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隱形冠軍:靠賣拉鏈,年賺400億,做到了世界第一

2021-01-10 藍鯨財經

投稿來源:正解局

小拉鏈,大生意。

靠350日元起家,至今全球銷售額高達7657.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88億元)。從日常穿著的牛仔褲到太空人的太空服,到處都能見到它的身影,這就是日本拉鏈巨頭YKK的傳奇之路。

YKK與豐田、索尼並列,代表了日本發達的工業製造水平。

讀懂了YKK,就能看清楚日本工業製造的崛起之路。

1、隨處可見的YKK,從牛仔褲到太空服

一年銷售超95億個拉鏈,在世界72個國家或地區擁有108家公司,2018年度全球銷售額達到了7657.81億日元,其中拉鏈相關的產品賣了3328.57億日元。

這就是YKK,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拉鏈生產製造商的實力。

(近5年YKK的營收數據來源YKK官網)

創辦於1934年,從2個人的小作坊起步,只用了短短40年,就超越了曾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服裝扣件公司——美國的泰龍(Talon),而這家美國公司,其實才是拉鏈真正的發明者。

YKK這個名字,在許多人的印象裡,是高品質的代名詞。

一個佐證是,YKK拉鏈頻繁出現在中高端服裝和箱包的身影中。無論adidas、nike,或是levi’s,甚至奢侈品品牌的箱包,都能看到它們毫不避諱自己產品的拉鏈上,顯露著YKK的字樣。甚至,在自己產品的宣傳上,還會特意給出YKK的細節展示。

(許多品牌服裝毫不避諱YKK的LOGO出現在自己的產品上,還有的品牌把YKK的配件當做宣傳自己產品的賣點)

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YKK本身就是個響亮的品牌,是品質的象徵,告訴別人自己的產品配的是YKK,這是提升品質形象的好賣點。

反過來,消費者從這些大品牌對YKK的青睞,也映射到「這不是一條普通的拉鏈,它絕對不會卡住」的品質信賴。

畢竟,YKK是一條上過太空的拉鏈。當年,它因為被縫在太空服上,跟隨美國的太空人登上月球而一舉聞名。

高質量一直是YKK頗為自豪的賣點。根據資料顯示,高端產品在YKK拉鏈業務的佔比超過80%。從銷售的數據也能反映出來:YKK公司的拉鏈產量佔全球約四分之一,但產值卻佔全球市場的大約45%。

除了服裝箱包用到拉鏈, YKK拉鏈的應用場景,豐富到顛覆想像。

在展示產品的展覽館裡,YKK拉鏈的應用,簡直讓人想不出有什麼東西是拉鏈解決不了的。YKK的拉鏈品種有400多種,除了用在衣褲鞋帽、箱包盒袋上,還有專門用在潛水服和戶外裝備上的防水拉鏈,有用來聯結漁網、防鳥網的拉鏈,甚至有用在大橋排水系統上的拉鏈。

(日本一座大橋的橡膠排水溝上裝著YKK的防水拉鏈,方便打開清理 YKK官網截圖)

截止到2017年,YKK創新或改進而獲得的拉鏈專利,在日本國內有1500項,在國外也有14項。

這個YKK,真是把一根小小的拉鏈,做成了一門大生意。

2、幹了幾件小事,做成世界第一

YKK的創始人吉田忠雄,被人們稱為「世界拉鏈大王」,他所信奉的「認真把小事情做好」,是YKK從退貨堆積如山的小作坊,做到如今年銷售幾十億美元大生意的根本。

YKK的幾次關鍵發展節點,都靠擅長做好小事情的吉田。

1934年,吉田忠雄帶著偶然收回來的「破爛兒」——一批長期積壓的劣質拉鏈,創辦了只有2名員工的三S公司。這個階段,吉田是「拉鏈醫生」。他自己改進了一些修理工具,把劣質拉鏈修理成堅固耐用的三S拉鏈,掘到了第一桶金。

(千億拉鏈帝國YKK,就是從這樣的一個小作坊開始)

二戰中,吉田的工廠被美軍轟炸毀於一旦,戰後他重操舊業,把商標改成了「YKK」,繼續著自己的拉鏈事業。

當時,美國的拉鏈已經機械化生產,可YKK還是人工製作,吉田就咬牙貸款從美國進口了4臺全自動鏈牙機。

這些性能精良的機器,讓日本人為之傾倒。不過,吉田並不滿意。他又複製了創業之初的那一幕,只不過這次,他要改進美國的先進機器。吉田請日立精機根據他使用中總結的改進方案,改造這些機器。後來,這批經過改造的機器,12分鐘的生產量相當於舊機種一天8小時的工作量。

(YKK自己改進生產機器,提高了效率,後來由此工機事業成了YKK技術核心部門)

從此,一個拉鏈帝國開始冉冉升起。只用了十來年的光景,1958年,吉田忠雄就完成了YKK年產拉鏈長度繞地球一圈的宏願。

這一「圈」,讓YKK開始衝擊全球第一。

認真把小事做好,還不止是自己製造生產設備。在1953年,YKK就開始實施設備自製戰略,自己製造生產拉鏈的設備。

《洛杉磯時報》1998年的一篇報導稱:「YKK公司自己煉銅,自己調製聚酯,自己紡紗捻線,自己為拉鏈貼布染色,自己製作其獨特拉鏈齒的模具……甚至自製發貨箱。」

做自己的一體化產業,既保證了從原材料到模具、加工的「隨心所欲」,還帶來了更大的收穫。

1959年,自家有礦的YKK開始生產鋁合金建材。由此,YKK集團的三駕馬車形成:技術核心部門工機部,開發和製造用於生產拉鏈和建材的機械設備;AP事業部做建材;發斯寧事業部則專做拉鏈。

(YKK起初自己生產設備和原料,後來成了專門的建材事業部,而近年建材的營收已經超過了拉鏈)

這真是一個完美的產業「生態圈」。

吉田忠雄成功的另一個「圈子」,則是如今YKK奉為企業精神的「善之循環」。

這個「善之循環」是這樣的——

公司的紅利,吉田本人只佔16%,他的家族佔24%,其餘都由公司職員分享。同時,他要求職員把工資及津貼的10%存在公司裡,用來改善設備,提高利潤,而員工每年可分到8個月以上的獎金,但這些獎金的2/3要用來購買公司股票。公司由此增資,員工薪水與獎金更加提高,且可以拿到二成股息。

(吉田忠雄提出的「善之循環」,如今已經是YKK的企業精神)

這個「善之循環」,把員工利益牢牢地和YKK的興衰捆綁在了一起,最大限度地防止員工跳槽和技術外流。

因為就算別的公司用同樣的設備,也沒辦法生產出和YKK抗衡的產品,因為人不一樣。

3、中國「新玩家」和YKK的差距

儘管YKK在中高端市場無人匹敵,但是從2017年開始,YKK開始計劃投資2770億日元,布局入門級拉鏈市場。低端市場這塊大蛋糕,對YKK能否在2020年完成自己129億條拉鏈產量的宏願至關重要。

來自中國生產商的激烈競爭,讓YKK感受到了挑戰的壓力。數據顯示,YKK拉鏈銷量佔全球的20%,然後剩餘的80%中,有一半被中國生產的拉鏈佔據。量變能產生質變,這條路YKK走過,道理它再明白不過。

(全國三大拉鏈生產基地分別是浙江溫州、福建晉江和浙江的義烏,幾乎都與當地服裝行業配套有關)

然而,無論從體量還是技術上看,中國企業與YKK都相差甚遠。

比如中國第一、世界第二的福建潯興拉鏈(SBS),營收只有22.75億元人民幣,YKK拉鏈在2018財年的營收約合30多億美元。利潤就更不必說了,YKK去年歸母淨利潤是458億日元,而潯興2017年淨利潤是1.27億人民幣,2018年歸母淨利潤是-3.96億元。

(年國內外拉鏈龍頭企業對比,國內第一,世界第二的潯興拉鏈,和YKK根本就不在一個重量級)

從技術上來看,YKK拉鏈每年研發的費用至少上億日元,早在2010年,YKK在華申請並公開的發明專利就有600餘項,僅在拉鏈及相關行業的發明專利就有300多件。潯興拉鏈的專利數量目前只有發明、實用新型國家專利50多項。

(YKK創新設計的拉鏈,甚至有手機APP控制開合的拉鏈設計,為未來的智能服裝提供了可能的選擇)

更令人擔憂的是企業對做拉鏈這個「小事情」的專注程度。

雖然YKK如今建材事業的營收超過了拉鏈事業,但建材起初只是YKK建立自己拉鏈生態的「衍生品」,拉鏈事業依然是YKK唯二的事業,無可替代。

而中國企業,多少對拉鏈這個「小東西」並不那麼專情。

經過了30多年打拼做到中國第一、世界第二的潯興拉鏈2006年上市。10年後的2016年11月,創始人施能坑以25億元的價格,把企業賣給成立僅2個月的天津匯澤豐公司。

在這則被財經分析人士稱為和趙薇收購萬家文化一樣的「槓桿收購」後,潯興新東家花了10億多現金對價收購了一家跨境電商65%的股權。

(潯興股份2018年的財務數據,從2017年的盈利1.6億變為負數)

僅僅1年半後,2018年5月11日,潯興股份發布重大資產出售暨關聯交易預案——擬以12億元向潯興集團出售拉鏈業務資產及相關負債,交易對方以現金支付對價。

25億賣出,一年半後12億買回,潯興股份又回到了施能坑的懷抱中。而此時留給潯興股份的,是一個虧損的電商平臺和比上一年多出4億元的存貨。

讓人嗟嘆。

4、中國企業應該學習什麼?

拉鏈行業,誰是未來的王者?

YKK和國產企業各有優勢。YKK要藉助自己的生產、研發和品牌優勢搶奪低端市場,中國企業則有心從低端市場走量的基礎上實現「階層躍升」,這將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陣地爭奪戰。

中國企業沒有別的出路,只能藉助自己的優勢,學習借鑑YKK的長處,踏踏實實把小事情做好,才能讓企業長盛不衰,成為百年老字號。

製造業崛起,靠的是把小事情做好的企業。

我們期待未來,能有中國的企業把拉鏈這個小東西,做成能和YKK一樣的大生意。

相關焦點

  • 日本隱形冠軍靠什麼以弱勝強?
    來源:格上理財當日本隱形冠軍還很小的時候,是通過怎樣的思路和做法,一步步發展起來的呢?2014年3月份,日本經濟產業省首次在全國範圍內徵集了218家企業,最終確認107家隱形冠軍企業。在日本,大企業、中型企業和中小企業都有可能被評為隱形冠軍。對於大企業而言,要求其特定產品的市場規模在100-1000億日元之間;中型企業要求其資本金在3億日元以上,銷售額在1000億日元以下;中小企業的資本金則在3億日元以下、員工在300人以下。
  • 中國的拉鏈大王:將3毛錢的小生意做到50億,創造世界級隱形龍頭
    在上個世紀物資匱乏的的年代,拉鏈是一種非常稀缺的東西,而拉鏈本身並不是一件含有技術產出的產品,而且價格和成本都非常低。但是拉鏈生產的機器設備和生產工藝比較複雜。但有一個人他就是把3毛錢的拉鏈生意做到了50億的規模,而他的企業也成為了世界級的隱形龍頭,他就是中國拉鏈大王——施能坑。
  • 中國拉鏈大王:將3毛錢的小生意做到50億,創造世界級隱形龍頭
    在上個世紀物資匱乏的的年代,拉鏈是一種非常稀缺的東西,而拉鏈本身並不是一件含有技術產出的產品,而且價格和成本都非常低。但是拉鏈生產的機器設備和生產工藝比較複雜。但有一個人他就是把3毛錢的拉鏈生意做到了50億的規模,而他的企業也成為了世界級的隱形龍頭,他就是中國拉鏈大王——施能坑。
  • 這家日本公司,靠做拉鏈一年賺488億,在72個國家擁有108家公司?
    有這樣的一家日本企業,靠350日元起家,至今全球銷售額高達7657.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88億元。從日常穿著的牛仔褲,到太空人的太空服,用的都是日本這家企業的拉鏈,它就是日本拉鏈巨頭YKK。YKK的一年銷售超過95億個拉鏈,在世界72個國家和地區擁有108家公司,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拉鏈生產製造商。YKK創辦於1934年,從2個人的小作坊起步,只用了40年時間,就超越了曾經全球規模最大的服裝扣件公司,美國的泰龍。而這家美國公司泰龍,才是拉鏈真正的發明者。YKK在拉鏈行業有多牛?可以說它代表著行業標準,擁有嚴格的技術標準,和科學的管理方法。
  • 黃石市定穎電子被評為隱形冠軍企業
    近日,從市經信局獲悉,黃石共有30家企業被全省評為第三批支柱產業細分領域隱形冠軍企業。其中,臺企定穎電子(黃石)有限公司被評為黃石進入隱形冠軍培育企業之一。   隱形冠軍企業是指在某些細分領域裡做到全國第一甚至世界第一的中小型企業。
  • 低調的日本拉鏈巨頭,壟斷中國80%的市場,用40年做到全球第一
    潯興股份依靠著SBS拉鏈,坐上了行業第二的位置,並成功上市,2019年營收19.19億元。不過,潯興成績固然亮眼,但與YKK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據公開資料顯示:YKK是日本拉鏈品牌,早在1934年時便已成立,最初時公司只有兩個人,如今已經成為全球第一拉鏈產,SBS便是已YKK作為發展目標。據悉,YKK已經在全球開設了108家公司,分布於全球72個國家或地區。在中國,YKK更是壟斷了將近80%的市場份額。
  • 喜茶「敗」了,一個10元麵包年銷50億,藏在隱形市場的萬億生意!
    這個隱形冠軍,長期深耕於一個客單價10塊錢左右的市場,潛伏在大眾市場的水底之下,即使你可能每天都在受到他的產品的影響,但是你可能都太可能相信這個隱形冠軍能悄然成長為一隻市值290億的獨角獸,它就是桃李麵包。 麵包業市值348億的隱形冠軍桃李麵包如何崛起?
  • 身家500億,只靠賣玩具!
    1987年的王寧身家500多億公司市值1000多億,毛利率高達65%,究竟賣什麼東西這麼賺錢?答案是:塑料玩具不知道為什麼吧?這就對了。因為它的消費群體主要是95後的小女生,起步售價單個59塊的小玩具,有20萬人每年消費2萬以上,也就是40多億。十多年前王寧就讀於鄭州大學,學校舉行街舞比賽,參賽者王寧動作粗狂引眾人嘲笑隨後開始一股腦的就練習這幾個動作,一年後再次參賽,拿下了冠軍。
  • 靠賣水1年狂賺49億,大自然「印鈔機」要上市了!農夫山泉背後隱形...
    創業邦獲悉,7月31日,證監會官網發布公告,核准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不超過13.8億股境外上市外資股,每股面值人民幣0.1元,全部為普通股。完成本次發行後,公司可赴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2019年零售額計算,國內包裝飲用水前五名參與者合共佔56.2%的市場份額,市場相對集中。其中,排名第一的農夫山泉比行業第二名的參與者領先達1.5倍。
  • 衣服上的SBS拉鏈 買買賣賣兜了一大圈,潯興拉鏈入帳13億還姓施
    1984年,他創辦晉江縣深滬華聯拉鏈廠,1988年,施能坑又投資30多萬元,創辦了晉江市光華五金製品廠。施能坑的創業,起步算是高起點,直接引進日本壓鑄機設備,從美國進口POM、EVA等塑膠原料。那時,施能坑要對標的企業,就是拉鏈行業的鼻祖——日本YKK。
  • 中國「國寶」轟動日本,每天7個小時加班「接客」,豪賺400億日元
    正所謂流水的網紅鐵打的「滾滾」,早在建國時期,大熊貓的名字就已經享譽全球,幾十年過去了,「第一網紅」的地位依舊穩坐,人們甚至還對大熊貓的愛慕之情增添了好幾分。據了解,目前全球只有中國具備大熊貓人工繁殖技術,過去西方也曾「掠奪」過中國數十隻「國寶」,只不過缺乏照顧技術導致最後都死亡了,如今外國想要獲得「滾滾」只能靠租借。
  • 日本又一「隱形冠軍」,去年營收367億
    根據賽迪顧問發布的《2019年數控工具機產業數據》,山崎馬扎克以52.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67億)的營收高居榜首,力壓通快、馬格、天田等德美日廠商。 雖然山崎馬扎克在業內鼎鼎大名,但對於普通大眾來說知名度不高,從這方面來看,說它是日本又一家「隱形冠軍」都為不過。 那麼,山崎馬扎克作為一家家族企業,是怎麼成為全球工具機銷量最好的企業的呢?
  • 「工匠精神」如何造就德國這個「隱形冠軍」大國
    近日,第十屆世界領軍企業及隱形冠軍峰會在德國舉行,並公布於「首屆世界隱形冠軍及中國單項冠軍大會」2020將在中國長春舉辦,屆時中德企業間的合作將更加緊密。
  • 最受小朋友歡迎的公司,只生產肥皂水,卻賣到了50多個國家?
    做肥皂水也能做到高度專業化,並且海因還努力將產品推向全世界。這家公司也因為產品單一,產品品類小到不起眼,也成為了它典型的特點而知名全球。德國海因在行業內被稱為十分固執的公司,它並不像其他大公司那樣,試圖多元化發展,極力延伸到產業的上下遊,通過極力擴張來搶佔市場份額,增加企業營收等等。而德國海因只生產肥皂水,不但將肥皂水賣到世界各地,而且這種優質的肥皂水還被應用到無數行業和領域中。
  • 日本半導體隱形冠軍,壟斷中國40%的市場,一年從中國賺走22億
    在半導體領域,日本已有六七十年的發展歷史,憑藉著深厚的技術積累,日本半導體企業在全球熠熠生輝。其中,Ferrotec便是日本半導體設備部件及材料的隱形冠軍。Ferrotec成立於1980年,是一家半導體產品與解決方案供應商。具備產品研發、製造與銷售能力,業務十分廣泛,涉及半導體石英製品、太陽能發電、熱電半導體製冷材料與器件等多個方面。其中,在矽片生產設備領域,Ferrotec在全球排名前列。
  • 日本又一「隱形冠軍」,掌握全球頂尖工具機技術,一年撈金367億
    本文首發於百家號,禁止抄襲轉載歡迎關注數碼小妖精,一個有趣且有觀點的科技自媒體談及工業技術,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日本、德國、美國的企業,其中日本公司在精密儀器製造方面而在日本眾多工具機企業中,最成功的當屬山崎馬扎克,根據賽迪發布的《2019年數控工具機產業數據》顯示,山崎馬扎克一年撈金367億,高居營收高居榜首,並且遙遙領先第二名。山崎馬扎克雖然在國內知名度並不高,卻是日本名副其實的隱形冠軍。
  • 國內零食領域「新巨頭」:靠賣1元1包的零食,企業年賺1個多億
    包括魚製品在內的休閒食品也受到了追捧,其中華文食品就通過自身實力在行業脫穎而出,是零食界的隱形冠軍。提起華文食品,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但它旗下的勁仔小魚和豆乾已經成為零食界的爆款,這家企業靠著零售價不到1元1包的商品賺得盆滿缽滿。
  • 年賺三千萬9歲弟蟬聯3年最高收入YouTuber副業狂掃2億
    富比世雜誌(Forbes)18日公布了2020「全球進帳最多的YouTuber」名單,今年仍然由9歲的萊恩卡吉(Ryan Kaji)拿下冠軍,靠著頻道「Ryan's World」分享、開箱玩具進帳近3000萬美元。據了解,萊恩已經是第3年蟬聯全球該榜冠軍。
  • 「中國拉鏈大王」施能坑:1.6萬起家,3毛錢的生意狂賺22億
    說起潯興集團,可能大家並不熟知,但要說起sbs拉鏈品牌,可能有很多搞服裝箱包行業的小夥伴都覺得耳熟能詳。sbs作為中國最知名的拉鏈品牌,甚至躋身世界拉鏈品牌前列,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拉鏈供應商,施能坑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拉鏈大王"。不小心聽來的商機1953年,在福建晉江的一個小山村裡,一戶貧窮的人家再添了一個男丁,他就是施能坑。
  • 中國充電寶隱形冠軍,自主品牌無人問津,卻幫小米成為全球第一
    最近兩年,小米的手機廠商形象在消費者心中弱化了不少,隨著小米之家數量不斷增多以及小米物聯網生態鏈不斷完善,小米除了手機外,越來越多的產品開始走入大眾視野,並且在許多領域,小米產品都悄無聲息地做到行業第一。智能電視是如此,充電寶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