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便當」只能看不敢吃 鄭州環衛工:這是誰送的

2020-12-18 猛獁視頻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周蘭/文圖

近日,記者了解到,最近兩個月來,鄭州市興國路鄭發大廈附近,中午和晚上都有人放置盒飯在路邊,最多的時候一次放置450盒!有肉有菜有米飯,面對香噴噴的「愛心便當」,環衛工人連連稱「不敢吃」,「食物不知道是從哪兒來的,安不安全?」6月20日,記者來到鄭發大廈附近了解情況。

近倆月,總有人來送盒飯

當天上午十點,記者來到鄭發大廈附近,向一位知情的環衛工人了解到,在近兩個月中,總是有人在中午11點半左右送來盒飯,方式還有點奇怪,「之前,他們一般把盒飯放在鄭發大廈南門附近的綠化帶中,用黑色塑膠袋裝著,有時候早上也送。我們也不知道這些餐食是不是安全的,都不敢吃。」

環衛工人告訴記者,送餐的人總是在中午11點半左右,將盒飯放在路邊的綠化帶中。前段時間有一男一女兩人來送餐,被他們攔下了,「在我們負責的區域發現垃圾沒清理是要扣我們錢的,他們把盒飯放在綠化帶中,我們也不知道會不會有人過來取,也不敢處理。」環衛工人把這些話告訴送餐的人,並提出「一起去派出所把情況說明白」,被送餐的人拒絕,這讓環衛工人很困惑,「如果他們真的想獻愛心,最起碼告訴我們一聲『這食物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

鄭發大廈在西四環附近,記者在地圖上查找,發現方圓1公裡內並沒有飯店,那近兩個月的餐食到底是誰送的呢?

了解到最近送餐人員經常把盒飯放在鄭發大廈附近的興國路邊,記者決定在興國路綠化帶附近等待送餐人出現。

「愛心人士」沒露面,找來貨拉拉送飲品

中午11點45分,正當記者想要放棄時,一輛車牌為粵HM3645的麵包車停在了馬路北側的綠化帶旁邊,一位男子下車從後備箱提出兩個諾大的黑色塑膠袋,放在綠化帶中。

看到記者突然出現,車上下來一位女士將麵包車側門和後備箱關上。

這位男子告訴記者,他是貨拉拉司機,塑膠袋中的東西是客戶在朋友那裡下的單,朋友今天臨時有事,就拜託他送來。

與往常不同,這次黑色塑膠袋裡面裝的都是飲品,每個大袋子裡面大概有4個小購物袋,每個小購物袋中大約有20瓶飲品,還都是冰涼的。

在男子的手機上,記者看到,下單的是一位135尾號1176的胡師傅。記者想聯繫訂單客戶時,男子表示,「這上面的電話都是虛擬的,你們打不通。」

「客戶讓我放到這兒的,他說他等會兒來取,我今天第一次過來送。」

男子表示,他也不清楚客戶到底是誰。

被問及「這些飲品環衛工人可以拿走喝嗎」,男子表示「這些東西可以放心食用,環衛工人也可以拿走」。

「也有可能是要送到哪個部門,但是我們不方便進去。」一同來送餐的女士坦言。

隨後,男子在遠處通了個電話,回來便上車離開。

「一看袋子就知道,送餐的人又來過了」

記者嘗試聯繫男子所謂的朋友,當了解到打電話的緣由時,電話另一端的男子表示自己什麼都不知道,只管送貨,隨後將電話掛斷,記者繼續撥打,一直無人接聽。

下午三點多,仍然沒有人過來取餐,環衛工人李紅軍騎著電動車停在了黑色塑膠袋旁邊,用一副習以為常的樣子翻看著黑色塑膠袋,「一看袋子就知道,送餐的人又來過了。」李紅軍苦笑著說,眼睜睜地看著這些東西被當成垃圾處理掉,覺得很可惜。「既然送的話,就送到地方,不要扔到綠化帶,如果是給我們的,至少明確告訴我們這東西能吃也行啊。」

李紅軍表示,餐飯的數量不等,最多的一次是450多份,一兩百份的也很常見。「咱也不知道是誰送的,什麼意圖,他們往這兒一擱就走了,喝吧,怕不安全,不喝吧,我們只能當垃圾扔掉。」

「應該還會有盒飯,你們再晚會兒過來可能盒飯就卸下來了,他們看見你們過來就不往下卸了。」李紅軍告訴記者,之前送餐也會送水、奶、橙汁等飲品,這次應該也一樣。

「怕壞人弄了慢性病什麼的,當時吃了沒事兒,以後萬一有什麼事兒我們該找誰啊。」另一位環衛工人表示,可能下單的人本身也是好心好意的,但是獻愛心的方式讓他們沒有辦法接受。

李紅軍聯繫了開垃圾車的工作人員,將兩大袋飲品裝車拉走,送往鄭發大廈興國路東邊的垃圾站。

這些飲品到底是誰送的?為什麼要放在路邊的綠化帶中?對此,記者將繼續關注。

相關焦點

  • 一名陌生人連送兩個月便當不露面,鄭州環衛工不敢吃:保證安全嗎
    導語最近兩個月來,鄭州市興國路鄭發大廈附近,竟然每天都有神秘人為環衛工人送盒飯,有時候一次就放450盒的數量,大家紛紛感謝好心人的同時,也有點因為擔心飯菜的來源而不敢吃的想法,到底便當是誰送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到底發生什麼事情吧。一名陌生人給環衛工連送兩個月便當6月20日,記者了解到,在鄭發大廈附近,總是有神秘人送給環衛工人大量的便當來吃,有時甚至更多達450盒。
  • 「愛心便當」只能看不敢吃追蹤:食品從鄭州一酒店送出
    6月21日,記者找到了該男子所送飲品的取餐地址,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餐飲店負責人:訂單查不了6月20日,記者從送飲品男子的手機訂單上了解到,取餐的地點位於二七區醫學院地鐵站附近的崑崙樂居酒店鄭州醫學院店,距離鄭發大廈十多公裡。為啥在距離這麼遠的地方訂餐?
  • 他們向一線的環衛工和交警送愛心冬衣和藥茶?鄭州這的「愛心驛站...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寧田甜 通訊員 陳衛歷 趙冰  「這是為您準備的冬衣,您試試合不合身,這裡還有中藥茶暖暖身子增強抵抗力,祝生活安康。」12月15日上午,在第32個世界強化免疫日來臨之際,鄭州公交徐亞平志願服務隊攜手河南的志願者們,在航海路中州大道168路公交場站的環衛工人「愛心驛站」開展「送冬衣贈藥茶」暖心志願服務活動。  現場,志願者們把一件件冬衣掛在架子上,又把一鍋冒著熱氣的藥飲端出調度室,放在志願服務臺上,分裝在一次性塑料碗中。這時,忙碌了一早上的環衛工人們陸續來到「愛心驛站」取暖休息。
  • 鄭州公交車長為環衛工送棉衣和熱水...
    現場:細雨寒風中,環衛工們在奔忙11月17日上午11時許,外邊下著雨。鄭州天氣寒冷。在鄭州街頭,還不時能聽到流動小攤販的叫賣聲,「烤紅薯、烤玉米。」而此時的鄭州街頭,環衛工、快遞員等戶外工作者還在忙碌奔跑著。愛心1:鄭州公交車長為環衛工送去棉衣和熱水熱饅頭「這衣服都是洗過的,咱們可以挑挑、試試。」「這突然降溫又加上下雨,可比前幾天冷太多了。早上3點多都起來了,有了這些棉衣,暖和多了。」
  • 鄭州車長親自熬糖漿做糖葫蘆送環衛工?寓意啥知道不?
    而11月25日下午,鄭州公交一公司204路公交調度室外,一串串冰糖葫蘆整齊地擺放在桌子上,一粒粒芝麻灑在糖漿包裹著的山楂上面,格外的美味,頓時讓人味蕾大開。而這些冰糖葫蘆是204路車長範新芳自己在家親手熬製糖漿後做出來的,除了一串串冰糖葫蘆外,還有線路車長們準備的一雙雙保暖手套和一件件大傢伙從家捐贈出來的棉衣棉褲等,原來這些物品都是204路車長們為環衛工們精心準備的。據車長範新芳介紹,一直以來,每天環衛工們無論颳風下雨,一直任勞任怨。
  • 鄭州六旬環衛工「仙風道骨」 文能狂草填詞武能打拳舞劍
    老王拿著掃帚「練武」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寧田甜 文圖  鄭州市中原區環衛工王富建,是萬千環衛工中的一員。兒女爭氣,家裡條件很好,為啥他卻和老伴雙雙在鄭州做環衛工?  老人說,社會現在對環衛工很尊重,他覺得,一穿上環衛工衣服,「很驕傲」。做環衛工,一方面能鍛鍊身體,一方面還能發揮餘熱,為鄭州這個城市做點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兩全其美。
  • 炎炎烈日為環衛工撐起「愛心傘」
    淄博8月28日訊 獻出一片愛心、傳遞一份真情。為關愛城市的「美容師」,8月28日上午,淄博市醫療保障局張店分局聯合淄博彩虹公益發展中心開展「為環衛工撐起愛心傘」公益活動,為炎熱酷暑依舊堅守崗位、默默奉獻的環衛工人們送去一份愛心和清涼。
  • 路邊櫻花樹「生病」了,鄭州60多歲環衛工心急如焚
    6月2日上午8時許,在鄭州市汝河路啟福小區門口附近,一位60多歲的老環衛工,正在給路邊的一棵幾乎掉光樹葉的櫻花樹澆水。「恁知道這棵樹歸誰管嗎?樹生病了,快不行了,得有人救救它……」老環衛工看到在路上巡邏的中原區綠東村辦事處巡防員李高學等人,忙上前求助。據了解,這位給櫻花樹澆水的環衛工名叫王小女,今年65歲,在這條路上掃地已經多年。
  • 「愛心便當」送餐飯店基本確定 負責人露面承認只送過一次餐
    近日,「愛心盒飯」事件引起廣泛關注,記者介入後,環衛工人稱「最近沒再送過」。6月23日中午,記者來到二七區崑崙樂居酒店醫學院店,餐飲部及廚房的大門依舊緊閉,空無一人。該轄區五裡堡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所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在「愛心便當」事件發生後,他們已暫時要求其停業。五裡堡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所所長潘勇告訴記者,接到反映後,他們立即進行了調查,先是對酒店的餐廳進行了檢查,檢查結果沒有問題。隨後,他們還將對餐廳生產的事物進行抽檢。
  • 鄭州街頭環衛工們收到暖心「驚喜」
    12月8日,鄭州公交集團一公司四車隊B12路公交車長們走上街頭,為環衛工人送上親手織的圍巾。隨著冬季的來臨,氣溫明顯下降,特別是近日鄭州氣溫更是一度跌低。而環衛工人們每天天未亮就開始在街道上清掃。而那個時候,正是一天中氣溫最低的時候。考慮到這個情況,鄭州B12路調度員秦佔丙便提議給環衛工人們織圍巾。這個提議一經提出,就得到線路車長們的一致贊同。
  • 67條手工圍脖溫暖環衛工
    王秋紫小朋友給環衛工送豆漿一名環衛工接過豆漿,愛撫地摸了摸小志願者凍紅的小臉。行動:學生組團街頭送暖「阿姨,快到中午了,您喝杯熱粥吧!」「阿姨,這些圍脖都是手工織的,別看不太好看,戴上可暖和了。」看到有環衛工忙著清掃積雪,孩子們快步上前,爭著跟環衛工打招呼,還有人拿著掃帚幫忙掃雪。記者看到,孩子們拎著兩個袋子,一個袋子裡裝著很多條圍脖,另一個裝有小米粥、豆漿、包子。只要看到環衛工,孩子們就會跑過去,雙手送上熱粥和包子,幫環衛工戴圍脖。
  • 那位暴雨中送傘的環衛工
    這名環衛工很著急,把兩件雨衣塞給了附近的人,把傘塞給了趙女士,然後衝進雨裡,匆匆坐上他的環衛車走了……幾天來,趙女士一直為這名環衛工的善良而感動,也為自己當時的行為而愧疚,她希望找到這名環衛工,讓這份被誤解的愛心,重新得到理解。
  • 9年送手工針織品1萬多件 鄭州這個「女團」不簡單
    大河網訊(記者 何心悅)寒流來襲,鄭州一夜入冬。面對嚴寒,近日,鄭州慈善總會愛心手工項目執行團隊鄭州市電子信息工程學校愛心織女團的織女們做好了準備,暖人又暖心的愛心紅色圍巾已編織起來。2012年12月14日,鄭州初雪如鵝毛般飄落,苗畬和學生們帶著親手織的圍巾、紙杯、熱水走上街頭,為冒雪堅守在工作崗位的環衛工人、交通協管員倒上熱水、圍上親手織的圍巾。還有學生接過環衛工的鐵鍬、掃把幫忙掃雪。苗畬用攝像機把同學們的感人瞬間記錄了下來,當這些照片、視頻傳回學校被更多人看到,「毛線編織班」一下子擴展到了200多人。
  • 滑縣:858件愛心棉衣情暖環衛工
    858件愛心棉衣情暖環衛工特約記者 徐淑霞 通訊員 劉寶偉「縣慈善總會為了讓環衛工人冬天不再寒冷,保障環衛工人溫暖過冬,專程送來了棉衣。我們會以此次愛心捐贈活動為動力,今後更加努力工作,把環衛工作幹得更好,回報來自社會的關愛。」12月8日,環衛工人趙啟紅對記者說。幾天前,滑縣慈善總會舉行了向城區環衛工人捐贈棉衣活動,向縣城管局捐贈了858件愛心棉衣。
  • 鄭州903路公交的「愛心暖屋」冷可取暖、累可歇腳?
    在寒冷的冬季,他們能在這感受到「家」的溫暖。天冷,環衛工想喝杯熱水怎麼辦? 「真好,以後咱們在保潔時想喝杯熱水,取取暖、歇歇腳,就可以來這裡了,這個休息室真是太貼心了。」12月16日,在鄭州公交三公司903路休息室內,環衛工攀大姐一邊喝著熱水一邊讚嘆。
  • 環衛工人戴棉布口罩上崗,市民看到很擔心,鄭州城管局這樣說
    一名環衛工說,疫情發生後,河南省啟動了一級響應,出門的人少了許多,相比以往,他們的工作量應該減少了才對,可因為過年加上管控措施,他們的工作量並沒有實質性變化。「有些人是回老家了,現在回不來,有些人是小區限制出入,下午都出不來。」該名環衛工說,以前人多時都是一人負責一片區域,但現在人少,負責的片區也做了相應調整。
  • 開封環衛工還有「愛心驛站」遮風避雨 熱乎乎早餐吃在嘴裡暖在心裡
    2018年3月26日,為讓環衛工人吃上熱乎的早餐,開封市政府施行了一項惠及開封所有環衛工人的政策即提供免費愛心早餐,這一政策施行快兩年了,現在情況如何呢?  2019年12月31日凌晨5:30,開封的街頭籠罩在一片冰封的寒氣中,此時的室外溫度為零下6℃。
  • 當好鐵人後代 建好鐵人城市 | 67條手工圍脖溫暖我市環衛工~
    「阿姨,這些圍脖都是手工織的,別看不太好看,戴上可暖和了。」12月6日上午,8個小學生穿著紅馬甲,在家長們的帶領下,來到讓胡路區中央大街附近。看到有環衛工忙著清掃積雪,孩子們快步上前,爭著跟環衛工打招呼,還有人拿著掃帚幫忙掃雪。記者看到,孩子們拎著兩個袋子,一個袋子裡裝著很多條圍脖,另一個裝有小米粥、豆漿、包子。
  • 「愛心冰箱」緣何清涼半個中國 源於快遞員關懷計劃
    探訪:二七廣場「愛心冰箱」 平均每天送出100瓶水「40℃+!鄭州街頭出現免費雪糕和水……」,幾天前,鄭州潮生活新媒體發布消息,分享了向高溫工作者致敬的別樣方式:從8月3日開始,在二七廣場德化街擺放了兩臺無人值守的「愛心冰櫃」,專門為環衛工、交警、快遞小哥、外賣小哥等高溫工作者免費提供雪糕和飲品,這一酷暑天送清涼的好消息,引發多發關注,被贊「大愛」、「滿滿的正能量」。
  • 關愛環衛工人,新洲「城市美容師」帶上愛心傘帽
    楚天都市報8月31日訊(記者周治濤 通訊員蘇娟 王東升 李偉明)炎炎夏日,對於在馬路上工作的環衛工來說無疑是一種煎熬,但他們不畏酷暑,堅持走在暴曬的馬路上,堅定著自己的本職工作,奮戰在江城保潔工作的第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