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太能想像過去的衣裝,雖然符合極簡主義,卻極不合乎衛生需要。然而少女內衣最早的功能不過是取暖。對隱藏在衣服背後的身體銷聲匿跡的恐懼,男人們比女人更不能容忍。下面就和趣聞解密小編一起來揭開中國古代少女內衣裡的秘密。
內衣是穿戴在裡面的貼身、閨房之物,古時又叫褻(xiè)衣。「褻」的本義,就是「貼身的內衣」,裡面含有不裝重的成份。引申而來的猥褻(意指淫亂,下流),是如今形容流氓行為時的常用詞。
由於有這裡不雅的元素,所以《二十四史》中各朝少不了的「輿服志」部分,也隻字不提該朝的內衣款式和變化、流行情況的。
現在如果要研究古代服飾史,只能從古代筆記雜談裡尋找,當然這方面信息最豐富的就是各種豔情小說了。黃強的《中國服飾畫史》就闢有專節,談「豔情小說中的明代內衣」。黃先生說,出版時刪除了不少,編輯的意思是內容「涉黃」。實際上,大家都知道是怎麼回事。
說白了,能在下半身貼身穿的是什麼東西?就是三角褲啊。但古人比今人文雅,比現代人會說話,如同把進茅廁叫「解手」一樣,「三角褲」也來個拐彎摸角,稱為「小衣」、「下衣」、「裡面」,或者「羅裙」、「單裙」、「褶裙」什麼的,比較接近現代的是「紗褲」。
今天,就古代豔情小說裡的文字,來說說這些「小衣」裡的秘密。其實說秘密也不是秘密,就是看看古代女性所著的內褲到底都是些什麼玩意,了解她們所處時代的審美意識。
「小衣」裡的秘密
小衣
小衣的記錄在明代豔情小說中是最多的。有人認為小衣是泛稱,指所有貼身穿的內衣,包括上衣下裳,黃強先生認為這種說法不對,應該是褲衩。其理由就是搬出明清豔情小說中的描寫。
馮夢龍著「三言」的《警示通言》有「況太守斷死孩兒」一篇。文章中就提到了「小衣」:邵氏為情所動,「遂不叫秀姑跟隨,自己持燈來照,逕到得貴床前,看見得貴赤身仰臥,那話兒如槍一般,禁不住春心蕩漾,慾火如焚。想知道自己一生的財運如何,結交大師:FS3360,免費給你算命!自解去小衣,爬上床去,還只怕驚醒了得貴,悄悄地跨在身上,從上而壓下。」
從描寫中可以推斷,所謂小衣,其實就是貼身穿的褲衩。不過從形制上分析不是現在通常穿的平角褲頭,而是民間常穿的大褲衩子。既然名為「小衣」,應該是比較緊身的一種,應該是三角狀的褲衩,類似現在的「三角褲」。
小衣是貼身穿的,明代女子睡覺通常是穿著的。《醒世恆言》中「喬太守亂點鴛鴦譜」裡的慧娘就穿小衣睡覺。玉郎「伸手便去摸她身上,膩滑如酥,下體卻也穿著小衣」,後文又有一段描寫,玉郎勸慧娘,「有心頑了,何不把小衣一發去了」。從描寫中可以斷定,小衣屬於下裳的內褲,而不是上衣。
《八段錦》是古代豔情小說中比較出名的一部,其作者叫「醒世居士」,顯然這是一個筆名,不是作者真實姓名,從字面分析,他寫的這部小說雖然很淫穢,但本意是勸勉世人戒情慾。其中多次寫到「小衣」:「華氏解了小衣,倒在床上,子興將塵柄插入……只存諸氏、美都,華氏已失去了小衣,希要得也脫身走了。」
《巫山豔史》為清代豔情小說,其作者「不題撰人」也不見真名。這部小說同屬「古代禁毀小說」之列,書中主人公到處有豔遇,最後擁有多美,享盡豔福:「此時李芳欲心如火,那裡肯放,抱到床上,扯落小衣,按定了。」
《歡喜冤家》又名《豔鏡》、《歡喜奇觀》,描寫了各種曲折奇異的婚姻故事,作者為清朝「西湖漁隱人」,其中到小衣的也不少:「張英喜不自勝,親自解下小衣,曲盡一團恩愛」、「二娘把自己房門開著,脫下衣衫去睡,那裡困得著,心裡癢了又癢。穿件小衣,系了單裙,悄悄的摸了下來」(第九回)、「蓉娘初時推拒,被許生用強,扯下小衣不能護持」(第十回)
《燈草和尚》也如《金瓶梅》一樣,是中國古代著名淫書,作者叫高策誠。書中也多次提及小衣。「話說李可白伸手去摸長姑小衣,長姑不肯。李可白道:難道人家夫妻俱是穿小衣睡的不成?長姑笑一笑,把那手兒一松,已被可白扯將下來了,露出光光潤潤,肥肥白白的陰戶兒,遮也遮不得了」(第八回)。
從這段描寫中,可以了解到《燈草和尚》反映的是明朝的生活,當時人們有不穿內衣睡覺,即裸睡的習慣,尤其是夫妻之間更是如此。
從豔情小說中對內衣的描寫來看,過去女性內衣以緊身、合身為主,小衣、裡衣、扣身衫子都是這樣。這說明了,古代的中國女性即懂得穿「緊身衣」,展示女性身體曲線的婀娜之美。
《繡榻野史》是晚明一部重要的豔情小說,清初坊間書商據此稍做改編又名《怡情陣》。《怡情陣》中也有小衣的記錄,「只是下邊的小衣尚不曾解脫,白琨道:外子下衣不脫,這是什麼意思?……見丈夫問她為何不脫下衣,心中極是歡喜……假意說道:羞人答答的,如何使得脫了下衣?」(第一回),這裡的「下衣」其實就是小衣。
《燈草和尚》第十一回中暖玉與道士周自如勾搭成奸,「與周自如各自去了下衣,就燈下弄了起來」。聯繫上下文「下衣」是下面小衣的簡稱。為何稱內衣為小衣,因其貼身、緊身,形狀上小於一般的寬敞式的平腳內褲。按照現代內衣的分類,推斷「小衣」是如今的三角褲。
裡衣
裡衣,顧名思義穿在外衣裡面的衣服,自然也就是內衣了。黃強認為裡衣的概念有兩層,一是統稱,凡是內衣,都可以稱裡衣;二是專指,指形制比較小、緊身的,類似褲衩、抹胸的內衣。
《繡榻野史》雲,「麻氏就脫了裡衣,赤條條向床裡邊去睡了。」脫了裡衣,就變成了赤條條的,顯然是貼身而穿的褻衣,如果不是褲衩、抹胸,又是什麼?
羅裙
從典籍中的記載來看,羅裙是以羅為面料製作的裙子,質地比較薄,往往呈現透明狀。唐代的羅裙基本就是這種情況。但是從明、清豔情小說中的描寫來分析,明代的羅裙有別於唐代的羅裙。
《空空幻》在清朝道光年間被禁,書中「性幻想」的情節太糟糕。關於羅裙的描寫有:「不由興濃,未及溫存,扯下那女子羅裙就亂摸」、「池嬌正在床沿,羅裙已解,只穿一件楊妃色花綾小襖,大紅緞褲管口用金鑲就,纖纖玉手正把雙紅菱的繡花鞋脫下」(第六回)。這裡的羅裙與女子外穿的裙子有明顯區別,它是內穿的,襯裡的,貼身穿戴,應該是類似現在穿在裙子裡面的一層襯裙。
從上述描寫也可以發現,當時的女性內衣色彩傾向鮮豔,尤其是紅色備受青睞,如桃紅亮紗褲、大紅褲子。據研究資料,這種顏色有助於閨房之樂,現代放縱、開放、風流的女性在選擇內衣,首選色彩往往傾向於明亮和豔麗,與明代女性的審美美頗為一致。
有些豔情小說,說到裙子,沒有強調是羅裙,或是從字面上反映看不出是否是內衣,但是從文中的情節的發展、上下文的銜接和描寫分析,應該是羅裙這樣的襯裙。
《巫山豔史》中有這樣的文字,「身穿王色羅衫,映出雪白肌膚,下系水紅紗裙,手執鵝毛扇,斜掩腹上,一手做了枕,託著香腮,百倍風韻。一雙三寸金蓮,擱在榻靠上,穿著大紅高底鞋兒,十分可愛。卸下一幅裙子,露出紅紗褲兒」(第八回),這段文字顯示,明代女子在裙子裡還穿有貼身褲子,這「紅紗褲子」當是內褲。有褲腳,其形制上類似現在的裙褲,有短褲筒。《歡喜冤家》有這樣的佐證,「香姐說:待我自解,去了裙褲」。
古代女性穿襯裙時,一般裡面還穿緊身內褲,但是有的裙子屬於貼身而穿,就不再穿內褲。這種裙子就等同與內褲,或者說明朝某些地方有這樣的習俗,女子裙子裡面不穿褲衩。《八段錦》,「羞月正在便桶小解,見烏雲走來,忙把裙兒,將粉白的屁股遮好。」
《歡喜冤家》中也有兩段描寫,反映了當時女性穿「紗裙」的情況。月仙「取了紗裙系了,上身穿件小小短衫……悄悄上床,跨在必英身上,扯開裙子,兩手託在席上。」行事如此方便,短兵相接,顯然李月仙裙子裡面沒有褲衩。當然這種生活習慣也可以解釋為發生在夏天,氣溫比較高的時候,北方不穿內褲是一種風俗。
☞請長按下圖,選擇「識別二維碼」,點擊「關注」即可。↑↑↑長按二維碼看看
好內容記得分享【朋友圈】哦,想看空姐私密內容關注公眾號:(feiji380)每天新內容讓你hold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