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連載11|為保衛土地,印第安人向白人的種植園進襲

2020-12-26 朝不慵午不倦

英國人以詹姆斯鎮為起點,在維吉尼亞殖民地站穩腳跟。移民人數越來越多,隨著種植園的擴展,他們需要的土地也越來越多。與此對應的結果是,印第安人狩獵的地方越來越少。

印第安人感到不安,尤其是移民中出現女性之後——這意味著歐洲人準備長居。雙方語言、文化、生活方式都截然不同。從印第安人的角度,他們很難會喜歡這群外來者擠佔他們的生存空間,威脅他們的生存方式;而從英國人的角度,開闢新世界,獲取財富天經地義,只是要小心提防這些野人的襲擊——至少在他們被自己的上帝感化,成為基督徒之前。

約翰·羅爾夫與波卡洪塔斯的婚姻代表了兩個文明交融時友善的一面,但這種友善僅僅是印白關係中微小的一個因素。真實的局面是複雜的。白人侵犯、殺害、擄走印第安人,或者印第安人傷害歐洲白人的案例,這樣的事一直在零星發生。而印第安人各個部落之間也有矛盾紛爭,白人與甲部落友好,可能會被乙部落視為敵對行為。

1618年,對英國人抱著友善態度的波哈坦酋長逝世,他的弟弟奧佩堪卡努(Opechancanough)成為新的酋長。奧佩堪卡努不喜歡外來者,他討厭這個令人不安的局面,決定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

1622年3月22日,奧佩堪卡努聯合了維吉尼亞西部的數個部族,同時對英國人發難。

他們襲擊了英國人剛建立起來的造鐵廠,攻擊他們的居住地,燒毀他們的種植園,殺死了347名英國人(當時整個殖民地的人口不過1200人)把他們建造的一切夷為平地。死傷絕大多數發生在詹姆斯敦外,詹姆斯敦的居住者提前得到了信息,有所防備。

接下來,英國人以牙還牙,他們帶著火槍,攻擊印第安人的村莊進行復仇,如法炮製地焚燒他們的房屋,搗毀他們的作物和船隻,殺死了大批印第安人。

這一場大規模的衝突,將印白之爭點燃。就和草原上,兩頭公牛為了爭奪配偶而你死我活地角鬥一樣,這是一場民族間的地盤爭奪戰。北美的土地是屬於誰的,誰才有資格在這片土地上獲取資源,繁衍生存?這場爭鬥,不由正義來吹哨,而取決於誰的力量更強大

這個時代的歐洲人不認為黑人是人類的一分子,將他們當作更低等的生物,而印第安人倒被視作「可開化的自己人」(大概因為大家都是淺色的),儘管他們是「savage」。向印第安人傳授基督教,開化他們,是一些歐洲人長期的執念,一些傳教士不惜深入險地,獻身傳教事業。例如,法國傳教士艾薩克·若居(Isaac Jogues)在加拿大傳教時,被印第安人捕獲,砍去幾根手指。他僥倖逃脫,回到法國,一下子成為英雄,教職也被提升。但他不顧傷情,繼續回加拿大傳教,直到被另一個部族的土著殺掉。

但經此一役,相互間的看法改變了不少,歐洲人舉槍向印第安人射擊時,少了很多良心上的顧慮。從1622年到1632年間,雙方互相襲擊,兵刀相向,小規模的衝突和殺戮不時發生。1632年,雙方籤訂了和約,但和平僅持續了12年。

戰爭與衝突使維吉尼亞公司的管理受到指責,經過一場訴訟之後,公司被註銷,維吉尼亞殖民地被改為王室殖民地。王室直管後,在經濟事務上殖民地受到的幹擾與指導反而減少,發展得更自由。

「野人」襲擊的危險並沒有阻擋英國人到北美發財的決心,維吉尼亞蒸蒸日上,人數不斷增加。自由民、契約僕和黑人奴隸不斷流入,歐洲的動物和植物被輸入美洲,引起另一場不小的革命。殖民地還設立了議會,一些事務獲得一定自治權利。

1644年,奧佩堪卡努為驅趕外來者做了最後的努力。他領導了另一場更為兇猛的襲擊,殺害了500多名英國人。這時候,維吉尼亞的英國人口數已達到8000人,實力已超過波哈坦聯盟。奧佩堪卡努在戰鬥中被擒,隨後處死。1646年,當地殘餘的印第安人被迫跟移民籤下了新的協議,出讓了大片土地,以換取新的和平。

上一篇:歷史故事連載10|英國人做了這三件事,才在新大陸上生存下來

相關焦點

  • 藍色紋身女的催淚故事:一個白人姑娘全家被殺,成為印第安人俘虜
    文/快哉風囊括七項奧斯卡大獎的《與狼共舞》中,女主是個被印第安部落收養的白人婦女,美國充滿血淚的西部拓荒史上,這樣的故事並不少。今天,來說一個最有名的:藍色紋身女孩奧莉薇·奧特曼(Olive Oatman)。圖:傳奇的藍色紋身女孩奧莉薇1837年出生在美國中西部的伊利諾州,父母是從歐洲移民而來的摩門教徒。
  • 白人為何殺盡印第安人,而不是讓他們做奴隸?三個原因答案很殘酷
    歷史不僅是知識中很有價值的一部分,而且還打開了通向其他許多部分的門徑,並為許多科學領域提供了材料——休謨(英)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469字,閱讀約3分鐘昨天是感恩節,是美國人聚在一起吃火雞的季節在美國舉行感恩節是為了紀念印第安人的獻身性支援但令他牙齒發酸的是,美國人一旦堅持,就會將印第安人徹底殺死留下來的印第安人被逼到荒涼的保留地,過著連狗和豬都不如的日子不知道美國國民咀嚼火雞的時候是否會有香味眾,誰是眾知,美國及南北各國長期盛行奴隸制,各大金銀礦山夏威夷種植園,在不計其數的奴隸中工作,但不可思議的是,這些多為黑人奴隸
  • 歷史故事連載12|當國王是渣男
    歷史故事連載11|為保衛土地,印第安人向白人的種植園進襲維吉尼亞殖民地建設的同時亨利八世貴為王子,自幼受到良好的精英教育,精通5門外語,會作曲,能寫詩,又擅長馬術、射箭、摔跤等各種運動,可以說文武雙全,是令人寄以厚望的大好青年。然而在他當上國王之後,在歷史上留下的記錄卻頗為雷人。他與凱薩琳成婚二十餘年,先後生了5個孩子,其中4個夭折,只有女兒瑪麗·都鐸存活下來。
  • 400年過去了,美國印第安人為何一直對白人搞的感恩節怨氣衝天?
    風捲雲舒,慣看桑田變滄海,閱歷歷史,身入其中,古往今來,多少故事笑談中!小編帶你了解更多歷史故事 每年11月第4個周四是美國的感恩節,感恩節在美國是僅次於聖誕節的重要公共假日,感恩節假期一般會從星期四持續到星期天,這個原來只有美國人才會慶祝的節日(加拿大的感恩節是在11月6日),因為名字很「高大上」,現在已經演變成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跟風慶祝的節日,喜歡洋節的國人當然也不會放過它。
  • 為何美國加拿大印第安人少,墨西哥以南印第安人多?
    隨著外來者逐漸站穩腳跟,大量種植園和加工廠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與此同時一個棘手的問題也浮出水面,那就是人手不足。類似種植園的工作都屬於技術含量很低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歐洲人需要大量奴隸才能確保產出,於是他們首先將目光鎖定在了本地的印第安人身上。不過實踐證明印第安人不適合做奴隸,來自非洲的黑人充當了這一角色,這是怎麼回事呢?
  • 白人富翁修複種植園講述黑奴的過去
    (上接B06版)要正視美國黑暗歷史卡明斯的家人們也說不清這位家長的動機,只能歸咎於固執的性格,而沒想到這是昂貴的、有別於傳統的正視美國黑暗歷史的嘗試。「儘管來質問我吧」,卡明斯說,「我已經被問了所有的問題,比如是不是為了白人的負罪感,是不是一個白人想借黑奴的歷史賺錢。
  • 美國的主人為何是白人,而不是印第安人?反客為主的依據是什麼?
    19世紀,以採集狩獵為生的北美印第安人 北美的印第安人一直處於原始社會的階段,以採集和漁獵為生的印第安人組建的部落,規模非常之小,所以,有大量的土地處於未開墾的狀態
  • 印第安人的公主嫁給白人殖民者,是民族的罪人,還是時代的推動者
    《風中奇緣》講述了印第安公主寶嘉康蒂勇救英國探險家進而化解了一場異族間的戰爭的故事。影片於1995年6月16日在美國上映。電影的主人公來源印第安人公主波卡·洪塔斯。北美的原住民是印第安人,他們的祖先在1.5萬年前從東北亞或太平洋島嶼遷徙而來。
  • 北美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白人難忍被印第安人襲擊,怒燒自家城池
    1675年7月,一場小規模紛爭在印第安人和白人之間爆發了。一名殖民地商人向印第安人拖欠貨款,印第安人怒不可遏,偷了這名商人的豬。結果這個殖民者搖來一幫人追到這個小部落裡一頓屠殺。此後就是你殺我來我殺你,冤冤相報、冤冤相報,而襲擊的規模也不斷擴大。
  • 在美國歷史上,為什麼奴隸都來自於非洲,很少有原居民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是北美洲的原居民,這裡原本就是他們的天下。印第安人才是北美洲的主人,這就註定了他們不會為外來的白人當奴隸,只會為捍衛自己的權益而鬥爭。當這些來自歐洲的清教徒來到美國時,如果沒有當地印第安人的幫忙,可能他們就沒有辦法生存下來。
  • 把印第安人屠殺殆盡,選擇引進黑人而不是奴役印第安人,美國此舉為何
    美國的發家史其實並不光彩,美國的土地上原住民是印第安人,有人說美國建國只有200多年,沒有歷史積澱,其實不是特別準確,因為早先來到美國幹殖民統治的也是歐洲人,歐洲的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成果同樣的也沒帶到了美洲大陸。
  • 印第安人為何要用一座山雕刻一人?50年才雕好一張臉,他是誰
    然而總統山的建成,曾經也一度引發過不少爭議,民間也有過反對的歷史,這就不得不說起,美洲大陸的原住民:印第安的分支克拉塔人,數百年前,克拉塔人依然居住在拉什莫爾山周圍的布拉克山區,一直到白人前來,這裡被開闢成為了種植園殖民地,大量的克拉塔人被霸佔了家園,至今很多克拉塔人的後裔還有印第安人依然在對拉什莫爾山表示不滿,認為白人沒有資格在他們的家園打造美國人的塑像。
  • 印第安人從1000萬到25萬,美國大陸上,究竟發生了什麼
    (網絡配圖)印第安人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以從事採集、漁獵、遊牧和農業為生,建設著自己的幸福家園。哥倫布1492年發現新大陸時,美國境內的印第安人約有1000萬。但是進入19世紀末期,整個美國的印第安人只剩下不到25 萬。造成印第安民族這一血淚斑斑的衰落結果,其主要原因是由於美國的西進運動和歐洲各國對印第安人的殖民統治。我們都知道,感恩節起源於1620年。當年,102名白人朝聖者乘船來到了新大陸,在顛沛流離了兩個月後,他們終於在11月登上了麻薩諸塞州的普利茅斯。就在那個冬天,一半的白人死於寒冷和飢餓。
  • 印第安人為何要求退出美國,回顧美國與印第安人的血腥歷史
    印第安人,其實是對除因紐特人(愛斯基摩人)以外所有美洲土著的統稱,而並非單指某一個民族或種族。印第安人早期曾廣泛分布於南美洲和北美洲,然而隨著歐洲殖民者的到來,印第安人慘遭大量屠殺,而這也造成了美國和印第安人長期以來的歷史恩怨和矛盾,現在美國的印第安人僅佔全國總人口的1.2%左右。
  • 印第安人的長相,很像中國人
    為何在中國生存的是黃種人,而在美國生存的是白種人。一個11歲的小孩,提出了這個問題。而這個小孩自行推導出了一個結論:美國的土地上,是不是換過人種了? 這個聰明的小孩,無意間就猜透了歷史的奧秘。蒙古人種美洲支系印第安人喜歡在臉上塗抹紅色顏料,這是他們的文化傳統,因此歐洲白人入侵者在最開始的時候,稱呼印第安人為紅種人。但實際上他們是徹徹底底的黃種人。
  • 從3000萬到300萬,美國白人究竟做了什麼,才「玩」死印第安人?
    而這剩下的人更是如同乞丐一般,這就是這時印度安人送去了火雞肉和土豆泥等食物,並且還為這些白人安排了居住地和農耕地,也就是因為印第安人的幫助這些白人才能夠保存火種,逐漸開始豐衣足食。美國感恩節既然大家都知道了美國感恩節的由來,但是你認為美國的書本上寫的是感謝印度安人嗎?
  • 北美以白人居多,拉美則以混血種人居多,這是如何形成的?
    北美在種族上,拉丁美洲含有三大人類基本種族類型黃種人(美洲的黃種人主要為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後裔)、白人(美洲的白人主要為歐洲殖民者以及移民後裔)、黑人(美洲的黑人主要為殖民時代從非洲販賣的黑人後裔但是每個國家的具體情況都有所不同,比如在阿根廷和烏拉圭,白種人佔90%以上,多為義大利裔、西班牙裔和德國裔等歐洲移民的後代,在阿根廷,義大利裔約佔36%,西班牙裔約佔25%,德國裔約佔20%。在巴西的人口中,以葡萄牙裔、義大利裔、西班牙裔和德國裔等組成的歐洲白人後裔約佔一半,還約38%的為黑白混血種人。而在南美的玻利維亞,印第安原住民約佔60%,印歐混血人種約佔26%。
  • 印第安人詛咒還在潛伏期
    在父親蔭庇下,威廉·哈裡森25歲時,成為印第安納州州長,率領白人拓荒者向印第安部落進軍。 首先,哈裡森用小恩小惠,籠絡了一批「紅色民族同盟」外圍的小部落; 然後,他承諾向這些部落,每年支付200~500美元,由此得到特科抹人所在部落周邊近300萬英畝土地,對「飛躍的山獅」形成合圍。
  • 「美國發展史就是一部印第安人血淚史」(深度觀察)
    在他們的幫助下,白人殖民者定居下來並獲得了豐收,他們和印第安人共慶豐收的日子後來定名為感恩節。然而此後,白人殖民者卻通過戰爭、誘騙的方式迫使印第安部落籤訂了一個又一個不平等條約,從印第安人手中巧取豪奪大量土地。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估算,截至2018年底,全美有570萬印第安人,約佔總人口的2%,他們中的22%居住在印第安人保留地。
  • 美國黑人與印第安人相比較,在400多年的歷史裡,誰更悽慘?
    今天,我們聊聊美國的黑人和印第安人。作為兩個重要的少數族裔,400多年來,他們始終處於美國社會的邊緣地帶,不斷受到白人的種族歧視和壓迫。那麼,黑人與印第安人相比較,誰更悽慘些呢?但是,美國在西部大開發的過程中,發生了至少280次針對印第安人的大規模屠殺,死亡人數難以統計。我們能夠了解的是,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在全美總共約3.09億人口中,印第安人僅有293.2萬人,比例約為0.95%,連百分之一都沒有。也就是說,至少有1500多萬印第安人「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