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晚間,華僑城披露12月份公司主要業務經營情況。
12月,公司實現合同銷售面積123.89萬平方米,環比11月的56.36萬平方米猛增119.82%。
12月,公司實現合同銷售金額225.30億元,環比11月的139.11億元增加61.96%。
公司12月的銷售像萬科一樣,來了一次大爆發,不過銷售金額61.96%的增速遠低於銷售面積119.82%的增速,這反映在單價上是12月的單價比較低,為18,185.49元/平方米,遠低於10月和11月(均在2.3萬元/平方米以上)。
2020年全年,公司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面積465.06萬平方米,2019年全年為252萬平方米,同比大增84.50%。
2020年全年,公司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1,051.54億元,2019年全年為863億元,同比增速為21.91%,這一增速遠低於銷售面積84.50%的增速,說明單價下降明顯。
12月低單價房屋的放量銷售,令公司的銷售單價進一步下降,2019年公司的單價高達34,220.45元/平方米,2020年下降到22,610.85元/平方米,降幅達33.93%。
2020年九家主要房企單價如下:
儘管同比下降幅度較大,華僑城的單價依然傲視群雄。
小結:對於華僑城來說,高毛利的決定因素是哪一種拿地模式下的房屋銷售得多。如果是文旅綜合體拿地後開發的房屋銷售比例高,那麼毛利就比較高;如果是招拍掛拿地後開發的房屋銷售比例高,那麼毛利就會向行業平均水平看齊。因公司披露的月度數據簡略,只能等到以後的各年的年報來揭曉答案了。
西米衣谷公眾號房地產系列文章:
《萬科、金地、保利、新城等八家房企2020年賣房面積、收入對比》
《111家房企五年毛利率排名:華僑城A第二,萬科A四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