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天才|驕傲自負,唐伯虎放蕩不羈的人生卻屢次科舉不中

2020-12-15 龍行天下話歷史

唐伯虎本名叫唐寅,後來時常自稱唐伯虎,慢慢的許多朋友習慣地喊他伯虎。唐伯虎在藝術上擁有很高的成就,但是偏偏在仕途上卻一事無成。要知道在中國古代,文人的最高理想就入朝為官,唐寅當然也想入朝為官,封侯拜相。

不過世事無常,唐寅在參加科舉、追求仕途的道路上,因為自己的一些不良習慣導致最終無奈告別仕途目標。唐伯虎的一生是不完整的,是留有遺憾的,甚至在他臨終之際,還遺憾地說未曾給國家百姓做出一些貢獻。那麼我們就來走近這個明代大才子,看看他到底有哪些不良習慣讓他終生抱憾。

不良習慣之一:生性浪蕩、自負驕傲的性格

唐寅的祖先很厲害,不過那都是前幾代的事情了,祖先是唐朝開國皇帝李淵手下的一個功臣,並且被李淵封為公爵。而到了明朝時期,稍微顯耀點的還得是唐寅的曾祖父,他是正統年間的一個兵部官員,因為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徵攻打瓦剌,最終卻因為擅改行程,導致了在土木堡地區被瓦剌打的全軍覆沒,而恰好唐寅的曾祖父就是這無數冤魂中的一個。

自此之後唐家就開始舉家南遷,主要的分支就在蘇州吳縣一帶。不過雖然家道中落,但是唐家還是十分有錢的,唐寅的童年是受到專業的先生進行教導,所以年紀輕輕的唐寅就文採十足,特別擅長繪畫與書法。並且據史料記載,唐寅生的也是十分的俊秀、氣質十足,不到成年的唐寅就受到許多周圍姑娘的青睞,這也為後來私生活混亂埋下了伏筆。

雖說家族不是官宦之家,但是也算是書香門第,唐父對唐寅的教導是十分嚴格的,不過唐寅自幼就聰明非凡,很多時候一點就通,這也造成了唐寅生性浪蕩、自負驕傲的性格。不過就算如此,唐寅還是有幾個十分要好的朋友,例如後來的吳中四大才子之一的祝允明就是唐寅的髮小,文徽明也和唐寅關係非凡。而文徽明的父親是當朝的太僕,對小小年紀的唐寅就十分的欣賞,甚至認為唐寅未來必定有大成就。

不良習慣之二:尋花問柳、瘋狂酗酒的性格

唐寅的第一個老婆是徐氏,據說唐寅對這個媳婦並不怎麼喜歡,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無奈之下只能認真對待。但是唐寅怎麼可能是一個安分守己的人,結婚沒過多久,唐寅就頻繁出入煙花之地,更是經常留宿妓院,徐氏甚至多次悲痛的哭泣,但是這依舊挽回不了浪蕩子唐寅的心,或許一個大藝術家的內心可能跟常人不同,他們更追求細膩、敏感和愛情。

不過好景不長,在唐寅24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去世了,而沒過一年,母親也去世了,親人連續的過世讓唐寅十分的悲痛,這還不是最悲痛的,又過了沒多久,他的妻子兒子和妹妹也去世了,可以說整個唐家就剩唐寅和他弟弟們,並且唐家開始變得衰落,在這段時間是唐寅最黑暗的時期,他開始酗酒和招蜂引蝶,唐寅的朋友們看到他這副模樣,都紛紛過來勸說他,甚至文徽明、祝允明還經常資助唐寅,他們希望唐寅能夠早日走出迷茫。

而有一次好友祝枝山過來看唐寅,看到唐寅一個人醉醺醺的在院子裡大笑,祝枝山十分的惋惜,他等唐寅的酒勁過了之後對他說:「你年紀輕輕如此模樣,如何對得起逝去的親人。」唐寅聽完無言可對,祝枝山繼續說:「該過去的就過去,現在你應該好好讀書,準備明年的春闈。」唐寅思索了很久,站起身來把桌上的酒肉全部砸碎,祝枝山知道昔日的唐伯虎回來了。

歷史上很多文人說唐伯虎是天才,其實唐伯虎並不是天才,只不過他的思想較為天馬行空,所以在藝術領域上才成就斐然。不過在讀書這方面,唐伯虎並沒有天賦上的過人之處,但是他十分的刻苦,特別是經歷親人之殤,唐伯虎真正的潛下心來認真讀書。唐伯虎是吳中的名士,所以在蘇杭地區他很快就考到了錄科階段,很多人不懂科舉制度是什麼樣,科舉最難的兩個點,一個是鄉試,一個是會試,鄉試需要參加錄科考試,一般很多人在這一關就被刷掉了,可見科舉考試的嚴苛。

原本十拿九穩的渡過錄科,但是卻因為唐伯虎長期的讀書壓力壓迫,所以想要放鬆,於是就和自己的朋友一起去妓院喝酒,更是當晚留宿在這裡。這事一般是沒人會去管的,但是恰好這事傳到了主官錄科官員耳中,這個官員也是一個十分正直的人,他一聽錄科學子竟然在妓院玩,十分的噁心,於是唐伯虎這個名字就從錄科考試錄取名單上劃掉了,當放榜後,唐伯虎原本十拿九穩的,於是看都不想去看,就呆在旅店裡睡覺。

後來朋友文徽明氣衝衝地來到唐寅面前,看到他還在睡覺,一把掀開被子大罵:「唐兄,你真是好大的閒情雅致,都落榜了還如此愜意。」唐寅一聽,立馬穿上衣服去看榜單。後來文徽明託父親詢問唐寅究竟為何落榜,一問才知道唐寅的留宿事件傳到科舉官員耳朵裡了,唐寅一聽十分懊悔自己的所作所為,後來文徽明的父親百般的求情,再加上當時的蘇州的知府知道這事,也去幫忙求情,最終錄科的官員才給他補漏,而因為這事,對唐寅打擊不小。

唐寅自此開始開始潛心學習,自己孑然一身,無依無靠,這次的事件是好朋友們幫自己,但是以後還指望誰來幫?唐寅近一年都是關在家裡準備鄉試,後來參加鄉試時,唐寅的文章和經略都受到主考官的欣賞,幾個考官都一致認為唐寅是當之無愧的鄉試第一。這次中舉後,唐寅瞬間就又驕傲起來,他覺得一些人就是看不慣自己的才華才壓制自己。於是前途無量的大才子又開始流連妓院,祝允明知道後氣得不行,直接來到唐寅面前對他說:「夫謂千裡馬,必朝秦暮楚,果見其跡耳。」祝允明的意思很明顯,他忠告唐寅,你雖然是一條千裡馬,但是不能夠浮於表面,品質才是一個人的內涵,你這次得意了,卻忘記了上次的痛苦。

不良習慣之二:任性妄為、一意孤行的性格

而最關心他的文徽明也寫信規勸,卻換來了唐寅的決絕,甚至直接說我生來就是這樣浪蕩,你看我不爽,就別和我做朋友。這話把文徽明和他父親氣得再也不想搭理唐寅。後來唐寅和本地區的徐經一起去參加科舉,開始好好的,但是徐經這個人也不是什麼好鳥,來趕考就趕考,還帶了好幾個書童,並且還大肆的請別人吃飯,感覺像土豪暴發戶一樣,而唐寅也天天跟著他一起喝酒逛窯子,甚至還頻繁和京城一些官員會面,這就招惹到了會試的考官,一般能夠擔任會試的考官都是十分正直公正的人,他們知道唐寅和徐經如此招搖,就很惋惜的說道:「天下讀書人要如此模樣,天下必定大亂。」

但是會試結果一出,唐寅和徐經竟然都雙雙入榜,考官們堅決不同意讓兩個品行不端的人入榜,於是就覺得肯定是徐經賄賂官員提前得到了考卷,再加上京城裡天天傳徐經賄賂官員得到試題,一時間無數的考生都沸騰了,他們紛紛上書稱:「會試不公正,天下取士難道需要用金錢來買嗎?」而唐寅天天跟著徐經,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後來這是震驚到李東陽耳朵裡,李東陽一查,倆人其實並不在榜單裡,可能是考院疏忽,但是這事鬧得太大了,李東陽也發愁如何解決。

後來的確發現了徐經和唐寅有賄賂京官的行為,於是李東陽直接廢掉了兩人的科舉考試資格,唐寅一生頂多只能當個小吏。而唐寅這人心高氣傲,知道自己只能當個小吏,十分的不滿,就死活不當。而自己的二婚妻子知道這事後,也開始懷疑唐寅的人品,兩夫妻也反目成仇,甚至把自己妻子給休掉了,而唐寅的這個妻子可是當地名門大戶,當他休妻後,妻家就開始報復他,無奈之下,唐寅就去南方遊玩(其實是避禍)。

唐寅的一生就自此開始淪落,雖然他的文學造詣極高,但是他的人品一直備受詬病,不僅朋友親人都討厭他,甚至晚年就靠賣畫和出入妓院來滿足自己的生活,好好的一生活成了笑話。

唐寅是明朝少得的大藝術家、大才子,但是偏偏是搞藝術的就特別敏感,唐寅的一生其實如果循規蹈矩,那麼未來將不可估量,可惜的是唐寅才氣逼人,但是品質實在是讓人嘆息。也因為唐寅的品質問題,對他的評價都不是很高。

相關焦點

  • 性格決定命運,明朝風流才子唐伯虎的悲劇人生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拜星爺的《唐伯虎點秋香》所賜,對於這兩句唐伯虎經典詩歌,大家都耳熟能詳。在很多影視劇裡,都說唐伯虎生長在一個富貴之家,是個典型的高富帥,去了七八個漂亮的老婆,每天飲酒作詩,是個瀟灑的浪子。
  • 唐伯虎點秋香,歷史上真的存在嗎?
    悲涼,巨大的悲涼籠罩著唐伯虎。他的朋友祝枝山勸他專心於科舉。唐伯虎為了改變生活困境,便開始為科舉準備。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唐伯虎參加應天府(現南京)鄉試,中解元(第一名),一時聲名鵲起,名震江南,「冒東南文士之上」,這時,唐寅29歲,春風得意。
  • 風流才子不風流,唐伯虎,我們都誤會你了
    事實上,先生是才子不假,但那個真實的唐伯虎並非如人們臆想中的存在。世人說他是神童,是天才,他也確實配得起這稱呼,更飄飄然。就這樣,唐伯虎在鮮花和掌聲中活了二十來年。不料,這屆會試題目十分冷僻,難倒了大批考生,唯獨他們二人的文章鶴立雞群,又因二人往日與主考官私交甚密,被檢舉科舉作弊,最終兩人下獄,後均被罷黜為浙藩小吏。唐伯虎好生悲憤,對於這種侮辱尊嚴的職位,唐伯虎深以為恥,堅決不去就職。丟了工作,丟了名聲以後的他開始靠賣丹青字畫為生。
  • 王陽明&唐伯虎:知行合一,致良知;我笑世人,看不穿
    第103篇原創同在明代,相差2歲,一個是「點秋香」的繪畫天才,一個是「知行合一」的哲學家、教育家。不同的人生際遇,性格和心智的差異,會讓同年參加會試「高考」的他們各自走向何方?高調、張揚的兩個人,在京城不論考前還是考後,都很鋒芒畢露,惹人眼熱。槍打出頭鳥。本來信心滿滿、考試發揮出色的唐伯虎,被捲入了一場科考舞弊案。雖然被後世普遍認為蒙受冤屈,但當時還是被打入大牢。此案成了他一生命運的轉折點,終身被排除在了科舉考試外,也終結了一生的為官之路。
  • 風流才子唐伯虎寫了無數的詩,但這首詩是最狂妄的,鄙視所有人
    當然,喜劇電影能給我們展現的東西是非常有限的,今天我們就來進一步了解唐伯虎這個人,唐伯虎的人生經歷以及他的才華到底是怎麼樣的?唐伯虎是明代四大才子之一。在四大才子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他。唐伯虎原名唐寅,其實在他的前半生,他是一位追求功名、勤奮好學、才華橫溢的學者,他本可以成為一名高官,卻因為科舉考試被涉案而被貶,從此再無仕途之心,最終遊走在山水之間。
  • 真實的唐伯虎命運坎坷,靠吃泔水逃過一劫,卻應了易經中的四個字
    但不久之後,程敏政就因科舉受賄而身陷囹圄,作為他的門生的唐伯虎也受到了牽連入獄,此後便再也與科舉無緣了。科舉道路徹底被堵死了,唐寅終其一生只能為吏而無法為官,他悲慘的一生也就此拉開了序幕。與江南四大才子中的其他三位都不盡相同,唐伯虎本人是明確地提出「治生」這一概念的,他提倡讀書人應該首先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這與他的家境是分不開的。
  • 《砂裡淘金》——「六如居士」唐伯虎的戲謔人生(一)
    這是一把清三代的朱泥梨形壺,更準確的說,是乾隆中早期的。壺高7.5公分,長11公分,寶珠紐,截蓋、耳形把,兩彎流,朱泥細膩紅潤。
  • 唐伯虎臨死前的絕筆詩,短短28個字,看似瀟灑卻令人心疼
    唐伯虎逐漸恢復鬥志,把心思全部放在備戰科舉上,功夫不負有心人,四年後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中舉人,所以人稱「唐解元」。次年,意氣風發的唐伯虎進京趕考,他對自己的實力相當自信,性格放蕩不羈,行為也略顯輕浮,幾個好朋友都曾婉言相勸,希望他能低調一些,只是唐伯虎沒有放在心上。  人若倒黴,喝涼水都塞牙,會試的題目很偏,只有兩位書生給出準確答案,其中一位就是唐伯虎。假如不出意外,入選前三甲不成問題,或許還能狀元及第,騎著高頭大馬逛京城,享受眾星捧月般的感覺。
  • 既沒有八個老婆,也沒有點中秋香,還原歷史上真實的唐伯虎!
    歷史上真實的唐伯虎並沒有點秋香、也沒有娶八個老婆,人生過得相當黯淡無光,最後甚至淪落為買醉窮鬼。"誰敢比我慘?"可能是他一生最想說的話。說起"唐伯虎"的名號,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周星馳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唐伯虎吟詩作對會好友,智勇雙全鬥華府,娶了八個老婆後,還點了秋香回家,儼然一副人生勝利者的姿態。
  • 唐伯虎:我不要秋香,只要九娘!
    風流年輕的才子遭遇如此重擊,不免懷疑人生,開始迷茫與頹廢。好哥們兒文徵明祝枝山實在看不下去,他們知道唐伯虎有大才華,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學霸,逢考必過。如果不去科考就浪費了,如果科考,他們相信唐伯虎一定能獲得功名,反正總比現在強。
  • 徐渭的倒黴人生:八次科舉未中,九次自殺未成,貧困潦倒活到73歲
    徐渭從小就展現了他天才的潛質,而且有過目不忘的本領,八歲寫文章被比作劉晏、楊修,十幾歲時,就寫出萬字長文。這樣的才子,考科舉應該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如解縉18歲獲江西鄉試第一名,19歲中進士第十名;楊慎24歲中狀元。然而,徐渭終其一生也只是個窮秀才,連舉人都沒有考上。這麼個大才子,為何屢考不中?
  • 唐伯虎一生知名畫作不少,而臨終前的絕筆詩,才是其真實寫照
    才子佳人,花前月下,現代人對於明朝大才子唐伯虎的風流往事,可謂心向神往。真實歷史中,唐伯虎一生窮困潦倒,時常靠朋友接濟。嘉靖二年,唐伯虎病逝之時,得虧好友祝枝山幫其操辦後事。可不少後世文學專家認為,唐伯虎一生著有不少繪畫作品。
  • 唐伯虎究竟經歷了什麼,說出「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
    唐伯虎就去參加科舉考試。1498年,29歲的唐伯虎得知應天府鄉試,他竟然得了第一名,心怒放。接著就信心滿滿去北京參加更高級別的會試。這年京城會試主考官是程敏政和李東陽,這兩個人學問很高,出的題目特別偏僻、特別難,很多人答的離題萬裡。但是其中有兩張試卷,不僅答題貼切,而且文辭優雅,程敏政高興地脫口而出:「這兩張卷子肯定是唐伯虎和徐經的。」(徐經跟唐伯虎一起去參加考試的考生)。
  • 世人只傳聞唐伯虎風流倜儻,卻不知他的一生何等悲涼
    看過唐伯虎點秋香的電影故事及聽聞過的坊間傳聞,在人們的意識裡,唐伯虎就是風流才子的代表人物。然而,卻不知,這些風流佳傳其實都是後人的杜撰和野史傳聞,唐伯虎真實人生卻極為坎坷,根本與風流才子、快活人生無關。
  • 世界天才的自負與孤獨:愛因斯坦晚年犯的錯
    世界天才的自負與孤獨:愛因斯坦晚年犯的錯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方在慶 2020-06-04 14:48 來源:
  • 十部講述天才的電影,領略天才不平凡的一生
    今天為大家帶來十部講述天才的電影,看看那些人不平凡的一生!1《美麗心靈》影片講述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卻在博弈論和微分幾何學領域潛心研究最終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數學家約翰·福布斯·納什的故事。《美麗心靈》就像一所好學校,足以開闊你的人生視野。如果你用心去看這部電影,你將體會到一次深切感人的情感經歷。2《雨人》波拉克作為當時西方藝術的領袖人物,以其超乎尋常的天才和膽量創作了大量的抽象派 油畫作品,並為行為藝術的創立打下了基礎。
  • 唐伯虎晚年寫的行書,用筆精到細膩,乃書法史上的重寶
    唐伯虎這一生,可謂是波折離奇,命途多舛,他從小就是十裡八鄉的神童,15歲以第一名補蘇州府府學附生,名動江南。那時候的他可謂是春風得意,整日與那些文雅之士飲酒作樂,大呼「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這段日子裡,應該是唐伯虎懷念一生的日子。
  • 唐伯虎畫了一隻大公雞,還題寫了一首很俗的詩,但是卻入選了課本
    不過人們可能有一個誤區,認為現實生活中的唐伯虎就是像影視劇裡那樣,家境富裕,還有八位天仙一般的老婆,以及一位紅顏知己秋香。其實這只是後人一種美好的想像,唐伯虎一生極為悲慘,儘管少年時代家境還算富有,可是後來由於捲入當時一場科舉舞弊案,不僅丟掉了功名,還一度入獄,妻子也離開了他,後半生很落魄。
  • 名人軼事丨大才子唐伯虎,卻也是個「月光族」
    唐伯虎16歲時參加秀才考試得了第一名,轟動了整個蘇州城。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唐伯虎參加應天府鄉試,又得了第一名,一時間唐伯虎名震江南,真可謂是春風得意。第二年,唐伯虎躊躇滿志地進京參加會試,路遇同去趕考的徐經,兩人相談甚歡,結成了莫逆之交。徐經出身江陰的富貴之家,是後來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的曾祖父。
  • 《唐伯虎點秋香》:文化語境轉變後,歷史和歷史劇的「分道揚鑣」
    歷史上的唐伯虎作為別具一格的畫家,我們無需在此評價他的藝術造詣,因為在新的文化語境中,歷史和歷史劇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歷史:備受爭議的才子。關於唐伯虎的爭議由來已久,他不僅是一個頗有爭議的畫家,也是一個非議頗多的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