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詞話】不能「各家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2021-02-13 河北學習

  「各家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和「一個好漢三個幫」是日常生活中人們時常掛在嘴邊的古語、諺語,但二者所表現出來的做事態度卻恰恰相反。成書於南宋末年的民間日用書《事林廣記》記有「自家掃取門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一句民間諺語,明代張鳳翼所作戲曲《灌園記》中作「各家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其後便流傳至今。魯迅先生在他的《諺語》(收入《南腔北調集》)一文中也曾對「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這句話做過精闢剖析:這乃是「教人要奉公,納稅,輸捐,安分,不可怠慢,不可不平,尤其是不要管閒事」。在現代漢語中,字面意思是勸人採取一種不管閒事、只管自己的做事態度。「一個好漢三個幫」則恰好相反,其倡導的是一種互幫互助的精神。正如 《世界需要熱心腸》這首歌中所唱到的:「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為了大家都幸福,世界需要熱心腸。」

  習近平在講話中引用這一組詩文、俚語,點明了構建全球夥伴關係網絡的核心精神所在。在當下全球經濟持續低迷、地區動蕩不斷加劇的背景下,保護主義和孤立主義等「逆全球化」思潮逆勢而動,「各家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呼聲在全球範圍,甚至是在不少傳統大國、發達國家內部都愈發強烈。然而這種自私自利、「以鄰為壑」的想法與做法無助於解決世界經濟不景氣、全球治理遭遇困境等諸多問題。歷史也已經證明了這種思路是行不通的,在1929~1933年世界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各大國紛紛「閉關鎖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世界迎來人類歷史上最為慘烈的災難。在當今全球化時代,任何一個國家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各國只有攜手合作,才能有效應對日益增多的區域性風險和全球性挑戰。「逆全球化」只會進一步加大風險、放大挑戰。只有倡導「一個好漢三個幫」的互助精神才能讓世界各國,無論大小,強弱、貧富都參與到問題的解決中來,共謀全球發展大計,給全球化進程注入新的發展動力。

  互助精神深深植根於中國文化的豐厚土壤,具有長久的歷史淵源。中國文化歷來推崇互助精神。在漢語語彙中,「一個好漢三個幫」,「合則強,孤則弱」,「眾人拾柴火焰高」,「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等古語、俗語都在說明互助精神的重要性。在新中國的外交實踐中,互助精神也得到充分體現。新中國堅持奉行和平外交政策和不結盟原則,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各國發展友好合作。正因如此,才有「非洲兄弟把中國抬進聯合國」的一段佳話。當前中國提倡的夥伴關係的構建正是對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外交理念與實踐的繼承和發展。習近平生動形象地將「各家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與「一個好漢三個幫」作比,並用於指導全球夥伴關係網絡的構建,符合當今時代背景,為中國外交工作指明了方向。

  互助精神植根於中國文化的優秀傳統,構建全球夥伴關係網絡也是由中國提倡的,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是全球夥伴關係網絡的中心,也不意味著中國要領導世界。中國所構建的全球夥伴關係網絡就像網際網路一樣,相互聯結、相互交錯,並不是以哪一國為中心,而是多中心、多層面、以不同支點組成全球和區域合作網絡。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中國構建的全球夥伴關係網絡有助於世界各國分享發展經驗,實現經驗與資源的「互聯互通」,開創相互學習、合作的新模式,達成共同發展的目標。對於全球夥伴關係網絡,不應再以大國制衡、零和博弈的舊思維去分析、解讀。在網際網路時代,「權力分散」已成為現實的特徵,贏者通吃、一家獨大的做法已經難以為繼,也不適用於當今世界。「世界真正需要的不是單槍匹馬的英雄,而是同舟共濟的合作夥伴。」只有各國攜起手來,才能真正解決當今世界存在的種種難題。

相關焦點

  •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涼薄不涼薄?
    古人有話,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這句話並不是提倡自私,而是充滿了人生智慧。每個人都是獨立的,人家瓦上的霜,原本無傷大雅。你看不過,去掃掃,以為做了好事,卻不知有可能給人屋頂捅個窟窿,自己還狠狠摔下來。閒事不是不該管,而是不能亂管。一個人其實只能為自己負責,連父母孩子的事都不能全盤代辦,又何況朋友的事。
  • 莫管他家瓦上霜
    爛泥躺得好好的你非要把人家扶上牆,朽木腐得好好的你非要把它雕成才,鹹魚躺得好好的你非要給人家翻一翻,死豬死得好好的你非拿開水燙人家。,不是分內之事不管,他人私事非邀請不管,不危害社會公利的事少管,是修養。
  • 成年人最大的慈悲是「自掃門前雪」
    父親回答「幫助是有很多方面的,你沒飯吃了我可以管他飯。但是我現在借錢給他是對自己的不負責和對自己客戶的不負責。就在今天早上,我看到一個送水的大爺騎著三輪車被交警罰款。當時心裡很難受的感慨到「人家這樣的天氣送一趟水真的挺辛苦的,還要被罰一下。」這就是生活,他要是不違反交通規則,交警怎麼去罰款呢?」。如果在很久以前,我或許會反駁「人家也是為了賺錢,要不是生活所迫,誰願意違規呢?」
  • 多數商戶「自掃門前雪」掃出城市高顏值!本報記者踏查落實「門前...
    但一些小街路、小胡同,以及居民小區裡卻依然積雪、結冰現象嚴重,長久以來長春城市管理部門提倡「門前三包」,並與商家籤訂責任書。今年5月1日施行的《長春市城市管理條例》對此也做出明確規定。那麼,長春首場雪後,商家做到了「各掃門前雪」了嗎?執行的效果又如何呢?12月8日,城市晚報全媒體記者對此進行了踏查走訪。
  • 如何掃清製造毒品案的「門前雪」?且可全局性思維無罪辯護
    第一層就是以全局的視角對整個案件判斷分析,而非各自為戰,並非「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關於案件存在製毒事實與否,辦案人員將此起案件認定為製毒案件恰當與否進行整體考量。第二層就是關聯性問題,在案是否有證據能夠證實郭某演涉及製毒環節,在案是否有相關證據能夠恰恰反證出郭某演並未實施任何製毒行為,是否有相關證據能夠切斷郭某演與製毒活動的關聯。
  • 當好鐵人後代 建好鐵人城市 | 各掃門前雪 共同行動起來
    當好鐵人後代 建好鐵人城市 | 各掃門前雪 共同行動起來 2021-01-14 0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鄭板橋:「不能再等了,開倉,所有的罪名我一人承擔!」
    在最後時刻,他下令開倉,說:「不能再等了,開倉,所有的罪名我一人承擔。」為此,災民得到了救助。鄭板橋心有人民,無論是做任何事情,總是以人為本。曾刻下了「恨不得填滿了普天飢債」的圖章。據說一燈大師有一盞"人生之燈」,它的燈芯上是一顆500年的夜明珠。傳說只要經過這盞燈的照耀,就可以得到別人的尊重。 他的三個弟子求一燈大師告訴他們,怎樣才可以得到這盞舉世聞名的燈。一燈大師笑著說:「世人無數,可分三品。
  • 人窮莫說3句話,沒錢少管3件事,這話看似簡單,實則卻暗藏深意
    《鬼谷子》一書中提到「人窮莫說3句話,沒錢少管3件事」,這句話看似簡單,實則卻暗藏深意,讀懂他,讓你受益終身。人窮莫說3句話,哪3句話?1、不能說喪氣話俗話說「人窮窮一時,心窮窮一世」錢財上面的窮不可怕,可怕的是心上面的窮,當別人還在為生活所奔波的時候,你卻遲遲不願付出行動,這樣的話,你又如何會獲得成功,從而實現人生的逆襲呢!
  • 《蕙風詞話》(二十七)
    有其自具特色的詞論體系。此外,論詞境、詞筆、詞與詩及曲之區別、詞律、學詞途徑、讀詞之法、詞之代變以及評論歷代詞人及其名篇警句都剖析入微,往往發前人所未發。朱孝臧曾稱譽這部詞話、認為它是"自有詞話以來,無此有功詞學之作"(龍榆生《詞學講義附記》引)。況周頤(1859~1926),近代詞人。原名況周儀,以避宣統帝溥儀諱,改名況周頤。字夔笙,一字揆孫,別號玉梅詞人,晚號蕙風詞隱。
  • 《蕙風詞話》(二十四)
    有其自具特色的詞論體系。此外,論詞境、詞筆、詞與詩及曲之區別、詞律、學詞途徑、讀詞之法、詞之代變以及評論歷代詞人及其名篇警句都剖析入微,往往發前人所未發。朱孝臧曾稱譽這部詞話、認為它是"自有詞話以來,無此有功詞學之作"(龍榆生《詞學講義附記》引)。況周頤(1859~1926),近代詞人。原名況周儀,以避宣統帝溥儀諱,改名況周頤。字夔笙,一字揆孫,別號玉梅詞人,晚號蕙風詞隱。
  • 《蕙風詞話》(二十九)
    袷衣初試,破帽多情,自笑霜蓬短。  黃花長好在,一俯仰、節物驚換。紫蟹青橙,覓東籬幽伴。感今古、風悽霜冷,想關河、煙昏月淡。舉杯相屬,殷勤更把茱萸看。」◆「滿地桂陰人不惜」句,《尾犯·甲辰中秋》「紺海掣微雲,金井暮涼,梧韻風急。何處樓高,想清光先得。江汜冷、冰綃乍洗,素娥堪,菱花再拭。影留人去,忍向夜深,簾戶照陳跡。 竹房苔徑小,對日暮、數盡煙碧。露蓼香涇,記年時相識。
  • 《蕙風詞話》(二十)
    有其自具特色的詞論體系。此外,論詞境、詞筆、詞與詩及曲之區別、詞律、學詞途徑、讀詞之法、詞之代變以及評論歷代詞人及其名篇警句都剖析入微,往往發前人所未發。朱孝臧曾稱譽這部詞話、認為它是"自有詞話以來,無此有功詞學之作"(龍榆生《詞學講義附記》引)。況周頤(1859~1926),近代詞人。原名況周儀,以避宣統帝溥儀諱,改名況周頤。字夔笙,一字揆孫,別號玉梅詞人,晚號蕙風詞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