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兒子厭學,父親辭職帶他週遊全國,中國式的父愛深沉又熱烈

2021-02-21 知子花教育

遼寧丹東一位父親徐先生,因為14歲厭學兒子,選擇了辭職帶兒子環遊中國,體驗生活,想通過旅途讓孩子重新思考人生的價值。

兒子現在上初二,而且處於青春期變得非常叛逆,又厭學,與其逼迫他繼續學習,不如這段時間讓他思考一下,讓他有個更好的心態懂得學習,想通了在好好學,會事半功倍的,於是徐先生駕駛一輛拖掛式房車,帶著兒子進行著萬裡徵程。父親徐先生介紹,他們12月13號從家開始出發,他們從丹東東港朝著這次的目的地麗江出發,全程4000多公裡,每走一站都會和孩子一起看看書,討論一下,寫下這段時間的經歷和感受。父親徐先生的這一做法讓身邊的很多朋友都持有懷疑的目光,但是自己的孩子自己了解,他相信自己這樣的做法,會給孩子帶來不一樣的認知,相信孩子在短暫的迷失之後會再次上路。

在上個年代「中國式」的父愛:深沉而內斂,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越來越多的父親已經學會了表達,表達自己對孩子那份愛,現在也有人提出疑問:「中國式父愛」到底是什麼?其實我想應該是多種的,現在的中國式父愛不僅僅是深沉的,而且也是熱烈的。

高爾基曾經說:「父愛是一部震撼心靈的巨著,讀懂了它,你也就讀懂了整個人生。」是的,我們的一生,尤其前半生,大多數都是和自己父母在一起,我們每天都在面臨著父愛,但是可能我們真正能夠理解的時間卻寥寥無幾,因為每天忙碌的生活,慢慢習慣了這樣的親情,認為那是理所當然的情感。中國式的父子,父親會為了孩子,盡心付出,甚至無畏。雖然在成長路上會有矛盾和衝突,但始終有無法割斷的親情與羈絆,和父親對孩子的愛。

我們看過影片《流浪地球》,在父與子最後的告別中,推動地球離開木星引力,需要5000多公裡的燃料,父親駕駛空間站的燃料撞向木星,完成地球拯救計劃,其實他也是拯救地球上的兒子,拯救地球顯得偉大,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親都會做這樣無畏舉動。中國父親大多數,因為工作的繁忙,陪伴孩子的時間非常少,對孩子有一種強烈的愧疚感,大部分男人不善於表達,只會深深地藏在心裡。這也是為什麼孩子小的時候更和母親親,在年輕的時候無法讀懂父親的原因,當自己為人父母后,慢慢地理解了這份深沉的父愛。

中國式父親,不像母親那般細膩,而且沒有太多陪伴,如果有些長期需要出差的父親,可能對於孩子來說更多的只是稱呼,有時候感覺很遠,有時候又感覺很近。作為父親我們應該更多地學會思考,雖然忙於工作,出差加班,很少能陪伴孩子,這個因為生活的壓力家人會理解,但是也要學會適當的給孩子說說自己的壓力,讓孩子有更多的理解,不僅僅是什麼事情都要一個人抗,尤其男孩應該更懂父親。

主持人馬丁在《我是演說家》中講述了他與父親的關係,從小父親就是訓斥他,每天類似這樣的話:「瞧你那吊兒郎當的樣,坐沒坐相,站沒站相」,對他的評價並不會太高,很少去誇他,給他深深的挫敗感,這在成年之後也對他有很大的影響,這有著無數中國父親的縮影。我們應該更多地思考,去表達笨拙,卻很深情的父愛,而不是每天都是嘴上嫌棄你,心裡卻為你驕傲,常常只做不說,每天努力的工作,掙錢,當孩子需要錢的時候哪怕傾其所有,也要把省吃儉用的每一分錢都拿出來。

有時候適當地在孩子面前軟弱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尤其對於兒子,學會表達相信父子間的遺憾會少很多。 對子女多一些陪伴,跟孩子多一些平等的交流,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和肯定,也是他們需要改進的地方。家庭是孩子的一面旗幟,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不管什麼方式,我們都要做好言傳身教,言傳身教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做個言行一致的父親。

我家有位鄰居,非常重視孩子教育,省吃儉用花錢讓孩子上最好的學校,甚至高價一對一請老師給孩子補課,在家裡父親也非常嚴厲,動不動就暴力教育孩子。但是孩子非常叛逆,經常逃學,上初中後經常和一幫小混混到處遊手好閒,打架鬧事。兩個兒子高中沒讀完就被學校開除了,也沒有一所學校願意接收。究其根源是父親的緣故,他自己文化程度不高,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但是因為生意賺了點錢,每天自己到外面花天酒地,和自己的妻子也經常吵架,妻子不離婚完全看在孩子的面子。每次暴力孩子的時候,孩子甚至大吼你有什麼資格管我。

這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吧,孩子長時間耳濡目染,再加上逼迫式教育,肯定會適得其反的。但是有些孩子任何時候都不會差了,原因也是來源於他的品質,父親很多時候不會表達,但是更多的時候確實是孩子的榜樣。往往很多樸實的父親,他們總習慣於默默地養家餬口,默默地舔舐傷口,對孩子的影響更深,這是「中國式父親」最笨拙也最可愛的地方,他如此愛你,愛到不想讓你知道,他為了你付出了多少。

我相信徐先生叛逆的兒子,通過這些的旅行會認識到父親對自己的愛,同時也很感恩父親,也許以後的多年,每當遇到困難孤獨無助時,想起這個時候父親,內心就會生出一股堅定的力量激勵他一直努力向前。

寫在最後,其實想說:其實每一位父親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但是許多人都要等到父親垂垂老去的時候,才能體會到他的良苦用心。這並不是誰的錯,只是如果能夠早一點,再早一點地去理解那份「中國式父愛」,相信父子之間的遺憾會少很多。無論如何,哪怕地球在流浪,父愛也從不曾流浪!

最近家長們反應能在曹老師視頻號學到很多乾貨,大家一定要記得長按下面二維碼關注視頻號哦~

- End -

相關閱讀

父親角色的重要性

充滿儀式感的教育,孩子才會更好學

孩子有早戀傾向,家長該如何正確引導?

孩子最需要的不是玩具,而是家長的陪伴

我給孩子打5分,孩子卻給我打了10分

孩子絕食,只因為媽媽做了這件事...

作者:知子花,部分內容源於騰訊新聞、育兒師Linda,侵刪。知子花教育(ID:zhizihuajy),18年專注於心理學和家庭教育領域,20000+海量原創家庭教育案例,掃碼關注我,了解更多教子方法。

相關焦點

  • 父親辭職帶14歲厭學兒子遊走中國:當孩子不想上學,給他這兩樣東西!
    他選擇讓厭學的兒子休學一年。  父子二人,開著一輛拖掛式房車,從遼寧丹東出發。 途經山海關、洛陽、西安等地,朝著雲南麗江出發。 全程4000多公裡,開啟了一場公路之旅。 「兒子不願意讀萬卷書,那我就帶他行萬裡路」。
  • 辭職休學,40歲爸爸帶14歲兒子旅遊中國:陪伴,是治癒叛逆期孩子的良藥
    14歲的兒子,正值叛逆厭學期。40歲的父親深思熟慮之後,問了兒子兩個問題:「你對讀書真的不感興趣嗎?」「不感興趣。」「如果不讀了,以後還想讀書沒有機會再讀了,想好了嗎?」「想好了。」盤算再三,父親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辭職休學,帶兒子環遊中國。
  • 父親寫的散文詩:在新的時代重塑中國式父愛
    當今天我站在40歲的門檻上重新回望那段時光,五味雜陳,在我的人生裡永遠揮之不去。每個人心裡都有一首父親的散文詩,在我父親的散文詩裡,他會為了我一學期學習成績的退步做出轉學的決定,離家上百裡,每周一次騎行接送我回家,風雨無阻;他會為了學費長籲短嘆,脾氣暴躁,不知所措;他會不近人情的切斷我一切童年該有的樂趣,也會為我成績的下滑冷嘲熱諷,獨自嘆息。
  • 初二兒子厭學,父親辭職帶其環遊中國:希望他重新思考人生價值
    近日,陝西西安的徐先生辭掉了自己的工作,開著一輛拖掛式房車和兒子四處旅行。徐先生的兒子今年14歲,正是叛逆的年紀,正在上初中的他平日裡厭學嚴重,成績自然也不理想。面對叛逆的兒子,徐先生並沒有像許多其他家長一樣,採用一些嚴厲的手段管教孩子,而是選擇了一種新奇的教育方式。
  • 父親帶厭學兒子開房車遊全國 稱只是普通家庭 每天讓兒子寫日記記...
    近日,遼寧徐先生駕駛一輛拖掛式房車,帶著14歲的兒子進行萬裡徵程的消息在網絡引起熱議。因為兒子學習狀態不佳,有厭學情緒,徐先生放下事業,20多天前,父子二人從丹東東港出發,途徑山海關、濟南、開封、洛陽、西安,帶兒子遊覽中國。
  • 無災無難到公卿——最深沉的父愛
    古往今來,弘揚母愛的詩詞比比皆是,但父愛的傳說,卻是了了。只因父愛總是那麼含蓄、內斂,深藏於心,不釋於情。「父愛如山」,其實父愛更為醇厚、深沉。「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蘇東坡的《洗兒》,看似詼諧嘲諷,實則是最深沉的父愛。
  • 10年前走紅棒棒父子現狀:父親重慶買了房,兒子14歲把他當偶像
    10年的父親節,有這一幅照片觸動了很多人的心弦。一名光背男子身上背著200公斤的貨物,右手拉著一個3、4歲的小男孩,嘴裡叼著一支煙。大家看了既感嘆生活的不易,又讚嘆父愛的偉大。有人說他這是:肩上背著生活,手裡牽著未來,嘴裡叼的才是自己。
  • 那深沉無言的父愛:推薦15部與父親有關的電影!父親節就看這些
    最終,在找尋過程中,他對兒子健一的內心世界有了很深的理解, 產生了強烈的父子共鳴。他完成了與兒子在精神世界上的彼此溝通,即使此時兒子已經在日本過世。《大魚》主演:伊萬·麥克格雷格 阿爾伯特·芬尼 比利·克魯德普威爾討厭自己的父親,因為他在講述自己人生經歷的時候,常常語不驚人死不休。當威爾開始試圖了解父親的生活時,父親已經病入膏肓。
  • 《風犬少年的天空》:父親對塗俊的愛,沉默又深沉
    《風犬少年的天空》中,塗俊因為父親和母親離婚,所以對父親一直存在誤解,沒有真正了解父親,直到父親去世後才了解父親很愛很愛他。春節的那天,父子關係好不容易緩解,因為兒子接受父親找老伴兒,父親才知道兒子能理解自己,那是塗俊第一次聽到父親說愛他。
  • 「推薦」父親節必看的5部濃濃父愛的經典電影 催人淚下
    ,父親斑白的頭髮,佝僂的身軀是否不自覺的浮現在你的眼前呢;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   父愛如山  曾記得這段對父親背影的描寫小時候讀的不太懂,也不太理解這簡短幾句話所包含的內容;現如今已為人父,再回頭內心的確不是滋味;  藉此今天推薦6部經典表達深沉無言的父愛電影給大家
  • 十部有關父愛的經典電影,父愛如山,父親是我們背後的大山!
    他的女兒只有14歲了,在去世之前在德國和媽媽、繼父一起度假。不過很快,她的死亡狀況出現了疑點。生父為了女兒的真實死因跟法國法院和德國檢察院糾纏了30年,但德國一直不肯引渡女兒的繼父到法國進行審判,最後還是生父把他綁架到法國,才得以審判。
  • 13歲少年厭學被父親拉去工地,開9小時夜車逃跑
    在交警耐心的勸導之後,少年終於敞開心扉,這位少年暫且稱他為小陳。他在老家有厭學的情況,父親怎麼勸都沒有用,最後就放出了大招,把他帶到工地上體驗生活,讓他感受一下搬磚的的艱辛。希望用這種方式讓他明白生活的不易,能重新拾起書本認真學習。
  • 父愛無聲,歲月有痕。父親節重溫下這些電影,感受父親不同的愛
    《失孤》由劉德華、井柏然、吳君如聯袂主演,影片講述了劉德華飾演的雷澤寬兩歲的兒子被拐後,雷澤寬開始了長達十四年的尋子之路。《失孤》沒有誇大主人公尋子的苦情,而是通過一些細節來襯託,讓觀眾來理解他這十四年裡,為尋子走過的路,吃過的苦。
  • 寫作素材|關於「父愛」:請收藏這些素材!
    2、父愛同母愛一樣的無私,他不求回報;父愛是一種默默無聞,寓於無形之中的一種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體會。3、一株茉莉也許沒有讓人沁脾的芳香,但它永遠會讓你感到清新,感到幽雅,父愛就是這樣,猶如茉莉一樣靜靜地開放。無論你在何方,父親那慈愛的眼睛定會伴隨你一生。4、擁有思想的瞬間,是幸福的;擁有感受的快意,是幸福的;擁有父愛也是幸福的。5、為男人的一生,是兒子也是父親。
  • 父親節活動——父愛如山父親節活動策劃
    父親節活動——父愛如山父親節活動策劃2016-06-13 09:05:24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活動前言:  孩提時,總抱怨父親不愛自己,連分別時都不曾回頭看看自己。母親悄悄告訴我:不是父親不愛你,而是父親將愛藏在心底,他總會在轉彎處偷偷看你。
  • 父親節睡前朋友圈說說,感恩父愛,品讀父親
    小時候,我們坐過他的肩膀,我們把他當作大馬。只有他願意俯下身子,當我們的坐騎,陪我們玩耍。而如今的他,腰不再挺拔,背不再寬大,該換我們來照顧他。小時候,我們挨過他的打和罵,對他懷恨在心。長大了我們才看懂他的良苦用心。正是因為他的嚴厲教誨,我們少走了很多彎路。
  • 金娜 父愛深沉
    我悄悄地告訴自己:我要用一生的努力讓父親快樂!聽母親說,父親三十歲時喜得千金,從來不做家務的父親主動幫助母親洗刷尿布,將自己在部隊定量的糧票都換成花生和餅乾,供女兒食用。母親說,那時候的糧票稀缺。這個千金就是我,他倍加呵護、一直不曾遠離他視線的長女。
  • 《父親寫的散文詩》&許飛:深沉厚重的父愛 這首歌體現得淋漓盡致
    獨特的「流逝感」曲風,真實純粹的歌詞,在與旋律的相互交融中,整首歌像是一部漫長的時光電影,一幕幕那個年代的老父親為家庭奔波的場景再現在眼前,頗具代入感,讓人動容,深刻詮釋了在漫漫時光中彰顯出的父愛的偉岸。很明顯,這首歌講的便是「父愛如山」這一真摯的情感。
  • 14歲兒子毫不怯場,外貌與父親年輕時一模一樣
    于謙和他的大兒子於雲霆很少在同一個舞臺上講相聲,引起了熱烈的討論。餘出生於2006年,半歲時拜郭德綱為師,時年14歲。很長一段時間裡,餘雲霆很少公開露面,現在他和于謙一樣高,已經長成一個小男孩了。他穿著和父親一樣的袍子,很少和兒子在同一個舞臺上,為在場的學生和家長表演,一手牽著一手互相調侃,表現出父子之間的默契。
  • 脈脈父親節營銷:父愛也許不在場,但他從未缺席
    脈脈父親節營銷:父愛也許不在場,但他從未缺席 2020-06-22 11:01:00來源:北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