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人類生存和延續的方式,在男女雙方自願的情況下,以永久生活為目的的合法結合, 受法律與道德的雙重約束。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網絡科技的迅速發展,手機成為了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各類通訊軟體的問世,在方便了我們的生活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弊端,在各種社會因素壓力之下,網絡成了很多人逃離現實的避風港,在虛擬的世界裡,找到安撫自己心靈的精神寄託,釋放自己的情感。
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事情,我同學小偉和愛人是網戀,兩個人結婚後,也甜蜜了一段時間,小偉的愛人非常漂亮,一年後給小偉生了個 大胖小子,大家都羨慕小偉是上輩子修來的福分,取到這麼好的媳婦,小偉也總是笑的合不攏嘴。
由於愛人在家全職帶孩子,生活的重擔都落在小偉一個人的身上,為了給兒子掙奶粉尿布錢,小偉更加努力的工作。小偉工作越來越忙,有時出差幾個月回一次家,回家也是累的倒頭就睡,起床後又匆忙的離開了,忽略了與愛人的溝通。
小偉愛人在家百無聊賴,上網打發時間,在虛擬的世界裡釋放著自己的情緒,後來就和一個男生聊上了,這個男生和她有著共同語言,又非常幽默,經常會開導她,會哄她開心,兩個人都覺得相見恨晚,但因為自己還有家庭的負累,所以始終沒有跨出那最後的底線。
後來小偉知道了自己的愛人精神出軌了,小偉明白這根自己也脫不了關係,也試圖挽回過,可是再也找不回那曾經的激情,最後小偉痛定思痛,提出了離婚。 其實我覺得一個人精神出軌了,那繼續發展下去就是身體的出軌,所以精神出軌我不能容忍。
精神出軌是近些年才出現的流行詞語,其實就是在各種因素影響下,而控制住身體出軌的「婚外情」,享受著和其他異性之間曖昧的感覺。夫妻雙方應該對自己的婚姻,絕對的忠誠,所以精神出軌也是出軌,雙方之間的愛已經不再純潔。
其實嚴格來說,夫妻之間的相互忠誠,也應該包括精神上的相互忠誠,法律只能約束人的行為,卻不能約束人的精神,但是卻可以受到道德的譴責。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與規範,可以說精神出軌就是失去道德的表現,雖然不能受到法律的約束,卻被道德強烈的譴責。所以在這裡奉勸大家,不要放棄自己的行為道德標準,精神和身體都忠誠於自己的婚姻,否則給身邊人帶來的傷害是無法估量的,讓我們謹守道德行為規範,有問題及時溝通,兩個人一起解決,希望每一個人明天的生活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