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正劇不會死!

2020-12-22 清秋見聞

前不久,關注了一部新劇:《凱薩琳大帝》。由於主演是艾麗·范寧,一開始還是比較期待的。

只看名字,大概都覺得這是部嚴肅的歷史劇。但是每一集開頭冒出來的那句「本劇偶爾基於歷史」又不斷提醒著每一個觀眾,這其實是一部魔改劇。該劇的編劇是託尼·麥克納馬拉,在此之前他最出名的作品是去年入圍奧斯卡的《寵兒》,同樣是一部通過歷史故事延展開來的宮鬥戲。

仔細看這部劇的海報,大膽中透露出嘲諷。歷史背景搭配上現代故事,戲說歷史似乎正逐漸成為一種潮流。而那些以精品著稱的歷史正劇,不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統一被打上了吃力不討好的標籤。

想要徹底說清這其中的緣由,並不是一件容易事。這裡簡單提三部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分別是《大明王朝1566》、《甄嬛傳》以及《琅琊榜》。先說說《大明王朝1566》吧。很多人現在將其看作國產劇的巔峰,不過在剛播出的時候,它其實也是吃力不討好的典型。

2007年,湖南電視臺信心滿滿地拿下《大明王朝1566》的播放權,試圖通過這樣一部大製作吸引不同類型的觀眾,繼而完成節目內容的升級。事實證明,這一次的轉型以失敗告終。不僅如此,同一年播出其他幾部歷史劇,諸如《貞觀長歌》和《臥薪嘗膽》,收視率同樣慘澹。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轉折點,市場的選擇告訴無數的投資人,觀眾的需求已經發生變化,國產的歷史大劇逐漸走向沉寂。

《大秦帝國之裂變》劇照

四年之後,同樣是湖南電視臺。這一次他們吸取了教訓,雖然還是古裝劇,卻戳中了年輕觀眾的喜好,一部以穿越為主線的《宮》火遍大江南北。如果說楊冪主演的《宮》正式開啟了當年宮鬥劇的觀看熱潮,那麼同年由孫儷主演的《甄嬛傳》則是讓這股浪潮達到了最高點。什麼火就拍什麼,即便是面對看上去沒太大區別的古裝劇,也有著清晰的定位。清宮劇火,就絕不拍明朝的愛情。

差不多又過了四年,觀眾開始厭倦了各種阿哥之間的愛恨情仇。以架空歷史為背景的《琅琊榜》橫空出世,緊隨其後的是各種架空、奇幻、玄幻小說的影視化改編。摸索中,一個大家都知道的公式慢慢成型:大IP+小鮮肉(主演)+老戲骨(配角)。

只可惜,精品難覓。像《琅琊榜》那樣成功的類似劇集,再難出現。

很多人可能注意到了,以上的介紹,關鍵點並非某一部作品,而是時間。更準確地說,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產生新的熱潮。這些熱潮往往由一部現象級的作品開始,緊接著被另一部現象級的作品終結。時代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以至於沒有人敢輕易駐足停留,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整個市場淘汰。

為了不被淘汰,近年的國產歷史劇又衍生出了一種全新的風格,偽高級劇。什麼是偽高級劇?就是一味地追求服化道的精緻還原,而內容卻經不起反覆推敲。衣服看著靠譜,人物卻不靠譜。妝容用了十二分的心意,故事卻還是瑪麗蘇傑克蘇那一套。正像是檀香木的馬桶,用了再好的材料,也還是馬桶。

在我看來,歷史劇裡的服化道是面子,而精彩的故事才是真正的裡子。歷史劇不等於歷史,我們唯一能做的只是解讀歷史,除了要面對觀眾,更應該經得住時間的考驗。

提及優秀的歷史正劇,有一個名字不得不提——張黎。很多人可能不了解這個名字,但他的作品幾乎都是國產劇的代表作。張黎是北影78級的一員,和張藝謀陳凱歌他們是同學,攝影出身,也拍過好幾部優秀的電影,也拿過重量級的攝影獎項,最終沒有像幾位同學一樣紮根於電影行業,而是在電視劇行業大放異彩。

在拍攝導演處女作之前,張黎就已經作為藝術指導參與了胡玫導演《雍正王朝》的製作,該劇於1999年播出,創造了當時央視的收視記錄,也成為了國產劇歷史上永恆的經典。這之後,他導演了《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人間正道是滄桑》等諸多力作,從此被劇迷正式封神。

儘管在今天看來,他的幾部代表作都有不少和歷史不符的劇情,服化道的細節也會出現明顯的漏洞,但不可否認的一點,它們都是有著自己歷史觀的經典,尤其是劇中生動形象的人物群像,更值得我們反覆琢磨。換句話說,張黎的作品,拍的不是歷史,更是自己作為作者對於歷史的理解。當然,我們也不能忽略這其中編劇劉和平的貢獻。

《人間正道是滄桑》劇照

都說這些劇好,好在哪裡?舉一些例子吧。在《走向共和》的開頭有一場戲,李鴻章坐在桌子上一邊悠然自得地品嘗著鱸魚,一邊處理國家的政務。當他聽到日本人徵討清國策的消息,沒有發作,得知北洋軍艦的款項出了問題,不緊不慢。然而,當下屬匯報那隻準備進貢給太后的鸚鵡不吃不喝,拉的屎顏色不對的時候,他立馬停下了手中的筷子,由於太著急甚至多咳嗽了兩聲。

此處是李鴻章的出場,原本的劇情是他穿著文官的衣服出現在鏡頭裡,別看只是一個小小的改動,人物形象立馬多出了幾分耐人尋味。不只是簡單表明李鴻章的身份,同時也暗示了當時清朝所面臨的處境以及內外隱藏的矛盾。

這是張黎作品的特點,宏大的敘事往往落腳於細膩的人情世故,每一個人物在時代的裹挾下儘可能散發出自己的光彩。回看這些經典的時候,我們經常會產生一種感覺,這裡說的不就是當下的現實嗎?這種熟悉感並非預知未來,而是看透了歷史的脈絡以及歷史中的人。

很多看過《大明王朝1566》的觀眾可能不知道,劇中最關鍵的「改稻為桑」其實也是虛構的。可就是這樣一段並不存在的國策,徹底撥開了那段深藏的歷史。朝廷需要錢,以嚴嵩父子為首的內閣只能替嘉靖想出了這樣的辦法。

這個方向其實並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命令傳到底下演變成了各地貪官欺壓百姓的藉口和工具,反對嚴嵩的清流派挺身而出。從位高權重的皇帝,到朝廷上的幾大勢力,最後波及到各地的官員,商賈和百姓。最終海瑞作為代表孤身上疏,說出了沒有人願意指出的真相,這場禍亂真正的根源其實是皇帝自己。

為了駁倒海瑞,嘉靖想盡了辦法,甚至不惜親自前往監獄,劇中兩人針鋒相對的辯論讓人印象深刻,百看不厭。你說真實的歷史當中,嘉靖有可能這麼做嗎?當然不可能。

說到底,再好的歷史劇也無法徹底地還原歷史。擁有一顆尊重歷史和尊重觀眾的決心,才是拍好歷史劇最重要的前提。《大明王朝1566》虛構了很多故事,卻拍出某種意義上的真實,歷史本來是什麼樣子,我們如今根本無法確切知曉,但歷史給我們留下了什麼,卻可以在蛛絲馬跡中尋得一二。這部劇後來也得到了它應得的地位,被無數人所推崇。

張黎自己也說:「《大明王朝1566》讓任何文學藝術門類的人看了之後,再也不敢小瞧電視劇。」傲氣的背後,全都是底氣。一個不得不承認的現實——每一部歷史劇經典,都離不開創作者的用心,市場的支持,觀眾的喜愛。每一堆跟風的爛劇,同樣離不開創作者的「用心」,市場的「支持」以及觀眾的「喜愛」。

為什麼現在的國產正劇越來越少了呢?如果你問創作者,得到的可能是一聲嘆息:沒人看了。但真的沒人看了嗎?觀眾是需要培養的,你一直給觀眾餵屎,觀眾漸漸地就不覺得屎難吃了,反而會開始給屎分等級,說有的屎精緻有的屎粗糙,時間久了,就忘了飯是什麼味兒了。

很多人好奇,國產歷史正劇「死」了嗎?我覺得答案是否定的。越是經典的作品,隨著時間的沉澱越會散發出蓬勃的生命力。2017年,也就是《大明王朝1566》首播十年後,這部劇不僅復播,而且通過上線網絡的形式讓更多的年輕人知道了什麼才是國產劇的門面。

這樣的劇從未爆火,但一直在火。它們一直像星星之火般燃燒著,影響著一個又一個的年輕人,讓很多人開始思考過去,思考現在,思考將來。至於那些為了流量趕製出來的「偽歷史正劇」,或許在剛剛播完的那一刻便已經開始被觀眾遺忘。那才是真的死了。

相關焦點

  • 國產歷史正劇排行榜,不是所有古裝歷史劇都叫正劇
    因為我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所以我國的古裝電視劇特別多,但其實並不是每一部劇都能算作正劇,今天就來帶大家看一下,都有哪些電視劇能夠算作正劇。
  • 最經典的五部國產歷史正劇,這才是國產電視劇的正確打開方式
    國產電視劇,已經在資本的裹挾下走向令人痛心疾首的方向,小鮮肉,摳圖,尷尬的臺詞,拙劣的演技,毀IP,這麼關鍵詞頻頻地出現在觀眾的視野中。因此,觀眾們對優秀的國產劇越來越渴望,現在正在熱映的《大秦帝國之崛起》,總算給觀眾們帶來了一部優秀的國產歷史正劇,下面,小樓再給大家安利五部最經典的國產歷史正劇。01 《走向共和》導演:張黎編劇:盛和煜,張建偉主演:王冰,呂中,孫淳,馬少驊,李光潔集數:59集;每集45分鐘播出時間:2003年4月12日《走向共和》在豆瓣的評分高達9.6,位居國產劇第一。
  • 歷史正劇面臨高風險 觀眾對精品更加渴望
    在《大秦賦》第11集,華陽太后為阻撓嬴政入秦,放出風聲稱嬴政實則為呂不韋之子,嬴政對此謠言不僅沒有懷疑,還跑去質問呂不韋,說要與他浪跡天涯,即使當時嬴政還是個少年,但對於一個13歲即位、22歲親政、39歲就一統天下的千古一帝來說,即使是年少時期的嬴政也必然有過人的聰明才智,不會作出如此衝動的舉動,更不會說出如此激動的話語,這令觀眾們在看到這集時大呼狗血,《大秦賦》的豆瓣評分也在這集之後由8.9分直降至
  • 國產歷史正劇《大秦賦》:為何某瓣評分不錯,收視率卻很低?
    講到近年國產劇,從仙俠玄幻到都市戀情,想必每個人都能隨口說上幾部。 伴隨著的,腦海裡也會浮現出幾位比較有名的女藝人,諸如楊冪、楊紫等。 不僅是劇,還有主演,並非人盡皆知,但是名氣的確還算大。
  • 瑪麗蘇、小甜劇橫行的年頭,《大秦賦》這樣的正劇值得五星褒獎!
    ——《大秦賦》文丨舊故麻袋∨2020年只剩下二十幾天了,回顧今年的國產劇市場,除了幾部懸疑劇尚可一誇之外,其他就跟鬧著玩似的,能入眼說道說道的幾乎乏善可陳這種失望延續至12月,終於迎來了曙光,一部歷史正劇的空降讓爛劇扎堆的2020年國產劇市場看起來並非那般落寞,總之,這部劇概括成一個字,就是「穩」,有多穩?即便它長達78集,我也會一集不拉的把這劇追完。
  • 《大秦賦》豆瓣開分8分,久違的歷史正劇還是市場寵兒嗎?
    作為極為少見的國產系列劇,歷史題材劇《大秦賦》在央視八套開播後豆瓣開分即達8.0分,雖然不及該系列平均分8.5分起的高記錄,但多少是個不錯的開始。在歷史正劇已經逐漸沒落的當下,嚴肅敘事依然是否還保有吸引力,也備受業內外關注。
  • 「非常可笑」,李誠儒批《甄嬛傳》打著「歷史正劇」旗號「胡編亂造」
    李誠儒直言,這段甄嬛同果親王訣別的劇情,如果只當作茶餘飯後的消遣也無可厚非,但偏偏很多年輕人會把這當正劇看。「非常可笑的一個片段,引起了陣陣笑聲,難為你們了,多麼離奇的片段,歷史上沒有,生活中也不會有,還必須得相信。」
  • 頂級國產歷史正劇這頭銜它扛得起
    當我終於看到國產歷史劇攻城防守皆有章法,騎兵進攻有組織,步兵防禦有列陣,這是歷史的表。再當我看見辛柏青在家人和家國之間做出抉擇,青筋直爆吼出老秦人的血性,那是歷史的裡。不敢說,這部劇,完美無缺,和《大秦》系列橫比,新有新的壕,舊有舊的好,但必須說一句——這才叫真正的國產歷史劇。終於有一部國產劇,拍出了真正的古戰場很多「老秦人」說,看完第一集,感覺咱「大秦」有錢了。
  • 番外篇比正劇豆瓣評分還要高的《輪到你了》特別篇新鮮出爐
    除了正劇8.6分之外,連番外篇評分居然都這麼高,居然有9分,也是讓人意想不到。今天終於看到了特別篇,全片圍繞男女主的幸福生活展開,連我這個對老少戀不感冒的人都覺得甜死了。甜圭不愧是甜圭,談個戀愛都特麼的甜啊!劇情通過男主對女主的回憶展開,一次又一次的告白卻又被拒絕,直到第31次,女主終於姨母般微笑的答應。東京塔這個構圖可真美!
  • 10部最好的國產劇,全看過的觀眾是大神,你看過幾部?
    文|冷絲欄目|熱播劇冷絲這裡所說的最好看的10部國產電視劇,指的是各種類型的代表作品,也是該類型的巔峰作品。這10部國產電視劇所屬的類型分別是諜戰劇、抗戰劇、武俠輕喜劇、仙俠劇、歷史正劇、古代懸疑劇、家庭劇、罪案劇、宮鬥劇和反腐劇。冷絲相信很多人看過這10部劇中的大部分作品,你如果全部看過,你一定是電視劇迷,或者說是影視迷,你也有可能是影視界業內人士,所以說,你一定是「大神」。
  • 正劇御用男主楊志剛,居然是跳芭蕾出身?
    誰又能想到這樣鋼鐵硬漢形象的正劇御用男主角居然會是優雅柔美的芭蕾舞演員呢? 楊志剛此前參加過央視的《舞出我人生》、東方衛視《舞林大會》,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而這次能夠得到廣泛關注得益於他近期參加的熱門綜藝《演員請就位2》,這部話題度極高的網綜讓正劇男主角楊志剛走下神壇也成為了被品頭論足的對象。 1、哥哥捧出來的男主角
  • 豆瓣8.9,不用吹,年度國產劇王就是它了
    在很多人看來,短而精是未來國產劇的新出路。當然,觀眾追求「短」,也是對目前上星劇注水嚴重的一種無奈的抗議。之前小妹給大家推薦劇,都會避免那些冗長的裹腳布,但今天要說這部劇卻是個例外。基於此,歷史正劇就顯得彌足珍貴。《漢武大帝》《康熙王朝》《大明王朝1566》等經典歷史正劇儘管已經開播很多年了,但依然被觀眾津津樂道。而最近幾年最受觀眾追捧的正劇,必須是《大秦帝國》系列。
  • 從芭蕾舞演員到正劇御用男主角,如今的楊臣剛爭議不斷!
    誰又能想到這樣鋼鐵硬漢形象的正劇御用男主角居然會是優雅柔美的芭蕾舞演員呢?楊志剛的一段芭蕾舞視頻被傳到網上引來了不少的熱搜,熒幕上的鋼鐵硬漢,讓人很難與優雅、柔美的芭蕾舞聯繫在一起。而他專業的身段、輕盈的步伐,北京舞蹈學院芭蕾舞系畢業的實力背景更是令人吃驚,可謂深藏不露,現實版的鐵漢柔情。
  • 歷史正劇<天地人心·王陽明>將開拍 講述王陽明心學實踐
    人民網北京8月26日電 為深入挖掘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40集大型歷史正劇《天地人心·王陽明》將於2021年6月開拍。據介紹,《天地人心·王陽明》通過戲劇化、藝術化,深入淺出地闡述心學哲理,用生動的故事展現王陽明對心學的實踐與傳授。該劇講述了明朝一代傑出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王陽明為立德、立功、立言而探索奮鬥的一生。
  • 分析一下《刺客伍六七》劇場版《怪物必須死》,會講什麼故事?
    就經常出現「xx必須死」這句臺詞。一般來說這句臺詞的語境都非常輕鬆,所在的作品都比較搞笑,《海賊王》提到「桃之助必須死」的時候,都是以搞笑情節為主。所以《刺客伍六七》以《怪物必須死》作為劇場版的標題,也暗示了劇場版會走搞笑路線。當然《刺客伍六七》製作組,一向喜歡「騙觀眾」,《怪物必須死》會不會標題搞怪劇情致鬱呢?咱們還得拭目以待。
  • 看易烊千璽無實物表演登山,才知啥叫影帝級演技,難怪正劇資源多
    看易烊千璽無實物表演登山,才知啥叫影帝級演技,難怪正劇資源多如果要說現在的娛樂圈00後藝人中的優質代表,那易烊千璽絕對是榜上有名的。從出道到現在可以說是在觀眾眼皮底下長大的。看易烊千璽無實物表演登山,才知啥叫影帝級演技,難怪正劇資源多。在拍攝花絮中,易烊千璽無實物表演登山。穿著登山裝的他完全表演出了精髓。感受到大風的阻礙,艱難前行腰都直不起來,連雙腿都在發抖打顫。甚至是在回頭看女主的時候,累的氣喘籲籲的神態也都很真實。如果不看周邊的環境真以為他是在登山,真的有很大的風在阻礙他前行。不得不說這樣的易烊千璽真的很有魅力。
  • 國產電視劇裡那些《沉默的真相》
    或許他想明白了:惹上流量明星橫豎一死,乾脆豁出去當個烈士,於是對瑪麗蘇、三角戀、霸道總裁愛上我、滿朝文武愛上我、不明生物愛上我……的鮮肉劇直接開噴。除了內容爛之外,演員不背臺詞,劇情直接注水,收視完全造假,國產劇各環節墮落之快,男足都追不上。所以就有人講:行業出現重大危機,導演不說話,演員不說話,製片人不說話,只有幾個編劇站了出來,著實令人敬佩。
  • 國產影視劇中的「二十五史」!
    作為一個歷史大國,歷史劇當然是國產劇中不可或缺、甚至是分量很重的一個部分。 從三代到秦漢,再到隋唐,最後到宋元明清。 其中有一些正劇更是以還原、真實為主,將那段浩瀚煙塵的故事講給我們聽。 1、《東周列國·春秋篇》
  • 豆瓣評分高達8.5,《大秦賦》憑什麼被稱為國產劇之光?
    在如今國產劇爛片成堆的時期裡,它的出現就宛如晴空裡的一聲「驚雷」。一出手,就驚豔了四座,妥妥的今年歷史正劇一把手位置。如果你不經常關注一些國產歷史電視劇的話,估計你會對這個名字感到極為陌生。但要是提起它的前作,估計很多人都會恍然大悟。
  • 假面騎士:逢魔時王被國產盜版,造型詭異無比,慘成帝騎的卡片!
    而且他的能力也很恐怖,在正劇中一拳就把曾經的反派擊殺,並且將帝騎怪人打敗,是一個傳奇騎士。因此很多人會入手逢魔時王的周邊,這就引起了國內盜版商的注意。逢魔時王其實國產盜版玩具商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有可能劇中剛出現,他就已經出現在國內的市場了,對他們來說,重要的不是質量,只要能夠蹭上熱度就可以了,甚至完全就是粗製濫造,和正劇中的形象可謂是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