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幹地支,六十花甲子

2020-12-13 騰訊網

天幹,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文字計序符號,共10個字: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循環使用。

中國等漢字文化圈國家古代常以之來命名、排序、紀時。天幹最晚在先商已經開始,明顯的證據是商族領袖之稱號為上甲、匸乙、匸丙、匸丁、主壬、主癸。正式將這十個符號命名為天幹應該與地支有關:幹為主幹,支為分支,兩個相對的命名應當是一起出現的。在商朝開始出現天幹與地支配合用以紀日,使用幹支紀年要更晚一些。

關於天幹何來說法眾多,其中一種是古人根據事物十個狀態排序以定的,視為循環。其中植物的生長就是一例︰按

1. 甲就是「鎧甲」,指萬物破殼,植物破土萌芽;

2. 乙就是「軋」,指萬物初出地面,呈彎曲狀;

3. 丙就是「炳」,指萬物長勢旺盛;

4. 丁就是「壯」,指萬物的長勢猶處於青春期,成長壯實;

5. 戊就是「茂」,指萬物生長最茂盛的時期,是為最頂峰;

6. 己就是「起」,指植物開始屈曲其形;

7. 庚就是「更」,指植物枯萎衰亡,始入土中,與乙相反;

8. 辛就是「新」,指萬物更新;

9. 壬就是「妊」,指陽氣正潛地中,萬物被養育;

10. 癸就是「揆」,指萬物閉藏於土,萬物萌芽。

現代研究的結論之一是天幹源於原始人類以人體部位計數、排序,下面列出《說文解字》中的釋義:

1. 一曰人頭宐為甲,甲象人頭。

2. 乙承甲,象人頸。

3. 丙承乙,象人肩。

4. 丁承丙,象人心。

5. 戊承丁,象人肋。

6. 己承戊,象人腹。

7. 庚承己,象人齋。

8. 辛承庚,象人股。

9. 壬承辛,象人脛。

10. 癸承壬,象人足。

天幹的十個符號按其自身的含義可以與五行的五個符號和五方進行匹配。

甲、乙為木、東方

丙、丁為火、南方

戊、己為土、中央

庚、辛為金、西方

壬、癸為水、北方

天幹也有陰陽之分:

甲、丙、戊、庚、壬,屬陽。

乙、丁、己、辛、癸,屬陰。

地支是指木星軌道被分成的十二個部分,記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木星的公轉周期大約為十二年,所以中國古代用木星來紀年,故而稱為「歲星」。後來又將這十二個部分命名,這就是「地支」。 地支循環使用,一周期為12個,若與天幹配合使用,則以60個為一周期,可用於記錄年、月、日、時辰。所謂「生辰八字」即出生時刻年月日和時辰的幹支,共八個字,因以得名。紀年時,每個地支對應一個屬相,也叫生肖。紀月時,每個地支對應二十四節氣自某節氣(非中氣)至下次節氣,以交節時間決定起始的一個月期間,不是農曆某月初一至月底。許多曆書註明某陰曆月對應某幹支,只是近似而非全等對應。紀時辰時,每個地支對應固定的一段時間(時辰)。中國古時把一晝夜分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個時辰,合現在的兩個小時。每個時辰都有固定的地支作名稱,從夜間十一點算起,第一個時辰是子時,即為半夜十一點到一點。以12時辰為1日之紀時法,在《周髀算經》已有雛型。幹支紀時法之源起年代則未明。

十二地支太極雕刻

地支紀月時對應的節氣時間段、中氣、近似農曆月份、近似公曆月份、對應的生肖、紀時的時刻(UTC+8)、季節、方位等列表如下。

每年都有一個生肖,在該年出生的人就「屬」該對應的生肖。人的歲數之12的倍數即為本命年,因為當年的生肖和人的生肖相同。

幹支是天幹與地支的合稱,由兩者經一定的組合方式搭配成六十對,為一個周期,循環往復,稱為六十甲子六十花甲

古代中國用以記錄年、月、日、時。日本、朝鮮、越南、琉球等漢字文化圈地區也曾跟隨古代中國,使用幹支來記錄時間。

用幹支紀年法紀年時一個周期為六十年,所以也用「甲子之年」或「花甲之年」來形容60歲的老年人。幹支歷作為中國傳統曆法,在古代中國一直使用,從未間斷。因此對研究歷史相當有幫助,便於推算歷史時間。

·十幹

陰陽五行是針對十幹表示命運的說法,用了五行(木、火、土、金、水)與陰陽(陽為兄、陰為弟)配對。

十二支皆有相對應的五行。四季所對應的五行為:春季為木、夏季為火、秋季為金、冬季為水,土則是對應各季節的最後一個月分,用於表示季節轉換。另外日語的訓讀來自地支所對應的生肖,比如「亥」的訓讀い(i)來自於いのしし(inoshishi),日本漢字寫作「豬」。 陰陽五行說是起源於中國的戰國時代,為鄒衍的五德終始說與陰陽思想相互結合所產生。並且與幹支結合而成為幹支五行說,進一步成為天地間萬物的根本起源。幹支可以表示方位和角度。

· 方位:正北亦稱「子」,正南亦稱「午」,正東亦稱「卯」,正西亦稱「酉」。

· 角度:「子」為0度或360度,要放在30度十二地支。「醜」為30度,「寅」為60度,「卯」為90度,「亥」為330度。

相關焦點

  • 天幹地支如何配六十甲子?幹支含義是什麼?地支的十二生滅狀態
    十天幹十二地支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幹支紀法。
  • 詳解六十花甲子,巧記憶
    幹支速記法:手掌速記,地支在手掌的位置天幹在手指的位置一定先要記住位置天幹地支在手掌的位置,在後面才好根據幹支表變化來用手指掐出幹支紀年法的四柱。這也是基礎。下面詳解六十花甲子,首先要明白一個天幹+一個地支組成一個年份,比如最近的甲子年是1984年,那麼下一個組合呢?跟明顯就是乙丑年也就是1985年。詳見下圖:看這篇文章的人我相信是70-80後居多,那麼既然都生活在這個年代,只需要你住甲子年是1984年即可,剩下的按順序往下推就可以了。
  • 天幹地支五行解讀
    、庚申、辛酉、壬戍,到癸亥為止,共合為六十數,之後再從甲子開始循環。天幹的運行周期為十,以十個時辰、十天、十個月、以及十年為一個個不同時段的周期,並不斷地有序地反覆循環,形成穩定的周期律。地支的運行周期為十二,以十二個時辰、十二天、十二個月、以及十二年為一個個不同時段的周期,並不斷地有序地反覆循環,形成穩定的周期律。天幹地支的配合,製造出一個以六十個時辰、六十天、六十個月、以及六十年為一周的運行周期,並不斷地有序地反覆循環,形成穩定的周期律。
  • 天幹與地支的作用關係
    十天幹與十二地支經過六輪的配對組合,形成了六十個幹支組合,一個人的八字,就是由這六十個幹支組合當中的四組來構成的,搞清楚這六十個幹支組合的作用關係,對判斷八字信息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一節就講講這六十個幹支組合的作用關係。幹支之間的作用關係是根據五行生剋關係得來的,同時還要結合地支藏天幹的原理來做分析。
  • 天幹地支讀音和算法詳解
    天幹地支簡稱幹支,是夏曆中用來編排年號和日期用的。天幹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叫天幹;地支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稱十二地支。以一個天幹和一個地支相配,排列起來,天幹在前,地支在後,天幹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幹配陽支,陰乾配陰支(陽幹不配陰支,陰乾不配陽支),共有六十個組合,稱為「六十甲子」。我國人民過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環起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
  • 六十甲子與六十四卦配卦表
    六十甲子配卦口訣道藏提要撰人不詳。似出於隋唐。一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本篇為推算祿命之曆書。按算命術士之說,上天每口皆有神靈輪流值日,世人出生之日(即本命元辰日)所遇當值之神,即其本命神,決定其一生命運。本書中以天十地支相配編成六個甲子日曆,並列舉每日當值神名、所屬星宿及其侍從官吏名額。
  • 十二天幹地支與五行精髓全部在此!
    天幹地支,簡稱「幹支」,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幹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組成了幹支紀元法。2018年是什麼年?2018是狗年,2018年是戊戌年,又稱未戌狗年。
  • 野蠻殘忍舊風俗:六十花甲子,不死活埋
    【愛家務】官網  http://www.i-jiawu.com(維護中)====================================導讀解讀:六十花甲子的意思惡俗所謂天幹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就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六十花甲的意思我國傳統曆法是用天幹和地支表示年月日時。
  • 八字是怎樣用天幹地支搭建的模型來模擬人生和世間萬物
    六十花甲子圓圖十天幹: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幹和地支兩兩相配組成的六十花甲子是古人用了記錄描述時間的符號六十花甲子是幹支由甲與子相配開始,一直配對到癸亥結束,剛好是60對,所以稱之為六十花甲子,六十花甲現在主要應用於數術佔卜方面。八字是數術的一種,八字的組成也就是用六十花甲子記錄每個人的出生時間點,即年月日時,每個時間由一組幹支組成。
  • 《六爻預測》中納入天幹地支的規律
    當我們用蓍草或是金錢起好卦後,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把天幹、地支裝入卦中。天幹納入大成卦中的規律是什麼呢?地支納入卦中的規律又是什麼呢?如何才能提高預測的準確性呢?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我,當我看到《邵子神數》中「後天納音圖」時我看到了規律。這個規律與平時我們看到的《六爻預測》法的納甲信息有些地方是不一樣的。
  • 純乾貨:如何簡單推算自己生辰八字,國人必學的天幹地支紀年法
    給大家打個樣,假如現在是陽曆2020年8月21日下午3點半,那在天幹地支紀年法中這個時辰庚子年、甲申月、丙申日、戊申。假如這個時刻有寶寶出生了,這裡的「庚子甲申戊申」就是這個寶寶的生辰八字,命理學也叫四柱,根據四柱與天幹地支的五行結合,有可推出其五行。下面開始講重點了!下面的內容,必要時需要做好筆記,必要時可停下來整理思路。
  • 天幹地支搭配的規則說明
    二、幹支紀年的搭配規則十天幹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組成了幹支紀年法。請一定注意,我這裡說的「依次」這兩個字,就是天幹按照上面的序列向前推進的時候,地支也是按照序列向前推進的,也就是當某一年天幹「甲」和地支的「子」搭配的時候,組成「甲子年」。
  • 天幹地支與五門十變
    天幹地支天幹,是指天幹地支中的十個天幹。原始十天幹曰:「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天幹地支形成了中國特有的曆法,用來紀年月日時。在《易經》與中醫體系中天幹對應諸多相關信息,如地理方位,五臟六腑等萬物類像。
  • 天幹地支代表的意義與推導幹支紀年的方法!
    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單數為陽雙數為陰,通過陽對陽、陰配陰,總共形成了60個組合,所以也叫六十甲子。紀年時,每60年一個循環,稱為一元,一元又分為三運,20年一運,上中下三元共180年又組成一會。幹支甲子據《呂氏春秋》《五行大義》記載,最早是人文始祖黃帝命大撓所創。從考古學挖掘的甲骨文刻辭推測,至少在商朝第四代國君太甲時期就已廣泛使用。
  • 怎樣利用公元計年換算天幹地支計年
    天幹地支計年法是我國古老傳統的紀年方法,分別由天幹和地支組合一起計年,就是將十大天幹和十二地支按順序搭配組合成幹支計年,搭配剛好六十年為一周期
  • 六十甲子本命元辰和六十甲子太歲神屬於不同的神祇
    有的宮觀將六十甲子供奉在元辰殿中是否符合道教信仰?本命星官,是怎麼回事?帶著這些問題一起看看吧。本命元辰的第二種說法,即是以六十甲子作為本命星官和元辰星官。陽男陰女,衝前一位是元辰。陰男陽女,衝後一位是元辰。也就是說,陽年男命以本命地支對衝的前一位為元辰星官,女命則以本命地支對衝的後一位為元辰星君。陰年男命女命則相反。
  • 天幹地支代表的意義是啥?如何推算幹支紀年?
    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單數為陽雙數為陰,通過陽對陽、陰配陰,總共形成了60個組合,所以也叫六十甲子。紀年時,每60年一個循環,稱為一元,一元又分為三運,20年一運,上中下三元共180年又組成一會。
  • 60甲子,如何尋找旬空,熟記掌訣法
    一、六十甲子周期表中國古代曆法採用天幹與地支搭配的方法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稱為「幹支紀年法
  • 天幹地支五行屬性
    天幹地支產生炎黃時期,天幹地支紀年法以立春作為一年的開始而不是以農曆的正月初一。在中國古代的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生辰八字五行是指八字的天幹地支五行。天幹地支根據中國五行理論,字的五行屬性分為金、木、水、火、土共五種五行屬性,每個漢字對應一種五行屬性。
  • 《易經》六十花甲子納音釋義:甲子 乙丑
    甲子,乙丑納音為海中金。為什麼叫它為海中金?子醜為陰陽始孕,象人在胞胎中。也象那海中的金被大海所包藏,沒有顯露出來,有名而無形。甲子乙丑就有包藏的象,有聞其名而不見其人的象,有懷孕的象等。甲子,海中金,為寶物。為什麼說它是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