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有神筆馬亮,還有笑聲掩蓋的憂愁,和李雪琴的宇宙盡頭

2020-12-13 妖明嶽

趁放假,看了《我和我的家鄉》,短故事不墨跡,易於吸引注意力,挺好看的。

《我和我的家鄉》是一部薈萃中國不同地域風土人情的電影,講了北京、貴州、浙江、陝西、東北五個家鄉故事,有看點,有時代特色,簡單總結一下:

1、《北京好人》是有關在北京看病的故事,順便宣傳了城鄉居民醫保政策;

2、《天上掉下個UFO》講貴州某山村靠炒作和網紅經濟脫貧致富,順便膜拜了手工耿;

3、《最後一課》講支教浙江山村的感恩情懷,全片淚點,範偉真影帝;

4、《回鄉的路》講的是毛烏素沙漠治理和直播帶貨改變陝西某山村,薇婭和李佳琦露臉了;

5、《神筆馬亮》講的是駐村第一書記如何獻身東北某村脫貧攻堅事業,全片搞笑擔當。

東西南北中,一城四村,麻將牌齊了,當然,這部影片相當主旋律,但優勢在於集結了中國喜劇半壁江山,效果有保證,節奏感很到位。

前四個地區,我不能瞎評價,對《神筆馬亮》還是有話說的,尤其看到最近大熱的李雪琴沈騰馬麗站在一起時,更想說了,誰讓我熟悉東北這旮沓?誰讓我接觸過扶貧工作?誰讓我對這片黑土地飽含深情?

當然,所謂有話說,僅限於發牢騷,我又振興不了東北。

《神筆馬亮》,講的是畫家馬亮沈騰飾)打算去俄羅斯精進畫藝,臨行前被單位抽調到東北某村任駐村第一書記,老婆秋霞馬麗飾)不同意,揍了馬亮上司,馬亮認慫,假裝去俄羅斯,實際是背著老婆,跑回東北老家出任第一書記。

馬亮把東北男人疼老婆的特點演繹的淋漓極致,一邊忽悠老婆,說自己在俄羅斯,另一邊帶著全村老百姓假扮俄羅斯人忽悠老婆,以防老婆視頻查崗,催生了很多笑點。

開心麻花團隊操刀,沈騰馬麗本色出演,由東北人講東北故事,《神筆馬亮》想不搞笑都難。

東北人在網絡中有很強的存在感,貶他們的時候,就是窮俗懶、好面子、黑社會、觀念陳腐、輕工業喊麥重工業燒烤;誇他們時,又成了實在人,大氣、仗義、有擔當、不斤斤計較,曾經也是牛B老大哥。

在我眼裡,東北人沒什麼特殊,只是被黑的有點特殊,真找東北人顯著的特點,就是幽默。

本山範偉宋小寶不多說,沈騰馬麗也不多說,看看喜劇新人,比如大鵬、賈冰、潘斌龍、職業法師許君聰;再看看各行各業,唱歌的李健、跳舞的金星、彈琴的郎朗、評論的老梁,還有帶貨達人羅永浩,考研名師張雪峰,哪怕失去星光大道的老畢,他們做的事再不同,都有兩個共同點:

1、都是那旮沓人兒;

2、張嘴就搞笑。

東北人張嘴逗人笑,是認真的,不用分析火炕後遺症,純屬基因,哪怕脫口秀舞臺上也是如此。

脫口秀總決賽前六名,五個東北人,剩下一個來自秦皇島,也操著東北口音。

當李雪琴的遼北口音破壁而出時,我笑了,明明北大畢業,張嘴就成翠花,明明抑鬱症,卻治癒了別人,這就是東北話的魔性,好比女主播再好看,只要一說東北話,你就忘了她性別。

李雪琴,老家鐵嶺,著名大城市,有個老鄉叫趙本山。她的搞笑,和其他東北人不在一個頻道上,她那要死不活,還得強顏歡笑的勁兒,在我眼裡,代表著東北人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東北人的鄉音難以被其他方言同化,他們屬於最戀家的那群人,不到萬般無奈不會背井離鄉,偏偏東北成了背井離鄉比例最大的地方。

喜劇的內核是悲劇,悲劇的極致是喜劇,不管東北人怎麼搞笑,都無法掩蓋面向故鄉時的失落。

比如,李雪琴的夢想就是燻雞架、鍋包肉、鐵鍋燉大鵝、還有王建國,這種極簡追求算不得夢想,只是在調侃回東北後難以追逐更高夢想的無奈。

還比如,李雪琴說宇宙的盡頭是鐵嶺,如果變成盤錦,是因為王建國,這個段子也貼近實際,東北青年如果去另一個東北城市落戶,十有八九不是為了事業發展,而是為了某個人。

李雪琴代表著少數回鄉的年輕人,他們回的都是東北城市,換成鄉村呢?

《神筆馬亮》中,有個細節交代的很用心,整個村子,朝氣蓬勃的全是中老年人,反倒是兩個放假回鄉的年輕人萎靡不振的打著撞球。

沈騰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很多村子都老了,年輕人都走光了......這是事實。

我做扶貧工作時,去過的東北村落不止一個,基本見不到年輕人,哪怕農忙時節。個別家庭有年輕人留守,不是肢殘智障,就是慢病在身。

基於現實,扶貧面臨最大的難點不是幫貧困戶增收,而是他們受惠低保等託底政策暫時脫貧後,還有優質勞動力維持生活質量嗎?

沒有年輕人的村莊,剩的多是老弱病殘,既缺乏進擊的動力和也缺乏發展的潛力,指望他們改變鄉村不現實。

我和數個駐村第一書記打過交道,他們來自城裡,是所在單位的少壯實幹派,他們有學歷、有想法也有上進心,但面對一群老弱病殘,感到力所不及,比如找來項目,因為缺能幹的人,難以落實。

還有的駐村第一書記,被本村排外情緒排斥,參與不進村班子重要議題討論,又被基層疲於應付的形式主義磨沒了脾氣,只能做完善各類資料這類面子活。

沈騰所飾演的駐村書記馬亮,給東北鄉村賦予了浪漫的元素和理想的情懷,符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也象徵了未來某種趨勢,《神筆馬亮》可謂用心良苦,但話說回來,如果東北農村和浙閔粵農村一樣廠房林立,民營經濟遍地開花,還需要向日葵嗎?

東北最大的問題,就是缺年輕人,尤其年輕人才,然而東北人受教育程度排在全國前列,遼吉黑三省文盲比例之少,僅次於北京,挺諷刺的。

今年疫情,倒在一定程度上給東北止了止血:

1、疫情對東北影響相比較小。疫情對民營經濟影響最大,民營經濟偏偏是東北短板,東北經濟已低迷多年,所以疫情對東北經濟的影響,橫向比較反而不大。

2、疫情之後,工作不好找,而一張床三頓飯需要花錢,這時東北物價低、房租低、飯菜量足等成本優勢反而吸引到年輕人回鄉。

3、在東北結婚更容易。東北早年執行計劃生育徹底,男女比例平衡,再加房價低、彩禮少、沒重男輕女觀念,反而讓結婚變得容易。很多東北青年回老家,不是為了發展,而是為了成家,比如李雪琴和王建國的梗,雖然是編的,反應的現象卻是真的。

這種因特殊情況臨時止血,治標不治本,一旦全國經濟恢復,東北還是沒留人的優勢。

看看那些回到東北的年輕人,逐漸失去了年輕人該有的激情,脾氣越來越好,酒也喝的越來越少,生活節奏調回上世紀,早早開啟佛系人生。

他們回東北多是進機關國企,再不濟考教師進銀行;臨時工和公益崗也囤積了大量高學歷年輕人,只要內心安定就行,甭管正不正式;至於代表著時代最前沿的工作和崗位,在東北幾乎找不到。

這些寄生體制的東北年輕人,都是大學以上學歷,腦子清醒的很,他們多是家人逼回來的,他們心裡並不認同回東北是最佳選擇。

反正學到的東西回來沒處用,慢慢也就磨沒心氣了。

回家年輕人和離開年輕人比,仍是九牛一毛,改變不了東北人才流失的現狀。不管給東北開出多少藥方,缺人,失血,都是東北振興面臨的最大障礙,沒人啥都不好做。

面對東北沒落的現實,一味批評也有失公允。

外界輿論對東北人的抨擊從觀念到地域性格再到生活習慣再到口音,黑的一無是處,這些輿論忽略了一個事實,他們看待東北衰落,是因為東北輝煌過。

基於大量資源的前工業時代,東北是政策受益地區,隨著資源型經濟被外貿經濟以及信息化經濟代替後,資源作用下降,而東北唯一的優勢就是資源,其餘從氣候再到地理位置,反成劣勢。

說白了,東北輝煌過才是奇蹟,現在只是回到應有的位置,這是非人力所能及的客觀規律,即使改變觀念也解決不了,如果有一天東北人像四川人一樣勤勞,像浙江人一樣精明,資本就肯於投入多餘的取暖成本和更高的交通成本來東北投資嗎?

東北未來的出路,真就是綠水青山和佛系田園,變回淨土,所以《神筆馬亮》用心良苦。

東北人並不快樂,只是不習慣用傷感情緒表達,他們掩蓋真實情緒的方式就是笑。

掩蓋多了,情緒轉化為自我攻擊,只是這種轉化不是否定,而是無奈的調侃,幽默就這樣產生了。明明是還錢,在老羅這裡就出了真還傳,明明是抑鬱,在李雪琴這裡就成了北大也能出廢物。

大多數有年輕人的東北家庭,都在承受著天遠各一方、花好月難圓的思念苦楚,而且放眼周遭,幾乎家家如此,這種哀愁無處訴說。

所以,我覺得李雪琴更能代表真實的東北人,用笑聲掩蓋失落,幽默背後寫滿無奈,很矛盾。

東北的問題,僅靠一支神筆無法解決,怎麼看待事實,只能靠幽默簡單概括了,比如,回家就是回到宇宙的盡頭。

終點又變回了起點,只要笑一笑,這一切變化仿佛沒有發生過。

相關焦點

  • 萬眾期待《我和我的家鄉》將上映,千呼萬喚《神筆馬亮》始出來
    國慶長假將至,又到了一年一度舉國歡慶的盛大日子,去年的這一天,我們用歡笑聲見證了《我和我的祖國》,而今年的這一天,我們也將用歡樂迎來它的姊妹篇《我和我的家鄉》。隨著節日一天天臨近,關於《我和我的家鄉》的話題越來越多,而其中話題度最高的莫過於《神筆馬亮》《我和我的家鄉》單元內容一經曝光,《神筆馬亮》便引發了全民熱議,這其實與製作陣容關係密切。首先,該影片由沈騰馬麗聯合主演,演員陣容頗為強大。其次,該影片是閆飛彭大魔兩位導演繼《西虹市首富》後的又一力作,製作質量頗有保障。
  • 我和我的家鄉·本溪:神筆馬亮當第一書記的東北最美鄉村「們」
    「國慶檔」重磅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上映5天累計票房突破13億元,溫暖親切的色調,笑中帶淚的劇情,這些都給觀影的夥伴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電影熱映的同時,也帶火了片中熱門取景地。
  • 《我和我的家鄉》之我最喜歡的故事單元「神筆馬亮」
    沒成想,我自己竟然沒看完,看到一半就不看了,可能是影片要塑造的人物太多,紀實堅守所付出的代價悲壯且殘酷,不忍看下去了。說真的,有些痛苦我們做不到感同身受,唯一能做的就是,跟國家站在一起,在黨的號召下,抵制那些該抵制「侵略擾亂」的別國物品。《我和我的家鄉》目前票房過了16億,主旋律的愛國電影,一定不會讓人失望。
  • 《神筆馬亮》「沈騰與馬麗」組合演繹別樣家鄉情
    在剛剛結束的百花電影節上,去年國慶檔上映的《我和我的祖國》毫無疑問的拿下了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而今年的國慶檔依舊熱鬧,《我和我的家鄉》爆笑來襲,其間有一支非常特殊的戰隊——東北戰隊。依舊是國慶檔,依舊是單元故事,依舊是眾多優秀導演的集合、巨星雲集,9月,幾個單元故事陸陸續續的放出了預告片,在預告片中我們能發現,沈騰和馬麗代表的《神筆馬亮》加盟的專業喜劇明星是最多的。
  • 我和我的家鄉之神筆馬良電影中深藏的一些小細節,你們發現了嗎?
    《我和我的家鄉》之《神筆馬亮》單元由閆非&彭大魔導演,沈騰、馬麗等主演裡面也藏著不少「小彩蛋」喜歡《西虹市首富》《夏洛特煩惱》的朋友們應該能看到一些1.《神筆馬亮》馬亮去支援建設的農村,叫「茴香村」在《夏洛特煩惱》裡馬冬梅的拿手絕活兒就是茴香打滷面,還曾把夏洛吃哭3.
  • 《我和我的家鄉》票房破5億,首映168次笑聲,哭溼五張紙巾
    文|李霆鈞 編輯|姬政鵬168次笑聲,哭溼四五張紙巾,在《我和我的家鄉》北京首映禮上,觀眾被祖國東西南北中五個有笑有淚的家鄉故事打動北京首映禮後,有觀眾表示,五個單元都有各自的故事發展線,所以體驗了五次「開始笑到拍手,結尾淚流滿面」。據統計,在153分鐘的放映過程中,全場笑聲168次,不少觀眾哭溼了四五張紙巾。
  • 看完《我和我的家鄉》開頭北京好人和結尾神筆馬亮好看!你覺得呢
    今天也是去電影院給我和我的家鄉貢獻了一下自己的票房,由於去年我和我的祖國,讓我們看到了這個系列的電影整體口碑還是不錯的,因此這一次,選擇先去看這個類型的電影了。 從目前的豆瓣評分來說,我和我的家鄉也是最高的,豆瓣評分是7.5分!
  • 《我和我的家鄉》夏洛馬冬梅「續集」現代版神筆馬良
    當年的一句「馬什麼梅」響徹大江南北,在今年國慶的時候《我和我的家鄉》當中,兩人也上演了一出爆笑的喜劇故事。秋霞她們拍寫真的地方,正是馬亮所在的村莊,之後馬亮扮演成一個玩偶,順利地瞞住了秋霞她們,還和自己的妻子拍了無數張寫真,當妻子她們離去的時候,村長還送了當地的土特產給她們,正當大家認為事情已經結束的時候,秋霞在車上品嘗土特產的時候,卻發現這個味道跟馬亮在俄羅斯寄的紅腸的味道簡直一模一樣
  • 《我和我的家鄉》首映禮:168次笑聲,哭溼四五張紙巾
    在北京首映禮的放映場,有媒體做出統計:全場笑聲168次,更有不少人「哭溼了四五張紙巾」。在映後主創見面環節中,主創們現場分享影片拍攝幕後故事,並與現場觀眾面對面交流,感念家鄉,心懷祖國,那一份內心深處共通的濃濃家鄉情懷,也深深感動著在場的每一個人。另據悉,影片自開啟預售起便引燃觀眾觀影熱情,在觀眾的支持下,影片國慶檔首日預售票房已突破七千萬。
  • 《神筆馬亮》中的彩蛋,你發現幾個
    這不,小編最近就去看了《我和我的家鄉》,大概就是幾個小故事拼起來的。幾個短篇故事背後都是有原型人物的,比如黃渤飾演的發明家原型就是抖音紅人手工梗。這幾個故事的完成度和豐富度都很好,不過,小編最喜歡的還是《神筆馬亮》這個故事。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沈騰和馬麗飾演的,風格也是一貫以來的開心麻花的風格。
  • 《我和我的家鄉》老師的故事有原型嗎?我和我的家鄉有哪些經典臺詞?
    《我和我的家鄉》老師的故事有原型嗎?《我和我的家鄉》中範偉、鄧超、沈騰的角色,在真實生活中也能找到原型。他們是鄉村教師、治沙英雄,還有扶貧幹部。他們堅守信念,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耕耘和奉獻,用自己的力量建設家鄉,成就了不朽壯舉。
  • 「神筆馬亮」的稻田畫在這裡「凍」成冰川?
    有人說它像《阿凡達》裡的潘多拉星球,還有人說它像冰雪版的「望廬山瀑布」……12月22日,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來到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取景地稻夢空間景區,在稻夢空間旁的稻夢小鎮裡,記者親眼見到了這片由稻田畫「變身」而來的美麗「冰川」……瀋陽冬季再添一打卡地
  • 《我和我的家鄉》結尾有彩蛋嗎 結局是什麼意思
    《我和我的家鄉》結尾有彩蛋嗎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沒有彩蛋。《我和我的家鄉》是由5個故事組成,每個故事獨立展開,有各自完整的故事內容和結局,但但每個故事都沒有彩蛋。葛優、劉敏濤主演的《北京好人》、黃渤、王寶強、劉昊然主演的《天上掉下個UFO》,沈騰、馬麗主演的《神筆馬亮》則對應了《北京你好》、《唐人街探案》以及《夏洛特煩惱》,熟悉的演員,熟悉的配方,尤其是一些故事內容可以說是這些影片的彩蛋和番外,讓粉絲非常的喜歡。
  • 《我和我的家鄉》:5個家鄉故事,哪個最精彩?
    《我的我的家鄉》總票房突破20億獲得如此佳績,一方面是借了去年爆款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的光,兩部電影名字和呈現形式均差不多,號稱姊妹篇,所以,看過上部電影的觀眾便自然而然對該片充滿了期待,自願買票;另一方面是該片聚焦小人物與自己家鄉的故事,讓觀眾極易產生共鳴,再加上,操刀本片的導演們確實都很有才,把五部故事短片導得跌宕多姿
  • 「我和我的家鄉」全網首播後,你不能錯過的華語特優影片!
    我和我的家鄉剛上映時,一直想買個票去觀看,也許由於時間,也許由於沒人陪,也要工作上忙碌,種種因緣,最後還是沒有去電影院。在網絡上公開播映時,我就迫不及待的下載了。我和我的家鄉,還是不負眾望,給了我滿滿的感動。感覺今年看的電影,似乎都平淡,只有這麼一個夠味,最後看的不禁潸然淚下。我和我的家鄉,由五個故事組成,但每個故事都自稱一家,同時又圍繞著家鄉這個主題。
  • 《我和我的家鄉》:有一種情感叫思鄉
    《我和我的家鄉》:有一種情感叫思鄉 山東師大新聞與傳媒學院戲劇影視文學2019級1班 張潤薇 有一個我們小的時候拼命想逃離,長大後卻拼命想回去的地方;它叫家鄉,有一種我們笑著回想,最終卻淚流滿面的情感,它叫思鄉;有一部讓我們開懷大笑而又感懷沉思的影片
  • 《我和我的家鄉》之所以感人,是因為人們心中那樸素的情感尚存
    在看《我和我的家鄉》這部劇時,一邊看一邊在心裡嘀咕著,那些自詡很高級、很有知識的人,會不會嗤笑我們?因為我們看這樣的電影竟然還會感動流淚,他們會認為我們的這種感動比較低級、比較農民。因為那些所謂高級、專業的觀眾,在當下太多了。因為他們都聲稱自己看片無數,比我們這些很LOW的觀眾視野要寬廣多了,所以他們就瞧不起我們這些看主旋律片子還要感動的人。
  • 《我的世界》x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帶你重溫動人故事
    《我的世界》x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帶你重溫動人故事家鄉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一份獨特的記憶我們的濃濃鄉情也正源於這份記憶如果這份鄉情充滿了國慶強檔《我和我的家鄉》將在10月1日重磅上映讓冒險家們在歡聲笑語裡欣賞家鄉熟悉的景色體驗跨越大半個中國的大好河山為了讓冒險家們在方塊世界
  • 《我和我的家鄉》五個故事你最喜歡哪一個?
    文/白鷺先生「上一次《我和我的祖國》是時間的概念,這次《我和我的家鄉》是東西南北中的空間概念。這部電影是我們電影人為各自的家鄉和大家的家鄉集體寫的一封信,希望各位可以在十一的時候收到這封信。」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總導演寧浩如此說。很高興,我在2020國慶中秋雙節之夜收到了這封信。本文就以地域為線索說一說這五個故事。
  • 讀後感範文:觀《我和我的家鄉》有感3篇
    【篇一】昨天帶著孩子看了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感覺拍的真的特別不錯,特別讓人感動,尤其是後面的那三個故事特別的煽情,讓人感到非常的感動。這五個故事當中,我感觸最深的是《最後一課》和《回鄉之路》。【篇二】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中的馬亮本是文化館的一名畫家,卻不顧妻子的反對,偷偷到村裡當起了第一書記,用自己的一技之長描繪了鄉村振興發展的幸福畫卷,最終打動了自己的妻子,並贏得了支持和認可。揆諸現實,有很多像馬亮一樣的駐村第一書記,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自己的青春,彰顯時代風採,書寫時代擔當。他們是可愛可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