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衛代表作,電影畫面背後有哪些攝影構圖元素,愛好者如何借鑑

2020-12-17 光影匠

在我們每個人心中,對香港都有一個印象,不同年齡的人,或許印象會有差異,但是都有一個大概相同的輪廓,差不多就是高樓林立的繁華,車水馬龍的擁擠,燈紅酒綠的嘈雜。

如果我們把時間線向回推半個世紀,到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香港,再來談我們的印象,大概就都語焉不詳,模模糊糊了。王家衛電影《花樣年華》可以將我們的視線和回憶拉到那個時候,並且緩慢的了解和講述一對婚外情戀人隱秘的故事。

導演王家衛出生在上海,5歲之後成長在香港,這樣的生活經歷成為他創作《花樣年華》這部影片的生命體驗的素材來源。以年幼時的上海記憶勾勒了吳儂軟語和精緻的旗袍,以少年時60年代的香港背景導演了一出視覺上美輪美奐的電影。

在整部電影的視覺上,王家衛向來又自己形成一種獨特視覺氣質的野心,這部電影不出其右。比如,在影調上,全片採用了低調處理,大部分是夜景拍攝,即便是白天的場景,高光部分也會被盡力壓暗。

在攝影色彩上,了解攝影的同學們都知道,在色調曲線被壓暗的同時,色彩的飽和度會提高,這樣一來,在攝影色彩上,整部電影的色彩飽和非常高。這種感覺就好像菜裡面的鹽放很多,口味重帶來的滋味就足。

那麼我們今天就從王家衛《花樣年華》這部電影,分析它的攝影畫面語言,從構圖到色彩有哪些特徵,可以為我們攝影拍照所借鑑。

攝影與懷舊感

《花樣年華》這部電影的故事背景是1960年代的香港,在片中剛開始的階段,就用片中的字幕交代了時間背景。這就意味著,王家衛必然是需要將電影的視覺感受與那個年代相銜接,大導演和攝影師往往能夠做到這一點,就是通過服裝,場景,道具,演員造型各種手段來製造時代感。

老房子,款式經典的家具,家庭用品,辦公用品,迷人的旗袍,這裡需要說明,光是女主角張曼玉在這部戲中就有26款量身定製的旗袍,經典標誌的燙髮等等全都是年代感的符號。

我們可以回憶一下,我們印象深刻的影片中,年代感除了上述那些硬體元素,還有什麼手段能夠生成呢?或許就是能夠表現年代質感的色彩。

在電影中,導演和攝影師使用了一種看起來色彩很飽和,但是又灰突突的色彩,今天這種色彩效果可以是成為一種膠片風格。這種色彩是大部分呈現低色溫的暖色調黃色和金色為基礎色彩,這種色彩大部分是附著在場景中的實際物體上或者演員服裝上的。

有時候又會呈現為一種亮部偏青紫色暗部呈現品紅或者暖色調色彩,這樣的色彩關係是冷暖對比的。這種種的色彩表現手段使得整部電影呈現出一種溫暖的懷舊質感,攝影畫面好像一本放在書架上20年的舊畫報,透露著時光流逝的氣息。

當然,懷舊色彩的基調其實也是一種比較複合的視聽語言手段的綜合使用才能達到的,還有電影配樂,角色設置和場景等等綜合因素,我們在後面再慢慢分析這些因素。

但是整部電影最先在觀眾印象中留下的印象就是一種濃重的年代感和時代的懷舊感,這就是20年前王家衛想要在電影中尋找的兒時對上海的記憶,那些上海話和老腔調,還有他成長年代中香港的夜半情調。

與出軌有關的綠色

《花樣年華》以20世紀60年代的香港為背景,講述了蘇麗珍和周慕雲在發現各自的配偶有婚外情後,兩人開始互相接觸並隨之產生感情的故事。

既然是有婚外情的情節,就一定是有背叛,也就一定有被所謂「戴綠帽」的故事,而看過電影的同學都知道,其實被出軌的張曼玉和梁朝偉之間也同樣產生的微妙的情愫。

或許是因為這樣的情節使然,影片中大量出現了以綠色為基調的場景設置,服裝設計。有的畫面可以說是「綠意盎然」。這樣的綠色場景的出現不是偶發事件,在情節發展的各個時期都有特意安排,可見這種色彩在影片中的出現是刻意安排。

同學們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為什麼被出軌的人被成為是戴了「綠帽子」,今天的網絡用語也是被綠了。

據我不完整的考證和搜索,這個綠帽子的由來,出自於《元典章》規定:娼妓之家長和親屬男子裹著青頭巾。由此,「青頭巾」就與娼妓之男性親屬有了聯繫。

由於青、綠二色比較接近,又同屬賤色,人們習慣於說「綠頭巾」。由於綠色與娼妓有關,後來,「綠頭巾」專用來指妻子有不貞行為的男人,並演變版成了「綠帽子」。故此被出權軌了就叫「被綠了」。被戴上了「綠帽子」的意思。

還有說法稱在古代中國,綠色的地位很低。古代人認為,世界由青、赤、白、黑、黃五種顏色組成的,分別代表五行裡面的金、木、水、火、土,於是就有了這五種正色,被稱為「五正色」。

因此,「五正色」被認為是尊貴的顏色,而且「五正色」混合而成的間色,被認為是卑賤的顏色,所以綠色屬於卑賤的顏色。

同樣的,古希臘語言中之所以缺少對綠色和藍色的描述,是因為古希臘人認為這兩種顏色是「二等顏色」,恥於提及。而在古羅馬時期,綠色是低等色。

在英國的歷史上,綠色曾經是死亡色,在浪漫主義興起的維多利亞時期,綠色成了一種流行色,那時綠衣服十分流行。那時候綠色染料並不好提取,後來有公司研發了一種新型的綠色染料,但這種染料裡卻含有劇毒--砷,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砒霜。

儘管如此,人們並不在意,用這種染料的衣服還是很受大家歡迎。但是穿這種衣服,基本上等同於慢性自殺,綠色也就成為了死亡色。

那麼可見,諸多的關於出軌相關的色彩解釋,均使用了綠色,那麼在一個以出軌和相關情節相互交織的敘事裡面,使用一種在各個年代都有著不同理解的綠色,並且經常營造一種特別鮮亮的綠色,提升和突出這個綠色的位置,就是一個非常鮮明的色彩使用特徵。

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綠色的用品其實還真的不常見,但是電影中為了描述一種情感關係,王家衛將辦公室的牆壁塗成綠色,辦公室的電話也是一種翠綠色,張曼玉的旗袍使用了一種服裝上除了東北扭秧歌大媽才會穿著的綠色。

所以,在電影的視聽語言中,或者說在平面攝影的創作中,色彩是藝術家和創作者經常使用的符號手段,比如美國藝術家桑迪思科格蘭德在他的攝影作品中使用大量的主觀色彩,利用一些色彩的異常對比,採取主觀性、戲劇性且具有社會批判意味的方法。這樣的方法涉及記憶的特殊欲望、一種看似是刪減但卻具有想像的內在存在感。

曖昧空間的營造

電影在拍攝中使用了一些攝影技巧,來營造人物關係中的曖昧氣氛。有色彩的方式,也有構圖的技巧。

比如在色彩上,選擇了女性一方的粉紅色,男性一方的淺紫色來烘託氣氛。這種色彩在視覺心理上呈現一種甜蜜美好與燥熱的感受。

在構圖上,導演在主人公兩人達到關係高潮的時候,採取來一種視覺上弱化的方式,在情緒高潮的時刻讓視覺退位,打了一個太極,張弛有度是高水平電影導演和攝影師的一種天賦。

也就是在視覺上,攝影構圖使用前景遮擋的方式,或者是鏡面反射的方式,一方面還原一種關係,男女主人公本來就沒有什麼事實上的越軌接觸,但是精神上已經難分彼此。這個感覺在鏡頭裡就由前景遮擋來模糊處理,或者是利用鏡面反射局部化,限制了兩個人的情緒高潮。

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配合整個電影畫面與情節的總基調,所謂看透不說透,最後到底進行到什麼程度,模糊處理之後交給觀眾去想像。這個方式就是藝術化的處理。

其實這與當代藝術的概念是吻合的,藝術的整體性是需要觀眾參與的,藝術作品的完成是在觀眾給出自己的想法和答案的。如果交代的太清楚,說的太明白,藝術性的審美趣味就會降低了。

深醉夜晚的低調攝影

影片中絕大多數的畫面是在一種夜晚的低調和暗淡中展開的。即便是白天的戲,也都是採用了一種高光被極度壓低和抑制的方式進行拍攝。

在這種夜晚的畫面中,老香港的老街道,小巷子,一盞盞街燈,都成為那個時代難忘的回憶。這樣的場景中也適合攝影畫面的光線布局,形成具有一定視覺縱深和光色變化的空間。

在夜景主導的畫面中,經常出現的還有透過柵欄投射在牆面的光影。比如下面的影調,一方面夜晚的暗淡光線描述的是兩人之間感情的見不得光。一種逃離正常關係的情愫註定是偷偷摸摸。越是這樣黑暗逼仄的空間中,有使得二人關係變得難捨難分。

再有就是觀影形成的柵欄形成了一種符號化的隱喻,柵欄的投影形成了在男女主人公這段關係和心理的圍欄和障礙,是一種被困住的感情。在五光十色的絢麗多彩背景下的生活,情感卻在這樣的環境中備受煎熬。視覺上的對比形成了心理上的矛盾。

硬質光線與明暗對比

我們知道,光線的性質中有一個軟與硬的區別。這個區別體現在人物上,就會形成比較大的不同,比如《花樣年華》中使用了大量的點光源的硬質光線。這種光線有什麼特點呢?硬光照射的物體和人物,明暗過渡會比較生硬,從而造成光線的對比度大,就是缺少灰色的空間,亮部明亮,暗部曝光不足,光比比較大。

這樣的一種光線效果在人物面部就會形成比較濃重的投影。如果說這是在日常的人像攝影中,確實是不常見的,即便是在一般的電影中,這樣的光線也比較少,但是王家衛在他的電影中,這樣光線確成為他的標誌性的用光方法。

這樣的光線有幾個特點,光比大,對比強烈,形象立體。第二點就是光比大,造成了色彩在一定程度上的飽和度和純度上提升。

第三就是,這樣的光線尤其適合王家衛低調攝影的畫面,因為低調的空間中,背景的光線一般是暗淡的,而人物主題在強烈的硬質光線下會特別突出明亮,兩個反差對比的條件在一起就會形成突出強化畫面主體的作用。

在影片中,我們會發現,人物面部的光筆都很大,而且,從眼神光中我們可以發現,如果是一般的柔光,眼神光會形成區域的光斑,而這部電影中的眼神光,實際上常常是以高光點的形狀出現的。

這種比較大膽的布光方式不但沒有成為影響王家衛的缺點,反而成就了他的用光特色。

頻繁使用的框線構圖

導演王家衛生活的上海與香港全都是居住和生活的空間比較逼仄的地方,《花樣年華》影片的故事又是一個婚外情的故事,這樣的兩個條件限定了導演在拍攝畫面空間中緊湊與限制,逼仄與緊湊的特點。

在攝影構圖上,框線構圖適合表現在特定空間內的情節,有意思的是,即便是在為數不多的場景中,王家衛總是設計和找到了各種可以形成框架構圖空間的結構。這種門,各種遮擋,甚至是酒店的窗口。

框線構圖結構在功能上有著強化空間作用。全片中的鏡頭大多設置得都是前景障礙物重重,人始終在後景活動;反覆使用同一角度拍攝人物活動空間,強化了空間的狹小侷促。如周慕雲的房間(蘇麗珍幾次同一角度按門鈴)、蘇麗珍的辦公室(蘇 麗珍幾次在鐘錶下的電話對話)和周太太的辦公環境等。

在電影中,框線結構的畫面構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室外空間室內化。影片中幾乎都是室內空間,就算是室外空間也都明顯室內化了。形成的一種室內舞臺感和劇情感。

如夜晚路燈下的街道空無一人、樓下的麵攤和去新加坡之前的藍天和高聳的樹,怎麼看都不是真實的室外空間,那只是導演心中的街道、麵攤和藍天高樹。而這樣的意境同 樣要細細品讀,才能感受其中的韻味。

不可錯過的經典構圖

又到了咱們的保留曲目,分析一下影片中還有那些值得注意和學習的經典構圖方式。

1.黃金分割構圖

畫面中的梁朝偉的位置就是在攝影畫面中的黃金分割位置。遵循這一規則的構圖形式被認為是「和諧」的,在欣賞一件形象作品時這一規則的意義在於提供了一條被合理分割的幾何線段,對於攝影師來說家來說「黃金分割」是我們在現時的創作中必須深入領會的一種指導方針。是一種最基本的構圖方法。

簡答的說,如果我們拍攝的時候畫面主體不知道放在什麼地方合適,那就放在黃金分割點上吧,不會錯的。

2.對稱構圖

對稱構圖在視覺上形成的是一種平衡感。這種平衡感放在具體的攝影畫面中,就會形成一定的心理投射和符號性的隱喻。

比如在電影畫面中,男女主角的位置處於一種平衡,攝影師導演故意安排了連餐具都平衡的畫面,具有特殊的視覺效果。導演韋斯安德森就是使用畫面構圖平衡方法的大師,他的《布達佩斯大飯店》就是這方面的經典,有機會咱們細聊。

3.線條的構圖與透視效果

線條的構圖在攝影中有著引導視線的作用。啥意思呢,就是我們在看一張照片或者一副畫面的時候,眼神是會跟著線條跑的。方向就是透視上的消失點。

這個原理是根據我們人的眼睛在現實世界中的自然規律來的。我們的視覺規律,設計規律就是透視的。

在電影中,男女主人公分別在這個走廊中有過居中的消失點的位置,這個位置形成了天然的畫面視覺中心,也是這樣的畫面的主體位置和解讀中心。

總結一下,王家衛電影裡常會出現一些角色,他們游離於主流社會,處於社會邊緣,浪跡江湖、四海為家;另一方面,他們神情滄桑、性格封閉,把熾烈的情感壓抑於心,好像苦大仇深的情種。在這些角色的身上,閃現著後殖民時期國際化大都市裡人們特有的後現代氣質。這種後現代氣質即人與人之間的難以溝通。

而王家衛電影中獨特的視聽語言和畫面構成,融合了這種後現代的氣質,在視覺上,攝影上,光線色彩上形成了一種迷人的羅曼蒂克情調,並沿用到後來很多的他的影片中。

作為攝影愛好者的同學們,在攝影構圖,用光,色彩表達上有很多可以吸取的經驗和技巧,並且有很多機會應用的自己的拍攝中去。

好了,這就是今天的內容,喜歡的同學不要忘記關注、轉發、點讚。

如果你認同光影匠上述內容的觀點,可以關注光影匠百家號,我會分享攝影文化和攝影技巧,可以關注我更多的作品。

相關焦點

  • 王家衛,一個永遠帶著墨鏡,卻能拍攝出最絢麗色彩攝影畫面的導演
    攝影中的黃綠色調,將我們帶回武林的黃金時代如果說電影攝影中色彩能夠建設情節時代感,描述年代背景感,王家衛的《一代宗師》應該算得上是這種攝影色彩主義的宗師。畫面的色彩該如何適應這種氣氛,電影畫面給了很好的解答。象徵輝煌的濃鬱的金色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生活的素雅色調,平常又平靜。多年之後武林中的豪情逸致消逝,人生反思的兒女情長尤其顯得珍貴悲情。影片中的很多空鏡的色彩突變,作為影片色彩表現的透氣口,給整個影片的色彩節奏做了緩衝。
  • 電影《鋼的琴》,攝影構圖百科全書,9個攝影創作技巧,拍照必學
    《鋼的琴》整部電影的畫面戲劇化、結構感明顯,每一個鏡頭的截圖畫面都是一幅幅耐人尋味的攝影作品。我們通過這部電影,可以說幾乎囊括了所有經典的攝影構圖技巧。今天我們就來分析和發現,詳細總結一下電影中可以被每一個攝影愛好者學習的攝影構圖和用光色彩的技巧。
  • 輕鬆告別攝影小白,從攝影元素中學習,畫面構成讓你輕鬆Get到
    (陷阱式構圖)所以,攝影的初期學習真的也不難,不管三分構圖、對稱構圖、對角線構圖、框架構圖……都要先學會選擇背景,背景中的元素的編排或組織的過程,就是攝影入門的基礎。那麼所謂的元素又包含哪些呢?很多攝影愛好者,哪怕是只使用手機拍荷花的愛好者們,也會使用一些純色的卡紙,放在荷花的背後,「製造」出純色乾淨一個面的構成,更突出荷花的美麗。就算沒有純色卡紙,有人也會對著荷花使用仰拍,利用天空作為背景,來襯託嬌豔的花朵。
  • 盤點10部攝影人必看的電影,看過都是當代王家衛
    作為攝影師,看電影來學習一些裡面的構圖和色彩是非常有必要的,剛開始不會拍照,可以參照電影中的構圖和配色來練習。《布達佩斯大飯店》經典影片,極致的對稱構圖,具有強烈的個人風格電影,每一幀畫面都如同一張壁紙《普羅旺斯的夏天》每一幀畫面都很舒服,描繪了每個人心之嚮往的生活,單是看畫面,就有被治癒的幸福《天使愛美麗》
  • 攝影的構圖技巧——基礎構圖
    在攝影過程中影響照片質量的因素很多,其中構圖就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作為攝影師我們在拍攝過程中就要對畫面中的的景物進行合理的組織布局,讓畫面中的主體突顯,主題鮮明。並且加入自己的思想讓照片具有與普通照片不同的藝術感染力。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構圖。一.構圖的基本思考要素1.如何選取拍攝位置?
  • 日本國寶級導演黑澤明代表作,《亂》中10大必學攝影構圖用光技巧
    整部電影為了完成創作,黑澤明用十年時間繪製了上百幅的分鏡彩色草圖,確立了影像的色彩、光線、人物、建築構造等各式各樣的細節。由於電影的時代和創作背景,特別適合在影片的畫面視覺構成上利用色彩和構圖進行風格創作,整部電影色彩瑰麗,視覺結構效果堪稱視覺享受。那麼這樣一部精緻華美的影片中有哪些具體的可以讓我們攝影愛好者和攝影學習者能夠借鑑的內容呢?
  • 電影畫面幾個攝影構圖,張藝謀的《影》是這樣拍攝的
    國慶幾場,電影,我已經看完了,我的順序是《影》《姑媽》《無雙》姑媽這個,其實我沒有打算看,是因為剛好時間合適,所以順便看了。為什麼首選《影》,因為看到預告片的時候,我被裡面的一些風景畫面吸引到了。我覺得,如果對我攝影靈感,有幫助,那這個幾十塊的電影票,就算是一個學習。
  • 攝影構圖有技巧,英國攝影師街頭拍攝,6個方法畫面「幾何」感
    下面我們分為6點來分析他的作品,看看有哪些我們能夠借鑑的拍攝構圖技巧。,最終目的就是通過畫面元素的組合和布置,引導觀眾的視線,突出照片的視覺中心。 在克雷格·賴利(Craig Reilly)的攝影構圖中,利用現成的場景實際,達成引導線的設置。他常用的方法,就是在簡潔的畫面中,利用與其它元素不同的線條結構來引導直線。這樣做的核心點有兩個。
  • 科恩兄弟的西部片,美國「武俠」電影中的攝影構圖與色彩分析
    科恩兄弟是美國近年來拍攝西部電影最為成功的導演,也是一對導演組合。我們今天就從他們的電影《大地驚雷》《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入手,探究「武俠」與「西部」的關係,並且從攝影的角度切入,看一看他們的西部片中,有哪些攝影變現技巧,和攝影構圖用光形式,以此建構了西部片視覺上的形式結構,並且影響到觀眾對於西部片的觀看和理解。
  • 布達佩斯大飯店:攝影構圖經典方法,演繹如何用攝影表達復古
    至關重要的是,電影畫面中的攝影,要用什麼樣的樣式串聯起故事和背後的思想,導演韋斯·安德森在自己一貫的攝影風格指導下,附加了更豐沛的浪漫態度和裝置性極強的視覺表現,勾勒了一場精彩的視覺奇觀,在電影史上,也可以說是獨樹一幟的。
  • 攝影中的「對稱構圖」,畫面元素必須要一模一樣嗎?
    對稱構圖,顧名思義,指的是畫面內容「看上去很對稱」的意思。對稱構圖經常用來拍攝建築類的攝影作品。因為中國的古建築本身就是四平八穩,具有左右對稱的特點。如下圖(示例圖1)當中的角樓。▲示例圖1攝影新手,會覺得對稱構圖就是左右對稱,或者是上下對稱。攝影新手這麼理解,並沒有錯。畢竟是新手嘛……經驗欠缺。那麼,「對稱構圖,畫面兩邊的元素必須要一模一樣」的說法是否正確呢?
  • 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構圖方法,手機攝影構圖也能借鑑,能抵5堂課
    《寄生蟲》獲得了奧斯卡多項大獎,是韓國電影乃至是亞洲電影值得驕傲的事情。電影揭示了很多人性情感,社會問題,階層矛盾等等幾乎涉及到每個人的處境的問題,各種價值觀碰撞,這些都是電影值得稱道的細節。重新刷了幾遍這部影片,我固執地從這個電影中,又發現了很多值得稱道的,手機攝影也可以借鑑到的拍攝或者說是構圖方法。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 攝影構圖是一門藝術,看攝影大師都是如何構圖的?
    構圖決定著攝影作品的成敗。面對「成也構圖,敗也構圖」的攝影創作,如何發揮出構圖藝術的魅力呢?攝影者可以結合國際攝影大師進行構圖元素的了解。了解構圖:關於構圖的釋義有很多種,結合最直觀的視覺感受來說,我們在看到一張適宜的照片時,分析畫面的結構,會發現它們都遵循一定的規律,有基本構圖規則的參與。這時候再看畫面,可以發現畫面由若干個動態元素和靜態元素組成。動態元素有利於三維空間、動感、張力的創建;靜態元素有利於陪襯、穩定、釋義的確定。
  • 電影攝影簡析及學習構圖、用光必看的23部電影推薦
    建議同時閱讀「」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還沒有徹底消失,所以建議各位最好不要出門拍照片了,不妨在家看看電影;提高審美水平的同時還可以學習下電影畫面中構圖、用光以及調色的技巧。  下面好機友攝影為您推薦23部攝影愛好者值得看的電影  大紅燈籠高高掛  張藝謀是一個敢於突破傳統色彩、尋求色彩的視覺衝擊力的創作型導演, 在他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中就凸顯出強烈的畫面色彩感, 營造了唯美、濃烈的色彩藝術。
  • 深度理解攝影構圖中的組成元素
    每天學習三分鐘,讓攝影變得更簡單。前面我們談到了攝影構圖的原則,分別是簡潔、完整、穩定、生動。意義就在於我們拍攝的每一張照片,都需要遵循這些構圖原則,才會是一張在構圖上合格的照片。那麼,我們如何去實現呢?也就是說在拍攝現場如何去將每一張照片都拍好呢?
  • 古建築最經典的5個攝影構圖,以及攝影技巧,攝影愛好者要掌握
    於是古建築攝影成了攝影愛好者們避不開的攝影題材。而且非常多的攝影人喜歡拍古建築,是一個非常熱門的攝影題材。那接下來,小編就主要通過構圖選景的角度講一講古建築的攝影技巧。三角形構圖仰角拍飛簷鬥拱,細節讓所有現代人驚嘆。此時用三角形的構圖模式既表現了細節,又讓畫面均衡、美觀。這個角度也是很多攝影愛好者必拍的一個古建築角度。
  • 畫面中的構圖運用了黃金比例,簡直美翻了!
    黃金分割構圖是我們在攝影中常常會提到的一種構圖方式,由於它簡單實用並且出片效果好,非常受到各路攝友的一致好評。雖然它在攝影中非常常見,但是很少有人會提到這種構圖方法背後的由來和原理。這種繪畫的構圖方式從攝影術誕生以後也自然被借鑑到了攝影藝術中,在攝影中,這種構圖方法通常稱為「三分法則」或「井字構圖法」。
  • 如何理解攝影構圖?怎麼運用構圖技巧?
    攝影構圖其實和文字排版意思差不多,要做到畫畫簡潔、思路清晰、主題突出。攝影構圖的運用如何安排主體的位置?構圖就是畫面中元素位置的擺放常見的構圖有居中構圖、黃金點構圖、三分法構圖、對稱構圖、對角線構圖等。這些標準的構圖法對拍攝有很好的借鑑作用,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些構圖法也是一個坑,如果你掉進去了要廢很大的勁才能爬出來。
  • 攝影中如何控制畫面水平?
    取景構圖在日常的拍攝中是十分基礎的拍攝步驟,但對於很多剛剛接觸攝影,經驗不足的攝影愛好者而言,當精彩畫面出現時往往會有些手忙腳亂,一不小心就忽略了畫面的水平。在拍攝完成後回看拍攝的作品,會發現畫面傾斜,因此導致畫面觀感大幅下降。下面就讓我們為大家介紹一些控制畫面水平的技巧。
  • 電影攝影都有哪些角度?
    一、什麼是攝影角度 《攝影藝術詞典》是這樣闡述攝影角度定義的——「攝影角度是攝影機拍攝時的視點。即構圖時運用攝影取景器觀察、選擇而確定畫面的拍攝位置。由拍攝距離、拍攝方向和拍攝高度三個因素所決定。在電影攝影創作中,是以確定一系列攝影角度來完成造型任務以及敘事任務的。」