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行軍打仗時攜帶的行囊都是要儘量簡潔和輕便的,就像我們平時出遠門時也都不會選擇攜帶太多東西,一來是因為太麻煩,二來則是因為攜帶的行李過重會給旅程帶來諸多不便,所以如果沒有特殊情況,那大家都是能少帶就少帶。
而行軍打仗時的行囊與日常生活中攜帶的行李相比,更是將簡潔和輕便做到了極致,軍隊對此也會作出相關的要求,軍人的行囊如此,那戰場上所穿戴的服裝更是如此,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軍人的軍裝,一般情況下都是很少會有裝飾品的,其中每一個設計乃至一個扣子都是有講究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仔細觀察過,八路軍的帽子上都是有兩粒扣子的,那這兩粒扣子到底是做什麼用的呢?
這兩粒看似簡單的扣子實則大有用處,我們平常所穿衣服和戴的帽子上的大多數小設計其實都屬於裝飾品,但八路軍帽子上的這兩個扣子卻決不是只起到裝飾的作用。眾所周知,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對我國發動了猛烈的炮火攻擊,而面對如此勢頭的火力攻擊,需要國共兩黨合作才有可能在這場戰爭中取得勝利。
在國民黨和共產黨合作抗擊外敵的過程中,也有一部分軍隊被改編,八路軍就是其中之一,在皖南事變之後,新四軍全部將帽子的青天白日徽都取了下來,而部分八路軍也不願帶,因此很多時候如果只見兩顆扣子而不見黨徽,一般都能區分共產黨的隊伍和國民黨的隊伍。
這兩粒扣子除了可以區分身份外,還有一個特別實用的功能,大家平時從電視上也能看到,這兩粒扣子通常都是跟兩塊布連在一起的,這樣一來,在行軍過程中 ,一旦遇上較為寒冷惡劣的天氣,就可以解開這兩粒扣子將布放下來,進而起到防護和保暖的作用,防止戰士的耳朵在行軍過程中被凍傷或者感染。另外,在夏季野外作戰時難免會遇到蚊蟲,這個時候將這兩塊布放下來就可以起到阻擋蚊蟲的作用,有點像日軍的屁簾。
所以說,這兩顆看似不起眼的扣子,在八路軍的行軍打仗過程中卻是大有用處,藉此不僅可以區分八路軍和國民黨軍隊,實用性也是很高的,可以在各種複雜惡劣的環境中對戰士的耳朵起到一個防護作用,真是實用性和標誌性共存。
知道了這兩顆扣子的真實作用後,才知道這個設計到底有多高明,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一些看起來微不足道其實實用性超高的設計。我國目前的軍裝設計同樣如此,都是力求簡便,但又得具有標誌性和較強的實用性,因為軍裝就是軍人的象徵,所以標誌性還是很重要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