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寶寶日間藍光照射治療——南陽醫專一附院兒一科

2020-12-21 網易河南

新生兒黃疸是由於血清中膽紅素升高致使皮膚、黏膜和鞏膜發黃的表現,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臨床問題。我們知道,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膽紅素有抗氧化劑功能,適當黃疸對新生兒有益的,但過高的膽紅素會對大腦和神經系統造成不可逆的傷害,甚至出現神經系統後遺症,這是我們要重視並治療新生兒黃疸的原因。


生理性黃疸具有以下特點:

1.一般情況好,無其他臨床表現,不需要治療。

2.出現時間:

足月兒生後2—3天出現,4—5天達高峰,14天內消退;

早產兒生後3—5天出現 ,5—7天達高峰,3—4周消退。

3. 程度: 足月兒不超過12.9mg/dl,早產兒超過15mg/dl

或每日總膽紅素升高﹤5mg/dl、結合膽紅素﹤2mg/dl。

超過上述標準,需要臨床幹預治療。


藍光治療是治療新生兒黃疸快速、有效、經濟的方法。通過藍光照射,寶寶血液中的間接膽紅素經過光氧化分解為水溶性膽紅素,隨膽汁、尿排出體外,從而達到「退黃」的效果。但藍光治療僅作用於皮膚淺層組織,皮膚黃疸消退並不表明血清膽紅素正常,停藍光後黃疸有一定反彈,所以傳統治療給寶寶做藍光照射同時也意味著要將寶寶送進新生兒科住院治療,幾天不能跟爸爸媽媽接觸,這種「母嬰分離」讓許多寶爸寶媽很焦慮。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南陽醫專一附院兒科一病區特地推出日間藍光照射治療服務。寶寶退黃疸照藍光不需要住院,白天光療晚上回家。寶媽不用和孩子長時間分離,緩解寶媽分離焦慮症,提高母乳餵養率,增進親子感情。

哪些新生兒適合日間藍光照射?高膽紅素血症達到光療指徵,無其他合併症(感染、溶血、早產)且生命體徵平穩的條件,均可以考慮選擇日間藍光照射,如果有合併症及重度黃疸寶寶為了安全仍需要住院治療。

日間藍光照射中,我們為寶寶提供專人生活護理,還準備了配方奶餵養、尿布、溼巾等用品,光療前後提供專業體格檢查。

藍光照射後,寶寶脫離醫護人員的監管。回家後家長需要注意觀察以下情況:

1.觀察皮膚黃疸的反彈,必要時再次藍光照射;

2.觀察生命體徵:體溫、脈搏、呼吸,觀察患兒哭聲、奶量的變化;

3.觀察大小便的次數、量。

地址:南陽醫專一附院兒科一病區(內科一號樓5樓)

電話:0377-63328059

18639815366

本文來源:南陽醫專一附院 責任編輯:楊明銀_ny01

相關焦點

  • 南陽醫專一附院內分泌科: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數
    南陽醫專一附院內分泌科: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數 2020-09-08 16:48:36
  • ——南陽醫專一附院內分泌科
    2型糖尿病受試者招募南陽醫專一附院內分泌科正在進行「在二甲雙胍治療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評價利拉魯肽注射液與諾和力皮下注射治療的療效和安全性:多中心、隨機、平行對照Ⅲ期臨床比對研究」,此研究在全國約30家醫院同步開展。
  • 大手術 小切口——南陽醫專一附院心臟外科成功開展微創冠狀動脈...
    近日,南陽醫專一附院心臟外科成功開展微創小切口冠脈搭橋術。患者因胸悶、胸痛症狀來我院檢查治療,冠脈造影顯示前降支近段嚴重狹窄,由於位置特殊,介入治療會影響到分支血管,冠脈搭橋手術是患者目前最好的治療方法。
  • 一分鐘帶你了解手足口病的診療流程—— 南陽醫專一附院兒科
    下面就讓南陽醫專一附院兒科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手足口病的診療流程。什麼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病因和流行病學病原EV屬於小RNA病毒科腸道病毒屬。(4)預後: 一般良好,斑丘疹2~3日自行吸收,不留痂。2.重症(1)腦幹腦炎、腦脊髓炎、腦膜炎、肺水腫、循環衰竭等。
  • 南陽醫專一附院內分泌科:得了甲狀腺結節就「談結色變」?
    一、什麼是甲狀腺結節?甲狀腺位於人體頸部甲狀軟骨下方,氣管兩旁,形似蝴蝶狀。七、甲狀腺結節該如何治療?(1)定期隨訪:對於多數良性甲狀腺結節僅需每隔6-12個月進行隨訪,無需特殊治療,隨訪內容包括病史採集、體格檢查、甲狀腺超聲、甲功等,及時發現結節有無體積明顯增大、惡變傾向等。對於暫未接受治療的可疑惡性或惡性結節,隨訪間隔可縮短至3-6個月。
  • 【健康知識講堂】血糖儀的使用方法及質控方法——南陽醫專一附院...
    自從得了糖尿病,血糖監測就成了每位糖友的「必修課」,血糖儀的使用更是必不可少的課題,今天就我們跟著南陽醫專一附院內分泌科一起來學習一下血糖儀的使用方法及質控方法吧!
  • ——南陽醫專一附院消化內科二病區
    人體維生素D主要通過由皮膚接受紫外線照射而合成或從膳食中獲得,食物中的維生素D多存在於含脂肪高的海魚、動物肝臟、蛋黃和奶油等。全科共有醫護人員26名,其中高級職稱6人,中級職稱8人,碩士研究生4人,在職研究生2人,南陽市消化及消化內鏡學會副主任委員、秘書均有消化內科人員擔任。
  • 新生兒黃疸照射藍光傷害身體?!6個注意事項父母早知道
    6個注意事項父母早知道藍光治療黃疸會影響寶寶生殖器嗎?有一寶媽反饋,自己的剛滿5天的寶寶,通過照射藍光3天時間,我總感覺哪裡不對?好像生殖器沒有完全遮住,後面卻發現寶寶腹股溝一側出現一個硬塊,她不能確認什麼時候長出來的,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和藍光有沒有關係,一時無法得出最直接的結論。
  • TA們開展日間藍光治療,簡單、安全、有效
    12月11日早上07:30,小佳佳父母向醫生反映,經過藍光治療,黃疸雖然肉眼可見的消退,但嘔吐情況依然存在。 日間藍光治療 日前,洛江區醫院兒科響應醫院號召,開展新暖心服務—日間藍光治療。「小黃人」們僅需在白天進行6-8小時的光療後即可回家,既保證了疾病治療的安全有效,也保證了母嬰接觸的充分時間。
  • 剛出生的寶寶黃疸,用藍光治療會有傷害嗎?
    所謂的「藍光」,是指一種特定波長呈現出藍色的光,這種光線在照射到身體的時候,能夠讓機體的膽紅素結構發生明顯變化,將膽紅素從一種脂溶性物質變為水溶性物質,然而再排出身體,對於新生兒黃疸的治療有著重要作用。在利用藍光治療的過程中,很多家長都會擔心藍光治療對新生兒產生其他方面的傷害,那麼藍光治療到底有沒有其他危害呢?
  • 寶寶黃疸偏高,父母自購藍光燈在家照射,5天大的寶寶皮膚似南瓜
    寶寶黃疸偏高,父母自購藍光燈在家照射,5天大的寶寶皮膚似南瓜前兩天看到一則新聞,浙江台州的王女士抱著出生5天的寶寶急匆匆地去到當地醫院兒科診室,寶寶全身皮膚泛黃,就像小南瓜。醫生立即給寶寶進行一系列退黃治療,檢測到血清總膽紅素高達429mg/dl,必須立即換血治療,不過好在治療及時,寶寶的黃疸最終得以消退。
  • ——南陽醫專一附院消化...
    治療胃病的藥物種類較多,服用胃藥的時間有講究。由於每個藥品的作用機制不同,掌握正確的服藥時間與聯合用藥方法對藥物療效影響較大。服用胃藥必須弄清「五時五類」「五時」:是指餐前、餐中、餐後、餐間(即兩頓餐之間)以及睡前這五個服藥時間;「五類」:是指促胃動力藥、抗酸藥、抑酸藥、抗幽門螺桿菌藥、胃黏膜保護藥等五種不同類型的胃藥。
  • 新生兒黃疸藍光治療過程要點詳解,膽紅素多少算正常?父母要看看
    新生兒寶寶初次與家人見面,接觸到這個陌生的世界,自主呼吸不久,就要經歷一種叫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的新生兒期常見病、多發病。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會引起新生兒黃疸,對於由高膽紅素血症引起的病理性黃疸在治療的過程中多採用藥物、光療等治療手段。而生理性的黃疸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如果微膽值不是很高的情況下,無需接受治療,是可以自行消褪的。
  • 寶寶黃疸高怎麼辦
    寶寶黃疸較高,需區別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通常生理性黃疸在出生後2-3天出現,5-7天達到高峰。2周消退。通常不需要治療。病理性黃疸一般在生後24小時內出現,且症狀加重,貧血明顯,蛋白尿。若為病理性黃疸,通常需要藍光治療。與白蛋白或酶誘導物結合。可以用中成藥:茵梔黃衝劑口服。
  • 寶寶黃疸,為什麼醫生一直讓監測,不給照藍光治療?
    我們醫院每年出生3萬個嬰兒,佔上海出生人口的近七分之一,每一個決定的影響都非常大,必須慎重。這裡我們不談特殊疾病引起的黃疸,只考慮沒有嚴重疾病出現的黃疸,比如這個孩子存在黃疸的一定風險因素如早產、母乳餵養等。黃疸通常在寶寶出生後2-3天開始出現,3-5天達到高峰,一周左右消退。大多數寶寶的黃疸可以在家或在門診管理,不需要治療,只有少數需要。
  • 僅11天嬰兒照藍光慘死!新生兒黃疸必須照藍光?別被忽悠了
    四川綿陽的一個家庭,在寶寶出生後,醫院檢查黃疸值偏高(其實不到15),建議照藍光治療,導致11天嬰兒莫名死亡。這不是藍光傷害患者的個例!有些寶寶照藍光的時候被灼傷,有些視網膜受到了影響,都是永久性無法修復的傷害。
  • 寶寶黃疸要不要治療?專家告訴你
    因為「膽紅素」呈黃色,所以寶寶皮膚也跟著變黃了。是的,您沒有看錯,雖然叫做「膽紅素」,但它其實是黃色的。        這就叫做「生理性黃疸」,一般在出生後的第2、3天開始出現,寶寶的臉、眼白看可能也會起來也有點黃,顏色會在4-5天內逐漸加深,不超過2周就好了(足月兒)。 除了看起來黃一點,寶寶的其他情況都很好,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
  • 【南陽醫專一附院眼科】全套,教你怎么正確使用眼藥水
    使用方法正確的情況下,一到兩滴,就夠了!因為一滴眼藥水的容積是絕對大於我們結膜囊的容積,如果你點多了,只會流出來浪費!而且,哪怕你·真·土豪把一整瓶都滴進去了,還是只有那麼一滴的效果! 本文來源:南陽醫專一附院 責任編輯:楊明銀_ny01
  • 小兒黃疸 | 寶寶的黃疸數值有什麼意義?(三)
    寶寶黃疸如果是需要治療的話,首選是光療。最常用的就是藍光,這種顏色的光更容易被皮膚表面的膽紅素吸收,通過光線照射可加速具有脂溶性的游離膽紅素氧化分解為水溶性的膽紅素,讓沉積在皮膚的膽紅素儘快排出體外。除了藍光,白光也可以。光療時將寶寶裸體放於光療箱中,用黑布遮蓋雙眼和會陰部位,用單面光或雙面光照射。
  • 新生兒黃疸是「曬太陽」還是「照藍光」,媽媽該如何選擇
    讓人「談黃色變」的主要原因是嚴重的新生兒黃疸可引起膽紅素腦病,可能會留有耳聾、腦癱、智能落後等後遺症。新生兒黃疸又分為生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和母乳性黃疸。生理性黃疸:黃疸輕,出現晚,退得快,一般情況好。(足月兒生後2-3天出現,3-4天達高峰,5_7天消退,最遲不超過兩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