成都找到了一份心儀的工作,結交了很多新朋友。落腳後不久,古秝安還有一件重要的事要辦,那就是前往當地派出所申辦臺灣居民居住證。
  • 大陸有什麼好?它有臺灣青年未來的天空!
    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作家楊渡的評論文章指出,大陸有什麼好?它的整體經濟是向上的,未來的市場是可期的,講得直白一點,它有發展的可能,有未來的天空,而臺灣呢?臺灣年輕人的天空在哪裡?天天喊著「臺獨」口號卻不能給年輕人未來的執政者,能有什麼希望?
  • 臺灣陸委會:大陸十分「依賴」臺灣
    導讀:據媒體報導,近日兩岸之間的企業家峰會已經圓滿結束,今年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這場峰會使用視頻連線的方式進行,分別在臺北地區和廈門兩個地方進行。除此之外,臺灣地區陸委會在之前還對臺灣地區參與峰會的人士進行了「提醒」,表面上看起來是所謂的提醒,背後不過是出自一種威脅罷了。也正是因為這個所謂的提醒,才讓這次的企業家峰會改為視頻連線的方式,臺北地區的分會場也沒有對外開放。擺明了是在自欺欺人今年,臺灣地區對大陸的貿易總額達到了1951.5美元,比去年同期要成長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