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帽黑客」的隱秘江湖

2021-02-24 福田掃地僧

文:袁璐

曾穎濤今年19歲,讀完初二,他就直接去念了中專。他想玩電腦,家人不讓,他乾脆報了計算機專業。


5月30日上午11點,曾穎濤對著電腦屏幕,在鍵盤上敲出一行行黑色的英文代碼,試圖通過這一串串代碼對汽車進行遠程遙控。他上身一件黑色T恤搭配一條淺藍色牛仔褲,看上去很疲憊,但雙眼沒有離開過電腦屏幕。


曾穎濤花了半年多時間,專門研究在無鑰匙的情況下啟動一輛汽車。「沒有鑰匙,我也可以遠程控制這輛車。」他的辦公桌上雜亂堆放著一些電子晶片,各種線纏繞在一起。


在離曾穎濤辦公桌十米遠的另一邊,是「天眼」團隊負責人李越(化名)。他正盯著6臺電腦屏幕,追蹤全球範圍內黑客組織對中國的網絡攻擊情況。


電腦屏幕上,數個光點從世界各地像流星一樣划過天際,最後落到中國的版圖上。「看到沒,這就是境外的黑客組織在攻擊咱們的國內網絡,我要負責防禦。」李越平靜地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說,他已經把這種檢測當成一份工作。


李越目前是國內某大型網際網路安全公司的產品技術負責人,他和同一公司攻防實驗室的主任林偉,硬體安全工程師簡雲定、曾穎濤,安全漏洞挖掘和研發團隊的負責人鄭文彬都被稱為「白帽黑客」——與「黑帽黑客」相反,在虛擬的網絡江湖裡,他們是用黑客技術維護網絡安全的力量。林偉和鄭文彬是頂級黑客,他們的對手來自世界各地。


智能生活安全社區GeekPwn等機構2015年發布的中國首份《白帽黑客調查報告》顯示,90後在白帽黑客中的比例已達61%,80後只佔30%的比例。1988年出生的李越已經算是黑客中的老人。


在幾位年輕黑客面前的,是不見硝煙的戰爭。


攻防對抗


和李越在同一座大樓的鄭文彬最近一直很緊張。他邀請了10支黑客團隊到中國參加黑客大師賽。「其中有5個團隊排名世界前5。」鄭文彬說。他身材微胖,頭髮捲曲,戴著黑框眼鏡。


這10支戰隊將互相出題讓對方破解。24歲的時候,鄭文彬曾經出過一道題目。黑客入侵某臺電腦之後,如何讓電腦桌面右下角的小電腦圖標不閃爍,但仍可以把電腦裡面的數據傳走。「這道題過了很久才被人破解了。」鄭文彬回憶。


今年3月,鄭文彬帶著團隊在溫哥華參加了Pwn2Own黑客比賽。


現場,只有一張桌子和一臺電腦,他將自己的電腦通過網絡連上被攻擊的電腦。11秒過後,他們攻破了谷歌chrome和Adobe Flash Player並獲取系統最高權限。


隨後,他被人帶到一間小黑屋裡面,把攻擊的過程告訴給廠商,直到對方評估通過,他才離開小屋。「我們關注的是微軟、谷歌、蘋果等一些國際主流廠商。」


這之前,鄭文彬和隊員準備了3個月的時間,他內心一直不安。「因為離比賽不到1個月才公布目標,我們只能做一些預測。」


這個比賽對鄭文彬來說很重要。當下世界上最炙手可熱的黑客查理·米勒便是2008年藉由這個比賽成名,他用兩分鐘時間破解了當時剛發布的蘋果MacBook Air電腦。「那是黑客的黃金時代。七八年前,這比賽剛剛出來的時候,廠商沒有那麼重視,針對系統的黑客也少,攻破相對簡單。但今天很多黑客都在盯著同一個目標,所以比賽挑戰性越來越高。黑客都想在這個比賽裡面拿第一,這是證明黑客實力的方式。」鄭文彬說。


鄭文彬有著黑客天生的敏感。前幾天,他家小區換光纖,電信公司在他家裡裝了一個光錨,連上之後,他覺得不安全,害怕被入侵。於是他花了一下午把光錨破解了,進去更改了一些設置,「這樣感覺更安全。」


鄭文彬從來不讓人拍他的電腦桌面或手機界面的照片,「拍電腦屏幕就能知道平時用什麼軟體,對入侵是一種幫助。」他嚴肅地對澎湃新聞記者說。


和鄭文彬一樣,同在一家公司的林偉也帶著同樣的敏感天性。前幾天,林偉收到一個車檢的簡訊,「但信息不是人保財險發的,而是北京保險協會給發的。」他提高警覺。下班之後,他開始去挖保險公司和保險協會的漏洞,最後發現裡面有幾億的保單信息和數據。「我對生活中細節有好奇感,然後猜想我能把它黑下來,會發現很多漏洞。」林偉說話的時候聲音清亮,語速較快,他面龐清瘦,雙眼有神。


大部分時候,林偉的做法是主動出擊,把漏洞先挖出來,在受到攻擊之前解決問題。2014年的一天,某知名國際汽車名牌的CEO和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禕在北京會面。飯桌上,兩人聊起了該名牌汽車的安全問題。該CEO告訴周鴻禕,其團隊擁有世界最頂級的黑客,「絕對不會存在漏洞。」


周鴻禕一回到公司,馬上讓攻防實驗室專門研究該品牌汽車是否有漏洞。整個團隊研究了一個月,進展不大。後來林偉加入。他冷靜思考後,理出一套清晰簡潔的思路:「操控汽車一共需要三步:打開車門,把車發動,把車開走。」他篤定地說。


依次按這三步,很快,該品牌汽車被攻破,同時做到了讓汽車在行駛過程中偏航和在充電過程中燒掉電池。「我就是想要這種成就感,挑戰一個很難的東西,或者別人沒有挑戰過的,我第一個挑戰,成功之後會很有成就感。」


如果林偉是負責攻,李越主要是負責防。


2015年,李越在全球網絡攻擊檢測系統上發現境外黑客組織「海蓮花」,該黑客組織從2012年4月起針對中國政府的海事機構、海域建設部門、科研院所和航運企業,展開了網絡攻擊。「至今這個組織還在持續活躍。如果抓不了,只有防著。」

林偉是頂級黑客,他和自己團隊的僱主來自政府、企業,他們的對手來自世界各地。


技術崇拜


2006年,夏天,李越在福建一所學校讀大一。


學校不讓帶電腦,他悄悄在寢室藏個筆記本電腦。沒事的時候,他就侵入學校的網站,看看有什麼漏洞。「當時傻,把發現的漏洞直接公布在學校論壇上。」李越希望學校各個部門都知道學校網絡存在很多安全隱患。


但帖子發出沒多久,就被管理員刪掉了。李越不服,隨後發了條更強烈評論,質問管理員為什麼刪了他的帖子。「我特氣憤,他們在隱藏問題,我想著報更多的洞。每一個黑客剛開始都有很強的正義感。


第二天早上,李越手機上有未接電話,他回過去才知道是學校網絡中心的電話。他很害怕,室友讓他去「自首」。他在學校網絡中心門口蹲了一下午,直到學校網絡創新實驗室的老師給他打電話,請他喝茶,邀請他加入實驗室,負責維護整個校園網絡。「我答應了,每天可以在辦公室吹著空調,研究技術,那時候心裡有一堆滿足。」


林偉和李越同齡。2005年,林偉買了電腦學技術。白天上課,晚上11點回家,直到凌晨3點鐘是他玩電腦的時間,睡4個小時後又起來上課。父母不讓他玩電腦,酷熱的夏天,林偉裹著棉被,躲在被窩裡玩電腦。


那年,林偉做了一個校園社區。後來被競爭對手惡意攻擊,他花兩周時間去「復仇」,把對方的網站「黑」下來。那是他第一進行黑客攻擊。「我覺得很有快感。」有了第一次的攻擊之後,林偉開始控制對方站長的電腦,「有種進階的成就感。」


2007年,林偉大學二年級。憑著網絡攻防大賽第一名的成績,他來北京參加中國IT技術精英年會,收到了許多公司的面試邀請。


他開始對大學生活感到不滿。上課的時候,他總是躲在教室後面抱著電腦寫程序。


林偉不想耗下去了。他辦了休學,和朋友遠赴內蒙古,共同經營黑客論壇吐司(Tools)。在這個社區,林偉認識了同樣酷愛黑客技術的簡雲定。「我們在同一個技術社區的小組裡面,專攻不同的技術。」


林偉的吐司黑客社區最多的時候有2000人左右。「裡邊是比較純粹的技術分享。」黑客必須要貢獻漏洞或者技術文章才能夠進去,如果長時間不發東西,也會被清理出去。


那會兒,他們入侵的對象包括網易、搜狐、新浪和facebook等國內外比較火的網際網路公司。


相比早期的「綠色兵團」等黑客聯盟,林偉的吐司論壇活躍於2007年至2010年之間。「那時我們屬於新秀,和黑鷹等黑客聯盟沒太多交集,但都互相認識。」
各聯盟之間相互獨立,又相互攻擊。


當時,很多黑客向林偉的吐司發起挑戰。有黑客直接找到域名提供商的漏洞,利用這個漏洞入侵吐司黑客論壇,並在吐司的網站上面留下了自己的網名、QQ和博客。


「這是公然挑釁。」林偉發現以後,帶著26名黑客,花了一下午的時間,先把對方博客的伺服器攻下來,進而控制其本地的電腦。這樣他們能夠監視到這個黑客一舉一動。「我們監控他大概一個月時間,然後把他的伺服器和本地電腦全部格式化。這是一個被別人黑了之後進行反擊的過程。」 

簡雲定喜歡寫程序,不凡的技術水平讓他上大學時就成為班裡的紅人。


孤獨行者


2005年至今,林偉當了11年的黑客。他給自己起了個代號「陸羽」。


很少有人知道這個代號的含義。「我是福建人,別人都以為我喜歡茶,所以起了個茶聖的名字。」林偉笑了笑對澎湃新聞記者說,「其實是早年間我看上了一個妹子,她的網名叫茶。那會兒周杰倫有句歌詞是『陸羽泡的茶』。」


和林偉一樣,簡雲定喜歡獨來獨往。「黑客需要承受孤獨,像獨行俠很多事情不能跟別人講。」簡雲定笑著說。


混跡黑客論壇的時候,很多年輕黑客在攻擊網站後,會把自己的名字和QQ留下來,「一定要把自己的名字掛出來,漏了誰都不行。從黑客精神的角度來說,這是追求個人主義的表現。」


和專門做黑色產業的黑客不同,林偉和簡雲定在吐司黑客社區的時候,他們會把發現的漏洞免費提交給廠商。「那時我們應該算是灰帽黑客,很多攻擊未被授權。」


2010年,李越畢業後來到北京,在公司負責檢測外來攻擊。私下裡,李越和同事聚在一起。一次,李越分析了北京公交卡裡面的程序,然後自己編寫了一個小程序,把卡裡的錢從幾十元改為幾百元,他帶著卡跑到樓下的便利店刷了一次,發現可以消費,他們又跑到地鐵站自動售貨機試了一下,發現可以空刷。「我們偽造出了錢,但沒有惡意消費。」同事把改後的數字拍了張照,發到微博上留作紀念,結果就被抓了。「這是代價,年輕的代價。」


後來,他在同事介紹下認識了簡雲定。


簡雲定皮膚黝黑,相貌普通,但在大學的時候,他喜歡寫程序,不凡的技術水平讓他成為班裡的紅人。周圍的同學總誇他,「一群不懂技術的人誇我,那時候有點飄飄然。」


大二的時候,他意識到不能活在別人的吹捧中,於是給自己取名「孤獨小白」,「我提醒自己不要裝逼,只是一個什麼也不懂的小白。」


至今,經常有人因為QQ被盜找他幫忙,他會無奈地拒絕。「黑客在電腦鍵盤面前,在網絡上可能是神,但在現實中,就是手無縛雞之力之人。」


曾穎濤和簡雲定在同一個團隊。之前泡黑客論壇的時候,他經常看到前輩簡雲定寫的技術帖子。曾穎濤今年19歲,在團隊成員裡年齡最小。讀完初二,他就直接去念了中專。他想玩電腦,家人不讓,他乾脆報了計算機專業。


玩遊戲的時候,遇到帳號被盜的情況,他轉而研究電腦技術。後來,他迷戀黑客技術,於是入侵了學校的網絡,就被學校開除了。


同一時間,林偉還在內蒙古那座閒適的小城裡,帶領一幫黑客攻擊與防守,一待就是一年多。時間越久,他危機感越強。「那幾年裡,我挖出過一大把漏洞,每一個都堪稱利器。很多人在這種情況下會輕輕鬆鬆坐著掙錢了,可我擔心這會讓人不思進取,最終被行業淘汰。」


於是,林偉再次「出走」。


*私人洽購、商業合作以及廣告推廣等事務,請致電 1333-28-77772 聯繫客服


由黑到白


林偉來到北京後,一直幹到現在。他當時邁進公司的時候,帶著這家公司的漏洞一起出現,「我直接搞定它的重要網站,這讓我特別有成就感。」


同年,簡雲定畢業後來到北京,去了中國福利彩票的一家下屬公司做彩票系統開發。他做硬體研究很燒錢,需要買各種儀器設備。單位發的工資,他除了寄給家裡,剩的錢全部花在硬體設備上。


2014年,簡雲定帶著自己做的硬體樣品,來到現在的公司。和林偉、鄭文彬、李越待在同一座大樓的同一個部門。


初進公司,簡雲定租不起房,每天住在公司,寫代碼,調硬體,忙到晚上12點,困了躺在沙發上,睡到早上五六點,再起來繼續幹活。


一有新的技術出來,簡雲定就想研究有沒有漏洞,但有些設備由國家控制。「我想試,但沒機會。那種感覺特別憋屈。」


真正進入到這一行業的時候,簡雲定的感受發生了變化。「過去黑了某個網站只是純粹地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渴望被別人認可。現在能夠從行業層面保護更多人,這時候成就感會更強。攻擊是以點破面,哪裡有漏洞就補哪裡,但防守是要防所有漏洞。這是一個不停地攻防對抗的過程。」這幾年,簡雲定積攢了1000多篇技術筆記,都只放在自己電腦的文件夾裡。


「(上世紀)九幾年的時候,國家對網絡安全的管控不嚴,相對比較自由。那時想學什麼技術,網上都能找到,也都比較公開。」簡雲定回憶。


2002年4月,中國網際網路協會明文禁止黑客行為。中國三大黑客組織——中國紅客聯盟、中國鷹派聯盟、中國黑客聯盟相繼土崩瓦解。2006年,國家開始打擊在線的網絡安全培訓,關於黑客攻擊技術的教程一律被下架,並出臺政策認定傳播黑客工具都是違法。


很多黑客開始從地面轉到地下。「他們嘗到了黑錢的甜頭,就不願意再出來了。很多國家通過立法形式限制黑客行為,不僅限制了黑帽黑客,也限制白帽黑客的發展,因為法律嚴格,就不會有人去研究這方面東西了。」鄭文彬對澎湃新聞記者說。


像世界頭號黑客凱文·米特尼克一樣,在黑客論壇風生水起一陣之後,他們最終轉型成為一名網絡安全工程師,供職於大型網際網路安全公司。


到了網際網路公司之後,他們的角色發生轉變,從攻擊者到防禦者的轉變。為了保護公司,他們會去攻擊自己的公司。「在做灰帽黑客和黑帽黑客的時候,攻陷了別人就很有成就感。但作為白帽黑客,或作為企業的防禦者的時候,需要擋住外來攻擊,提前知道所有可能的攻擊,這會比純粹攻擊更有成就感。」林偉說。


當年吐司黑客社區的2000多人現在都分散在國內的各大網際網路安全公司,負責網絡安全。「中國黑客經歷的一個過程,過去是一種很瘋很鬆散的狀態,黑白不分。後來,很多黑客直接去做黑色產業,導致很多黑客團體瓦解。」簡雲定笑著說。


據國家計算機網絡應急中心估算,2015年中國「黑客產業」的年產值已超過2.38億元。


後來,林偉和團隊人員搭建了一個白帽黑客平臺。讓很多在二三線城市的一些企業上班或待在家裡沒有上班的人,可以通過挖掘漏洞賺到額外的錢,「偶爾挖個洞,也會有成就感。有些人挖了洞不提交,但自己心裡知道,也很有成就感,總比有黑客為了錢去做黑產強。」 


「在中國,黑客的定義更狹窄,分為黑帽、白帽、灰帽。有好的壞的,我們現在屬於白帽黑客,幫企業發現漏洞和修復漏洞,研究成果對外公開。」鄭文彬說。
和林偉一樣,2005年,鄭文彬剛上大學幾個月後就退學了——他把圖書館計算機相關的書看了一遍之後,覺得再沒什麼可看的了。


他一直盯著網際網路安全,經常在一些論壇裡幫別人解決技術問題。後來現在公司的人主動找到他,讓他加入。


鄭文彬喜歡一邊專研黑客技術一邊聽搖滾樂,他享受音樂震擊耳膜時過電般的感覺。那樣能讓他與外界隔絕,沉浸於技術研究。


如今,28歲的鄭文彬和27歲的林偉、李越都各自帶著一個200多人團隊。「我現在就想把我的經驗和資源,分享給團隊裡的年輕人。」


過去的黑客聯盟,更多的是知識分享社區,「我現在也願意做更多的分享。」林偉說。「但是到一個階段之後,技術實力可能就不再往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花在帶團隊上面。」


黑客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過去。很多個加班的夜晚,李越會懷念那樣的過去。最近,他看了一部叫《黑客軍團》美劇,男主角艾略特是居住在紐約市的一名網絡安全工程師。晚上,他化身一名黑客,動動手指,用一串代碼就能掀起一場戰爭。「沒準兒現實中也有這樣的黑客,只是你不知道。」(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部分人物為化名)(袁璐/澎湃新聞)

註:本文源自澎湃新聞。點擊本頁左下角可以閱讀原文。

版權聲明:「寬客演義」除發布原創市場投研報告以外,亦致力於優秀財經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添加DGGKF2微信聯繫刪除。

有如神助大贏家 百戰百勝趙子龍


*私人洽購亦可致電 1333-28-77772 聯繫客服

三國名將趙子龍,智勇雙全,百戰百勝。當年當陽長坂坡中,趙雲百萬軍中藏阿鬥,千軍萬馬如入無人之境。戰神故事傳誦至今。股海拼搏乃心性之戰,每天當然希望大陽,股價可以長升長有,走勢日日爬坡疊創新高。當陽,長坂坡,常勝將軍,無非暗合每一個投資者這份美好的寓意。趙雲坐鎮,當陽長板!牛散私募案頭必備神器!

相關焦點

  • 白帽黑客的愛與恨
    白帽黑客陳良(王之漣 攝)Pwn2Own賽事素有「黑客世界盃」之稱,是由微軟、Google、蘋果、ZeroDayInitiative等全球知名軟體廠商和安全解決方案提供商贊助的安全大賽,每年舉辦兩次,分別針對移動端和PC作業系統,大賽以最新、最安全的主流作業系統、瀏覽器和桌面應用作為攻擊對象,比拼誰能最快找到漏洞並「黑」進目標。
  • 冠以差評師的摩羯女Vs雙子女誰是差評白帽誰是差評黑客
    她們誰又是差評白帽,誰又是差評黑客呢?不過,她們成了朋友以後,雙子女很快發現平素在一起隨便聊天的說說被改了內容,借她的名義發布去了江湖,開始,雙子女覺得憑藉大雙子的江湖地位,任你個摩羯女妖風兮兮奈我何?
  • 白帽黑客的黑白人生: 「你們是誰,你們黑什麼,你們為什麼要黑?」
    ● ● ●📌「白帽」與「黑帽」的分界嶺比天才更可貴的,是一個「好人」▼ 「並不是說白帽黑客就有多高尚,只是我們不願意幹壞事。要看你追求什麼,是要高風險地賺錢,還是心裡很安穩地去賺錢。」 王琦承認,心裡「白帽」與「黑帽」的分界嶺,並非只是正義感和道德感。
  • 「白帽黑客」齊聚線上, 這場國際大賽重磅來襲
    來自美國、俄羅斯、德國、英國、日本、新加坡、韓國等國家的國際知名戰隊,以及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EversecLab等國內高校和企業的共40支頂尖「白帽黑客」戰隊齊聚雲端,對基於內生安全理論及技術研製的工業網際網路擬態防禦系列設備進行為期三天的高強度攻擊。
  • 谷歌工程師推薦棄用黑帽/白帽 遭安全社區強烈抨擊
    針對要求棄用「白帽」(White Hat)和「黑帽」(Black Hat)的呼籲,今天信息安全社區做出了憤怒的回應,認為這兩個術語和種族主義毫無關係。在退出公告中,Kleidermacher 懇求信息安全行業考慮使用更加中性的術語,帶替代「白帽」(White Hat)、「黑帽」(Black Hat)和「中間人」(man-in-the-middle)等術語。在推文中他寫道:「這些術語的調整移除了有害的關聯,促進了包容性,並幫助我們打破無意識偏見的壁壘。
  • 「黑帽黑客」或將消失
    不久的未來,如果黑帽和黑客這兩個詞消失了,你一點都不要感到奇怪。 自從GitHub將「Master」、「Slave」從系統專業名詞中除名後,BLM抗議運動對科技界的影響似乎已經超出了灰色幽默喜劇的範疇,科技界沿用了幾十年的,大量與「黑」有關的科技名詞也將面臨「滅頂之災」。
  • 白帽、黑帽與灰帽SEO:有什麼區別?
    黑帽專注於安全攻擊並藉此獲利,而白帽則是幫助企業修復漏洞。SEO行業在SEO優化方面採用了相同的措辭。什麼是白帽SEO?白帽SEO意味著遵循「規則」。簡而言之,您僅使用正規的SEO策略並遵循搜尋引擎指南。什麼是黑帽SEO?
  • 凱文·米特尼克 最黑的黑客
    黑帽黑客  黑帽子黑客通過入侵系統破壞程序,還利用技術來進行網絡犯罪,例如,盜取銀行帳號,從網上竊取資源和信息,以破壞網絡來賺錢。  15歲入侵空防指揮系統  如果說誰是最黑的黑客,凱文·米特尼克當選幾乎毫無爭議。
  • 打造一個原汁原味的黑客論壇
    除了5個乾貨演講之外,這次知道創宇的 ZoomEye 會再次放出大招,一同來感受網絡空間的心跳,這個正好也是本次 KCon 的主題;)這次 KCon 還是我來統籌,我會儘可能保證 KCon 這種黑客論壇的原汁原味,至少不要衝刺任何商業軟廣,包括來自我自己公司知道創宇的,但是這不意味著不允許廣告,實際上廣告這個詞得看我們怎麼定義,歷史上我參加過無數黑客或安全論壇
  • 宅客福利 | 10 張和黑客大佬見面的門票
    為了滿足大家的好奇心,宅客稍稍透露幾位白帽黑客。僅僅和他聊天,你都感覺自己在和一個核彈頭對話。如果行駛在路上的汽車被黑客通過這種方式攻擊,簡直是一擊必中,任你是老司機也會翻車。還不趕快買保險?                                                                               ——安恆海特實驗室研究員,GeekPwn名人堂選手
  • 黑客入門(超級詳細版)
    據我了解,「黑客」大體上應該分為「正」、「邪」兩類,正派黑客依靠自己掌握的知識幫助系統管理員找出系統中的漏洞並加以完善,而邪派黑客則是通過各種黑客技能對系統進行攻擊
  • 13歲不想寫作業,他黑掉學校答題器,中國最小黑客如今走向正軌
    這個令眾人驚為天人的人物,就是中國史上最年輕的黑客汪正揚。 黑客,即是黑帽黑客,與之相對的是白帽黑客。一黑一白,顯而言之,一正一邪。黑帽黑客原本是指那些計算機水平高超,熱愛於程序設計的專家人員,原本是褒義詞。
  • 編輯帶你了解黑客是什麼以及他們的類型
    有相當多的黑客存在於網際網路中雖然有網絡公司開發了各種類型的工具和應用程式,人們可以使用這些工具和應用程式來保護計算機,但總有一些黑客花時間仔細尋找和報告漏洞和惡意軟體。黑客可能出於惡意或對其有利的目的進行網絡攻擊,即使是善意的黑客容易被引導。一些黑客承認,他們之所以黑客攻擊,是因為他們的權力感,希望獲得響亮的聲明。
  • 黑帽SEO與白帽SEO
    講完黑帽SEO講白帽,白帽SEO和黑帽相反,他是一種使用符合主流搜尋引擎發行方針規定的seo優化方法,手法很公平,因此,白帽SEO業內認為是最佳的SEO手法,它是在避免一切風險的情況下進行操作的,同時也避免了與搜尋引擎發行方針發生任何的衝突而被屏蔽。
  • SEO優化中什麼是黑帽,灰帽以及白帽手法?
    這是因為在SEO優化的發展路程中冒出了黑帽和灰帽技術,而我們平常所說正常的優化手段則是白帽技術。不過黑帽和灰帽技術的出現同樣也說明著SEO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所以才會有人專門去研究如果將關鍵詞以不正規的手段做上排名。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白帽、黑帽和灰帽分別是什麼手法。
  • 白帽SEO優化的玩法多種多樣,都體現在什麼地方呢?
    白帽SEO優化的玩法多種多樣,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開始有了白帽和黑帽的說法。甚至還有介於兩者之間的灰帽玩法。那麼,從名字上看,黑帽就是作弊的玩法,而白帽就是正規化建設。所謂的正規化,都體現在什麼地方呢?
  • 【科技生活資訊】解密黑客大賽上的黑科技胸卡
    前幾天,博主被一個狂拽酷炫的胸卡刷屏了,在黑客圈的年度大事GeekPwn 2015嘉年華上,參會的黑客們人人胸前掛著這麼一個高冷科技範的牌子
  • 那些年,我們玩過的黑客遊戲
    我平時很喜歡玩遊戲,最近在玩Quadrilateral Cowboy時,當我正在一個管道中爬行時,突然意識到,我不就是Elliot的現實版嘛——一個笨拙的黑客,一個和主流黑客大不一樣的黑客。所以本文就是基於這一突發的聯想而生,想到了一些關於黑客方面的遊戲。
  • 黑帽、白帽、灰帽SEO技術大揭秘,有何不同?
    黑帽白帽灰帽SEO技術大揭秘SEO優化有三種優化方式,其中有黑帽SEO,白帽SEO,還有灰帽SEO,這三種優化方式皆有不同,黑帽白帽灰帽SEO技術大揭秘,下面給大家聊一聊白、黑、灰帽「白帽」SEO正規的符合搜尋引擎網站質量規範的,稱之為「白帽」。白帽注重的是長遠的利益,雖然短時間內不會得到快速排名和大量的流量,但是至少可以保證得到兩年三年的利益,甚至長達十年之後的利益。如果堅持認真的做網站,不使用任何的作弊手段,不出意外的話,你的網站一定會得到很好的流量。
  • 世界排名第五的黑客聯盟,曾攻陷美國白宮網站,你聽說過它嗎?
    今天小明在網上看了一篇關於黑客的文章,瞬間就被迷住了,感覺黑客特別厲害,隨隨便便就能入侵別人的電腦,實在是太酷啦!小明眼中的黑客於是小明便問小酷知道黑客嗎,小酷當然知道啦!並且還知道中國最大的黑客組織是哪個,於是小明趕緊拿好瓜子和小板凳準備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