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丹東一位父親徐先生,因為14歲厭學兒子,選擇了辭職帶兒子環遊中國,體驗生活,想通過旅途讓孩子重新思考人生的價值。
兒子現在上初二,而且處於青春期變得非常叛逆,又厭學,與其逼迫他繼續學習,不如這段時間讓他思考一下,讓他有個更好的心態懂得學習,想通了在好好學,會事半功倍的,於是徐先生駕駛一輛拖掛式房車,帶著兒子進行著萬裡徵程。父親徐先生介紹,他們12月13號從家開始出發,他們從丹東東港朝著這次的目的地麗江出發,全程4000多公裡,每走一站都會和孩子一起看看書,討論一下,寫下這段時間的經歷和感受。父親徐先生的這一做法讓身邊的很多朋友都持有懷疑的目光,但是自己的孩子自己了解,他相信自己這樣的做法,會給孩子帶來不一樣的認知,相信孩子在短暫的迷失之後會再次上路。
在上個年代「中國式」的父愛:深沉而內斂,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越來越多的父親已經學會了表達,表達自己對孩子那份愛,現在也有人提出疑問:「中國式父愛」到底是什麼?其實我想應該是多種的,現在的中國式父愛不僅僅是深沉的,而且也是熱烈的。
高爾基曾經說:「父愛是一部震撼心靈的巨著,讀懂了它,你也就讀懂了整個人生。」是的,我們的一生,尤其前半生,大多數都是和自己父母在一起,我們每天都在面臨著父愛,但是可能我們真正能夠理解的時間卻寥寥無幾,因為每天忙碌的生活,慢慢習慣了這樣的親情,認為那是理所當然的情感。中國式的父子,父親會為了孩子,盡心付出,甚至無畏。雖然在成長路上會有矛盾和衝突,但始終有無法割斷的親情與羈絆,和父親對孩子的愛。
我們看過影片《流浪地球》,在父與子最後的告別中,推動地球離開木星引力,需要5000多公裡的燃料,父親駕駛空間站的燃料撞向木星,完成地球拯救計劃,其實他也是拯救地球上的兒子,拯救地球顯得偉大,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親都會做這樣無畏舉動。中國父親大多數,因為工作的繁忙,陪伴孩子的時間非常少,對孩子有一種強烈的愧疚感,大部分男人不善於表達,只會深深地藏在心裡。這也是為什麼孩子小的時候更和母親親,在年輕的時候無法讀懂父親的原因,當自己為人父母后,慢慢地理解了這份深沉的父愛。
中國式父親,不像母親那般細膩,而且沒有太多陪伴,如果有些長期需要出差的父親,可能對於孩子來說更多的只是稱呼,有時候感覺很遠,有時候又感覺很近。作為父親我們應該更多地學會思考,雖然忙於工作,出差加班,很少能陪伴孩子,這個因為生活的壓力家人會理解,但是也要學會適當的給孩子說說自己的壓力,讓孩子有更多的理解,不僅僅是什麼事情都要一個人抗,尤其男孩應該更懂父親。
主持人馬丁在《我是演說家》中講述了他與父親的關係,從小父親就是訓斥他,每天類似這樣的話:「瞧你那吊兒郎當的樣,坐沒坐相,站沒站相」,對他的評價並不會太高,很少去誇他,給他深深的挫敗感,這在成年之後也對他有很大的影響,這有著無數中國父親的縮影。我們應該更多地思考,去表達笨拙,卻很深情的父愛,而不是每天都是嘴上嫌棄你,心裡卻為你驕傲,常常只做不說,每天努力的工作,掙錢,當孩子需要錢的時候哪怕傾其所有,也要把省吃儉用的每一分錢都拿出來。
有時候適當地在孩子面前軟弱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尤其對於兒子,學會表達相信父子間的遺憾會少很多。 對子女多一些陪伴,跟孩子多一些平等的交流,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和肯定,也是他們需要改進的地方。家庭是孩子的一面旗幟,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不管什麼方式,我們都要做好言傳身教,言傳身教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做個言行一致的父親。
我家有位鄰居,非常重視孩子教育,省吃儉用花錢讓孩子上最好的學校,甚至高價一對一請老師給孩子補課,在家裡父親也非常嚴厲,動不動就暴力教育孩子。但是孩子非常叛逆,經常逃學,上初中後經常和一幫小混混到處遊手好閒,打架鬧事。兩個兒子高中沒讀完就被學校開除了,也沒有一所學校願意接收。究其根源是父親的緣故,他自己文化程度不高,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但是因為生意賺了點錢,每天自己到外面花天酒地,和自己的妻子也經常吵架,妻子不離婚完全看在孩子的面子。每次暴力孩子的時候,孩子甚至大吼你有什麼資格管我。
這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吧,孩子長時間耳濡目染,再加上逼迫式教育,肯定會適得其反的。但是有些孩子任何時候都不會差了,原因也是來源於他的品質,父親很多時候不會表達,但是更多的時候確實是孩子的榜樣。往往很多樸實的父親,他們總習慣於默默地養家餬口,默默地舔舐傷口,對孩子的影響更深,這是「中國式父親」最笨拙也最可愛的地方,他如此愛你,愛到不想讓你知道,他為了你付出了多少。
我相信徐先生叛逆的兒子,通過這些的旅行會認識到父親對自己的愛,同時也很感恩父親,也許以後的多年,每當遇到困難孤獨無助時,想起這個時候父親,內心就會生出一股堅定的力量激勵他一直努力向前。
寫在最後,其實想說:其實每一位父親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但是許多人都要等到父親垂垂老去的時候,才能體會到他的良苦用心。這並不是誰的錯,只是如果能夠早一點,再早一點地去理解那份「中國式父愛」,相信父子之間的遺憾會少很多。無論如何,哪怕地球在流浪,父愛也從不曾流浪!
最近家長們反應能在曹老師視頻號學到很多乾貨,大家一定要記得長按下面二維碼關注視頻號哦~
- End -
相關閱讀
父親角色的重要性
充滿儀式感的教育,孩子才會更好學
孩子有早戀傾向,家長該如何正確引導?
孩子最需要的不是玩具,而是家長的陪伴
我給孩子打5分,孩子卻給我打了10分
孩子絕食,只因為媽媽做了這件事...
作者:知子花,部分內容源於騰訊新聞、育兒師Linda,侵刪。知子花教育(ID:zhizihuajy),18年專注於心理學和家庭教育領域,20000+海量原創家庭教育案例,掃碼關注我,了解更多教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