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外國語實驗學校英語教師合影
外教在給孩子們上課
學校的英語課堂充滿歡樂
英語教學滲透在學校的各個角落
大眾網煙臺10月24日訊 (記者 邢晨) 英語,在很多學生眼裡是一門枯燥乏味的課程。而在煙臺外國語實驗學校,英語課堂卻充滿了驚喜與歡樂。在這裡,英語學習就像空氣和雨露,潤物無聲地滲透在了學生的日常生活當中。
張雨涵是煙臺外國語實驗學校一名初四學生,別看她年紀不大,卻已經在全省英語競賽中斬獲大獎。「英語是交流的工具,所以想要學好英語就必須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練習使用。學校提倡的『浸潤式』英語教學模式,我認為就是在潛移默化地引導我們時時刻刻練習英語。」張雨涵所說的「浸潤式」英語教學模式,是煙臺外國語實驗學校創新提出的一種英語教學新模式。
「浸潤式教學,顧名思義就是將英語教學從課堂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學校通過搭建各類英語交流平臺,讓學生有機會在生活中不斷地練習使用英語。」煙臺市外國語實驗學校教務處副主任衣袛宏告訴記者,為了讓學生更「親近」英語,學校的老師們可沒少費腦筋。
「在英語教學上,我們堅持每天一節英語課,加大授課密度,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機會。我們還聘請了高素質外教,每周為學生們帶來一堂外教課,讓學生能夠接觸到最純正的英語。另外,我們每周一的升國旗儀式都會舉行英語演講活動,學生通過主題演講不僅鍛鍊了英語表達能力,還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衣袛宏表示,「張開嘴」是英語學習的關鍵,很多孩子之所以學不好英語,就是沒能突破口語這道關卡。不管是增加英語課時、聘請外教還是進行英語演講,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還是希望學生們能夠把英語真正的說出來。
在煙臺外國語實驗學校採訪時,一名正在走廊裡對著宣傳欄奮筆疾書的學生吸引了記者的注意。
「我在把這首古詩的英語翻譯抄下來,回去好慢慢研究。」這名學生一邊說著,一邊向記者展示著手裡的筆記本。此時,記者才發現,原來煙臺外國語實驗學校所有的宣傳展板全部採用了中英文雙語格式。從名人警句到唐詩宋詞,內容相當豐富。
「讓英語成為學生們日常生活裡必不可少的元素是我們『浸潤式』英語教學模式的重要方面。走在校園裡,只要有漢字的地方,我們基本上都會配上英語翻譯。學生每天出入校園,這些英語單詞總在眼前晃來晃去,久而久之學生們就很容易記住它們了。」衣袛宏指出,英語作為一門語言,詞彙量的多少直接影響到了學生的成績,而增加詞彙量最便捷的方式就是閱讀。
作為一所以英語教學為特色的私立學校,從小學一年級就開設英語課。學校堅持每個月組織一次與英語相關的主體活動,從英語手抄報評比到英語歌唱比賽,充滿競技趣味的比賽,極大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為了取得好成績,大家拼命閱讀,增加自己的詞彙量。在你追我趕的氛圍中,學生們中不知不覺掌握了大量詞彙。
「英語教學目前已在我們的校園中形成一種濃濃的氛圍,中外教師各具特色的教學方式,不但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外語的興趣,增強了信心,而且掌握了原汁原味的語言,學生的英語水平明顯提高,英語學習興趣更濃。我們堅信,優越的語言環境,中外教師的通力合作,必定會引領我們的學生們在英語學習之路上取得更為豐碩的成果。」煙臺外國語實驗學校校長張秀芝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