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照射藍光傷害身體?!6個注意事項父母早知道

2021-03-05 父母育兒雜誌

很多女性在懷孕期間,不僅著手給未來寶寶準備衣服、用品,也在關注一些孕期、育兒知識。這對於準媽媽或新手媽媽是很有必要的,避免了遇到事情手忙腳亂。一般在寶寶出生24小時後,寶寶的皮膚會發黃,有經驗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這可能是寶寶得了黃疸,有80%的早產兒和60%的足月兒都會患上黃疸,主要原因是由於肝臟不夠成熟或體內膽紅素含量過高引起的皮膚發黃的臨床表現,新生兒由於體質差,無法有效的代謝體內過高的膽紅素。大多數新生兒寶寶出生後都會經歷這樣一種生理現象。黃疸還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兩種類型,如果前者父母無需過多擔心,不需要給寶寶做特殊的處理就可以自行消退。如果是病理性黃疸,就要提高警惕了,嚴重的黃疸疾病,體內過多的膽紅素有效排出體外,一旦流經寶寶大腦,易引起小兒腦癱,說話和動作不能有效協調,還會影響孩子智力和存活率。

新生兒黃疸照射藍光傷害身體?!6個注意事項父母早知道

藍光治療黃疸會影響寶寶生殖器嗎?

有一寶媽反饋,自己的剛滿5天的寶寶,通過照射藍光3天時間,我總感覺哪裡不對?好像生殖器沒有完全遮住,後面卻發現寶寶腹股溝一側出現一個硬塊,她不能確認什麼時候長出來的,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和藍光有沒有關係,一時無法得出最直接的結論。有專家給出解釋,藍光照射對孩子的生殖器沒有什麼影響,讓父母放寬心,通過藍光的光照療法,可以很好的降低沒有和血清結合的膽紅素,方法簡單,效果顯著。一般照射藍光通過光源定量、長時照射,時間短效果不明顯。在照射藍光時,要注意寶寶會陰、眼睛和肛門部位的遮蓋工作,避免這些敏感的肌膚得不到有效的保護,受到刺激引起異常。

嬰幼兒照射藍光疼嗎?

藍光照射是治療黃疸的療法之一,一般不會引起寶寶的疼痛,但要注意給寶寶補水,促進體內膽紅素的代謝排出。在治療黃疸方面是經濟實惠、效果最好、最小的副作用的一種方式。但遇到寶寶皮膚乾燥或出現皮疹時,停止光療後問題就沒有了。

藍光照射影響寶寶視力嗎?

新生兒寶寶由於剛來到這個世界上,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群,陌生的生活方式,體質發育也不夠完善,寶寶只能模糊地看到周圍的事物,光照對寶寶脆弱的眼睛來說,刺激比較強烈。他無法接受強光、異光照射。有時候醫護人員給寶寶照藍光時,會用眼罩、黑布或紗布遮住寶寶的眼睛。這是保護寶寶眼睛健康的一種辦法。

正在接受藍光照射的新生兒

新生兒黃膽照藍光會使皮膚變黑嗎?

新生兒患上黃疸後,本身接受的照射的時間不會太長,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能把寶寶的皮膚曬黑,這個說話不能夠成立。皮膚的黑白和寶寶的膚質有關係,有的照射過藍光的孩子成長過程中,依然很白。也有新生兒科的醫生指出,寶寶黃疸消退後,有可能會造成寶寶偏黑的皮膚,父母不用過於擔心,隨著寶寶的逐年成長,在寶寶成長後皮膚會變化。紫外線會引起皮膚發黑,但是藍光不會引起皮膚問題。

也有寶媽認為照射藍光沒有什麼效果,最好不要照射,對嬰幼兒身體不好而且還有輻射產生。對於剛出生的嬰兒的父母大多說法差不多,有很多是吃藥退下去的,注意多帶寶寶曬曬太陽。

調查:照射藍光的注意事項

1、照射藍光需要自備眼罩;

2、家長需要自備紙尿褲;

3、父母要給寶寶備上手套和襪子;

4、準備帶含有維生素D的鈣劑;

5、藍光箱溫度偏高,水分蒸發比較快,出現不顯性失水的現象,要及時給寶寶補充水分;

6、寶寶哭鬧不安時,及時給予安撫。

還有一種儀器對治療黃疸效果更好,由於篇幅有限,不能詳細介紹,你可以關注我們,跟蹤後續內容更新。

你對藍光照射治療黃疸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可馨育兒,一個有溫度的自媒體。喜歡我們的內容,記得收藏關注分享哦。圖片來源網絡,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新生兒黃疸藍光治療過程要點詳解,膽紅素多少算正常?父母要看看
    新生兒寶寶初次與家人見面,接觸到這個陌生的世界,自主呼吸不久,就要經歷一種叫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的新生兒期常見病、多發病。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會引起新生兒黃疸,對於由高膽紅素血症引起的病理性黃疸在治療的過程中多採用藥物、光療等治療手段。而生理性的黃疸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如果微膽值不是很高的情況下,無需接受治療,是可以自行消褪的。
  • 僅11天嬰兒照藍光慘死!新生兒黃疸必須照藍光?別被忽悠了
    四川綿陽的一個家庭,在寶寶出生後,醫院檢查黃疸值偏高(其實不到15),建議照藍光治療,導致11天嬰兒莫名死亡。這不是藍光傷害患者的個例!有些寶寶照藍光的時候被灼傷,有些視網膜受到了影響,都是永久性無法修復的傷害。
  • 剛出生的寶寶黃疸,用藍光治療會有傷害嗎?
    所謂的「藍光」,是指一種特定波長呈現出藍色的光,這種光線在照射到身體的時候,能夠讓機體的膽紅素結構發生明顯變化,將膽紅素從一種脂溶性物質變為水溶性物質,然而再排出身體,對於新生兒黃疸的治療有著重要作用。在利用藍光治療的過程中,很多家長都會擔心藍光治療對新生兒產生其他方面的傷害,那麼藍光治療到底有沒有其他危害呢?
  • 黃疸寶寶日間藍光照射治療——南陽醫專一附院兒一科
    新生兒黃疸是由於血清中膽紅素升高致使皮膚、黏膜和鞏膜發黃的表現,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臨床問題。我們知道,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
  • 十個嬰兒九個黃,都要住院照藍光,新生兒黃疸有那麼可怕?
    醫學上將出生28天之內新生兒出現的黃疸稱之為:新生兒黃疸。黃疸本身是由血紅素代謝異常引發的症狀,主要表現為皮膚、黏膜以及鞏膜等異常泛黃。生育過的家長應該都知道,新生兒容易出現黃疸問題,更是有句俗話說:十個嬰兒九個黃,都要住院照藍光。
  • 新生兒黃疸是「曬太陽」還是「照藍光」,媽媽該如何選擇
    據統計80%的正常新生兒在生後早期都會出現皮膚黃染。讓人「談黃色變」的主要原因是嚴重的新生兒黃疸可引起膽紅素腦病,可能會留有耳聾、腦癱、智能落後等後遺症。新生兒黃疸又分為生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和母乳性黃疸。
  • 什麼是新生兒黃疸?
    首先什麼是新生兒黃疸呢?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以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為特徵的病症。而且嚴重的黃疸可以引起腦部的傷害。2.注意寶寶大便顏色肝臟處理好的膽紅素會經由腸道排洩,大便因此才會帶有顏色。如果是肝臟膽道發生問題,如膽道閉鎖,膽紅素堆積在肝臟無法排出,大便會變白,但不是突然變白,而是愈來愈淡,與此同時,媽媽發現寶寶身體皮膚也出現變黃的趨勢,就必須立即帶寶寶就醫。
  • 新生兒黃疸光療要注意這些方面
    導語: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治療原則,首先是查明原因並開展病因治療,這是治療的根本,只有消除了病因才能防止復發。
  • 新生兒患上黃疸怎麼辦,這種光療是很好的治療辦法,寶媽你知道嗎
    一般情況來講,新生兒黃疸是在出生後的一耳光星期左右自行消退的,這不用寶媽們擔憂;而另一種情況就是說這個黃疸會在新生兒身上存在半個月之久,倘若膽紅素過高的話,那麼新生兒是需要接受住院治療的,醫生會給其進行光療的治療法,其實就是拿專門的一種藍光來照射嬰兒的皮膚,使得其身體中膽紅素的含量下降都愛正常的水平線,進而新生兒就會遠離黃疸的困擾了。
  • 寶寶黃疸偏高,父母自購藍光燈在家照射,5天大的寶寶皮膚似南瓜
    新生兒黃疸,幾乎是每個剛剛出生不久的嬰兒都會遇到的問題。如今媽媽們在寶寶未出生之前就掌握了許多育兒知識,所以遇到黃疸也不再像以前的人們那樣大驚失色了。寶寶黃疸偏高,父母自購藍光燈在家照射,5天大的寶寶皮膚似南瓜前兩天看到一則新聞,浙江台州的王女士抱著出生5天的寶寶急匆匆地去到當地醫院兒科診室,寶寶全身皮膚泛黃,就像小南瓜。
  • 新生兒降黃疸,多吃多拉是王道!
    一般在出生5天後開始出現,可持續1-2個月寶寶不同程度脫水、胎便排出延遲,嗜睡媽媽孕期多學習,早接觸、早吸吮、早開奶,按需餵養,每天哺餵10-12次母乳母乳性黃疸部分媽媽母乳內含有孕酮等的代謝產物、游離脂肪酸、脂肪酶或ß葡萄糖醛酸苷酶等物質,抑制了肝臟中的UDPGT,使未結合膽紅素不能轉為結合膽紅素,使其難以排出體外
  • 新生兒黃疸該如何護理?有這三種臨床表現
    黃疸是新生兒常見的一種疾病,新生兒黃疸主要是因為新生兒的肝臟功能發育不完善,膽紅素代謝異常,血中的膽紅素濃度升高引起的一種疾病。一般新生兒黃疸過一段時間就會消退,如果不能消退一定要及時就醫,那麼,新生兒黃疸該如何護理呢?那麼黃疸的臨床表現有哪些?該如何治療?
  • 新生兒黃疸偏高怎麼辦|嘉會醫療
    作為一名新手媽媽,剛生完寶寶後最擔心、憂慮的事情除了母乳餵養,就是新生兒黃疸了。很多寶爸寶媽對新生兒黃疸沒有充分的了解,只是一味的干著急,急忙帶寶寶來醫院治療。其實,新生兒黃疸也分為很多種,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一下吧!
  •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的區別,看懂這張圖就夠了
    新生兒黃疸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在臨床上約有85%的足月兒及絕大多數的早產兒在出生後一周內出現黃疸。黃疸又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那麼這兩種黃疸症狀有什麼差別?在什麼情況下需要去醫院就診?1、什麼是新生兒黃疸?
  • 家長網購藍光燈治黃疸,嬰兒全身換血才保命!別做坑娃的「熊家長」
    然後網購了一個藍光燈,在家自行給寶寶照藍光。可是3天下來,孩子不僅沒有退黃,反而像南瓜一樣黃。這下父母才知道出事了,趕緊帶著出生5天的寶寶就醫。醫生檢查發現,寶寶血裡的膽紅素竟然高達429mg/dl,已經達到換血指徵。
  • 新生兒黃疸患病率雖高,但若孕期能做好這3點,就能有效避免黃疸
    之前聽朋友跟我分享了一個故事,他們小區有一個新生兒出生的時候,眼睛和身體就出現了非常明顯的黃疸,孩子的媽媽對此非常緊張,堅持要求到醫院進行檢查,但是家裡的老人認為孩子出生都會有黃疸,只要一到兩個星期就能夠自己好。
  • 新生兒若出現黃疸,或因孕期的3個錯誤習慣,準媽媽該引起重視了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小寶貝呱呱墜地的那一刻,應該是一家人歡天喜地的時候,但是許多寶寶出生以後通常會伴有黃疸,這讓許多新手父母措手不及,非常的擔憂,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其實新生兒出現黃疸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現象,通常表現為新生兒出生24小時後,面部以及身體上會出現發黃的症狀,有時會伴有大便顏色不正常,通常孩子的精神狀態也不會很好。大多時候新手父母面對孩子的黃疸並不必擔憂,因為黃疸經過一段時間後會自動的消失,但是也有一些新生兒的黃疸比較嚴重,而且會反覆出現,這時一些新手父母會更加著急。
  • 母乳性黃疸,生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到底是怎麼回事?
    最近我們新生兒監護室的黃疸患兒又多了,可能跟大家對黃疸的認識不足有關。今天門診有個孩子媽媽,因為怕孩子母乳性黃疸,果斷把母乳給孩子斷了。現在完全是人工餵養,我聽了之後感到很可惜,其實,只要大家正確認識黃疸,是不用做這樣的決定。
  • 兒科醫生:新生兒出現黃疸,多半是孕期的3個錯誤習慣,別不信
    但是有部分新生兒出生後會出現黃疸現象,讓很多新手父母措手不及,不知道如何應對。新生兒黃疸是寶寶常見疾病,具體表現為寶寶出生後的24小時後,出現面部及身體等部分皮膚發黃的症狀,同時伴隨著無精打採、大小便顏色異常等。
  • [健康知識科普]專家告訴你如何應對新生兒黃疸
    許多父母都遇到過這樣的煩惱:剛出生不久的孩子遭遇「黃疸」,渾身「黃得可怕」,有的人說黃疸不用管,自己可以好,可還有的人卻說黃疸不及時治療會造成嚴重後果。到底哪種說法正確?遇到新生兒黃疸怎麼辦呢?今天,邀請到了長壽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的新生兒科主任彭星,講解關於新生兒黃疸的注意事項。  黃疸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