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光子晶片能替代集成電路晶片嗎?

2020-12-21 電子發燒友

矽光子晶片能替代集成電路晶片嗎?

DeepTech深科技 發表於 2020-11-27 09:56:27

用光子取代傳統集成電路中的電子,這是一個可能產生 「顛覆式的技術創新」 方向,中國比美國晚起步十年。但實際上,技術差距沒有十年那麼久。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甘甫烷告訴 DeepTech,「中國比美國更敢投入,而且人員積累、工藝積累、資金的項目積累都做了很長時間,美國比我們走得早,但我們比美國走的更快」。

甘甫烷從事矽光子研究近 20 年,回國前在「矽光子科研重鎮」麻省理工學院(MIT)獲得博士學位。2019 年在和上海交通大學的校友分享其在 MIT 的學術生涯時,他表示當時枯燥難懂的基礎知識尤其是電磁場的各種方程,在後來卻成了半導體研究的利器。在 MIT 讀博期間他學到最多的是 「創造、熱情、自信」。後來之所以回國,原因之一是被中國的科教興國戰略感召。

如今的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 —— 賽勒科技創始人。賽勒科技成立於 2018 年 3 月,是一家矽光晶片設計及產品解決方案提供商,目前也在積極探索如何清除矽光子生產道路上的障礙。 在矽光子業內,一般通過以下指標來衡量產品是否優質:一是速率要足夠高,至少 50-100Gbps 的單波速率才有價值;二是損耗要足夠低,晶片內部要做到一個調製器低於 4 分貝;三是發送端(如調製器)的驅動電壓越低越好,一般要求在 2-3 伏之間,以降低功耗。 與思科、Google、Facebook 這些競爭對手相比,賽勒科技的產品在同樣可以實現單通道 100Gbps 以上速率的同時,還能做到損耗相對較低,達到 3 分貝左右,而他們的競爭對手通常只能做到 4-5 分貝。此外,賽勒還可以實現單片的集成,採用全集成的方案,而不是矽光子和傳統技術的疊加。 賽勒科技的方案是做三維層 —— 一層矽光子,一層 IC,一層光源,以期把矽光子最大的集成優勢發揮出來。在 2016-2017 年,甘甫烷團隊就製成了當時世界上矽光子集成度最高的器件。 如今,他們已經可以實現每個通道 100Gbps、共 4 通道或者 8 通道的 4×100 或 8×100 集成。「賽勒科技的產品目前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 甘甫烷表示。

目前,賽勒的產品處於快速發展中。在甘甫烷看來,這得益於他們團隊的兩項優勢。首先是隊伍優勢。賽勒年輕的團隊讓他們可以擁有對客戶需求的快速響應,例如晶片出光等領域,客戶提出需求之後,他們可以很快予以解決,夠把原來的東西重新做成一個新的格式,讓客戶接受。其次則是出色的供應鏈管理。 賽勒與代工廠建立了非常緊密的合作關係,與客戶一起開發工藝,使得代工廠的工藝可以快速成熟。這已經超越了一般晶片設計公司的業務範疇,而是通過向代工廠提供很多寶貴的信息,使得後者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改進技術,滿足賽勒的需求。從這個意義上講,他們已經從單純的晶片設計,走向了矽光子晶片技術的開發。 縱觀矽光子在全球的發展情況,美國是矽光子最先興起的、也是目前發展最超前的國家,早在 20 年前就開啟了利用 CMOS 工藝技術對矽光子的探索深入研究。

目前,美國的矽光子在 Facebook、Google 等公司已經開始量產,晶片出光方面也已經實現 demo 級別,很快將進入量產階段。 而國內真正開始大規模研究矽光子是在 2010 年左右,之前多為學術上的研究,起步晚導致中國在矽光子的產品化進程上不如美國。但中國對於矽光子技術研發方面人才和資金的大規模投入,使得發展程度上不至於晚於美國 10 年之久。 甘甫烷形容,中國在矽光子領域的積累好比是十年磨一劍。他預計,有了人才、晶片工藝線、資金和市場的驅動,到 2022-2025 年大規模量產的時候,中國矽光子技術應該就很有機會和美國齊頭並進了。 甘甫烷分析稱,在學術研究上,起步晚導致中國在矽光子的產品化進程上不如美國。但中國對於矽光子技術研發方面人才和資金的大規模投入,使得發展程度上不至晚於美國 10 年之久。 中國在矽光子領域的積累好比是十年磨一劍。

矽光子晶片能替代集成電路晶片嗎?

5G、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的爆發式發展,得益於晶片技術的持續迭代。反過來,日益增加的數據存儲計算、信息傳輸需求,也對晶片的性能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 然而,傳統晶片性能的進一步提升正在遇到瓶頸。雖然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一個團隊在 2016 年已經將電晶體製程縮減到了 1nm,但繼續發展下去,單位面積晶片上電晶體的數量已經接近物理極限,晶片性能的增加正在受到限制。 對於這一趨勢,各領域科學家以及產業分析師早已有所察覺,「摩爾定律失效在即」 已經成為了不少人的共識。

摩爾定律是英特爾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於 1965 年發現的一個趨勢,即單個晶片上可以容納的電晶體數目大約每經過 18-24 個月便會增加一倍,處理器的性能也將提升一倍。 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由於單個晶片上電晶體的數目增長已經接近物理極限,除非出現顛覆式的技術創新,否則戈登・摩爾所發現的 「規律」 很有可能無法再延續。 而其中一個可能的 「顛覆式的技術創新」 方向,就是用光子取代傳統集成電路中的電子,來傳輸信號、進行計算。這便是所謂的 「以光代電」,用 「光子晶片」 來替代傳統的集成電路晶片。

不同於集成電路晶片需要將大量微電子元器件(電晶體、電阻、電容等)放在一塊塑基上做成形成的集成電路,矽光子晶片用矽做成晶片,利用矽的強大光路由能力,通過施加電壓產生持續的雷射束驅動矽光子元件,來實現光信息的傳輸、計算等功能。 「以光代電」 有三個明顯的優勢。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甘甫烷向 DeepTech 解釋到,「用光子來取代電子,可以實現整體性能的提升。第一,光的帶寬比電子大得多;第二,相比於電,光不容易受到幹擾;第三,光本身可以做部分計算。」 這樣一來,光子晶片便有可能大幅提升晶片的性能,讓摩爾定律得以延續。

據了解,光電混合技術已被應用於光纜傳輸。但 「計算能力上,目前光確實尚不足以完全替代電。」 甘甫烷表示,「作為光子取代電子,更多的是基於光子帶寬大和不易受幹擾這兩點。」 為什麼用矽來做光子器件?

「最早很多人做矽光子,是因為認為光有可能會延續摩爾定律的發展。特別是用矽來做的話,可以跟電的 IC 晶片進行單片集成,甚至替代電實現計算。」 甘甫烷介紹到。 在矽光子之前,用來做光器件的多為三五族材料(如銦、砷)。但三五族材料存在兩大問題,一是材料成本較高,例如砷元素,其實是砒霜的主要元素;二是生產工藝尚不成熟,產能無法與基於矽的集成電路成熟強大的產業鏈相提並論。 而矽,是地球上除了氧之外含量最高的元素,沙石中最常見的元素就是矽,原材料成本非常低;再加上現在成熟的電路都是用矽實現的,經歷過幾十年摩爾定律的洗禮。基於矽材料的集成電路行業十分完善很發達。

因此,用矽來做光的器件,能夠充分利用現有的 CMOS 工藝(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集成電路行業常用的設計工藝)以及整個生產鏈,不需要額外高昂的成本,量產的可行性也相對較高。 除成本低這一天然條件外,矽光子在應用中也具有絕對優勢。現階段,最主要的應用是 5G、大數據等高速傳輸。甘甫烷介紹,「矽光子最大的優勢就是集成,原本三五族元素方案只能集成幾個器件,但矽光子可以做成幾萬個。」高度集成化後的晶片在數據、信息的傳輸速率上會有極大的提升。而且,集成之後還可以實現多通道傳輸。對於數據中心、5G 一類長距離通訊,以及晶片內部的短距離傳輸來說,高帶寬和多通道可以帶來明顯的優勢。

而在計算方面,光相比於電延時很短。電的計算要經過二極體、數字等轉換,轉換過程產生的延遲,甚至可達到光的幾百倍。用光子晶片進行矩陣計算,其用時甚至可以比電子晶片小几個量級。 另外,在傳感以及雷射雷達方面,矽光子亦有其廣闊的應用前景。 原理上無礙,工程化未可。

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發展到現在,矽光子的生產在原理上已經沒有障礙,但在實現上依舊存在很大難題。 「設計必須要跟工藝強耦合才能做出高質量產品」,但從開始大規模採用 CMOS 工藝研發矽光子,距今經歷了約 20 年左右,時間並不是很長,在工藝和技術積累上還欠些火候。 甘甫烷表示,只有徹底摸透矽光子技術,打通包括設計、工藝、封裝、產品等完整的產業鏈條,才能真正做好矽光子。而現在能夠摸透矽光子技術的團隊,很少。

另外,矽光子晶片中起關鍵作用的片上雷射器也是一個比較大的難題。以目前的研究,採用矽材料實現雷射器和隔離器還是世界難題,且在工業線上實現矽光子和雷射器、隔離器的混合也是困難重重。 不過,在甘甫烷看來,他所在的賽勒科技最大的價值在於他們解決了矽光子的封裝難題。一個光器件中,光學封裝成本大約要佔到 60% 以上。這是因為,現有的技術普遍使用的是有源對光技術,需要根據觀察結果反饋再進行調整以完成對光,「相當於是一邊對光一邊看,看的不對再調回去 。

而賽勒科技使用的無源對光技術,例如對於光纖和雷射器等元件來說,可以實現它們的自動對光成功。對比傳統方案,無源對光技術能夠應用於產品的大規模自動化生產,有利於矽光子晶片在 5G、數據中心等方面的運用,亦有促進晶片出光 CPU 發展的可能。甘甫烷認為,這是賽勒科技相比於國內外競爭對手最大的價值所在。 -End-

原文標題:20年磨一劍,中國科學家回國創辦矽光子公司!核心團隊曾實現當時全球矽光子集成度最高的專用晶片|獨家對話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DeepTech深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聚焦矽光子技術的產業化,「賽勒光電」提供光通信模塊晶片解決方案...
    文 | 謝美雲 編輯 | 戀迦(bjjh@36kr.com) 圖 | 「賽勒光電」 隨著移動互聯的普及,帶寬需求增長迅速,矽光子技術的運用前景為是產業界的重要方向。36氪近期了解到一家專注於25G/50G/100G/200G/400G高端光通訊收發晶片的開發、製造和技術支持的矽光晶片供應商——「南通賽勒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蘇大維格大型紫外3D直寫光刻設備下線;高速光通信晶片企業賽勒...
    蘇大維格大型紫外3D直寫光刻設備下線3.華天科技:集成電路和大功率器件產量234.33億隻,同比增長26.11%4.一期總投資15億元,江蘇亞電集成電路高端溼法裝備總部項目落戶無錫5.基於矽光子技術的高速光通信晶片企業,賽勒科技完成新一輪數千萬元融資6.公開課第31期筆記:銳成芯微:打造多樣化eNVM IP,讓SoC平臺選擇更從容
  • 什麼是集成電路?GPU又是什麼?榮耀科普手機晶片
    【手機中國新聞】什麼是集成電路?什麼是工藝?GPU是什麼?CPU又是什麼?相信不少剛接觸手機的朋友或者很多不太關注手機圈的朋友可能都會搞不清楚這些名詞。1月13日,榮耀官方貼心地向大家講解了這些專有名詞的意思。現在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 2020年我國新增超6萬家晶片企業 集成電路產業結構布局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據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今年新增超過6萬家晶片相關企業,較去年同比增長22.39%。此外,據統計,2015年以來,我國晶片相關企業註冊量整體呈上升趨勢,年增速始終保持在30%以上。晶片是指封裝後的集成電路,是信息產業的核心之一。
  • 半導體、晶片、集成電路、無塵車間具體釋義及區別
    集成電路技術包括晶片製造技術與設計技術,主要體現在加工設備,加工工藝,封裝測試,批量生產及設計創新的能力上。越來越多的電路以集成晶片的方式出現在設計師手裡,使電子電路的開發趨向於小型化、高速化。越來越多的應用已經由複雜的模擬電路轉化為簡單的數字邏輯集成電路。
  • 光電子晶片技術的原理和優勢是什麼?如何取代傳統的 I/O 形式?
    YiVEETC-電子工程專輯Ayar Labs 還設計了一款被稱作 SuperNova 的光源,這種光子集成電路可產生 8 / 16 路波長的光信號,支持多路復用、功率分配、以及放大至 8 / 16 路埠輸出。
  • 晶片研發平臺國產化 晉華集成電路攜手CAXA CAD自主創新
    福建晉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簡稱「晉華 「),是由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和福建省晉江產業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是福建省首家集成電路領域的大型國有企業。
  • 芯耘光電夏曉亮:開闢國產晶片未來的追光者
    成立於2017年1月的杭州芯耘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耘光電),致力於超高速模擬晶片、光電集成晶片和器件、新一代矽光子技術、高速模擬信號連結集成電路產品的開發、生產、銷售,目前公司已經完成100Gps速率核心光器件(PIN ROSA/APD ROSA/EML TOSA/DML TOSA)和電晶片(TIA/DRV/MZM/CDR/PMU)的研發與量產,並具備全套自主智慧財產權,可滿足同類產品進口替代的要求
  • 利揚晶片重磅亮相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
    打開APP 利揚晶片重磅亮相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 利揚晶片 發表於 2020-12-28 14:28:34 2020
  • 天天談論晶片,你可知晶片究竟是什麼?
    1958年9月12日,德州儀器公司電子工程師傑克·基爾比(1923年-2005年)發明了集成電路,並在1959年成功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塊集成電路,即晶片。該集成電路就是在一塊鍺片上蝕刻出PNP型電晶體(三極體)、電阻和電容,用外部導線把它們連接成電路。這塊簡陋的集成電路拉開了晶片產業的序幕,也把人類科技水平推向一個新的高峰,並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
  • 實現「晶片自由」,我們還差什麼?
    清華大學教授魏少軍長期致力於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晶片)設計方法學的研究和通信專用集成電路技術研究,曾擔任國家「八六三計劃」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專項專家組副組長等職務,對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有著深刻的洞察。近日,他接受了傳播君的採訪,對如何破解晶片「卡脖子」等難題做出解答。
  • 六大擁擠的晶片創業領域,實現進口替代的挑戰在哪裡?(上)
    近幾年,國內對集成電路產業高度關注,加之各地扶持政策競相出臺,華為、中興事件作為催化劑,都使得集成電路行業成為創業的風口,初創的各類晶片團隊成為資本市場追逐的對象。2019年年底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設計分會統計的數據顯示,全國共有1780家晶片設計企業,而在四年前這個數量僅有736家。
  • 硬幣大小的晶片,卻很難!
    就這樣的一個世界強國真的搞不定那幾釐米的晶片嗎?那這個小東西真的很難嗎?2020年開年爆發了危及全球的新冠病毒,馬上一年的時間過去了,地球上的國家無一倖免,在整個世界都在努力的時候,累計病例已經達到了73709905人,累計死亡人數已達到了1636717人。
  • 新政利好,晶片產業鏈之全景拆解!晶片乾貨系列(一)!
    您知道小至手機電腦,大至北鬥衛星,所有的晶片都是從沙子製成的嗎?我們的生活早已被晶片包圍,離開了晶片,我們將寸步難行。 進出口方面:推動集成電路、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出口,大力發展國際服務外包業務,支持企業建立境外營銷網絡。 本次集成電路促進政策涵蓋了集成電路設計、製造、封裝測試等全產業鏈,最大看點有兩點。
  • 矽光晶片是將什麼材料和器件通過特殊工藝製造的集成電路?
    打開APP 矽光晶片是將什麼材料和器件通過特殊工藝製造的集成電路?180nm全套矽光工藝PDK的發布標誌著聯合微電子中心具備矽基光電子領域全流程自主工藝能力,並正式開始向全球提供矽光晶片流片服務。 矽光晶片是將矽光材料和器件通過特殊工藝製造的集成電路,主要由光源、調製器、探測器、無源波導器件等組成,將多種光器件集成在同一矽基襯底上。
  • 矽光晶片及產品解決方案提供商「賽勒科技」完成數千萬元新一輪...
    賽勒科技重點開發基於矽光子技術的高速率、小型化、低成本、低功耗的高速光通信晶片,旨在為數據中心、無線5G網絡、傳輸網等領域客戶提供高性價比的光通信晶片解決方案,核心技術來自創始人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中科院的研究,及團隊成員在該方向多年的深耕。
  • 又一國產晶片「黑馬」逆勢崛起!高性能GPU晶片:可與華為互補
    但就在近日,國內有一個國產晶片「黑馬」強勢崛起,在GPU晶片領域,具備了很強的5nm、7nm GPU晶片研發實力,而這個「黑馬」就是沐曦集成電路。雖然很多網友們對於沐曦集成電路這家公司,都會感覺到非常陌生,畢竟這家公司成立於2020年9月份,至今成立也只有不到3個月時間,但實際上這家公司的研發高管團隊都是擁有超過15年以上的高性能GPU晶片設計能力以及經驗,在5nn和7nm晶片量產上,具備了很強的技術實力,尤其是在近日沐曦集成電路正式完成了「天使輪融資」,融資金額高達數億元,這也彰顯了沐曦集成電路這家公司的實力確實非同小可
  • 瞄準「卡脖子」技術,北京市工業晶片創新中心落地
    克服疫情衝擊,北京集成電路產業逆勢而上。8月14日,在中關村集成電路設計園舉辦的第四屆「芯動北京」中關村IC產業論壇上,北京市工業晶片創新中心揭牌成立並落地園區。截至目前,園區已聚集包括兆易創新、兆芯、地平線、豪威集團、比特大陸等集成電路頭部企業為代表的60餘家行業企業,2019年實現年產值248億。「芯動北京」中關村IC產業論壇人工智慧、物聯網、5G、雲計算等下遊應用領域的高速成長,為集成電路產業帶來了強勁的發展動力。
  • 汽車晶片國產替代有多難?
    「5G拉動消費電子擠佔汽車晶片生產路徑,疫情影響削弱了晶片公司的產能,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程度提高帶來晶片需求上升,而國內汽車產銷持續增長加劇了晶片供應的失衡。」正如李邵華所歸納的,近期的晶片供應短缺有多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