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森吸塵器斥資36億進軍AI和機器人,沒想到吸塵器後院起火
據外媒11月29日消息報導,戴森(Dyson)正式對外宣布調整產品研發路線,計劃在未來5年內投資36億美元,用於人工智慧(AI)和機器人等新技術和產品的開發。就在5年前,戴森宣布進軍汽車領域,品牌創始人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對這個項目信心滿滿,整個造車計劃一提上日程,就開始大跨步推進:2015年,戴森出資9000萬英鎊收購固態電池製造商SaKti3;2016年,戴森電動車項目正式啟動,投資25億英鎊進行電動車開發;
-
造車失敗後,戴森為啥又投身機器人和AI?
當媒體們看到戴森宣布將在未來五年投資約240億人民幣用於開發電機技術、機器人、智能產品和機器學習等新領域時,大家可能都在第一時間想起了被造車支配的恐懼。就在一年多之前,戴森宏大的電動車計劃宣告終止,三年研發、200億投入付之東流。難免令人有些打鼓,這次投資新領域,會不會也是同樣的配方、同樣的味道。
-
造車失敗後投身機器人和AI,我笑戴森太瘋癲,戴森笑我看不穿
當媒體們看到戴森宣布將在未來五年投資約240億人民幣用於開發電機技術、機器人、智能產品和機器學習等新領域時,大家可能都在第一時間想起了被造車支配的恐懼。 就在一年多之前,戴森宏大的電動車計劃宣告終止,三年研發、200億投入付之東流。難免令人有些打鼓,這次投資新領域,會不會也是同樣的配方、同樣的味道。
-
200億元造車「失敗」後,戴森又盯上了研發電池...
儘管放棄了造車項目,但戴森想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分一杯羹的野心,並沒有熄滅。(微信公號:CNWAUTO)11月26日,戴森創始人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宣布,計劃投資3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37億元),以開發電動汽車電池、機器人和機器學習等技術。按照規劃,戴森到2025年其產品組合將擴大一倍。
-
20億英鎊砸不出響,賣吹風機吸塵器的戴森決定不造車了
雄心勃勃的造車夢造車這事,戴森其實挺認真的。2017年9月,他們正式宣布進軍汽車領域,稱將投入20億英鎊用於研發電動車和配套電池,並從捷豹路虎、阿斯頓馬丁、寶馬、英菲尼迪等傳統車企陸續挖來不少高管。當時,戴森的計劃是在2020年推出新車。戴森造車並非心血來潮,而是源自詹姆斯·戴森由來已久的「環保理念」。
-
戴森首次曝光造車細節 3年燒光200億 首款電動汽車成本約為132萬元
在這個項目上,投入了數百位戴森工程師、科學家和設計師的精力和心血……但遺憾的是,以目前電動汽車製造業的背景來看,這個項目未來在經濟上很難執行下去。」繼去年10月正式宣布放棄造車之後,今年6月,戴森公司首次在官網深度曝光造車細節,一向對造車計劃保持低調的創始人戴森也同時接受多家媒體採訪,自曝其個人在電動車項目上投資5億英鎊。
-
知料丨別怪戴森放棄造車,他比「PPT造車」們好太多了
知料是36氪推出的新欄目,挖掘新聞背後那些你需要知道的料,歡迎繼續關注。 作者丨邱曉芬 宣布造車失敗後,71歲的詹姆斯·戴森又再一次成為媒體談論的焦點。吸塵器和吹風機暢銷全球的B面,家族企業戴森其實在上世紀70年代就有造車背景,很早就入局研究汽車排放系統。 特斯拉已經上市,即便是桀驁不羈的馬斯克,多少也要顧及華爾街的目光。戴森作為英國家族企業,所有的關鍵決策幾乎都出自詹姆斯·戴森一人。從試水到豪賭再到放棄,戴森不像馬斯克一樣對造車有執念、或有華爾街的枷鎖,造車對於戴森來說頂多只是一場錯失時機的生意而已。
-
押注電池的戴森:車庫的門永遠不會關上
在正式宣布放棄製造整車以後,戴森仍然對進軍「汽車圈」有著很深的執念。11月26日,戴森創始人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宣布,計劃投資3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37億元),以開發電動汽車電池、機器人和機器學習等技術。按照規劃,戴森到2025年其產品組合將擴大一倍。
-
vankri數字貨幣交易所平臺:戴森為啥又投身AI?
當媒體們看到戴森宣布將在未來五年投資約240億人民幣用於開發電機技術、機器人、智能產品和機器學習等新領域時,大家可能都在第一時間想起了被造車支配的恐懼。就在一年多之前,戴森宏大的電動車計劃宣告終止,三年研發、200億投入付之東流。難免令人有些打鼓,這次投資新領域,會不會也是同樣的配方、同樣的味道。
-
戴森「舊活新整」又想入局汽車這個領域,但馬斯克並不看好
以吸塵器和吹風機為知名標籤的戴森這次又來整活了,之前戴森想造車,血虧了26億美元。這回戴森學聰明了,準備「彎道入局」。 據路透社報導,近日,英國家用電器製造商戴森宣布,將在技術和產品開發方面額外投資36億美元,進軍電池、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等幾大領域,令其產品組合在2025年之前增加一倍。
-
燒掉45億元的戴森電動車披露原型細節,創始人戴森自述造車歷程
戴森還是低估了造車的難度。他自掏腰包花了5億英鎊(約合45億元人民幣)用於該項目的初步研發後,發現僅僅弄出來一臺原型車,於是在2019年10月,詹姆斯o戴森在公司內部郵件中宣告放棄電動車計劃的消息,原因是「看不到使它在商業上可行的方法」,無奈停止開發。
-
造車「黃了」之後 戴森巨資投入AI、機器人和電池
英國家用電器製造商戴森宣布,未來5年將在技術和產品開發方面額外投資27.5億英鎊,進軍人工智慧(AI)、機器人和電池等幾大領域,令其產品組合在2025年之前增加一倍。
-
戴森又盯上了研發電池...
戴森又盯上了研發電池... 儘管放棄了造車項目,但戴森想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分一杯羹的野心,並沒有熄滅。(微信公號:CNWAUTO)11月26日,戴森創始人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宣布,計劃投資3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37億元),以開發電動汽車電池、機器人和機器學習等技術。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97期:造車「黃了」之後 戴森巨資投入AI...
造車「黃了」之後 戴森巨資投入AI、機器人和電池英國家用電器製造商戴森宣布,未來5年將在技術和產品開發方面額外投資27.5億英鎊,進軍人工智慧(AI)、機器人和電池等幾大領域儘管具體細節尚未出爐,但上述投資預計集中在新加坡、英國和菲律賓等地,規模也超過了戴森在2014年至2020年間近25億英鎊的產品研發總額。戴森執行長Roland Krueger表示,這些投資將為公司開啟新的篇章,電池、機器人等新技術將提高戴森產品的性能與可持續性。
-
英國首富造「戴森電動車」出世,斥資40多億,續航1000km
說到戴森這個品牌,小編一開始以為它只造吸塵器,但後來了解到戴森所生產的產品不只有吸塵器那麼簡單,還有吹風機之類的。總而言之它所生產的產品都帶點「黑科技」的意思,科技感滿滿的,不過還有一點不太好,那就是昂貴。
-
不造車了,花光200億後戴森轉向動力電池
此事一出,也就意味著戴造車的計劃將就此告一段落。想要在愈發火爆的純電汽車市場分一杯羹,對於目前的戴森來說只能等到以後了。在造車計劃後,戴森沒有完全拋棄對於純電汽車市場的探索。根據外媒消息報導,未來5年時間內,戴森將持續投資27.5億英鎊(約241.5億元人民幣),用於開發新技術和產品,以此來擴充現有產品組合的類別,並且戴森創始人詹姆斯·戴森表示此次投資的重點將會放在動力電池技術上。未來戴森汽車無望,但是戴森生產的電池將有望搭載在不少汽車上。
-
戴森「電動車計劃」破產,相關AI項目回歸吹風機吸塵器!
大數據文摘出品作者:劉俊寰期待戴森電動車的戴森粉要失望了。前天,戴森公司創始人詹姆斯·戴森在其官網發出公開信,宣布戴森正式退出在電動汽車領域的競爭!「戴森團隊已經造出了一輛優秀的汽車產品,但至今沒有發展出可行的商業模式,也沒能尋找到合適的買家。在董事會的要求下,戴森決定中止造車業務。」
-
5億英鎊打水漂,戴森放棄電動車,為啥網紅黑科技戴森也不行了?
來源:江瀚視野近日,據外媒《星期日泰晤士報》報導,戴森公司創始人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在英國威爾特郡的戴森研發中心展示了戴森汽車項目的原型車。在現場,戴森公布了這款車的參數性能,同時也首次公開闡述了放棄造車的原因。
-
戴森電動車首次亮相,造車成本129萬元,虧得底褲都沒了
從2013年開始,戴森老闆前後投入了217億元,用於進行電動車的研發,然而在兩年後的2019年10月,戴森創始人宣布,放棄堅持了6年的電動車造車計劃。戴森老闆給出的理由是太燒錢,虧不起。02戴森最後一輛電動車曝光近日戴森創始人曝光了6年造車計劃的唯一成果,一輛豪華的SUV電動車,造價成本219萬元。
-
戴森斥資27.5億鎊研發新技術,產品種類將增加一倍.亞洲是重點
英國著名科技企業戴森集團日前宣布,未來5年將向新技術和新產品追加27.5億鎊(約合36.7億美元)投資。預計這些投資將使戴森集團的產品種類增加一倍,並向新的領域拓展。 新的投資將聚焦新技術,用於在新加坡、英國和菲律賓地區,聘請更多軟體、機器學習、機器人、零淨排放等領域的工程師和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