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博不專ài bó bù zhuān
釋義
愛:愛好:喜好。
博:廣泛。
專:專一。
指愛好廣泛,精力不專讓,而沒有專長。
造句
他愛博不專,既愛彈綱琴,又痢迷河酒,結果什麼都沒學好。
成語出處
唐·韓愈《與陳給事書》:「夫位益尊則賤者日隔,伺候於門牆者日益進,則愛博而情不專。」
愛不釋手ài bù shì shǒu
釋義
釋:放下;鬆開。
因為喜愛而捨不得放下。
近義
愛不忍釋
反義
棄若敝屣 不屑一顧
造句
這位古玩愛好者對這件玉器愛不釋手。
提示
釋,不能讀作「sì」,不能寫作「擇」。
成語出處
南朝·梁·蕭統《陶淵明集序》:「餘愛嗜其文,不能釋手。」
愛才若渴ài cái ruò kě
釋義
愛慕賢才就像口渴想喝水一樣。形容十分愛惜、重視人才。
近義
求賢若渴
反義
妒賢嫉能
造句
我們校長愛才若渴,為學校聘請了許多優秀的教師。
成語出處《原詩·外篇上》
舉韓愈之一篇一句,無處不可見其骨相稜嶒,俯視一切;進則不能容於朝,退又不肯獨善於野,疾惡甚嚴,愛才若渴;此韓愈之面目也。舉蘇軾之一篇一句,無處不可見其凌空如天馬,遊戲如飛仙,風流儒雅,無入不得,好善而樂與,嬉笑怒罵,四時之氣皆備:此蘇軾之面目也。
愛民如子ài mín rú zǐ
釋義
愛∶愛護。
愛護老百姓像愛護自己的子女一樣。
反義
魚肉百姓
造句
王縣長是一位兩袖清風、愛民如子的好官。
成語出處
《禮記·中庸》:「子,庶民也。」漢·劉向《新序·雜事一》:「良君將賞善而除民患,愛民如子,蓋之如天,容之若地。」
愛莫能助ài mò nénɡ zhù
釋義
愛∶同情。
雖然同情並且願意幫助,但是因力量不夠而做不到。
近義
無能為力鞭長莫及
反義
鼎力相助有求必應
造句
對你遇到的困難,我實在愛莫能助,請多多原諒。
成語出處
《詩經·大雅·烝民》:「維仲山甫舉之,愛莫助之。」
愛屋及烏ài wū jí wū
釋義
及∶推及。
烏∶烏鴉。
喜歡二個人,連帶喜歡他屋頂上的烏鴉。比喻因為喜愛某人而連帶喜愛、關心和他相關的人或物。
造句
兒子喜歡足球,她愛屋及烏,也成了半個球迷。
成語出處
《尚書大傳·大戰》:「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
愛憎分明àizēnɡfēn mínɡ
釋義
憎∶恨。愛什麼,恨什麼,界限清清楚楚。
近義
黑白分明涇渭分明
反義
模稜兩可愛憎無常
造句
張潔從小就是一個愛憎分明的孩子。
連用
愛憎分明,疾惡如仇
成語出處
陳若曦《耿爾在北京》:「他很困惑,也很痛苦,想不到愛憎分明、堅強獨立的小睛會怕人『閒話』。」
點擊贊和在看
感覺有用請支持給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