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萬粉絲收聽的老虎電臺,您還沒有訂閱嗎?
故事收聽指引
★ 點擊本頁左下角「閱讀原文」收聽
★ 荔枝FM或喜馬拉雅聽FM,搜索「老虎工作室」訂閱收聽1000多個中英文經典兒童故事
《安娜的新大衣》
文 /(美)哈麗雅.齊費爾特
圖 /(美)安妮塔.洛貝爾
譯 / 餘治瑩
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打開內頁,首先映入眼瞼的是一幅觸目驚心的畫面——房屋幾乎全毀了,但這樣的屋裡竟然還有住戶,一個女人站在危樓上,向街上的小女孩打招呼,這對母女正是書中的主角。這幅畫點明了她們生活的社會背景:一個因戰亂而導致家破人亡的時代。
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一個真實故事,由於媽媽沒錢為安娜買大衣,於是用家裡的東西換羊毛、請人紡線織布,最後做成一件新大衣。藉由一幅幅生動的圖畫,讓我們知道了做一件大衣所需的材料及過程,也讓小讀者明白了;一件物品是需要眾多材料與人力才能完成的,這就是分工的必要。對事情的發展知道的越清楚,將越有助於邏輯思考,也更可體會「一簞食一瓢飲當思來之不易」的惜物觀。
此外,這本書更蘊含著幾層思維。由於資源短缺,安娜的媽媽採用以物易物的方式,換取羊毛,換取大衣的加工,雖然有點像回到原始時期的交易方式,卻凸顯出人情的溫暖可貴。不論牧場主人、紡線老婆婆、織布阿姨及裁縫伯伯是不是真的需要金錢、檯燈、項鍊和茶壺,但他們都熱情地答應了交換條件,並及時完成他們的工作。相對於戰爭的殘酷與傷害,作者借著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間還是有溫情的。
在故事前段,由於大戰剛結束,商店都空蕩蕩的,可以經過一年的休養生息,又恢復了生機;故事結尾時,安娜走過一家家的商店,我們看到的已是一篇繁榮,店裡擺滿商品,大家又有能力消費了。因此也讓我們知道唯有和平與安定,才能有衣食無憂的生活。安娜的大衣製作過程,從春天剪羊毛開始,到夏天紡線,到秋天織布,到冬天裁製,幾乎花了一年,最後終於讓安娜在聖誕節穿上了新大衣。平安夜,安娜和媽媽邀請所有參與這件大衣製作的人一起來過節,歡樂的氣氛,溫馨的感覺,和平的日子是真的來臨了。
安妮塔是個著名的畫家,曾經榮獲許多大獎,很擅長掌握情感的抒發,營造淡然有情的氣氛,她的筆觸細膩,用色柔和,在細微的轉變中,逐漸醞釀出清新的情感。本書的前環襯,是安娜穿這瘦小的藍色大衣,一張正面,一張背面,藍色色調暗淡,象徵灰澀;後環襯則是安娜穿上紅大衣的正面與背面,紅色色調明亮,代表溫馨喜慶。在這前後的環襯中,正述說著一件大衣的製作過程及背後隱含的意義。安妮塔的圖書有很強的故事性,光看一幅幅的圖畫,就可以說出完整的故事。這個故事裡沒有抱怨,沒有氣憤,有的只是淡淡地哀愁與無奈,不過,我們卻能從字裡行間及圖畫當中深深體會戰亂的日子有多麼愁苦,復甦的腳步又多麼艱辛。但願,我們永遠不要經歷戰爭,永遠安樂和平。
老虎工作室
只為寵壞你的耳朵
長按以上二維碼加入我們
兒童故事、優質童書、父母課堂
↙↙↙點擊「閱讀原文」聽《安娜的新大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