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鈦媒體APP
隨著消費升級,主打低糖、低脂的代餐產品掀起一股熱潮,2018年之後新品牌快速成長,2020年開年的一場疫情又加速了消費者健康意識的覺醒,使代餐市場收穫了更多的關注。
鈦媒體獲悉,7月27日,國內新銳代餐品牌ffit8宣布完成數千萬首輪融資,由復星銳正資本領投,明星投資人李靜、戴軍跟投。
ffit8成立於2019年10月,旗下主要有「ffit8輕體代餐蛋白棒」和「ffit8輕體代餐蛋白瓶」兩款產品。今年3月,ffit8蛋白棒成為小米眾籌史上第一款食品眾籌,兩周銷售突破1000萬。4月,ffit8登陸羅永浩直播間,其定製款蛋白棒上線不到三小時售出超4.5萬盒,累計銷售額突破330萬元。618期間,據ffit8官方戰報,從5月25日至6月18日,品牌在京東、天貓、小米有品等渠道共售出81萬根蛋白棒,銷售額突破1000萬,刷新了全網蛋白棒品類新的銷售紀錄。
業內人眼中的這匹「黑馬」是如何殺入代餐江湖的?鈦媒體專訪了ffit8創始人張光明,他總結道「在時機成熟之際,以恰當的溝通方式,為用戶提供了一款適合的產品」。
心臟瓣膜替換手術後,變成了營養極客
張光明,曾在央視搞過策劃,在線下做過會展;創辦了傳媒公司風之巖,也是航班管家的聯合創始人;同時,他還是e代駕和連咖啡的天使投資人。
一次心臟瓣膜替換手術後,張光明搖身一變成了位營養極客。他回憶道:「我突然意識到,自己在健康知識上多麼匱乏,不只是我,其實太多人缺少最基礎的營養知識了。所以從那時起,我重新找到了人生的目標:希望能通過我的學習和商業品牌運作等等,讓大眾尤其是年輕人變得更健康。」
他開始學習相關知識,甚至專門去哈佛拿到循證營養學認證,期間還和中信出版社聯合翻譯引進了一本關於健康的暢銷書《去你的脂肪》,也曾被中國奧委會聘為奧運備戰營養和體重管理顧問。有了一些積累和準備,張光明將自己的事業重心轉向健康領域,創辦了一個網際網路公益組織「幸福減肥教」。
運營「幸福減肥教」的三年時間裡,張光明驗證了各種不同的減肥方案,包括一對一課程、周/月體重管理計劃等,食品也是其中一個方向——他嘗試開發了諸如防彈咖啡、健康巧克力零食、最早版的能量棒等產品。
最終,一套關乎「吃」的解決方案被敲定。「未來年輕人的食物營養結構,應該是適合我們身體基因的,具有低糖、優脂、優蛋白的特點。」張光明告訴鈦媒體。基於此,他創立了ffit8。
從市場上來看,張光明認為,這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之下,人們對飲食的便捷性、功能性要求也在同步提升,但彼時的代餐市場卻存在諸多亂象,涉嫌虛假宣傳、假冒偽劣、產品質量等問題屢見不鮮,且有品類無品牌。「對照歐美和日本市場,中國的代餐市場肯定也是一片藍海。」
代餐也有黑科技?
「fit既有身材好的意思,也是適合的意思;ffit8在『fit』前面多加了一個『f』,想強調我們要做的是:面向未來(future)的食品、方便(fast)食品、年輕人的潮流(fashion)食品。」張光明表示,在基因上,ffit8最大的特點是,用科技賦能食品。
據介紹,ffit8以LCHF飲食法的科學理論基礎為支撐,從飲食營養的角度幫助當代年輕人更好地管理身材。LCHF(Low-carb,Healthy-Fat)飲食法,核心理念是多吃優質脂肪,少吃碳水化合物。
拋開數不勝數的美食誘惑不談,「少吃」這件事本身就很難。張光明解釋:「少吃了就會餓,餓了半天扛不住了,最後還是吃,只有非常有毅力的人才能做到少吃。」而且,吃得少很大程度會導致營養跟不上,從生理上來說,身體為了應對飢餓,會把很多重要的功能關掉,比如免疫。
那麼,如何能在少吃的基礎上實現飽腹和營養?
ffit8選取了大量天然的食材:用低聚異麥芽糖代替蔗糖,實現「無糖」;選取柑橘纖維、膨化藜麥球等膳食纖維,提供飽腹感;椰子油、MCT(中鏈甘油三酯)都是優質脂肪,提供能量;添加優質蛋白質,保持基礎代謝水平並延長飽腹感。最終,一根ffit8蛋白棒的總熱量大約為120大卡,遠低於一頓正餐的熱量(約600-800大卡)。
值得一提的是,蛋白質的補充是非常講究吸收率的。「運動人群的肌肉是撕裂重建,這個過程對蛋白質的需求是多樣複雜的,大的蛋白質分子去找大的肌腱,小的蛋白質分子去補充細纖維的肌肉,所以運動人群在補蛋白質方面更容易;我們要面對的更多是辦公室人群,他們往往久坐不動,肌肉就會慢慢萎縮,補充蛋白就要更小。」張光明說。
於是,ffit8找到美國MSG公司合作,通過低溫錯流膜過濾及低溫噴霧乾燥技術,定製研發了WPI分離乳清蛋白。通過蛋白質小分子緩釋吸收技術,實現98%高吸收率(普通的分離乳清蛋白大概只能做到80%-90%的吸收率),並且解決了中國用戶乳糖不耐受問題。美國MSG公司是全球領先的蛋白質研發中心,「分離乳清蛋白」也被認為是代餐行業裡的黑科技。
ffit8的科技基因在小米有品得到了認證。小米有品電商飲食健康事業部總經理孔祥宣表示,「小米有品的眾籌本身是一個主打『新奇酷』產品首發的欄目,ffit8輕體代餐蛋白棒與我們的產品理念完美契合,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代餐黑科技。」
另外,登陸羅永浩直播間也強化了ffit8的科技感。
破圈至大眾消費
事實上,提及代餐,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還是「減肥」,以往的代餐消費人群也多集中在對於身材管理有訴求的健身人士,單純做減肥功能食品看似好做,但確實是一條艱難的道路。
張光明也意識到這一點,「如果做減肥,你就陷在一個怪圈裡出不來了:消費者減肥成功了,可能就不吃你的產品了,也可能減肥不成功,同樣不會再吃你的產品。」
因此,從一開始他就決心破圈。
與以往專業健康食品強調功能性不同,ffit8想讓用戶感知到「好吃」。「我們是怎麼實現的呢?」張光明說,「ffit8加了一些天然的食材,芝麻、核桃、花茶、椰漿等等,還有部分功能性的食材,燕麥脆片、藜麥球……就變成零食一般『脆』又『香』。」此外,ffit8設計了巧克力、椰子、曲奇、芝士等深受年輕人追捧的口味。
不過,如果這款產品外包裝上印有專業運動員、健身肌肉男,你會作何選擇?
張光明的反應是,「我不是專業運動人士,它看起來不適合我。」為了避免這種情況,ffit8從顏色、元素等入手做了很多年輕化、潮流化的設計,用符合年輕人審美的品牌文化,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從而贏得認同感。
在渠道上,ffit8也嘗試了不同的打法。除了淘寶、京東等綜合電商,ffit8選擇了幾十家有內容屬性的電商和KOL來向消費者種草,不僅有咕咚等健康類,還覆蓋十點讀書、同道大叔等情感類,拜託了媽媽、小小包麻麻等母嬰類,酷玩實驗室、果殼等科普類。
當下,ffit8已不再局限於代餐場景,而是破圈至更廣泛的健康食品市場,正成為廣大年輕人健康生活方式的一種選擇。
「接下來,ffit8會圍繞著蛋白質代餐和健康零食的邏輯去逐步拓展品類,一方面,以補充優質蛋白質為基礎,實現功能優化,比如提高免疫力;另外,開發更多適合年輕人群的口味。」張光明向鈦媒體透露,今年下半年就會推出一個大的新品類。
此外,隨著國內健康食品市場不斷被教育,ffit8也會考慮線下布局,適當的時候率先開展試點。張光明認為,線下渠道更方便,消費場景更貼合用戶,歐美和日本市場的經驗也證明了健康食品的銷售主渠道會是線下。
據鈦媒體觀察,目前,不只是ffit8、咚吃等新銳代餐品牌不斷獲得融資,知名食品品牌如百事、雀巢、喜茶、KEEP等也在布局代餐食品市場。根據業內的相關數據,2017年中國的代餐市場規模達到了571.1億元,預計在2020年中國代餐市場將達到1200億元。
對此,張光明表示,品牌能夠給用戶持續創造什麼價值,在什麼場景下使用,決定了代餐市場未來的競爭格局。「目前市場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只要能獲得用戶認知,就能活下去。」
(本文首發鈦媒體 APP,作者 | 劉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