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核細胞系統

2021-02-12 血液病整合診斷

李順義 盧興國 李偉皓

原始單核細胞(彩圖85)

胞體呈圓或橢圓形,常見不規則形,直徑為15~25μm。胞核較大,約佔細胞的2/3,為圓形至不規則形,胞核居中或稍偏位;核染色質呈纖細疏鬆的細網狀,淡紫紅色;核仁1~3個。胞質量較豐富,呈灰藍色,多無顆粒,可有空泡,常見偽足突起。正常骨髓中佔有核細胞的0%~0.3 %。

幼單核細胞(彩圖86)

胞體呈圓形至不規則形,直徑約為15~25μm,可見偽足突出。胞核常呈腎形扭曲、摺疊,染色質疏鬆網狀;可見核仁痕跡。胞質較豐富,呈灰藍色、不透明,可見空泡和少數細小的紫紅色嗜天青顆粒。正常骨髓中極少,佔有核細胞的0%~0.6 %。

單核細胞(彩圖87)

胞體呈圓形至不規則形,直徑約為12~20μm。胞核形態各異,如扭曲、摺疊、腎形、馬蹄形、筆架形、S形甚至分葉狀;核染色質呈疏鬆的條紋狀或網狀。胞質豐富,呈灰藍或灰粉色,可見細小灰塵樣紫紅色嗜天青顆粒。正常骨髓中較少,佔有核細胞的1.0%~6.2%。

巨噬細胞(彩圖88)

胞體大而不規則,細胞大小、形態視吞噬物的多少而定,早期者胞核圓或橢圓形,核染色質疏鬆,可見核仁;晚期核被擠壓至一側,核仁消失。胞質淡藍色或灰藍色,常吞噬脂肪滴、色素顆粒、細胞。正常情況下(定居)巨噬細胞起造血護衛作用。

單核細胞空泡變性(彩圖89)

單核細胞胞體大,20~30μm,核腫脹,染色質疏鬆,有的核膜不清。胞質豐富,形態不規則,淡灰色或灰紅色,不透明.可見於嚴重感染、中毒。

戈謝細胞(彩圖90)

胞體為圓形或橢圓形,約為20~80μm。核較小,常見1~2個,偏於細胞一側,核染色質呈粗網狀。胞質豐富,多染成淺灰紅色或灰藍色,可見大量波紋狀纖維樣物質,排列成洋蔥皮樣或條索狀。戈謝細胞實為胞質內沉積大量葡萄糖腦苷脂的吞噬細胞,見於戈謝病,不典型戈謝細胞可見於CML等。

尼曼-匹克細胞(彩圖91)

尼曼-皮克(Niemann-Pick)細胞:胞體為圓形或橢圓形,約為20~80μm。胞核小,偏位,染色質呈粗網狀;胞質非常豐富,淡藍色,充滿大小不一半透明感泡沫狀或蜂窩狀的磷脂顆粒。此細胞為胞質內沉積大量神經鞘磷脂的巨噬細胞,見於尼曼-皮克病,不典型尼曼-皮克細胞可見於CML等。

海藍組織細胞(彩圖92)

胞體呈圓形或橢圓形,直徑約為20~60μm。胞核小,圓形或橢圓形,常偏位,核染色質呈粗網狀,可見核仁。胞質豐富,內含大量圓形或橢圓形、大小不一的海藍色顆粒,呈石榴籽或桑椹狀排列,可伴有泡沫狀空泡。見於原發性或繼發性海藍組織細胞增生症。

噬血細胞(彩圖93)

巨噬細胞吞噬多數單核細胞和中性粒細胞,見於巨細胞病毒感染。

噬血細胞(彩圖94)

巨噬細胞吞噬眾多有核紅細胞的,多見於惡性腫瘤。

 

泡沫細胞(彩圖95)

    胞體大,胞核小,偏於一側,胞質呈泡沫狀。

組織胞漿菌巨噬細胞(彩圖96、97)

組織胞漿菌胞的質染淺藍色至藍色,常呈半月形併集中於孢子的一端;胞核染紫紅色圓形或半圓形,約佔胞體的1/3~1/2;部分孢子的胞壁較厚,使其周圍形成不著色薄的空暈,形似莢膜。

吞噬馬爾尼菲菌巨噬細胞(彩圖98)

馬爾尼菲青黴菌呈圓形或橢圓形,表面光滑,兩端鈍圓,有橫隔,有的被組織細胞和粒細胞吞噬。

相關焦點

  •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案例解析
    白細胞 22.8×109/L、中性粒細胞3.61×109/L、淋巴細胞17.25×109/L、單核細胞1.89×109/L,分類淋巴細胞75.6%、中性粒細胞15.8%、單核細胞8.3%,見異型淋巴細胞和不典型單核細胞增多,異型淋巴細胞36%,可見少量幼稚細胞,血紅蛋白130g/L、血小板 116×109/L,肝功能檢查:總膽紅素90umol/L,直接膽紅素44umol/L,ALT400U
  • Inqovi(地西他濱口服片)治療慢性粒單核細胞白血病
    2020年07月07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宣布,批准大冢製藥(Otsuka Pharmaceutical)公司旗下Astex Pharmaceuticals開發的Inqovi(decitabine and cedazuridine)片劑上市,用於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MDS)和慢性粒單核細胞白血病(CMML)成人患者。
  • Nature:首次系統揭示心臟細胞的組成
    了解心臟細胞的全部組成及其基因表達譜是這項工作的第一步。該研究結果突出了心肌細胞,周細胞和成纖維細胞的細胞異質性,揭示了具有不同發育起源和特殊特性的獨特心房和心室亞群。該研究定義了心血管系統的複雜性及其沿動靜脈軸的變化。在免疫區室中,該研究識別出具有炎症和保護性轉錄特徵的心臟常駐巨噬細胞。
  • 免疫細胞對於人體健康的重要性!
    免疫力 免疫力是指機體抵抗外來侵襲,維護體內環境穩定性的能力,主要靠免疫系統發揮功能。 免疫系統 免疫系統就像駐紮體內的一支軍隊,破壞和排斥進入人體的外來有害物質,或清除自身所產生的損傷細胞和腫瘤細胞等
  • 血液、血漿、白細胞、巨噬細胞、吞噬細胞
    人體的白細胞可以根據細胞質內有無顆粒分為顆粒細胞和無顆粒細胞。顆粒細胞中按照對染料的反應,又可分為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無顆粒細胞可分為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白細胞的主要功能是保護機體,抵抗外來微生物侵襲。
  • 「異型淋巴細胞」是個什麼鬼?
    我是在病毒(如EB病毒、腺病毒、人類皰疹病毒等)、原蟲(如弓形蟲)感染,藥物反應,結締組織病,免疫系統強應激狀態或過敏原等因素刺激下發福的,我肉肉長多,體重猛增(胞體增大、胞質量增多)、食慾增強(嗜鹼性增強)、臉也變圓變大了,像是吃了激素造成的(細胞核母細胞化)。
  • 關於細胞因子,你不能不知道的事
    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一種在細胞中含量很少,但是種類豐富,作用廣泛的蛋白——細胞因子!什麼是細胞因子?細胞因子的作用是什麼?怎麼選擇合適的細胞因子?它們在細胞之間傳遞信息,可廣泛調控機體免疫應答、細胞生長分化以及造血功能,並參與炎症損傷等病理過程,在異常情況下也有可能引起發燒、炎症、休克等病理過程。細胞因子包括淋巴細胞產生的淋巴因子、單核細胞產生的單核因子、各種生長因子等。
  • 中性粒細胞增多
    原粒細胞→早幼粒細胞→中幼粒細胞→晚幼粒細胞→杆狀核中性粒細胞→分葉核中性粒細胞正常人中性粒細胞生成的速率為(0.85-1.6)×109/(Kg*d),成熟的中性粒細胞在釋放到循環血中之前儲存在骨髓中,中性粒細胞在外周血中的半衰期約為6-7小時,當炎症亟需中性粒細胞持續生成以維持外周血正常的中性粒細胞計數時
  • 淺談異型淋巴細胞(反應性淋巴細胞)
    下圖為Ⅱ型異型淋巴細胞,又稱單核細胞型:不同處在於,對EBV , B淋巴細胞是被感染的細胞,因此是反應性T淋巴細胞的靶標;而CMV感染的是巨噬細胞/單核細胞,引起淋巴細胞反應。【小編注】這段的英文原版使用的術語是「Mononucleosis」,中譯版使用的術語是「單核細胞增多」;但在小編看來,「Mononucleosis」翻譯為「單個核細胞增多」更為妥當,故略有修改。
  • 異型淋巴細胞專場,學習了!
    彩圖48解答:異型淋巴細胞。該細胞胞體較大,胞質也較豐富、深藍色(這點與單核細胞不同), 胞核較大,染色質較粗(但比成熟淋巴細胞細些,比幼稚細胞染色質粗些)。該細胞還是一個核,只不過呈啞鈴形而已,也不是漿細胞。漿細胞的胞質可以與它相似,但胞核應更小、更緻密且常圓形。至於單核細胞,其胞質很不像,胞核也無摺疊,只是染色質較疏鬆。
  • 過猶不及的免疫反應:細胞因子風暴如何加速病情
    尤其是很多病人出現細胞因子風暴現象,是新冠肺炎患者輕症向重症和危重症轉換的一個重要節點,同時也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細胞因子風暴,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又能怎麼控制呢? 免疫系統的聯絡官 免疫系統是人體的安全衛士,它的「軍隊」就是各種免疫細胞。
  • 《工作細胞》第二季,你的37兆個細胞,今天也在努力工作哦
    2季#今天正值周日,工作細胞第二季也準時開播。就比如這集裡人體遭遇的是腫塊,大量細胞匯集在一起,也沒有外敵入侵,這時候發揮最大作用的就是血小板了,它能止住你的內出血,防止腫塊擴大。還有血小板真的很可愛啊,真的能萌出你一臉血的那種。再然後就是紅血球了,她們今天也在努力向細胞輸送需要的各種養分。即使有些地方偏遠狹窄,她們也不畏艱險地前往,可以說是人體內的「中國郵政」。
  • 細胞原來長這樣,紅細胞「逼格」略高啊!
    學霸說:「人類的吞噬細胞有大、小兩種。小吞噬細胞是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細胞。大吞噬細胞是血中的單核細胞和多種器官、組織中的巨噬細胞,兩者構成單核吞噬細胞系統。多數情況下,病原體可被吞噬殺滅。」學霸說:「細胞毒T細胞也稱殺傷性T細胞,分為效應細胞毒性T細胞和記憶細胞毒性T細胞。前者能特異性殺傷帶抗原的靶細胞,如移植細胞、腫瘤細胞及受微生物感染的細胞等。Tc細胞的殺傷力較強,可反覆殺傷靶細胞,而且在殺傷靶細胞的過程中本身不受損傷。
  • 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的意義
    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是臨床上常用的血管炎的自身抗體,但抗中性粒細胞抗體陽性就是血管炎麼?
  • 【王老師專輯】第67期:異型淋巴細胞集錦
    解答: 異型淋巴細胞(漿細胞型)。解答:異型淋巴細胞。該細胞胞體較大,胞質也較豐富、深藍色(這點與單核細胞不同), 胞核較大,染色質較粗(但比成熟淋巴細胞細些,比幼稚細胞染色質粗些)。該細胞胞體較大,胞質較多,中央胞質淡藍色,邊緣較深藍(即裙邊樣),胞核凹陷,染色質粗,所以是單核細胞型異淋。Downey於1923年描述了異型淋巴細胞的形態並將其分為以下三型①Ⅰ型-泡沫型或漿細胞型,細胞大小不一,與普通淋巴細胞相似或稍大,核偏心,橢圓,腎形或分葉形,染色質粗糙,呈粗網狀或成堆排列。
  • 科普:人體免疫細胞與衰老、疾病的關係
    人體免疫系統作為機體重要系統之一,隨著人年齡的增長也一樣會發生衰老,即免疫衰老。隨著免疫系統的衰老或功能衰退,與之相連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細菌病毒、自身免疫病等多種疾病的發病率則相應增加。在科學家對細胞的大量研究中,發現免疫細胞的衰老與壽命有重要關係。當免疫細胞消滅入侵的有害物時(即排異反應),人才會不生病。
  • 人體骨髓正常細胞形態學小結-巨核細胞系統
    往期回顧:【原創】人體骨髓正常細胞形態學小結-粒細胞系統 【轉載】粒細胞系統各階段細胞形態
  • 造血細胞胞質分離形態學
    除了原始粒細胞外,粒細胞反應性或繼發性增多者,早幼粒細胞的胞質突起與分離狀形態較多,中幼粒細胞及其後期細胞少見。可見尾巴狀、細長和大塊狀突起,多有細小基部(圖4~6)。這些胞質分離或釋放後成為游離體,即胞質脫落物,含有顆粒。
  • 纖溶系統的組成與功能
    纖溶系統包括四種主要成分,即纖維蛋白溶解酶原(plasminogen)(簡稱纖溶酶原)、纖維蛋白溶解酶(plasmin)(簡稱纖溶酶)、纖溶酶原激活物(plasminogen activator)與纖溶抑制物。具體組分見下表。纖溶的基本過程可分兩個階段,即纖溶酶原的激活與纖維蛋白(或纖維蛋白原)的降解。
  • 科研人員製備出液體中穩定存在還原態單核鉑原子
    團隊還和美國德拉瓦大學(University of Delaware)白實教授合作,對製備的含高濃度單核鉑原子的液體和將該液體進行固載後的樣品進行了系統的表徵和理論計算。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通訊》上。固體負載型單原子催化在近些年成為研究的熱點。然而,由於還原態金屬單原子在溶液中很容易聚集為金屬納米粒子,在溶液中製備穩定的金屬態單原子催化劑具有極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