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
即使事實上可以一起洗,但還是要分開洗!
或者
即使行動上堅持分開洗,
但仍想知道到底能不能一起洗!
主角就是
內褲 和 襪子!
勤快的人,蹙起眉頭,襪子怎麼能和內褲一起洗啊,萬一被染上(此處略過n種可能性大概1000字),反正我從來堅持分開單獨洗。
懶惰的人,毫不在意,哼,內褲和襪子混著洗我都洗了N多年了,也沒見(私處)發生什麼意外,有些人就是太講究!
5種情況,內褲和襪子可以一起洗
1、洗滌時,有使用衣物消毒劑的習慣
你平時洗衣服,有沒有特意加上衣物消毒劑?
Q:洗衣液、洗衣粉不是有殺菌成分嗎?還要再加?
是的!
襪子和內褲一起洗,就需要額外添加衣物消毒劑。
大多數人可能沒這個習慣,但是內褲關係到私處健康,如果懶得分開洗,就要花錢買衣服消毒劑~
2、沒腳氣,無皮膚病以及私處無病
其實,能不能一起洗,糾結的點在於:
它們兩個是否會互相傳染某些病。
答案很肯定,會的。
襪子和腳,耳鬢廝磨。
襪子上主要有腳汗、褪掉的一些老化角質、皮屑,當然可能還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白癬菌等等。「腳氣」的威力,大家有所耳聞,瘙癢難耐啊~
若本身有某些傳染性皮膚病或者私處健康狀況不好,那你就死了「偷懶」這條心吧!
3、內褲和襪子同屬一個人
自己的內褲和襪子,你想混著洗,那就洗吧。
但是,把一家老小的內衣褲、襪子混洗,這樣就不太建議了。
女的:幫我把襪子/內褲洗了.
男的:好嘞~
結果女的一看,怒了!兩人的內褲襪子全部混洗了~
4、能夠及時晾曬乾
及時晾曬乾,對很多處於「回南天」、「梅雨天」氣候的小夥伴來說,太難了。
靠天曬衣,名副其實。今天的內褲洗了能不能及時幹,還要看流浪的太陽有沒有回來。
內褲及時乾燥,微生物沒法繁殖;如果是溼暖的環境,哦豁.
如果你免疫力強悍,內褲和襪子混著洗,也不用太過擔心。
但點哥仍然建議:不要一起洗,畢竟一個穿在腳上,一個保護私處。誰傳染誰,都有損健康,勤快點單獨分開手洗了吧
內褲必須天天換、天天洗嗎?
一天一換一洗,是你對內褲的基本禮儀。
一天下來,一條內褲的「襠部成分」很是豐富:
平均帶有0.1克便便,其中可能包含上百萬病毒和細菌,如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等。
你敢兩天、三天..不換?細菌蹭蹭蹭↑↑↑
還有人一個月不洗內褲,理由竟是「我有點懶」↓↓↓
一開始芳芳(化名)以為只是普通炎症,沒啥大不了的。沒想到症狀持續加重,到醫院檢查,竟是外陰上皮內瘤病變,也就是外陰癌的前期病變,還查出尖銳溼疣。
換下來的內褲,隔夜洗可以嗎?
「我天天換,但洗完澡已經很晚了,內褲隔一夜明天洗可以嗎?」
委婉一點:最好不要!
直接一點:不可以!!!
穿了一天的內褲上,不但有上面說的病毒、細菌、糞便殘留物,還可能含有寄生蟲包囊甚至蟲卵。
一晚上不洗,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也許只能用查看微生物的專用儀器才能知道。
就算你把髒內褲泡到盆裡,放上洗滌劑,分解出來的髒東西還不是在水裡,內褲也在裡面泡著呢。
經常穿陰乾的內褲,沒事吧?
我們經常能聽到,內褲不暴曬=白洗!
內褲暴曬至少30分鐘,陽光中的紫外線就能殺死致病菌,內褲才不至於白洗。
先來說致病菌。致病菌只有患病的人才會有,健康人的內褲,普通清洗劑就可以。如果真有致病菌,紫外線也是沒辦法徹底殺死的。
正常情況下(沒炎症),內褲晾乾,保持乾燥就行。有陽光曬那就更好啦!
當然,要強調一點,天氣不好的時候不建議穿未乾透的內褲。
31歲的雁子有段時間發現自己沒喝多少水,卻動不動就尿急,尿尿時還感覺有灼燒感。幾天之後,她還出現了腰痛、怕冷、發燒的症狀。
到醫院一查,是急性腎盂腎炎,病根在於尿路感染。和她總穿沒幹透的內褲有關。
所以你看
一條小內褲
講究多著呢
都給點哥學著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