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委書記俞東來調研油泥處置技改項目建設運行情況。
舟山,因海而生、向海而興,素有「海天佛國、漁都港城」的美譽。舟山是全國第一個以群島建制的地級市,也是我國最大的群島城市。可以說,海洋、海島是舟山最大的特色、最大的潛力,也是發展最大的希望。浙江省舟山市委書記俞東來指著地圖上的舟山群島介紹說:「這些年,舟山銘記習近平總書記『牢牢抓住海洋經濟』的囑託,大力培育現代海洋產業,形成了以臨港製造、綠色石化、港貿物流、海洋旅遊等為支撐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更加凸顯。
「督察是一次全面體檢」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是對地方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一次全面體檢,幫助我們找準病灶、落實措施、解決問題。」談及對本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的認識,俞東來說,「我們把新一輪的督察看作是契機,把問題再梳理、把病灶找準確、把舉措拿出來,查漏補缺、舉一反三,推動我市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
舟山是浙江海洋經濟發展核心區,但多年來,經濟發展和土地制約之間的矛盾也一直困擾著這片海島,「向海要地」曾經成為最簡單直接的解決之道。2017年,中央環保督察組進駐浙江後,舟山有23宗違法圍填海項目被列入督察整改重點。對此,俞東來分析說,這裡面既有很多歷史遺留問題,也存在處理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不到位的問題。另外他還指出,舟山在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存在歷史欠帳,產業綠色轉型還需加大力度,近岸海域水質改善任重道遠。說起問題來,他不遮掩、不迴避。
「但客觀地講,這些問題也一度影響和制約了我們的發展大局。」於是,舟山痛下決心,在中央環保督察的有力推動下,舟山市各級各部門舉一反三,全面建立了問題排摸、掛圖作戰、督察整改、驗收銷號等機制。「確保能改即改、立行立改,一時不能整改到位的,明確整改方案,有序推進落實,確保問題逐步解決。」俞東來坦率地說,藉助督察契機,進一步壓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全市上下進一步統一思想,高質量發展的思路更加明確。
為此,舟山市主要領導6次召開專題會親自抓落實,精心統籌「一案一策」、精準細化分類整改,做到能恢復海域原狀的全力恢復原狀,對環境影響小、民生關聯度大且法律法規允許的項目,採用納規納管的形式進行整改;對環境影響大而整改又會導致二次汙染和其他嚴重影響的圍填海項目,根據「整改效率高、二次影響小」的原則進行原地封存,或部分拆除、部分封存。目前,舟山已率先完成違法圍填海項目整改,23宗均完成銷號。
「借整改契機推進高質量發展」
針對2017年第一次中央環保督察反饋的問題,舟山深刻反思相關小船廠、小作坊環境問題,決定以船舶、魚粉等傳統產業綠色轉型為契機,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督察使我們聚焦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生態環境保護有關法律法規,更加注重依法嚴格落實環境標準、提高環境準入門檻,以更加完善的行業環境標準引領體系、更加規範的行業環境管理體系、責任更全面壓實的環境治理體系,推進企業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俞東來告訴記者。
舟山在浙江省率先出臺船舶修造、魚粉加工等傳統行業綠色修造、環境治理驗收標準,有序推進相關專項整治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果。今年7月,浙江(舟山)自貿試驗區改革事項「綠色船舶修理企業規範管理」得到國務院肯定並在全國推廣。
「現在,到中國來修理的外國船隻,每4條船中就有1-2條是我們舟山修理,今年上半年,這個產業保持了80%左右的增長態勢。」俞東來這樣說。
在魚粉加工領域,本島11家魚粉企業整合提升為兩家,並形成魚粉加工業環境治理規範,樹立了浙江省魚粉加工業環境治理的典型。
「補短板、建立長效機制」
督察不是一陣風,怎樣總結經驗、建立長效機制?對此,俞東來表示,要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突出短板,把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擺在突出重要位置來抓。
近年來,舟山47個入海排汙口完成整治提升並實現在線監控全覆蓋,在全市漁船推廣安裝油汙水分離裝置,加強港口船舶垃圾和油汙水收集處置的閉環監管,藍色海灣整治行動全省率先通過驗收,持續開展海岸線修復和增殖放流,全面構建海洋藍色生態屏障。俞東來說,「下一步,我們仍將緊緊抓住海洋生態環境保護這個牛鼻子。」
「隨著舟山進一步發展,生態環境問題已顯得越來越重要,到了非抓不可的關鍵階段。舟山地處海島,汙水、固體廢物、危險廢物等環境設施基礎和共享性相對薄弱,對於環境基礎設施補短板問題,我們要久抓不懈。」
自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以來,舟山在環境基礎設施補短板問題上持續加碼。
2017年至今,全市新增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能力600噸/日、油泥處置能力3.6萬噸/年、廢油漆桶處置能力1.2萬噸/年、醫療廢物處置能力1450噸/年。此外,總容量18萬立方米的舟山市危險廢物填埋場一期3.6萬立方米項目,已完成工程量50%以上;總處理能力30萬噸/日的舟山汙水處理廠一期15萬噸/日項目建設有序推進。「我一直強調,要讓優良生態、宜居宜業成為我市全面展示『重要窗口』海島風景線的標誌性成果,讓全市人民感受到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俞東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