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臺灣十大新聞事件 開放瘦肉精美豬登榜首

2020-12-23 華夏經緯網

    Yahoo奇摩今天公布2020年度臺灣十大島內外新聞、人物及娛樂排行榜,「美豬美牛2021鬆綁進口」登上「臺灣十大新聞事件」第一,美國大選亦受關注,「美國大選膠著投票率百年新高」為「2020年國際十大新聞事件」之首,「2020年國際十大新聞人物」冠軍為川普莫屬。

    「臺灣十大新聞事件」以政策及選舉事件引起最多關注。爭議十餘年的「瘦肉精美豬」將於2021鬆綁進口,引發各界譁然,位居榜首;其他重大政策包括「通姦除罪化」、防疫相關的「口罩實名制」與「禁止入境政策」名列第5、6、10名。儘管選舉牽動人心,然而從瘦肉精美豬爭議、錢櫃KTV大火、軍機失事或防疫政策,顯示臺灣民眾對健康、公共衛生與安全也高度關注。

    選舉議題持續攻佔網友眼球,「韓國瑜」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失利又遭罷免,市長回歸庶民話題性十足,三度蟬聯「臺灣十大新聞人物」冠軍寶座;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三度出使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一度與習近平、川普同框也奪下第4名。瘦肉精美豬政策成全民矚目焦點,「朝野」攻防不斷,炮火連連的「柯文哲」、民調支持度直直落的「蘇貞昌」、及改為強力背書萊豬的「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分別排名第5、9、10名。

    11月美國總統大選影響全球政經局勢,「開票延宕選情膠著」成年度「國際十大新聞事件」第1名。新冠肺炎來勢洶洶,搶佔近半數席位,從「首例確診死亡」、「東奧延期」、到「升級為國際公衛緊急事件」,連帶「重挫美股觸發熔斷」,分別排行第2、6、7、9名。全球各地頻傳天災人禍,也讓網友大呼「2020怎麼了?」,包括第3名「澳洲野火」、第4名「NBA傳奇球星Kobe墜機身亡」、第8名「黎巴嫩大爆炸」等事件。而引發全美反種族歧視示威潮 「非裔男遭白人警施暴致死」及香港頒布《國安法》引發的「美撤港優惠待遇」事件亦榜上有名。

 

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責任編輯:邱夢穎

相關焦點

  • 臺灣民調:臺中泛「綠」也不挺開放瘦肉精美豬
    (中評社) 中評社臺中9月9日電,東海大學地方自治研究中心針對蔡政府開放瘦肉精美豬進行臺中市民意調查,今天下午公布民調結果,有55%市民反對進口美豬,並有超過六成民眾支持臺中市自治條例規範瘦肉精零檢出。值得注意的是,51.9%泛綠支持者反對瘦肉精美豬進口。此外,綠票倉的29歲以下青年族群,也有56.7%反對進瘦肉精美豬。
  • 臺灣擬開放瘦肉精美豬,蔡正元諷:民進黨執政臺灣人變得身強體壯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日前宣布開放美豬進口,引發各界反彈,遭疑與昔日標準不同。針對蔡英文所說「時空環境改變」,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是蔡變了!」對此,中國國民黨前副秘書長蔡正元諷刺說,現在民進黨執政,臺灣人變得身強體壯,當然可以進口瘦肉精美豬。
  • 含瘦肉精美豬還未入島 「臺灣豬」標識先亂了
    來源:中國臺灣網含瘦肉精美豬還未入島,「臺灣豬」標識先亂了【兩岸快評第1119期】日前,臺灣「立法院」通過表決,9項關於「萊豬」(含瘦肉精美豬)的行政命令全數通過。民進黨「立法院」黨團依靠人數優勢,再次上演多數暴力戲碼,讓美國含瘦肉精豬肉及內臟產品,得以在明年1月1日起登陸臺灣。不過島內民眾的「反萊豬」運動並未停止,在野的國民黨宣布將串聯22縣市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成員,啟動募集「反萊豬公投」聯署書,目標是明年2月底之前募得50萬份。「反萊豬」抗爭一波未平,島內臺灣豬肉使用情況卻已出現了新的亂局。
  • 今起臺灣開放含瘦肉精美豬進口,馬英九:難道蔡英文認為臺灣人不如豬?
    (觀察者網訊)今起,罔顧民意的臺灣當局正式開放含瘦肉精的美豬進口。1月1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和前領導人馬英九分別發表元旦致辭,均提到從美國進口「萊豬」(即瘦肉精豬)一事。其中,馬英九痛批,萊克多巴胺就連臺灣豬都不準吃,臺灣人卻要被迫吃「萊豬」,「難道蔡英文認為臺灣人不如豬?」
  • 開放含瘦肉精美豬後,臺灣收到美國「重稅大禮」
    (觀察者網訊)元旦伊始,罔顧民意的臺灣當局正式開放萊豬(即含瘦肉精的豬)進口,鬧得不可開交的美國萊豬議題終成定局。不過,這一行動並未換來所謂「臺美貿易協議」,臺灣部分產品還被美國課徵反傾銷重稅。對此,有臺網友嘲諷道:萊豬真的白進了。
  • 瘦肉精美豬要來臺灣了 高雄街頭民調結果出乎意料
    華夏經緯網9月14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臺灣地區將在明年開放含瘦肉精美豬進口,不過市場攤販接受嗎、高雄市民支持嗎?有自媒體在高雄市進行街訪民調,結果,仍有44%的高雄市民反對進口;支持進口的僅有22%。
  • 市長任內曾籲馬英九別開放瘦肉精美牛,陳菊:我已離開高雄3年
    民進黨當局宣布開放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美豬及30月齡以上的美牛進口,中國國民黨炮轟綠營「雙重標準」,並挖出「監察院長」陳菊任職高雄市長時,曾呼籲時任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不要開放瘦肉精肉品,然而陳菊29日受訪時宣稱,臺灣要跟國際同步,就必須採國際標準。
  • 蔡英文進口含瘦肉精美豬 「綠粉」:吃肥肉就吃不到瘦肉精了
    據臺灣媒體報導,蔡英文宣布島內明年元月將開放含瘦肉精美豬進口,並放寬美牛進口規範,引發軒然大波。「綠營」支持者在「臉書」發文,表示所謂「瘦肉精」就是指「瘦肉」,而臺灣人習慣吃肥肉,所以不管是烤肉、香腸、滷肉飯或煮食,有臺灣人都不會吃到含瘦肉精的豬肉。言論一出,讓網友直呼謬論。
  • 2020臺灣十大新聞排行出爐 「罷韓」成為最多人投票選項
    【2020臺灣十大新聞排行:「罷韓」超過「蔡英文宣布開放美豬」】2020年度臺灣十大新聞排行,大家最有印象是哪幾件事呢?是年初「黑鷹直升機失事」,或是「新冠肺炎爆發」?有網絡媒體近日進行網絡投票,據最新結果顯示,「罷韓過關,韓國瑜成史上首位遭罷免直轄市長」,成為最多人投票的選項,超過「蔡英文宣布開放美豬」。
  • 瘦肉精美豬要來臺了 高雄街頭民調結果出乎意料
    臺灣將在明年開放含瘦肉精美豬進口,不過市場攤販接受嗎、高雄市民支持嗎?有自媒體在高雄市進行街訪民調,結果,仍有44%的高雄市民反對進口;支持進口的僅有22%。    據自媒體《臺灣民眾電子報》在YouTube上傳最新街訪民調,此次是在高雄科工館和三民市場進行街訪,結果,支持進口的共有11票(22%)、反對進口的則有22票(44%)、無意見共有17票(34%)。
  • 開放美豬進口,馬英九嗆聲蔡英文:難道臺灣人不如豬?
    開放美豬進口,馬英九嗆聲蔡英文:難道臺灣人不如豬?此前臺灣民進黨憑藉人多的優勢,在立法院12月24日有關「萊豬」的議題上勝出。這也就意味從2021年1月1日開始,臺灣地區的豬農禁止生產出售含有瘦肉精的豬,但如果是從國外進口的豬,即使含有瘦肉精也沒有任何的限制。
  • 臺中市長盧秀燕當著「AIT」官員的面拒絕瘦肉精美豬
    據中評社12月16日報導 「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酈英傑今天中午率團赴臺中市政府交流,與中國國民黨市長盧秀燕會面,雙方相互寒暄後,盧在致歡迎詞時突然提及,臺灣民眾對美國萊豬進口疑慮,並表達反對瘦肉精美豬的態度,讓AIT與會官員一陣騷動,紛紛向市府人員低聲交談。
  • 這個我慧:瘦肉精美豬美牛入臺,蔡英文又送川普「大禮」!
    美國豬肉加工廠內的工人 視頻截圖臺當局一直希望和美國洽籤所謂「自由貿易協定」,但多年來卡在美豬和美牛銷往臺灣受限的問題上。臺灣曾在2009年和2012年時承諾有條件開放美豬美牛進口,但最後都未果,這讓美方非常不滿,雙方的經貿關係也因此無法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 臺衛福機構負責人陳時中改變美豬立場,蔡正元酸:豬腿變狗腿
    民進黨當局以「時空環境改變」,解釋過去反對含瘦肉精美豬,如今決定明年起開放,包括主管公衛食安的衛福機構負責人陳時中也如此解釋。國民黨前副秘書長蔡正元在臉書發文,拿陳時中3年前不惜賭上「烏紗帽」,保證「臺灣標準」一定比國際嚴格,如今卻主張全豬進口,大嘆「真的時空環境改變了,這不能怪陳時中,因為臺灣的後腿,可能已經從豬腿變狗腿了。」
  • 蔡英文宣布開放含瘦肉精的美國豬肉進口
    蔡英文28日舉行臨時記者會,宣布臺灣將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的美國豬肉以及30月齡以上牛肉進口。島內輿論批評,蔡英文和民進黨過去在野時曾極力反對鬆綁美豬牛進口,這次開放再次展現其雙重標準。臺灣目前全面禁止含瘦肉精的美國豬肉進口,牛肉則要求萊克多巴胺殘留量值必須為10ppb以下。此外,因美國曾被列為狂牛症疫區,臺灣僅開放30個月以下的美國小牛進口。臺灣希望與美國洽籤FTA(自由貿易協定),多年來就卡在美豬牛肉銷往臺灣受限的問題上。經貿談判人士透露,只要此問題不解決,美國就不會有意願和臺灣談判FTA。
  • 2020年最後一天,蔡英文收到這樣的「施政成績單」
    而在臺灣島內,從疫情之初爭搶口罩的「口罩之亂」,到年中的紓困振興政策爭議,再到引爆食安危機的反「萊豬」抗爭、中天新聞臺因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不予換照而熄燈關臺等事件,都讓臺灣民眾「格外有感」。12月30日,國民黨舉行「2020民進黨政府十大失政」記者會。國民黨文傳會以「QSearch」檢索系統進行分析,通過臉書大數據對2020年蔡當局「10大失政」進行排名。
  • 蔡當局強行開放美「萊豬」臺灣百姓好苦奈!
    自從蔡英文無條件宣布從明年1月1日開放美國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豬肉以來,引發臺灣社會恐慌和民眾的強烈不滿。11月22日下午,臺灣40多個民間團體,逾6萬人穿黑衣,在臺北舉行的「秋鬥」大遊行,訴求「反毒豬、反雙標、反黨國」,包括勞工、環保、食安、土地正義、言論自由等議題,向民進黨當局抗議。
  • 綠營縣市長在瘦肉精美豬照妖鏡前一一現形了
    臺灣宣布明年一月開放進口瘦肉精美豬,多個縣市的「自治條例」規定萊劑不得檢出並要訂罰則,不過,日前卻收到臺行政機構公文,指零檢出與罰則牴觸臺當局「法規」,要求在明年元旦前檢討修正,引來反彈;臺當局的公文令人想起臺行政機構發言人兩個月前才說會通過多渠道與地方溝通,不會立刻進入法律攻防,沒想到所謂的溝通就是來一紙公文。
  • 衝動下開放美萊豬?不,民進黨是經過政治理性計算!
    然而,蔡英文若是從首任執政開啟已有意開放,何以至第二任初期反而全面棄守,尤其從2020年8月28日至今短短數個月內卻通過如此爭議性萊豬事件,顯然無論是內部政府部門溝通協調不足、行政與立法及政黨間協商,與公民團體及利害關係人間溝通皆不足。更甚者,民進黨傳統以來一再宣稱住民自決、公民投票的價值,從2016年執政到2020年連任,不是足足有四年可以運用更多時間與社會進行溝通嗎?
  • 臺灣議場被外媒評「惡名昭彰」,林為洲:若能擋下萊豬願道歉
    臺當局立法機構國民黨黨團為了阻擋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進行施政報告,27日在議場潑灑豬內臟,引起各界討論。此事更登上外媒版面,英國《BBC》報導指出,臺當局立法機構屢發生衝突,已是「惡名昭彰」。對此,國民黨黨團總召林為洲在臉書表示,若因這次抗爭,再增一次臺灣立法機構惡名,但卻能擋下萊豬(瘦肉精美豬),他願意向臺灣道歉,並登廣告在BBC同一版面(網絡新聞)。國民黨「立院」黨團為抗議萊豬進口,以豬內臟發動攻擊,讓議場滿地都是豬內臟,畫面驚人,也因此鬧上外媒版面。BBC以「豬內臟亂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