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起,海南全省將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膜袋和塑料餐飲具。對此,市民和商家都做好哪些準備?11月30日,三亞日報記者深入走訪三亞各大商場、超市、農貿市場、餐廳等場所,了解「禁塑」情況。不少市民表示,希望「禁塑」能加大監管力度,期盼有更多質優價廉的替代品滿足市場需求,促進「禁塑」落到實處。
三亞「禁塑」動手早
「品質生活 從禁塑開始」「環保新時尚 禁塑我先行」……走在三亞街頭,各大超市、酒店、商場、景區、醫院、社區,「禁塑」海報隨處可見。
在三亞國購旺豪超市入口處,「禁塑」的宣傳海報張貼在各個顯眼的位置。「我們超市已經做到提供100%可降解的保鮮袋、保鮮碟。」三亞國際購物中心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雲霄告訴記者,他們商超連卷袋都是環保、可降解的,可以重複多次使用。放置一次性杯子、碗盤的貨架上,也已替換成甘蔗紙漿、澱粉基塑料材質的產品。
「生鮮區的連卷袋是這幾天剛換上的,全都是可降解材質。」三亞樂天城營運經理湯東陽告訴記者,目前該超市每天消耗超過8000個塑膠袋,在「禁塑」實施之前,超市內所有提供的一次性塑膠袋,包括生鮮果蔬打秤使用的連卷保鮮袋,已全部換成符合「禁塑」標準的全生物降解製品提供給顧客。「換成全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後,付費購物袋的價格也會相應上漲,原先大號塑膠袋一個收費5毛錢,更換後漲到8毛錢。」湯東陽向記者透露。
不僅僅是大型商超,全市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旅遊景區、酒店、醫院等也是三亞「禁塑」工作的主要試點場所。天涯海角遊覽區工作人員趙桂媛說,從今年10月份起,該景區內所有袋製品都換成了生物降解袋;三亞市人民醫院、三亞市中心醫院X光片的儲片袋也是生物降解材料。
「目前,我們酒店的洗衣袋都已換成生物降解袋。」三亞銀泰陽光度假酒店客房部李引妹告訴記者。在市政府辦公區食堂,所有打包袋和餐盒已經替換成可降解產品,連辦公區垃圾桶上套著的袋子也都印有「全生物降解」的字樣。
商販希望降解塑膠袋降成本
11月30日下午,在三亞鴻港新貿城,一家海鮮攤攤主代客宰殺完一條魚後,順手裝進一個紅色塑膠袋中。顧客還稱了一些海白和生蠔等海產,都被攤主用小號透明袋分裝,再套上一個黑色的大塑膠袋。整個消費過程中消耗了四五個塑膠袋,所使用的塑膠袋各式各樣,有些標有「環保塑膠袋」「可降解塑膠袋」等標識。
採訪中,對於推廣全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很多農貿市場的攤販考慮到成本問題而感到擔憂。賣蔬菜的攤主王女士告訴記者,她們也知道普通塑膠袋對環境造成的危害,但是考慮到可降解塑膠袋的價格偏貴,而且顧客過來買菜,一般會挑選不同種類的菜品,她們就要提供多個袋子進行分裝,這樣成本就會隨之增加。她們期盼可降解塑膠袋在價格上能跟普通塑膠袋持平。
當被問及是否了解即將實施的「禁塑令」,記者隨機採訪的市民均表示,知道「禁塑令」,但對自己實際使用的一次性塑料製品是可降解還是不可降解,都不大了解。多數市民對於推廣可降解塑膠袋表示支持,也感到被動,「主要還是看商家,他們提供什麼就用什麼。」
對於目前即將實施更為嚴格的「禁塑令」,市民胡先生表示十分支持,可農貿市場裡隨處可見的三無塑膠袋讓他倍感無奈。「國家提倡使用環保袋很多年了,也有了一些改變,但還是有人圖方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胡先生說,既然嚴格限制或者禁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就應該進行嚴格的監管,讓老百姓都養成好的習慣,這樣才能使不合格塑膠袋越來越少。
替代品生產廠商加快生產研發速度
隨著「禁塑」工作的逐步推進,取而代之的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生產企業的訂單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進入11月份後,我們收到的訂單量是之前的2至3倍。」海南賽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三亞區負責人李曉書說,目前該公司每月生產環比增長已經超過60%。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有部分市民已經開始關注並使用布袋子、綠色環保袋進行購物。「網上銷售可降解塑膠袋種類很多,價格也能接受,從現在開始會慢慢改變習慣,使用環保可降解的塑料製品,為保護環境出一份力。」市民劉女士表示。
面對市面上五花八門的塑料製品,不少市民也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加強對違法生產銷售不可降解塑膠袋企業的監督管理,確保從源頭上提供的產品都是綠色、環保產品,防止魚龍混雜,欺騙消費者。
而在12月1日後,如何對「禁塑」情況進行監管?三亞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海南「禁塑令」與以往相比提高了違法成本。根據《海南經濟特區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規定》,銷售禁止名錄內產品的除沒收外,並處3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貨值超過20萬元的處貨值金額等值罰款。對於使用或提供使用禁止產品的單位處1000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對零售攤販處1000元以下罰款,對個人可處50元以下的罰款。
■ 新聞多一點
海南首批「禁塑」名單
《海南省禁止生產銷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名錄(第一批)》(以下簡稱《名錄》)將塑料膜袋、餐具等2大類8小類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納入禁塑範圍,以負面清單的形式明確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種類,體現了先易後難,積極穩妥的原則。
從材料上,《名錄》也作出具體明確:含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非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一次性膜、袋,以及含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非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一次性餐飲具類,都在被禁之列。
禁塑範圍
塑料膜袋、餐具等2大類8個小類;主要為一次性膜、袋類和一次性餐飲具類;一次性膜、袋類具體包括:商品包裝袋(購物袋、日用塑膠袋、紙塑複合包裝袋)和用於盛裝垃圾的塑膠袋這2小類;一次性餐飲具類具體包括:盒(含蓋)、碗(含蓋)、碟、盤、飲料杯(含蓋)、吸管這6小類。
來源:三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