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搶手的德國當代藝術家--Daniel Richter

2021-02-19 藝來藝往

【最搶手的德國當代藝術家】

Daniel Richter畫筆下幽靈般的人物



【導讀】Daniel Richter(丹尼爾 • 裡希特)是德國當代架上繪畫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一名被評論家、收藏家關注較多的當代德國藝術家,90年代後期他的作品躋身於世界拍賣會前列。但面對所謂驕人的成績,Richter還是保持難能可貴的冷靜,貫穿其作品,總呈現著一些新的變化。

Richter 1962年出生於德國北部石荷州小城歐丁(Eutin),80年代前後,在他致力於造型藝術前,他是左派獨立者,朋客追隨者,並為朋客樂隊設計過廣告、招貼畫。1991年至1995年他在漢堡造型藝術學院維爾納 • 比特內爾畫室學習,此後作為Albert Oehlen的助手留在該校工作。這後兩位也是德國當代藝術界的活躍人物。2004年至2006年Richter擔任柏林藝術大學的教授。此後他因不滿該校的官僚作風辭職。

在Richter看來,具象繪畫能更好地表達他對社會、人生問題的思考,但抽象的意識似乎一直存在於他的畫面之中。他對社會某一階段的歷史關注,在他的作品中隱晦地流露出來。那些簡化的人物有著模糊的身份、模糊的性別,加上模糊的色彩,他將戲劇舞臺藝術的情節性含蓄地融入到繪畫之中去了。那些像是帶著在萬聖節上出現的化妝臉譜被巧妙地借用過來,所以他的人物有一種幽靈似的神秘與幻覺。在處理人物與環境的時候,Richter將人物的躁動、狂亂與規整的環境進行對比,造型上使用很多誇張連續的曲線與一些奇幻的色彩相結合,創造出一種主觀上所要表達的荒誕不羈的氛圍。

如果直觀來看Richter的畫面,我們可以聯想到很多前輩德國藝術家的風格,Kokoschka的狂放不羈,Emil Nolde的絢爛神秘。造型上大面積的使用很多誇張連貫的曲線,使人又可以想像出蒙克(Munch)的身影,但是細細觀察又有很多不同。包容並蓄,這也是Richter繪畫技法上的一個特點。

八十年代中期,他從諷刺現實主義轉向抽象主義,他認為抽象繪畫是「有組織的對立」。八十年代末,柏林圍牆倒塌、東西兩德統一後,作為一個西德人,Richter開始尋找新的定位。嘗試具象繪畫,使用很稀薄的流質油彩和噴漆塗抹。1999年他的作品中出現了人物頭部,顏色顯得骯髒而具攻擊性。選材上挖掘當代歷史,對於恐怖襲擊和柏林圍牆倒塌後的挑戰均有涉獵。

Richter的素材大部分來源於新聞圖片,如抗議活動、災難、內戰等,也有日常生活如街頭鬥毆等題材,以此作為樣板,將已發生的事件進行藝術處理,轉化為當下的理解。他並不是簡單的記錄歷史,而是通過他的講述,促使他人去思考。他也不提供解決辦法,而是對那些因他的畫而產生迷惑的人提出問題。在這個意義上,他被理解為一名歷史畫家,繼承了歷史繪畫的特點,幅面大,講述事件,突出人物等等。從一個追求獨立自治的人,到被譽為德國歷史畫家,他覺得很滑稽可笑。他自認不是愛國人士,德國的歷史令人不快也不吸引人。

Richter與Jonatha Messe和Neo Rauch同屬當代最搶手的德國畫家。他認為這都是臨時的,也許後天他們三人就會被另外三個人取代。在這「三駕馬車」中,Richter認為自己是最少具有德國標籤的畫家。儘管他是公認被看好的德國藝術家,目前每幅平均40萬歐元左右,在一次訪談中,Richter被問及他的作品與繪畫市場定位時,他豪不掩飾的回答,他自己認為價格還應該高一點,因為藝術作品中的想法也應該是付費的。詼諧中頗有朋客無拘無束的風範。

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

感謝您的關注!

相關焦點

  • Daniel Richter: HELLO,I LOVE YOU
    裡希特1962年出生於德國北部石荷州小城歐丁(Eutin),1991年至1995年他在漢堡造型藝術學院(Hochschule der Bildende Kunst Hamburg)維爾納 · 比特內爾(Werner Büttner)畫室學習,此後作為阿爾伯特 · 厄倫德(Albert Oehlen)的助手留在該校工作。這後兩位也是德國當代藝術界的活躍人物。
  • 德國當代藝術家作品在中央美院美術館展出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程璨)9月16日下午,「德國8」之《藝術之規——德國當代藝術》展覽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行。在40天的展出時間裡,包括弗朗茨·阿克曼、霍斯特·安特斯等在內的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德國當代藝術家的近90組作品與公眾見面。
  • 德國當代著名的藝術家——安塞姆·基弗
    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1945-),德國新表現主義代表畫家之一。他被公認為德國當代著名的藝術家。70年代,他曾師從德國當代最有影響力的前衛藝術家約瑟夫·波伊斯(Joseph Beuys)和彼得·德雷爾(Peter Dreher)。基弗曾有「成長於第三帝國廢墟之中的畫界詩人」之稱謂,其畫無論創作手法還是呈現面貌均極為當代,但往往主題晦澀而富含詩意,隱含一種飽含痛苦與追索意味的歷史感。
  • 德國當代女藝術家昆澤油畫作品欣賞
    德國當代女藝術家埃德林格·昆澤(Edlinger Kunze)油 畫 作 品 欣 賞- E N D -【 國際藝術大觀 】德國當代女藝術家昆澤油畫作品欣賞
  • 德國當代攝影藝術家約瑟夫•舒爾茨新作「中國城市」亮相成都
    德國當代攝影藝術家約瑟夫•舒爾茨新作「中國城市」亮相成都 To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 英國最偉大的當代藝術家盧西安·弗洛伊德作品欣賞
    盧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表現派畫家,英國最偉大的當代藝術家。1922年出生於德國柏林,1933年與家人移民英國。他的祖父是大名鼎鼎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作品是倫敦佳士德與蘇富比拍賣會上當代藝術家的最高,儘管在二十世紀,抽象表現主義佔領了整個藝術世界,但是弗洛伊德一直堅持表現主義繪畫,最終成為英國最偉大的當代畫家之一。被泰特美術館譽為"20世紀畢卡索之外最偉大的藝術家"的盧西安-弗洛伊德2011年7月20日因病在倫敦家中去世,享年88歲。
  • 中國當代最具傳奇色彩的藝術家們
    韓美林出生於1936年,這位84歲的老人,經歷過貧寒、戰亂、十年浩劫,一半人生可以用坎坷艱難來形容,但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最想表達的,仍舊是純真的愛。韓美林的作品黃永玉黃永玉自學美術、文學,為一代"鬼才",他設計的猴票和酒鬼酒包裝家喻戶曉。
  • 追溯德國對當代藝術的影響,南藝美術館「重整德國藝術立場」
    在展覽研討現場,德國學者與南藝美術館副館長分別回應了「澎湃新聞」的提問。1993年,約爾格·伊門多夫(1945-2007),這位德國當代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德國戰後藝術代表人物,第一次攜畫作到北京展覽。為了把大型作品運進某賓館畫廊展出,伊門多夫同意卸下畫框,畫布「像桌布一樣」穿過了門框。
  • 託馬斯·魯夫:「萬花筒」式的當代攝影藝術家
    熱衷當代藝術的人士都會把魯夫和他的大尺寸肖像作品、他的老師貝歇夫婦以及貝歇夫婦所創立的德國杜塞道夫攝影學派聯繫在一起。他對攝影和圖像媒介的參與性和滲透性幾乎是"萬花筒式"的。Thomas Ruff,ma.r.s.中學時代的魯夫熱愛攝影和天文學,曾帶著自己的尼康相機出國旅行,拍攝觀光客常會拍的風景照片。
  • 來合美術館看傅中望的「楔子」、以及當代藝術家的青澀時光
    「徐志偉鏡頭下的中國當代藝術1992-2002」展覽從側面印證了這一理念。而「顯形——鍾飆的圖像世界」是一次中德藝術合作的標誌性文化項目,在今年的特殊情況下,展覽體現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彰顯武漢、全國乃至全球的抗疫主題。合美術館一直以來注重青年藝術家的推介,本次由傅中望先生推薦的展覽「隱真:郭子」帶給我們更多當代藝術家對這個時代不同的理解。
  • 美學展覽|德國當代藝術家 Anselm Reyle 將風鈴融入天圓地方的永恆
    這件名為《風鈴》的作品是由德國藝術家 Anselm Reyle 安塞姆·雷爾(以下簡稱安塞姆·雷爾)為該中庭度身定製,它無疑在縱向維度上拓寬了建築生生不息的循環感。藝術家安塞姆·雷爾安塞姆·雷爾說:「我10年前在柏林一個聖誕市集上買到了一個小風鈴玩具,它對光影的反射迷住了我,我想到了20世紀60年代的動態藝術(Kinetic Art)。」
  • 當代藝術成為套現工具?全球最昂貴的10件在世藝術家的作品
    當代藝術的發展仿佛陷入了一個怪圈:一方面,越來越多的普通民眾抱怨看不懂當代藝術;另一方面,一些當代藝術作品成為了資本市場的寵兒,屢屢拍出天價。這種現象的背後確實有很多問題值得深思。
  • 北京七座美術館聯手呈現320組德國當代藝術作品
    作為慶祝中德建交45周年框架下的重點項目,「德國8:德國藝術在中國」大型展覽即將於2017年9月15日在北京啟幕。屆時將推出7個既彼此獨立又相互關聯的學術主題展和一場學術論壇,展示德國1950年代至今最具影響力的55位藝術家的近320組作品。
  • DW-Daniel wellington手錶不得不知的一些事
    daniel wellington一共有多少個名稱:1/daniel wellington; 2/ dw手錶
  • 12位中國當代藝術家訪談,訴說他們的藝術歷程
    1989至今生活和工作在德國海德堡和法國巴黎。1997年-2006年多次在海內外舉辦個展。1989年《中國前衛藝術展》,中國美術館,北京;《大地魔術師》,巴黎蓬皮杜當代藝術中心,巴黎。1990年《為了昨天的中國明天》,Pourrieres,法國。1991年《非常口》,福岡城市博物館計劃,日本。1992年《我家即你家》,羅茲藝術家博物館,波蘭。
  • 德國當代衛浴:追求極致的衛浴文化
    德國當代(Dornbracht)作為世界上專業知名度極高的衛浴品牌,德國手工業協會會員,是當之無愧的衛浴奢華品牌。德國當代衛浴成立於1950,Aloys F.Dornbracht 先生及家族在德國 Iserlohn 伊瑟隆創立了 Dornbracht 品牌及工廠, 在建立之初就確立了產品以設計為先的原則,近半個世紀以來,當代家族始終堅持以設計作為核心精神
  • 「大道至簡」——當代藝術家單凡的藝術思想
    因為疫情,有幸關注到同裡德國當代藝術家單凡。微信裡見到單老師在德國古堡裡連續數月避疫情創作竹畫,好奇而感動。後來,認真地去解讀他的竹畫並交流思想,從而了解並切實感受到他竹畫裡「大道至簡」的藝術思想。  「大道至簡」的藝術思想,是通過簡約的線條勾勒出大美,是用最純真的筆觸表達最淳樸而高尚的情感,追求天人合一。歷史的文脈總是在延續,欣慰於能夠見到一個旅居德國的當代藝術家能夠與牧溪、倪雲林、八大的心意相通,單凡也是天賦異稟。鄭板橋云:「一筆瘦,二筆夠,三筆湊,四筆救。」單凡思逸神超的竹畫,簡雅出塵,是「大道至簡」藝術思想在這個時代的詮釋,是大美。
  • 去德國卡塞爾看一場世界最高水平的當代藝術展
    你可能沒辦法走遍這些展覽,世界說(ID:globusnews)決定用vlog和文字的方式,帶來「歐洲藝術現場」系列報導,喜愛當代藝術的世界說專員們,每期至少1小時的長視頻,既與不同藝術家對話,也把Ta的親身體驗帶給你。且允許我們對藝術的理解各有差異,但只一點,在這個模糊又激烈的當代藝術圈,我們拒絕人云亦云。本系列共有五期,敬請期待。
  • 當代著名藝術家陳德恩作品賞析
    國際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陳德恩 ,1955年4月生 , 國家一級美術師,國際註冊藝術家(高級),中國楹聯學會書法藝術委員會委員, 全國名人書畫藝術界聯合會委員,中國書畫家聯誼會新文藝群體工委會委員,牛津藝術學院研究員,中國國際現代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香港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 中國·宋莊國際書畫院終身院長;北京藝海丹青書畫院名譽院長,曲阜鴻儒書畫院特聘藝術家。
  • 《全網公敵》第一關daniel信息怎麼獲得 daniel信息獲取攻略
    導 讀 全網公敵第一關daniel信息獲得方法介紹 第一關daniel信息獲得方法介紹 第一關的dani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