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 《玉樓春·春恨》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普及,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變得越來越頻繁,各國人民之間的聯繫也越來越緊密。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跨國學習,跨國生活,跨國戀甚至是跨國婚姻也不再是稀罕事兒。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國門更加的自由開放了,不僅有不少國人走出去,也有不少老外走進來。他們來到中國工作,生活,最後定居於華夏大地,完美生動地詮釋了地球村和睦相處的理念。在安徽省,有一對夫婦,妻子是一名印度女孩,嫁給了安徽農民後,還為其改姓名,後來又把妹妹介紹給丈夫弟弟。他們的愛跨越了幾千裡,跨越了國界,跨越了文化,美好又單純,幸福又簡單。
這名女子來自印度,叫田瑪丫,家中姊妹兄弟眾多,因為要養的孩子也多,家中經濟條件也很拮据,父母常常為此感到艱難。之後,父親還生了一場大病,全家人的重擔都落在了母親身上,家中更是捉襟見肘。為了解決生存問題,祖父帶著一家人去到了緬甸尋求出路。
田瑪丫自小就很懂事,見自己家中經濟困難,於是便早早就輟學了,開始外出打工掙錢補貼家裡。但年紀尚幼的她又能做什麼工作呢,找到的工作收入也很少。後來,田瑪丫聽朋友說可以去中國闖一闖,那裡機會多,收入也更高,無論怎麼看條件都會比在這裡好。看似無心的話卻被她一直記在了心裡,中國於她來說是個神奇的國度,她想要去。終於,機會來了,在朋友的幫助下,她來到了中國的南京打工,剛開始的一段時間是艱難的,但經過了自己的努力,家裡經濟條件已經眼見得變得好起來,她的內心也逐漸變得開朗起來,生活終於有了起色了。
在中國,她感受到了來自異國他鄉的溫暖,周圍的人都很友好,對她都很照顧,平時也很熱情,她收穫了許多東西,在這裡她看到了自己人生的希望,得到了不曾有過的尊重。即便來到中國不久的她也深深地愛上了這片土地,中國於她來說就是第二故鄉。在中國呆的時間越久,她的生活習慣也越來越偏向中國,她很愛中國菜,也說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甚至她還在這片土地上找到了自己的心上人。
在南京,田瑪丫結識了田孟冰,也就是她的未來丈夫。田孟冰來自安徽的一個小地方,家人世代務農,他也是早早便出門在外打工了。相同的經歷讓兩人更加投緣,認識沒多久兩人便亦如多年未見的老友一般,無話不談。因為經常敞開心扉交流,兩人之間的情愫便逐漸顯露出來,沒多久兩人便確定了關係,很快結了婚。
婚後,田瑪丫跟隨丈夫回到了安徽,並且改了名,隨著丈夫姓,沒多久兩個可愛的孩子也降臨了,一家四口羨煞旁人,溫暖簡單又幸福。據田瑪丫說,之所以改名除了對丈夫愛得很深,還包括自己對中國的深情。她很慶幸自己能夠找到這個踏實肯幹的男人,自己目前的生活很幸福,她很滿足。在這裡,她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與方向,她的未來不再是一片灰暗。
帶著對中國的愛,她也在向自己的家人傳遞中國的美好。穩定之後,她曾向自己的妹妹介紹丈夫家族的弟弟,希望兩人能夠有緣在一起。在她的安排下,妹妹和丈夫同族弟弟順利見了面,兩人都很滿意,之後妹妹便順利的嫁入了中國,生活也很幸福美好。
結語
田瑪丫的經歷完美地詮釋了愛是不分國界的,可以跨越種族,跨越地理。真正的愛沒有那麼多附加條件,愛就是愛了,無論貧窮還是富裕,不論階級,不論過往,只為攜手一生。
圖片源於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