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8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雙十二」網購狂歡剛剛落下帷幕
現在是不是在等著快遞了呢
但是比「雙十二」快遞更快的
是騙子的新套路
這不,就有廈門市民中招了
「助還」APP接「手工活」
點讚還能賺佣金?
12月12日,在家刷手機的廖女士看到了一條招聘「做手工」的信息。在聯繫之後,對方讓廖女士下載一個叫「助還」的APP,並把她拉進了一個「任務群」。
隨後開始向廖女士發送
具體「手工活」操作視頻
↓↓↓
在APP上接活,一種是不用投資的,直接在某短視頻聊天軟體上點讚,達到一定數量後可以領取幾元的佣金;還有一種是代還信用卡任務,就是通過幫他人代還信用卡,然後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完成後,本金會原路返還到廖女士銀行卡,佣金會返還到廖女士「助還」的帳戶中。
據廖女士回憶
自己先嘗試接了幾單「點讚」的任務
發現佣金確實都到帳提現成功
這時,對方告訴廖女士
因為近期雙十二前後
「剁手族」還款壓力大
「代還信用卡」的任務激增
而且佣金特別高
詢問廖女士有沒有興趣接此類任務
幫人代還信用卡
變成自己要還信用卡
抱著試一試的心態
廖女士開始了她的下一種「任務」——
代還信用卡
一開始,廖女士領取了三單的代還任務,都是幾百元不等的小任務,「任務完成」後,對方很快就將廖女士的本金退回了她的銀行卡,而佣金也充值到「助還」帳戶中。之後,廖女士「領取」了一單2萬元的「任務」,但這次的「任務」廖女士卻栽了——當廖女士將2萬元充值到「助還」APP後,遲遲沒等到返還款,廖女士聯繫了APP的「客服」,「客服」稱「超過晚上9點,網站關閉了返還和提現功能」。可到了12月13日,廖女士還是沒收到退款,這時「客服」告訴廖女士,由於廖女士領取的是大額代還任務,要完成三單才能最終返還和提現。就這樣,廖女士又先後分三次將6萬元(廖女士從信用卡刷出來的錢)充值到了「助還」APP,可這次廖女士又「栽」了,「客服」稱廖女士的「助還」帳戶必須充值滿20萬才可以提現。
這下
廖女士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廈門警方分析
廖女士遭遇的其實是
典型的兼職刷單騙局的「升級版」
騙子更是打著「雙十二」的旗號以「代還雙十二信用卡賺佣金」為由對受害者實施詐騙。騙子的手法不外乎以下幾點:
01
設置誘餌
騙子通過QQ群、微信、微博等發布招聘廣告,打著「高薪」、「輕鬆」的旗號吸引目標群體。
02
博取信任
一旦有受害者主動聯繫,犯罪分子會先對其進行培訓,告知工作十分簡單,只要在網上「接任務」就能獲得不菲的報酬。為了騙取受害人信任,騙子還會曬出他人的兼職收益和付款截圖。
03
施以小利
當受害人開始「工作」後,騙子會先給些甜頭,第一單會按照約定支付貨款和酬勞,騙得信任,讓受害人加大投入,多刷多賺。
04
實施詐騙
在獲取受害者完全信任後,騙子就會以「任務未完成」、「卡單」等各種藉口拒絕支付貨款和酬勞,並不斷鼓勵受害人繼續刷單,並且表示只有不斷刷單才能拿到之前的貨款和酬勞。就這樣,受害人一步步被引入刷單陷阱,不少人為了拿回貨款和酬勞,便越陷越深。
對於剛剛結束的「雙十二」網購節
蜀黍再次提醒大家
雖然購物活動結束了
但是後續的警惕心也不能少防
在日常網購中
做到「三要」和「三不要」
✔
「三要」:
1、購物要謹慎,市民網購時要選擇正規平臺,理性選購,不要跟風購物;
2、信息要保護,日常工作生活中應妥善保管好個人信息尤其是購物信息;
3、疑問要諮詢,接到陌生簡訊、電話,多與警方、官方客服諮詢核實情況。
✘
「三不要」:
1、「便宜」我不要,明顯低於市場價格的商品儘量不選購;
2、「陌生連結」我不要,接收到的陌生連結、二維碼不輕易點擊和掃描;
3、「額外賠償」我不要,接到自稱客服要賠償的電話,不輕信。
希望大家能引以為鑑
不要有「貪圖小便宜」、「輕鬆賺大錢」的心理
不要輕信所謂的高額回報
以免遭遇廖女士這樣
「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結局
原標題:《代還雙十二消費信用卡能賺佣金?做夢!》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