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子混戰,手拿一副好牌的華為該怎麼玩?

2020-12-14 OFweek維科網

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比起前端汽車市場的競爭白熱化,後市場看起來依舊一片祥和,「各自為政」的版圖至今保持著某種意義上的平衡,但「想做將軍的士兵」總在伺機尋找更多機會,讓自己「喋喋不休」的內心變成現實。

據相關消息稱,華為智慧型手機新旗艦Mate 40國內版定於10月30日發布,且在發布會現場華為還將發布一款汽車智慧屏單品,該智慧屏將聚合華為智慧型手機的大部分運用,包括適合汽車移動場景的功能,聽音樂、看視頻、打電話、上網和玩遊戲等。

華為這位稱職的「汽車搬運工」從2019年5月任正非籤發組織變動文件,正式決定華為成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至今,華為圍繞「智能車機」展開著一系列的布局和推廣,作為繼阿里、百度、騰訊、科大訊飛之後,以通訊技術公司身份高調入局的它,華為的出現更具話題性。

而這家始終保持著民族氣節的企業,幾乎每一個產品都會引發社會關注,這次的「智能屏單品」亦然。從雲端智能系統,華為臨門一腳,是準備向一直處於「劣勢狀態」汽車電子後市場進發了嗎?

被壟斷時代

不管是全球市場還是國內市場,在汽車電子一級供應商的名單裡鮮有出現中國企業的名字。

德國、日本、美國企業對汽車電子市場壟斷率超70%,這是一個多麼可怕的百分比。在較為集中的壟斷市場體系中,博世、電裝、大陸是其中的佼佼者,並稱「三巨頭」。目前他們三家的市場佔比總額超50%,儘管全球汽車工業在2020年疫情影響之下有些滯後,但只要生產線一天不停工,這批盤踞在後市場的「巨頭們」依舊是車企們離不開的血液之源。

而在本國市場,像華域汽車、均勝電子等這些近乎不被用戶們所知道的電子供應商,還在「艱難」的前行著,和國際領先企業相比,國內供應商們只能生存在生物鏈的最底端,等待著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狀態。「中低端」三字,既痛心又無奈。

而在「一輛車的誕生」中,汽車電子如同「毛細血管」般,分布在汽車的各個部位,由半導體器件組成的車輛感知、計算、執行,包括汽車發動機電子、底盤電子、駕駛輔助系統、車身電子、車載電子電器,無處不在的它們讓汽車「活得更為精彩」,可壟斷局面一直持續,從而出現了開篇提及的自以為各自為政的和諧局面。

博世,汽車電子行業的巨頭公司。

在2018年在華財報中,博世保持歷史高位,實現銷售額1126億元人民幣(約合144億歐元),同比增長2.5%,中國市場更是為博世貢獻了18%的銷售額;雖然2019年財報有所下滑(近六年以來首次營收下滑),營收777.2億歐元,但博世卻加快了在自動駕駛、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上的布局,不僅在無錫建立燃料電池技術中心,還對常州武進工廠進行擴建,未來主要生產超聲波雷達。

博世集團董事會主席鄧納爾曾表示:「博世今後的研發重點放在了實現碳中和目標和新能源汽車業務。」

看來,行業巨頭並非只是偶然,對於市場的敏銳度和前瞻性,博世將這份氣質拿捏的死死。

可居高位太久,也容易「溫水煮青蛙」,頂端的供應商們或許做夢也沒想到因為「新能源」、「智能」,讓國內電子供應商快速形成追趕之勢。由於新能源汽車的需求量增加,促使電子技術快速迭代;5G的運用,讓網聯化的成本佔比遙遙領先於市場預期,汽車電子市場增長速度遠超整車市場。

行業分析師預測,「中國汽車電子市場,在未來5年內,將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長,而隨著自動駕駛、無人駕駛技術及新的信息化技術在汽車上的應用,汽車電子市場將會持續增長。隨著汽車智能化、網聯化趨勢的發展,汽車電子佔整車成本的比例有望在2030年達到50%,因此,中國汽車電子行業發展空間非常大。而目前智能化車型的創新70%都來源於汽車電子產品,無論是中低端的倒車雷達、LED照明系統還是駕駛系統、車載信息系統以及新能源汽車的電池管理系統(BMS)、新ECU控制系統等,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火紅髮展,無疑就是國內汽車電子市場的推助器。」

即便國內電子供應商起步晚,但「彎道超車」的這份氣質似乎也被他們拿捏的死死。而新能源汽車軟體開發這條路,國內的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幾乎沒有一個落於人後。

軟體成為香餑餑

無疑,汽車電子已成為電子製造業新的增長點,而電子軟體開發也成為了汽車競爭的關鍵優勢。

當「軟體定義未來」的口號出現在日常車企們的營銷中時,這個時代已悄然發生了改變,展現在用戶面前的則是將機械物理按鍵改變為電子模塊化的觸屏,一塊又一塊自主研發設計的大屏取代了傳統意義上的只具有圖像功能性的顯示屏。

比亞迪的DiLink系統,廣汽的ADiGO生態系統等智能網聯繫統都是依託於國內網際網路公司之下等自主研發系統。

不可否認,當一塊14英寸的大屏鑲嵌在車內空間時,那種如同「電影巨幕」般的視覺震撼力還是有的,車機系統的人機互動,多功能多場景的運用,也為用戶們打開了另外一個世界的大門。也許這時起,車才正式成為用戶們口中「另外一個生活空間」的代表。

自主品牌們紛紛抓住先機,作為第一波吃螃蟹的人,好在他們基本都成功了,而 車載系統的廣泛運用為我國汽車電子供應商們提供新的發展機遇。

在一張汽車電子供應商排名名單中,在動力電池、電機、逆變器的名單中寧德時代,比亞迪,華域等企業的名字開始出現,雖然目前的佔比不高,但貴在這些企業一直堅持著,並沒有因為市場的供求關係而放棄。

而年輕的後起之秀們也慢慢進入市場的角逐戰,加特蘭、四維圖新、全志等科技公司都在加緊布局車載晶片;地平線、寒武紀、飛步科技、深鑑科技則從AI 切入車用晶片,為了降成本,提高競爭力,一場有關自主研發軟體系統的時間爭奪戰張正在全球範圍內開展。

據行業分析報告稱,「預測到2030年,全球汽車軟體和電子架構市場規模將超過4,000美元(約合人民幣27,837億元)。」

報告還顯示,截止2020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接近500萬臺,預計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佔比汽車市場的25%,超400萬臺。純電動汽車佔比超70%,是未來主流產品,和電動汽車相關的軟體如BMS、VCU等也將持續放量。」

汽車軟體成為全新增長賽道已然成為事實。而預計2020年中國汽車電子自動化市場率也將迎來估值285億元。(全球汽車電子自動化市場665億元)

再來回頭看華為的汽車智慧屏單品,意圖已經十分明顯。當下華為想要主攻的市場就是除了手機業務外,就是汽車。

18日的一篇外媒報導中曾提到,「華為技術公司加大了對汽車行業的投資和興趣。華為可能會開發與硬體、軟體和汽車5G相關設備相關的新技術。值得注意的是,這將不是華為第一次與汽車製造商合作開發技術。華為甚至可以開發自己的汽車界面,與谷歌和蘋果競爭。或許可以為EMUI上所有的谷歌無應用提供動力的汽車設計一個HarmonyOS迭代,比如這裡的WeGo地圖。」

汽車智慧屏單品或將成為華為正式打開汽車電子供應商身份的利器,如同製造手機一樣,華為太清楚「核心技術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真理,而在這個真理面前,手拿一副好牌的華為該怎麼玩,才是市場感興趣的。

文/林蕭

相關焦點

  • 2019,那些一副好牌被打爛……
    有人一出生就含著金鑰匙,有人一出生就要經歷貧窮,然而無論你拿的是一副好牌,還是爛牌,最終取決定作用的,還是你自己的努力。然而有些人,從出生那刻起,就比別人幸運,他們擁有最好的條件和資源,卻活生生把一副好牌打爛。
  • 我們的人生不是如何將一副好牌打好,而是如何將一副壞牌打好
    如果你現在發現大部分的人都在過著那毫無意義,且毫無生產力的生活與工作的話,那麼可以說那些人正在打一副壞牌而已,很難有翻身的機會,且自己的命運全部掌握在他人手中,勝負不是有自己說了算。這樣的牌局,這樣的人生,不打也罷。然而,我卻要說的是,我們人生不是如何將一副好牌打好,而是如何將一副壞牌打好。
  • 「一副好牌打得稀爛」,袁紹是怎麼毀掉自己的?
    把「一副好牌打得稀爛」是一種什麼樣的情形?肯定好不到哪去。在和平時期,你或許會身敗名裂,失魂落魄;在戰爭年代,可能會錯失良機,甚至會遭遇橫死。
  • 樂嘉,用實力演繹一副好牌被打的稀巴爛
    提起樂嘉,人們總會想起,那個犀利的,說話總是一針見血的,在《非誠勿擾》上與孟非,黃菡經常討論,辯論的那一個,因為《非誠勿擾》,孟非和樂嘉紅透了大江南北,樂嘉最紅的時候甚至還主持過江蘇衛視的春節聯歡晚會,現在孟非依然主持著《非誠勿擾》,那樂嘉怎麼就銷聲匿跡了呢?
  • 曾經是中國女子電競第一人的MISS,是怎麼將一副好牌打稀爛的?
    然而現在的miss不但看她直播的人數驟降,甚至19年主動請纓解說洲際賽的時候還被官方拒絕,現如今已經沒有多少知名度了,miss到底是幹了什麼事才將一副好牌打得如此稀爛的?與那些花瓶電競女選手不同,miss是那種真的有實力的電競女選手,雖然說技術可能不是中國女性第一的,但是論榮譽的話絕對是女性中第一。
  • 人生的意義不在於拿到一副好牌,而在於怎麼樣打好一副爛牌!
    當他坐公共汽車的時候,常常有人為他讓座。當他過馬路的時候,會有人來攙扶他。但布萊克把這一切都看成是別人對他的同情和憐憫,他不願意一直這樣被同情憐憫。直到有一天,一件事情改變了他對世界的看法。那是萊恩神父講給他的一句話:「世上每個人都是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比較大,因為上帝特別喜愛他的芬芳。」「我真的是上帝咬過的蘋果嗎?」他問萊恩神父。
  • 為愛摘除子宮的「不良」範曉萱,一副好牌打稀爛,43歲依舊是少女
    為愛摘除子宮的「不良」範曉萱,一副好牌打的稀巴爛,如今43歲依舊是少女!提及範曉萱,相信許多人對她的印象都格外深刻。對於大多數90後們來說,範曉萱的地位就如同兒歌界「教母」級別般的人物,尤其是她唱的《健康歌》和《洗澡歌》算是承載了眾多人童年的回憶,時至今日,她的歌曲依舊被人人傳唱。
  • 一副好牌打得稀巴爛:容易自己把自己作死的星座
    作者 | 嬤嬤圖片 | 部分來源於網絡凡事別把話說絕,事不可做盡,留點餘地才能從容轉身但是我們會發現,生活中總有人將一副好牌打得稀巴爛,
  • 軟硬兼施,華為汽車「復刻」手機之路
    藉助這一產品,華為正式殺入了汽車後裝市場。早在2019年,華為推出了HiCar解決方案,希望通過這個產品給傳統汽車裝上「智慧的大腦」,並與吉利汽車達成合作,切入新車市場。至此,華為在智能汽車上的思路初現雛形,即「系統生態+配套硬體」的方式,且通過Hi Car與智慧屏分別切入了新車市場與後裝市場。
  • 一副好牌打得稀爛,豐田是怎麼把油電混動玩脫的?
    豐田油電混動影響力在如此程度的技術與市場壟斷基礎之上,很明顯,以汽車產業為支柱的歐美等消費級市場,對豐田混動車型是極為不待見的,統計顯示,油電混合動力車輛在全球汽車市場所佔的份額也僅為2%左右。比如在我國,豐田這套混動技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法進入新能源汽車的序列,不能享受補貼、零購置稅、上綠牌等政策傾斜,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銷量。
  • HUAWEIHiCharger發布,華為汽車產業鏈穩健發展
    該直流快充模塊,擁有「可靠高效,智能低噪」的特點,將為充電運營商帶來全新解決方案。整車合作方面,當前華為已經和不下十家整車企業(上汽集團、長城汽車、江淮汽車、比亞迪等)形成了多年合作關係,基於「端-管-雲」三方面和車企進行合作,並聯合開發智能網聯汽車;零部件合作方面,華為在智能電動、智能駕駛、智能座艙三「端」分別與寧德時代、四維圖新和航盛電子
  • 從華為入局看汽車智能化大時代投資機遇|華為|智能駕駛|智能汽車|...
    據麥肯錫《汽車軟體與電子 2030》,汽車軟體在乘用 車的整車價值中佔比預計 2020 年到 2030 年複合增長率為 11%,將從 10%增 至 30%;汽車軟體和電子電氣架構市場預計 2020 年到 2030 年複合增長率為 7%,將從 2380 億美元增至 4690 億美元。E/E 架構的升級具體表現在端、管、雲的升級。
  • 「嫁得好」的表姐,活生生把一副好牌,打得稀巴爛
    女人 3、 親戚們紛紛感嘆表姐嫁得那麼好,活生生的一副好牌,打得稀巴爛。
  • 奇瑞與華為籤約合作,共同研發智能汽車
    在今年10月瑞虎8Plus上市發布會上,奇瑞汽車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談到,奇瑞汽車將要做汽車界的「華為」。話音剛落,在12月就籤約了華為,與其展開智能汽車領域的深度合作。其實此合作前的幾年裡,華為已經與30多家車企都有過一些合作。
  • 消費電子功能性器件龍頭 博碩科技進軍汽車電子能否凱旋?
    原標題:消費電子功能性器件龍頭,博碩科技進軍汽車電子能否凱旋?   博碩科技是國內電子產品功能性器件龍頭之一,其產品主要用於智慧型手機、智能穿戴設備等消費電子以及汽車電子兩大領域,此外還配套提供夾治具及自動化設備的設計
  • 宇博證券資訊導讀:華為汽車「復刻」手機路
    據悉,這塊智慧屏搭載了華為的鴻蒙作業系統,通過HiCar無縫與手機互聯,能夠語音操作實現地圖、音樂等日常功能,最重要的是無需換車就可安裝。藉助這一產品,華為正式殺入了汽車後裝市場。  早在2019年,華為推出了HiCar解決方案,希望通過這個產品給傳統汽車裝上「智慧的大腦」,並與吉利汽車達成合作,切入新車市場。
  • 要做汽車界的華為?帶你了解不一樣的比亞迪
    比亞迪汽車長期佔據國內新能源汽車第一把交椅,市場佔有率超過兩成,不僅是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領導者,還擁有生產動力電池、車載晶片、整車開發製造的全產業能力,是少有的全面發展的汽車製造商。近來,在南北大眾由於汽車晶片供應緊張而停產的情況下,比亞迪將繼續高歌猛進,實現晶片的自給自足。
  • 為什麼臺灣的電子工業非常發達,但卻沒有優秀的汽車呢?
    該階段中小蔣提出了「十大建設」,其中主要發展重心正是放在重工業方面;然而在這一階段中出現了全球性的石油危機,同時隨之而來的還有與臺灣關係密切的,兩個國家的經濟危機的衝擊。所以臺灣重工業在萌芽階段就基本宣告失敗,目前只有在造船業還有些建樹;不過也是以遊艇而非巨輪為主,那麼臺灣最終以是什麼工業模式發展的呢?
  • 汽車概念股異動 華為調整汽車業務任命餘承東為「主理人」
    而從近期的動作來看,華為在汽車領域的布局速度明顯加快。同時任命餘承東為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投資評審委員會)主任。  華為表示,華為不造整車,聚焦ICT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造好車,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供商。
  • 華為花費2.5億成立新公司,準備瞄準下一個萬億新項目,華為汽車
    但是通過做汽車的子公司,這真實地展示了對華為進軍汽車市場的信心,也說明華為已經超越了手機,看上了一條萬億元的新軌道。對於華為來說,現階段由於集成 ic難題,深陷困境,或許伴隨著許可證的頒發,華為的手機業務流程還能再一次展開,但對於華為來說,擴大自己的邊界,尋找新的跑道,也變得越來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