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錯了,《花樣年華》其實不是愛情片

2020-12-21 新周刊

「如果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和我一起走?」/《花樣年華》

王家衛的厲害之處,在於他能夠控制把心捏碎的力度。

近日,第73屆坎城電影節官方宣布,王家衛導演作品《花樣年華》的4K修復版,將於5月20日在本屆「坎城經典」中進行全球重映,以慶祝其上映20周年。

一轉眼,那段《花樣年華》已經過去20年了。

《花樣年華》無疑是坎城之愛,也是全球影迷心中最難以忘懷的一部驚人之作。

2009年,《花樣年華》被美國CNN評選為「最佳亞洲電影」第1名;2019年,英國《衛報》評選「21世紀最佳影片」,它位列第5名。

時間愈久,它愈是散發出迷人的氣息。

「所有的回憶都是潮溼的。」

但其實,周慕雲和蘇麗珍這對連名字都如此相配的男女,不僅沒有發生如《英國病人》裡盪氣迴腸的婚外情,也沒有像《甜蜜蜜》裡的黎小軍和李翹一樣在多年後於他鄉重逢。

僅有的,是一團迷霧般氤氳的曖昧與無限的徘徊、錯過。正如電影開頭的字幕一樣:「那是一種難堪的相對。她一直低著頭,給他一個接近的機會,他沒有勇氣接近,她掉轉頭,走了……」

張曼玉的手會演戲。

直到影片最後一分鐘,結局仍是不可挽回地走向永恆的遺憾——鬥轉星移,世事變遷,周慕雲不遠千裡來到吳哥窟,將那段「秘密」塵封進石窟。

故事戛然而止,留給人無限的疑問和嘆息。

就這麼結束了。

明明只要有人再多走出一步,愛情就會圓滿。

可多年以後再次看這部電影,我突然發現,缺憾是必然。因為它絕非是一段愛情故事那麼簡單。

一個偵探故事

1962年,香港熱鬧的唐樓。兩位靚麗的男女,幾乎是同一時間搬了進來。

逼仄的空間裡,人物關係一覽無餘,租客蘇麗珍是一名秘書,丈夫常常出差;租客周慕雲是一位報社編輯,妻子總在酒店上夜班。

全片中唯一一次出現周慕雲妻子,雖然只是個背影。那時髦放浪的髮型,與張曼玉端莊的雲鬢形成了鮮明對比。

太陽底下,並無新事。看似恩愛如常的日子,似乎有一場風雨正在醞釀。

直至影片30分鐘處,兩位寂寞男女相約在金雀餐廳,揭開了一個早已心知肚明的秘密——他們都被彼此的伴侶背叛了。

面對背叛,體面如周慕雲與蘇麗珍,並不會上演一場狗血的捉姦鬧劇。痛苦也好,心有不甘也罷,他們最介懷的是——這場婚外情是怎麼開始的?

王家衛並不想循規蹈矩地給出答案,而是拎著觀眾的心,一步步地走進這個曲折迂迴的秘密中——正如他在採訪中談道:「我對兩個人的愛情關係沒有興趣,我想拍的是一個希區柯克式的懸疑故事。」

按照預先設想,周慕雲和蘇麗珍的相聚,是為了「偵破」兩個背叛者的「姦情」。

至於如何偵破?他們決定扮演彼此的另一半,對「現場」進行還原——這一點在刑偵案件中經常用到。

美劇《犯罪心理》經常用到"現場還原"。/《犯罪心理》

於是,電影前前後後出現了三次完整的「愛的排演」。

第一次,兩人在路上邊走著,邊帶有調情意味地彼此試探。「這麼晚了,你老婆不會找你?」「你呢,不如今晚別回去了吧。」

第二次,周慕雲扮演蘇麗珍的老公,在飯桌上模擬出軌被發現後的攤牌。「你是不是在外面有女人了?」蘇麗珍質問道。隨後,周慕雲默認,蘇麗珍一巴掌輕輕落在他臉上。

第三次,周慕雲與蘇麗珍虛擬兩人分手與告別。「我以後不會再來找你了,好好守住你老公吧。」周慕雲說完走了,徒留蘇麗珍獨自傷神。

然而,即便兩個人一次次地排演了出軌之人的行為,最終也無法確認,愛情(婚外情)到底是在哪一瞬間發生的。

這場無果的偵查,最終以周慕雲的一句坦白結束——「我一直在想,他們是怎樣開始的。現在我明白了,很多事情都是這樣」。

仿佛一語雙關,排演的是別人的愛情,卻不知不覺傾注了自身的情感。戲裡戲外,扮演對方伴侶的兩個人,最終真假難分,一步步淪陷。

但也正是排演,給了兩個人名正言順的情感空間。這也是為什麼蘇麗珍只有在排演的時候才會表現出風情萬種,而當回到現實世界,她就又變回了一個含蓄得體的妻子和下屬。

談到《花樣年華》的拍攝,王家衛坦言,「拍到一半,才意識到這會是一部長片。」也就是說,一開始,王家衛並沒有想好,周慕雲和蘇麗珍究竟會發生什麼。

任性如王家衛,拍電影從不走尋常路。他既是自己電影的導演,也是編劇。

1999年,王家衛在吳哥窟花樣拍攝《花樣年華》,身著不羈的大花襯衫。/當年攝影助理文念中FB

但與別人不同的是,他的「編劇」,並不是一個完整的劇本,更確切地說,這個「劇本」只一個個空間和畫面。

所以,整個拍攝過程裡,即興的部分很多,幾乎是想到什麼就拍什麼,最後再以剪輯來呈現理想的效果。

這就是「墨鏡王」的才氣與率性。據說拍《東邪西毒》的時候,梁家輝直到電影上映後才知道自己演的是什麼角色。

也許正因為這種「隨意性」,讓王家衛電影裡的角色總是更加靈動。在《花樣年華》後半部分,周慕雲和蘇麗珍開始自己「活」了起來,往情感深處狂奔。

寂寞的俊男靚女,以「捉姦」相聚,以文學愛好相知,傾心本是順其自然的事情。

電影裡埋了個彩蛋,蘇麗珍的兒子,叫做「庸生」,是她和周慕雲喜愛的武俠小說作家的名字之組合。

王家衛式致幻

如果說電影拍攝過程中,王家衛並不確切知道想要什麼。那麼在電影拍完進入剪輯時,他一定已經知道了,他想呈現的是某種「情緒」。

要知道,《花樣年華》的英文名字叫做「In The Mood For Love」。

《花樣年華》日版海報。

愛情的情緒——是什麼樣的一種情緒呢?

2008年,紐約移動影像博物館舉辦《與王家衛的一夜》展覽,李安作為介紹人,回憶起第一次看王家衛電影的情景:「我聽著那些配樂,看著那些鏡頭,我都不知道我是在做夢,是睡著了,還是在看電影。我只覺得,那是我看過的、最致幻的電影。」

毋庸置疑,王家衛是一個營造情緒氛圍的高手。雖然《花樣年華》臺詞不多,但外在的一切仿佛都在說話。

當周慕雲與張曼玉共寫小說的時候,房間的布景以及燈光,是曖昧不明的紅色。紅色,是欲望的流動。

當雨夜上演心碎分別的時候,燈光又變成悽離的黃色,那是在說「留下來」。

甚至,旗袍也是情緒氛圍的工具。

整部電影最令人難忘的,恐怕就是蘇麗珍身著各色旗袍,提著飯盒去買餛飩的場景。值得一提的是,電影裡出現的26套旗袍,均是御用美工師張叔平在上海掘地三尺找到老裁縫親自縫製的,無論是布料還是花色,都是原汁原味的老上海風格。

當蘇麗珍與周慕雲在狹小的弄堂裡相遇時,總是垂著眼皮,一字未吐,但從旗袍的顏色變化中,我們卻可以看到她內心的澎拜起伏。修身合體的裁剪束縛住身體,可那些層次豐富的花色,卻是心情的吐露。

旗袍上百花盛開,極其豔麗。與其說她是在等雨停,不如說她是在等一位冒雨前來的男士。

在所有道具的合謀之下,整部電影有如一場夢境,讓每個觀眾都無法置身其外。

在電影表面營造的氛圍之外,更為重要的是,其內在裡有一根特殊的「情緒」之線,自始至終牽引著觀眾的心。

觀眾有所不知的是,在《花樣年華》公映版成片之外,還有幾段被刪減掉的視頻,總共30分鐘。這些被刪掉的片段,並不是邊角料,而是與成片截然不同的故事場景。

比如在2046房間裡,他們在床上模仿了另一半纏綿的樣子;比如在最後的吳哥窟,周慕雲與蘇麗珍真的重逢了;再比如10年後,周慕雲與蘇麗珍再次相逢於麵攤。種種奇妙的交集,無不叫人心馳神往。

床戲是拍來刪掉的。/被刪減片段截圖。

這些片段,哪怕只是出現一個,都能讓觀眾得到不少慰藉。但王家衛毫不留情地統統剪掉了。

這就是王家衛。

然而,正是這些刪剪,把這段關係從老套的情慾故事裡拯救了出來,變成了一個永遠無法到達的、通往愛的憂愁之旅。

更確切地說,那是一種永遠在愛河邊緣試探、焦灼的狀態。

孤燈小巷,雨中石階,狹窄逼仄的室內空間,蘇麗珍身著華麗復古的立領旗袍,與周慕雲的身體的距離近在咫尺,卻沒有觸碰;

在酒店迷離的燈光下,兩個人共寫武俠小說,在江湖世界裡你來我往地交鋒,現實中卻始終「發乎情,止乎禮」,有床而無床戲;

在計程車上,周慕雲悄然將手輕輕搭在蘇麗珍的手上,不過剎那遲疑,她便把手收回去了......

在主角遊移不定中的情感中,我們保持著一種對超凡愛情體驗的渴望。然而,電影從未到達人們所渴望的目的地,它讓人們始終懸在愛的刀口上,懸而未決。

這樣的情緒,在「船票」對話中達到了頂峰。

一邊,周慕雲在沒有被接通的電話一頭自言自語:「如果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一起走?」

另一邊,蘇麗珍在2046房間裡呢喃:「如果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帶我一起走?」

王家衛的厲害之處,在於他能夠控制把心捏碎的力度。

這兩段獨白,仿佛在玻璃內外兩側,雖已心知肚明,卻永遠無法匯合。

凝固的花樣年華

值得回味的是,這段「花樣年華」,誕生於世紀之交的1999年。

這是一個特殊的年份。

這一年,樸樹在《New Boy》裡唱道:「未來的路,不會再有痛苦,我們的生活該有多酷。」

1999年1月,作為歌壇新星的樸樹發布了第一張專輯《我去2000年》。

而同一年,王家衛在《花樣年華》最後一幕上打下了一行字:「那些消逝了的歲月,仿佛隔著一塊積著灰塵的玻璃,看得到,抓不著。」

「世紀之交,全世界都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文化特質,分享同一種終結和開端。」(電影女性文化研究學者戴錦華)

在這個特殊的年份,有人憧憬未來,也有人試圖用影像留住已逝的歲月。

王家衛在接受《紐約日報》採訪時說:「我並非真的試圖拍攝一部關於1962年香港的影片,我更想拍攝一部影片,講述我對那個年代的記憶。」

對出生於上海,5歲移民香港的王家衛來說,最懷念的那段歲月,屬於1962年的香港,來源於張愛玲筆下1930年代的摩登上海。

1960年代的香港裡,到處可見上海移民潮帶來的海派精神。

狹窄的弄堂、雨霧氤氳的小巷,上海方言與交響樂齊奏的中式西餐廳、永遠在麻將桌上洞悉人情的女房東、美豔的旗袍和永遠精緻的三七背頭——這些,都是那個年代上海的精神表象。

在種種表象之下,是彼時朝向未來、星光璀璨、無憂無慮、孕育出海派文學的摩登上海。

1930年代的上海,猶如璀璨明珠。/中國日報中文網

於是,在《花樣年華》裡,張曼玉僅僅是為了下樓買面,仍舊一絲不苟地換上端莊的旗袍,用晚宴般的鄭重,來對待草民的生活。

所謂「傾城的姿態,普羅的道路」——上海的精神底蘊就在香港逼仄的空間裡凝聚起來了。

那麼為什麼而懷舊?又為什麼是那個年代?

也許更為內在的原因是,在二十世紀末,當人們試圖懷舊的時候,會發現整個日新月異的時代,腳步如此飛快,快到人們幾乎找不到一處可供停泊的港灣。

於是,《阿飛正傳》裡的無腳鳥不停地飛啊飛啊,飛到了《花樣年華》(王家衛在採訪中說過《花樣年華》是《阿飛正傳》的精神延伸),飛向了《2046》(在《2046》中周慕雲變成科幻小說家,他創造了一輛可以開往2046年的列車,可終於到達烏託邦的時候,發現是一場虛空),最終投向了無盡的宇宙中。

2046, 沒有人在那裡等我。/《2046》

那是一種永遠的彷徨和漂泊,是一個朝向已經再也不能追回過去的一份惆悵,於是,愛情故事暫時成了世紀之交這份迷茫和惆悵的落點——既然那個心中的年代,如「蒙塵的玻璃」一般不可追了,那不如用一段永恆的遺憾愛情作為祭奠。

尾聲中,王家衛絕妙地插入了一段紀錄片:1966年,法國總統戴高樂造訪柬埔寨,柬埔寨殖民歷史迎來終結,新時代開始了,也意味著舊的時代要遠去了。

紀錄片過去之後,吳哥窟全景切入,門邊倚坐著身著一位黃色僧袍的小沙彌,照著他的視線望過去,良久,周慕雲俯身在一處石洞上,向它傾吐著心中的秘密。

這個視角堪稱絕妙。小沙彌是不朽的信仰,是這段秘密塵封儀式的見證者。

就在周慕雲俯向石洞的同時,「吳哥窟的主題」音樂響起,

一份微末而隱秘的個人記憶,就此鑲嵌進跨越若干世紀的石窟,成為了永恆。

原來,《花樣年華》之所以花樣,並非是因為愛情,而是因為那段不可留、不可追、金子般的記憶。

[1] 一批從未曝光過的《花樣年華》劇照出土,感慨時光|MOViE木衛

[2] 得知王家衛的家族秘史之後,我對他有了全新的看法|虹膜

[3] 王家衛的時間|北京大學出版社

[4] 阿薩亞斯評王家衛:香港的詩意、失意與追憶

[5] 從《阿飛正傳》到《一代宗師》:王家衛電影中的身份焦慮與國族認同|澎湃思想市場

[6] 《花樣年華》裡的愛情,究竟是如何發生?|虹膜

[7] 《花樣年華》:王家衛的舊上海情結|電影

[8] 王家衛的大師課|世界電影

[9] 王家衛在21世紀最好的電影|熊墩

[10] 《花樣年華》:全球化時代的懷舊風潮

[11] Nostagic Memory and Culture Legacy:An Interview with Wong Kar-wai|John Bowers

相關焦點

  • 《花樣年華》裡的「婚外情」:王家衛拍得高級又曖昧
    《花樣年華》是由王家衛執導,梁朝偉、張曼玉主演的愛情片,於2000年9月29日在中國香港上映。該片以20世紀60年代的香港為背景,講述了蘇麗珍和周慕雲在發現各自的配偶有婚外情後,兩人開始互相接觸並隨之產生感情的故事。
  • 李榮浩改編《花樣年華》主題曲變節奏布魯斯,致敬經典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5月23日零時,李榮浩第六張創作專輯主打單曲《花樣年華》正式上線,該曲由陳珊妮作詞並作曲,李榮浩進行了重新編曲,而陳珊妮的原曲也是王家衛經典電影《花樣年華》的同名主題曲。相較於《花樣年華》裡陳珊妮創作的原主題曲大範圍的弦樂,李榮浩用電吉他和鼓點的輕搖滾做了替代。尤其打擊樂的加入,對新一代樂迷來說更具吸引力。在主打單曲《花樣年華》首發的第一時間,李榮浩在自己的微博寫道「這首歌我沉迷了十幾年,改編成R&B版,玩了一些大小調的切換。」《花樣年華》劇照。
  • 《花樣年華》4K修復版再現坎城電影節,紀念影片上映二十周年
    據外媒最新消息報導,由王家衛導演執導、張曼玉、梁朝偉主演的電影《花樣年華》將推出4K修復版,並在第7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坎城經典"單元進行全球首映。《花樣年華》是2000年上映的一部愛情片,講述的是蘇麗珍(張曼玉飾演)和周慕雲(梁朝偉飾演)在發現各自的配偶有婚外情後,兩人開始互相接觸並隨之產生感情的故事。
  • 張曼玉唯一一次春晚之旅,和梁朝偉合唱《花樣年華》太迷人
    作為國人一年一度的大餐,央視春晚歷來都是星光璀璨、光芒萬丈,很多藝人也都想通過這個平臺,進一步打響自己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但對於影視演員尤其是香港影視演員來說,這個舞臺其實是很難踏上去的,一方面,春晚的語言類節目大都以相聲、小品為主,不太適合電影演員的發揮,另一方面,就是香港演員普遍都存在著普通話不標準的現象,基於這兩個原因,有很多我們喜愛的電影演員在這個舞臺上是很難看到的。
  • 藝璉老師微課堂——花樣年華複方精油
    在皮膚保養方面最珍貴的單方精油全部匯集在花樣年華中。我們有句話說,皮膚的返老還童是用花樣年華,身體細胞的返老還童是用DDR完美修復複方精油,可見花樣年華在皮膚保養方面有非常顯著的回春作用。花樣年華,在皮膚保養方面,就是幫助細胞的修復、年輕、美麗、漂亮、皮膚的緊緻,在新版大百科137頁叫抗衰老複方精油,其實指的就是花樣年華。花樣年華複方精油裡的單方精油對眼睛功能有抗衰老、抗老化和修復視神經的作用,可以改善退化,所以,可以預防和改善像近視、老花眼、飛蚊症等眼部問題,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 《哥哥姐姐的花樣年華》走進南京社區
    由原班人馬製作的「花樣年華」系列還有《養父的花樣年華》、《養母的花樣年華》,與前兩部不同的是,《哥哥姐姐的花樣年華》聚焦的「再生家庭」親情、愛情關係的再重塑。製片人王宏表示:「前兩部《花樣年華》系列講述的是養育,兩輩人的故事,這部劇側重平輩的矛盾關係。這個劇主人公趙春雷能夠在不可控的人生中披荊斬棘走下去,就是最大看點。」
  • 《花樣年華》中的張曼玉
    想必大家都知道,張曼玉在《花樣年華》中的前後一共換了20多件旗袍。
  • 緊身牛仔褲,雙腿的花樣年華
    穿著緊身牛仔褲,走過一段雙腿的花樣年華,為了有一雙迷人的細腿,很多姑娘攜手緊身牛仔褲譜寫了一雙優雅的腿型,多情季節,都市女性和緊身牛仔褲相逢在那個時尚的街角,那時髦的緊身牛仔褲飽含著對雙腿的濃情厚意,穿梭在都市鬧區,相約共唱雙腿的花樣和年華。
  • 再現張曼玉《花樣年華》旗袍美女懷舊韻味……
    這組舊片的場景,很容易使人聯想到電影《花樣年華》。 《花樣年華》由王家衛導演,梁朝偉和張曼玉主演。
  • 花樣年華:蘇麗珍與她的旗袍
    一句臺詞把心碎拿捏得剛剛好,這便是導演王家衛的傳世名作《花樣年華》。從 2000 年在坎城電影節首映開始,這部電影就是無數影迷心中東方美學的代名詞。2009 年,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將它評選為「最佳亞洲電影」;2019 年,《衛報》將它列為「21 世紀最佳影片 100 部」中的第五名。今年,正好是《花樣年華》上映 20 周年,讓我們一起重新回到膠片中的香港,品味欲語還休的情愛之美。
  • 80後辣媽演繹「花樣年華」
    楊媛供圖本報訊(記者黃琪)近日,一則名為《眾辣媽的花樣年華》的帖子在武漢某生活網站上迅速躥紅。4位80後辣媽聚集在一起,拍攝了一組王家衛導演大片《花樣年華》風格的藝術照,一個個身著旗袍的曼妙身姿分外驚豔,獲得了網友一片讚美。照片中的女主角雷建、楊媛、孫亮、萬芳青是4位80後年輕媽媽,各自有不同的工作,寶寶都在2歲左右。
  • 花樣年華 || 做好自己,別解釋
    作者:春暖花開 誦讀:花樣年華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活法,活法不同,想法就不一樣,所以,有些事不被別人所認同也是正常。不必費力解釋,也不用奢望所有的人都能懂你,有些時候當解釋被別人說成了掩飾,說再多也會變成一種糾纏。
  • 豆瓣9分韓劇《花樣年華》:獻給40代中青年的「情書」
    韓劇《花樣年華-生如夏花》海報今天花婆婆推薦的劇是一部中青年的情感劇《花樣年華-生如夏花》。電影《花樣年華》海報的確,甚至花樣年華這個詞都是因為20年前的這部《花樣年華》的電影賦予了更多的一層意境。如果,當時十幾、二十歲的朋友看了這部電影,那麼如今這些朋友們也都是已步入三十幾、四十代的中青年了。20年後的春天,這部《花樣年華-生如夏花》豆瓣高分韓劇悄悄開始播了。
  • 黃聖依為花樣年華組畫Q圖 喊話孟佳:等你回來
    來源:新浪娛樂黃聖依手繪《花樣年華》組Q版合照新浪娛樂訊 7月24日下午,黃聖依[微博]在微博曬出自己畫的《乘風破浪的姐姐》三公舞臺所在《花樣年華》小組的Q版合照,感慨發文並喊話被淘汰的孟佳:「隊長孟佳帶著我們這些姐姐,為音樂爭取空間
  • 12月1日| 我們製造了一個西裝油頭的花樣年華夜
    本周五晚8點半The Loop聯合優刻訂製和MEET造型為大家帶來一場復古油頭西裝party致敬「花樣年華《花樣年華》影片中衣著搭配極為講究時時刻刻都保持著優雅的香港上流社會姿態考究的西服和油頭成為男士的衣著標誌女士精緻裝飾主義的旗袍以刺繡或者暗紋等進行勾勒盡情表現復古元素與優雅之風
  • 20年的《花樣年華》,「世不可避」的王家衛
    5月20日,是電影《花樣年華》坎城首映的日子,今年恰逢20周年,如果不是新冠病毒肆虐,坎城原本計劃在「坎城經典」單元重映4K修復版的《花樣年華》。此外,王家衛電影4K修復版巡迴展原本計劃於6月5號在美國首映,包括《花樣年華》在內的七部電影均在放映之列,早些時候歷來惜字如金的王家衛曾對外表示,「我很期待我的作品在6月上映,並慶祝《花樣年華》20周年。」
  • 《花樣年華》:錯誤的時間遇到對的人,愛情應該如何克制?
    這次,找來的是《花樣年華》。二十年過去了,到底是什麼讓我們依然念念不忘?別告訴我,因為張曼玉那幾十套不重複又特別性感的旗袍。也不是,人們通過每個鏡頭每個細節去揣摩張曼玉與梁朝偉之間有沒有其他感情。哈,你們說有——這個不算數。02還是,回到《花樣年華》本身吧。周太太與陳先生,因為鄰居的關係偷偷發展成為情侶。
  • 「花樣奶奶」評選活動開始招募啦~!秀出你的花樣年華~!
  • 韓劇《花樣年華—生如夏花》:中年人的愛情也很甜
    但是,中年人也是曾經的年輕人轉變的,他們也有過情竇初開花樣年華,也有過刻骨銘心的戀愛過往。是過去的他們,成就了現在的他們。可是中年人心中珍藏的那段過往,卻往往不被人提起,都藏在了酒裡或是夢裡。這對已經不再是青春年華的戀人,不顧世俗的阻礙,他們激烈的相愛著、糾纏著,迎來人生的第二個「花樣年華」。
  • 《花樣年華-生如夏花》李寶英戀愛之作
    韓劇 翻譯成中文就是花樣年華-生如夏花一看意義就升級了,導演孫政賢主要講述了是一對純純的大學戀愛,然後中年相遇時再次演繹不一樣胡花樣年華。講述和初戀重逢的40代男女的故事,既不是中年人也不是青春年華的他們,激烈相愛、糾結,迎來人生的第二個「花樣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