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8 16: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清
粉
彩
人 物 故 事 瓷 瓶
中國
全世界第一個燒出瓷器的國家
所以,中國的英文就是China(瓷器)
自古以來,瓷器便受到文人墨客的熱捧
今天要介紹的就是一件瓷器
清同治·粉彩人物故事瓷瓶
粉
彩
該瓷瓶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徵集於南陽市北石橋鎮,口徑34釐米,底徑41釐米,高89釐米,器形較大,工藝精美,為國家二級文物。
粉彩是一種瓷器低溫釉上彩。在康熙末期,受琺瑯彩的影響,在原本五彩的基礎上發明了一種中西合併的全新釉彩,是五彩進一步發展與升華的結果。粉彩既有中國顏料和中國技法,也有西方顏料和西方技法,是個「混血兒」。
裝
飾
瓷瓶葵口,卷沿,長頸,筒形腹略鼓,向下漸收為平底,圈足。頸部兩側飾對稱獅形耳,每耳為子母獅上下嬉戲狀。肩部兩側雕飾兩對螭虎,每對一紅一藍兩種釉色。
瓷瓶為白地粉彩,繪花鳥人物,裝飾繁縟。口沿上繪一周粉彩花蝶紋,瓶腹兩側以連續回紋勾勒方形邊框,形成兩面開光,開光內繪三國人物故事圖案,近底處飾一周蓮瓣紋。
彩
繪
粉彩色彩豐富,所用彩料有紅、綠、藍、黃、黑等色,所繪人物的面部、衣服、鞋子都用相應的色彩渲染,栩栩如生。紅花綠葉,每一種顏色都有豐富的層次,粉潤柔和,秀麗雅致,非常美觀。
瓶上所述三國人物故事圖,一面為取材於《三國演義》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銅雀臺的故事:畫面上有一臺,用藍彩書寫銅雀臺三字銘文,臺頂筒瓦繪出。臺上坐三人,正中穿紅袍者為曹操,其左右為文武官員陪著,正在向臺下觀看。臺下左上邊丘陵上有垂柳一棵,鬱鬱蔥蔥,樹上掛一紅色戰袍。右邊眾武將正騎馬搭弓射箭,躍躍欲試,欲取紅袍。
另一面為趙子龍救阿鬥的故事:千軍萬馬中有一騎白馬、穿盔甲、懷揣小兒者為趙雲,他正拿戟握劍、左衝右突。
文 | 物 | 故 | 事
清同治·粉彩人物故事瓷瓶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由河南省文物商店兩位同志在石橋鎮附近徵集到的,由於該瓷瓶造型較大,畫面內容豐富,製作工藝精美,文物價值較高,南陽市文化主管部門要求把它留在南陽。文物商店同志不同意,到省有關部門開了介紹信,第二次來南陽想帶走瓷瓶,南陽市文化主管部門據理力爭,歷經曲折才把瓷瓶保留下來。
2008年3月,該瓷瓶作為瓷器精品,被選中參加中國在日本舉辦的《大三國志》文物展。瓷瓶走出國門,先後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等地展出,展示了中國瓷器的精美工藝,促進了中日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
來源:南陽日報
原標題:《南陽市博物館館藏文物的故事⑮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一件粉彩瓷瓶繪製了百餘人物~》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